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胺详细资料大全
白色至浅灰色的晶体,有挥发性,毒性作用与苯胺相似。可用于鉴定DNA和硝酸盐。用于制染料和作炸药的稳定剂。
基本介绍中文名 :二苯胺 外文名 :Diphenylamine 分子式 :C12H11N 分子量 :169.22 危险性 :易挥发,有毒 CAS号 :122-39-4 管制类型 :不管制 别名名称 :苯基苯胺 氨基二苯 N,N-二苯胺 密度 :1.160(g/mL ,20/20℃) 闪点 :153℃ 熔点 :53~54℃ 沸点 :302℃ 编号系统,物性数据,理化性质,毒理学数据,生态学数据,分子结构数据,计算化学数据,性质与稳定性,贮存方法,合成方法,用途,二苯胺试剂,安全信息, 编号系统 CAS号:122-39-4 MDL号:MFCD00003014 EINECS号:204-539-4 RTECS号:JJ7800000 BRN号:508755 PubChem号: WinID:03EY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至浅灰色结晶。稍有独特的气味。 2. 密度(g/mL ,20/20℃):1.160 3.闪点(℃):153 4.熔点(℃):53~54 5. 沸点(ºC):302 6.自燃点(ºC):634 7.溶解性:稍溶于水,溶於乙醇、乙醚、苯、二硫化碳和冰醋酸。 8.毒性:高毒,能 *** 皮肤和黏膜,引起血液中毒(生成高铁血红蛋白)等症状。 理化性质 白色至浅灰色结晶。有花香和苯胺的气味,需避光保存。熔点53℃,沸点302℃。不溶于水,溶于二硫化碳、苯、乙醇、乙醚等。能与强酸生成盐。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变成蓝色。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二苯胺 二苯胺的浓硫酸溶液遇硝酸盐产生苯胺蓝的蓝色沉淀,此法可鉴定硝酸盐。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大鼠经口LD50:2mg/kg 小鼠经口LC50:1750mg/kg 豚鼠经口LD50:300mg/kg 未知哺乳动物经口LD50:3200mg/kg 2、其它多剂量毒性: 大鼠经口TDLO:9660mg/kg/92W-C 大鼠经口TDLO:28gm/kg/28D-I 3、生殖毒性: 大鼠(雌,受精前)经口TDLO:7500mg/kg/17-22D 生态学数据 可燃,具 *** 性。 能损害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系统。毒性作用与苯胺相似。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55.62 2、 摩尔体积(cm3/mol):155.4 3、 等张比容(90.2K):400.6 4、 表面张力(dyne/cm):44.0 5、 介电常数: 6、 偶极距(10-24cm3): 7、 极化率:22.05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2 7.重原子数量:13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1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有弱碱性,能与强酸形成盐,用水稀释又能析出二苯胺。遇光变成灰黑色。可燃。 2.高毒,能 *** 皮肤和黏膜,引起血液中毒(生成高铁血红蛋白)等症状。病理现象类似苯胺,但毒性比苯胺稍低。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10mg/m3。生产现场应保持良好通风,设备应密闭,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避免人体与之直接接触。 3.存在于主流烟气中。 贮存方法 1.采用内衬塑胶袋的麻袋包装。应密封、避光保存,注意防火、防热。按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规定贮运 合成方法 1. 苯胺盐酸盐法 :由苯胺与苯胺盐酸盐缩合而得。 2. 三氯化铝催化法 :以苯胺为原料,三氯化铝为催化剂,经缩合反应而得。 3 .苯酚缩合法 :采用HD92催化剂,由苯酚与苯胺缩合而得。 4.苯胺以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进行 缩合反应 。反应产物经盐酸盐析、氢氧化钠中合、煮洗、真空蒸馏、用乙醇结晶、分离即得成品。 5.工业二苯胺经精制制得。 6.