什么材料可以随着温度而变化颜色?
热敏颜料 。
热敏颜料别名:感温变色颜料、温变颜料、感温颜料等。
1、 感温变色基本颜色: 宝蓝,海蓝,深蓝,大红,朱红,玫瑰红,草绿,孔雀绿,墨绿,中绿,橙红,金黄.黑等可调色 。
2、 感温变色基本温度:-5℃、0℃、5℃、10℃、16℃、21℃、31℃、33℃、38℃、43℃、45℃、50℃、65℃、70℃、78℃。
3、感温变色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必变颜色。(以31℃红色为例,变色形式为31℃以上呈现无色,31℃以下呈现红色)。
4、感温变色内含微胶囊变色颗粒,粒径在1~10UM之间,并具有耐高温、抗氧化等胶囊所改变的特性。
5、感温变色产品之设计以高温环境时与低温环境时有颜色变化为诉求,并大多应用于人体感温的系列产品,也可做防伪设计使用。
扩展资料:
1、耐光性:
感温变色颜料的耐光性较差,在强烈阳光下暴晒下会很快褪色失效,因此其只适合在室内使用。应避免强烈阳光和紫外灯光的照射,这样有利于延长变色颜料的使用寿命。
2、耐热性:
感温变色颜料在短时间内可耐230℃高温(10分钟左右),可应用于注塑和高温固化。但变色颜料在发色状态和消色状态时的热稳定性不同,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另外当温度高于80℃时,构成变色体系的有机物也会开始降解。因此变色颜料应避免长期在高于75℃温度下工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热敏颜料
生产化工产品的居然不知道CAS号?
美国化学会的下设组织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简称CAS)为每一种出现在文献中的物质分配一个CAS编号,这是为了避免化学物质有多种名称的麻烦,使数据库的检索更为方便。其缩写CAS在生物化学上便成为物质唯一识别码的代称,相当于每一种化学物质都拥有了自己的“学号”。
按照要求给出你们产品成分的CAS号吧,anychem化工词典是专业的CAS 号在线查询工具,通过在搜索框输入CAS登录号就可以查找所对应的化学物质。
1、首先,找到chemicalbook这个网站,直接百度搜索chemicalbook或者输入相应的网址:chemicalbook.cn
2、进去之后,就会看到有个搜索的界面。如果我们知道需要的样品的中文或者英文名称,可以直接搜索即可。但是很多情况下中文和英文名称是不准的,我们搜索的话有时会出现找不到我们需要的试剂或药品,此时我们可以点击搜索栏上的“结构式搜索”
3、进入新的界面后,选择Ketcher窗口(JSME窗口也行,但是界面较老个人感觉不美观),在这个窗口画出我们需要的结构式,这个窗口主要使用的是左右两个竖直的工具栏。
4、左边的那一竖工具栏是用来画苯环和碳碳单键或双键等结构的,还包括了选择以及删除工具
5、右边那一竖工具栏是用来输入不同原子的
6、画好我们需要的结构式后(本经验以苯胺为例),将右边的搜索条件设为精确结构搜索,点击搜索
7、此时搜索结果就会出现,找到我们要的物质,点击名称对应的链接
8、这是就会出现此物质的详细信息,包括CAS号、密度、分子量、物理化学等性质,非常全面
获得热敏变色纤维的方法除了将热敏变色剂充填到纤维内部外,还可将含热敏变色微胶囊的氯乙烯聚合物溶液涂于纤维表面,并经热处理使溶液成凝胶状来获得可逆的热敏变色功效。
例如,1988年东丽公司开发了一种温度敏感织物Sway,这种织物是将热敏染料密封在直径3——4m的胶囊内,然后涂层在织物表面。
这种玻璃基材的微胶囊内包含了三种主要成分:热敏变色性色素;
与色素结合能显现另一种颜色的显色剂;
在某一温度下能使相结合的色素和显色剂分离并能溶解色素或显色剂的醇类消色剂。
调整3者组成比例就可以得到颜色随温度变化的微胶囊,而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它的基色有4种,但可以组合成64种不同的颜色,在温差超过5℃ 时发生颜色变化,温度变化范围是-40——85℃ ,针对不同的用途可以有不同的变色温度,例如滑雪服装的变色温度为ll——l9℃ ,妇女服装的变色温度为l3——22℃,灯罩布的变色温度为24——32℃等。
英国默克化学公司将热敏化合物掺到染料中去,再印染到织物上。
染料由粘合剂树脂的微小胶囊组成,每个胶囊都有液晶,液晶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折射率,使服装变幻出多种色彩。
通常在温度较低时服装呈黑色,在28℃时呈红色,到33℃时则会变成蓝色,介于28——33℃会产生出其他各种色彩。
目前,默克公司已掌握了精细地调整热敏变色材料的技术,使这种面料能在常温范围内显示出缤纷色彩 其实 是用一些有色化合物的不稳定性 遇热会分解 冷却后又化合 应该不是涂在表面 在里面的 没有毒 无限次变色
,
感温变色颜料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 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无色”状态的颜色变化,这是重金属复盐络合物型和液晶型可逆感温变色物质所不具备的。
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这种颜料的颗粒呈圆球状,平均直径为2~7微米(一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其内部是变色物质,外部是一层厚约0.2~0.5微米既不能溶解也不会融化的透明外壳,正是它保护了变色物质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使用中避免破坏这层外壳是十分重要的。
1、 感温变色基本颜色: 2、 感温变色基本温度:-5℃、0℃、5℃、10℃、16℃、21℃、31℃、33℃、38℃、43℃、45℃、50℃、65℃、70℃、78℃。3、感温变色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必变颜色。(以31℃红色为例,变色形式为31℃以上呈现无色,31℃以下呈现红色)。 4、感温变色内含微胶囊变色颗粒,粒径在1~10UM之间,并具有耐高温、抗氧化等胶囊所改变的特性。 5、感温变色产品之设计以高温环境时与低温环境时有颜色变化为诉求,并大多应用于人体感温的系列产品,也可做防伪设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