用氰化钾洗涤工业二苯胺,与铁、其他金属络合后,与二苯胺分开。 7.在氮气流中把二苯胺减压蒸馏即得成品。 用途 二苯胺主要用于合成橡胶的防老剂、燃料和医药中间体,润滑油抗氧剂,也是火药的稳定剂。 硝酸盐、氯酸盐和其他氧化性物质的检定。铱的催化测定。硝酸盐的光度测定。氧化还原指示剂。单倍体育种培养基。制造染料。是硝化纤维素、炸药、火棉的稳定剂。用于制取偶氮染料和其它染料,也用作硝酸纤维素的稳定剂。用作自由基的阻聚剂和缓聚剂。本品为酸性黄G,酸性橙Ⅳ等偶氮染料的混合组分,也用于生产橡胶的促进剂、防老剂、塑胶稳定剂和兽药硫化二苯胺等。用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镁的比色测定。用于氧化还原指示剂、检验或测定氧化物、有机合成及用作液体干燥剂。用于生产橡胶的促进剂、防老剂、塑胶稳定剂和兽药硫化二苯胺等。还可用作硝化棉及无烟炸药的安全剂等。用作分析试剂,如作显色剂、氧化还原指示剂、液体干燥剂。还用于有机合成。二苯胺试剂 A液:1.5克二苯胺溶于100ml冰醋酸中,再加1.5ml浓硫酸,用棕色瓶保存(光下分解)。如冰醋酸呈结晶状态,则需加温后待其熔化再使用。 B液:体积分数为0.2%的乙醛溶液(CH3CHO)。 配制:将0.1mlB液加入10mlA液中,煮沸观察显色。 原理: DN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其嘌呤碱与脱氧核糖间的糖苷键断裂,生成嘌呤碱、脱氧核糖和脱氧嘧啶核苷酸,而2-脱氧核糖在酸性环境中加热脱水生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后者与二苯胺试剂反应生成蓝色物质。 二苯胺的乙醇溶液加入9体积的浓硫酸(形成强酸性溶液)配制成二苯胺试剂,本试剂遇硝酸盐或硝酸产生蓝色的苯胺蓝沉淀,可用于鉴定硝酸盐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3077 9/PG 3 危险品标志: 有毒、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 S28S45S60S61S36/S37 危险标识: R33R23/24/25R50/53 二苯胺质谱(MS)
白色至浅灰色结晶。有花香和苯胺的气味,需避光保存。熔点53℃,沸点302℃。不溶于水,溶于二硫化碳、苯、乙醇、乙醚等。能与强酸生成盐。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变成蓝色。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二苯胺的浓硫酸溶液遇硝酸盐产生苯胺蓝的蓝色沉淀,此法可鉴定硝酸盐。
中文名称 萘
英文名称 naphthalenetar camphor
分子式 C10H8
结构 所有C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
CAS登录号 91-20-3
国标编号 41511
分子量 128.18
[编辑本段]基本性质
性状 光亮的片状晶体,具有特殊气味。
物理性质 密度1.162
熔点80.5℃,沸点217.9℃,闪点78.89℃,折射率1.58212(100℃)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等
易挥发,易升华
溶于乙醇后,将其滴入水中,会出现白色浑浊。
分子结构两个相连的苯环
化学性质:在萘环上主要发生亲电取代,同苯环一样,但活性比苯环强
从中间对称的两个C旁边的C开始标,其中1,4,5,8号碳活性完全一样(称为阿尔法碳),2,3,6,7号碳性质完全一样(称为贝塔碳)。
一般情况下,阿尔法碳活性大于贝塔碳,取代基在阿尔法位上,这是由动力学控制,温度较高时,阿尔法碳[1]上取代基会转移到贝塔碳上。
但在萘的弗瑞德-克来福特酰基化反应,不加热却生成了阿尔法位和贝塔位的混合物。如用硝基甲烷为溶剂,则主要生成贝塔酰化产物 。
修改:中间的两个碳不编号。
用途
广泛用作制备染料、树脂、溶剂等的原料,也用作驱虫剂(俗称卫生球或樟脑丸)。起取代反应比起加成反应容易。
制备或来源
可由煤焦油的中油部分和石炭酸部分分出(焦油萘);也可从裂解焦油碳十馏分分出(石油萘);此外,还可从甲基萘经脱甲基制得。
衍生物 萘酚 萘乙酸
二苯胺的熔点是52 °C。
化学性质 :
无色至浅灰色结晶。有香味。 不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冰醋酸、二硫化碳和浓无机酸。
用途:
二苯胺的主要用途是在橡胶化学品领域,用于抗氧剂、抑制剂、促进剂的生产;作为染料中间体,可生产酸性黄G、酸性橙N、酸性墨水蓝A,分散蓝Chemicalbook5R等产品;也是塑料稳定剂、兽药硫化二苯胺、吩噻嗪的中间体。二苯胺还用作硝化棉及无烟炸药的稳定剂、分析试剂、氧化还原指示剂和液体干燥剂。
生产方法 :
可由苯胺和苯胺盐酸盐在210-240℃、0.62MPa压力下缩合而得。如果使用催化剂,则不需苯胺盐酸盐,苯胺本身即可缩合得到二苯胺。
二苯胺,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为C12H11N,分子量为169.2,白色固体。至浅灰色结晶。
有花香和苯胺的气味,需避光保存。熔点53℃,沸点302℃。不溶于水,溶于二硫化碳、苯、乙醇、乙醚等。能与强酸生成盐,DNA遇二苯胺会变成蓝色。
二苯胺呈强碱性,二苯胺,对皮肤、纺织物、纸张有强烈的腐蚀性。 从空气中迅速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 无色透明溶液,比重1.291。 固碱为白色固体或片状,比重2.13,二苯胺,熔点318℃,沸点1390℃。二苯胺是碱性染料,显碱性是染料的一种。
沸点(℃):268.8
闪点(℃):146;137(闭式)
粘度 mPa·s(20℃):351.9(30℃)
折射率:1.4776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苯和乙醚 ,有吸湿性。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09;相对密度(空气=1)3.65
蒸汽压: 0.67kPa/138℃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
熔点(℃):2.5
沸点(℃):193.1
相对密度(水=1):0.9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17
蒸气压(kPa): 0.13(29.5℃)
溶解性: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等多种有机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合成物。微溶于水。
闪点:62.8℃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主要用途:用作染料中间体,用于制香兰素、偶氮染料、三苯基甲烷染料,也可作溶剂、稳定剂、分析试剂等。
毒性:高毒。吸入其蒸气或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其毒性和苯胺大致相同。具有血液毒、神经毒和致癌性。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10 -6。应避免与皮肤接触。操作现场应有良好通风,设备应密闭。操作人员要穿戴防护用具。
溶于乙醇,微溶于乙醚。具体数据不详。
估计在20以上,可以自己做实验:取100ml乙醇,称取30g物质,一边加料一边搅拌,直到不能溶解,称量剩余的物质,可知已被溶解的物质质量。
乙醇胺,141-43-5,结构式
乙醇胺
CAS号:141-43-5
英文名称:Ethanolamine
中文名称:乙醇胺
CBNumber:CB1218589
分子式:C2H7NO
分子量:61.08
MOL File:141-43-5.mol
乙醇胺化学性质
熔点 :10-11 °C(lit.)
沸点 :170 °C(lit.)
密度 :1.012 g/mL at 25 °C(lit.)
蒸气密度 :2.1 (vs air)
蒸气压 :0.2 mm Hg ( 20 °C)
折射率 :n20/D 1.454(lit.)
闪点 :200 °F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溶解度 :Soluble in benzene, ether, carbon tetrachloride.
酸度系数(pKa) :9.5(at 25℃)
形态 :Liquid
颜色 :APHA: ≤15
比重 :1.012
相对极性 :0.651
PH值 :12.1 (100g/l, H2O, 20℃)
爆炸极限值(explosive limit) :3.4-27%(V)
水溶解性 :miscible
敏感性 :Air Sensitive &Hygroscopic
Merck :14,3727
BRN :505944
Henry's Law Constant :1.61(x 10-10 atm?m3/mol) at 20 °C (Bone et al., 1983)
暴露限值 :TLV-TWA 3 ppm (~7.5 mg/m3) (ACGIH, MSHA, and OSHA)TLV-STEL 6 ppm (~15 mg/m3) (ACGIH)IDLH 1000 ppm (NIOSH).
稳定性 :Stable. Flammable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strong acids. Hygroscopic.
InChIKey :HZAXFHJVJLSVMW-UHFFFAOYSA-N
CAS 数据库 :141-43-5(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Ethanolamine(141-43-5)
EPA化学物质信息 :Ethanolamine (141-43-5)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T,C
危险类别码 :20/21/22-34-39/23/24/25-23/24/25-10-52/53
安全说明 :26-36/37/39-45-61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924 3/PG 3
WGK Germany :1
RTECS号 :KJ5775000
F :8-10-23
自燃温度 :410 °C
TSCA :Yes
HazardClass :8
PackingGroup :III
海关编码 :29221100
毒害物质数据 :141-43-5(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毒性 :LD50 orally in rats: 10.20 g/kg (Smyth)
乙醇胺 MSDS
乙醇胺
乙醇胺 化学药品说明书
环吡酮胺原料药—2-氨基乙醇的测定—中和滴定法|药物分析方法信息
乙醇胺 农药中毒急救措施
注意事项本品对鱼和浮游动物有毒,不宜施用于鱼塘等水生动物养殖场内。
乙醇胺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用途 乙醇胺用于制备各种药物化合物和抑制剂。以乙醇胺为原料合成取代羧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也用于合成具有抗疟原虫活性的氨基喹诺酮类化合物。
毒性
LD50700mg/kg(小鼠,经口)。
LD502100(大鼠,经口)。
使用限量 以GMP为限。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
添加剂中文名称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添加剂功能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单乙醇胺 食品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出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化学性质 在室温下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有吸湿性和氨臭。 能与水、乙醇和丙酮等混溶,微溶于乙醚和四氯化碳。
用途 用作气相色谱固定液和溶剂
用途 GB 2760-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用途 一乙醇胺主要用作合成树脂和橡胶的增塑剂、硫化剂、促进剂和发泡剂、以及农药、医药和染料的中间体。也是合成洗涤剂、化妆品的乳化剂等的原料。纺织工业作为印染增白剂、抗静电剂、防蛀剂、清净剂。也可用作二氧化碳吸收剂、油墨助剂、石油添加剂。一乙醇胺广泛用作从各种气体(如天然气)中提取酸性组分的净化液。由一乙醇胺盐酸盐环合、中和可制得六水合哌嗪。一乙醇胺盐酸盐经氯化亚砜氯代,再被硫代硫酸钠取代,可制得β-氨基乙基硫代硫酸盐。这是一种染料中间体,用于生产缩聚翠蓝13G。一乙醇胺与二硫化碳反应可制得在橡胶和制药工业中有应用的中间体硫基噻唑啉。
用途 乙醇胺又名2-氨基乙醇、2-羟基乙胺和单乙醇胺。乙醇胺是制备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双氧威的中间体,还广泛用作从各种气体(如天然气)中提取酸性组分的净化液。由乙醇胺与脂肪酸生成的烷基醇酰胺是有效的泡沫增效剂。乙醇胺还是乳化剂的中间体,用于纺织工业作为抗静电剂、防蛀剂、清洁剂。由乙醇胺盐酸盐环合、中和可制得六水合哌嗪,哌嗪以其磷酸盐或柠檬酸盐的形式可作为驱肠虫药。
用途 用于除去天然气和石油气中的酸性气体,制造非离子型洗涤剂、乳化剂等
用途 溶剂。有机合成, 从气体中除去二氧化碳及硫化氢。气相色谱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50℃,溶剂为乙醚),用于分离低碳醇类、吡啶及其衍生物。
生产方法 乙醇胺可由氨与环氧乙烷反应制得。
环氧乙烷、氨水溶液和循环氨一起进入不锈钢制成的反应器,内设冷却装置,反应温度30~40℃,反应压力0.7~3MPa。反应产物进入脱氨塔,脱除的氨返回氨吸收器制备氨水溶液,塔底产物经蒸发浓缩和干燥脱水即得粗乙醇胺。采用减压蒸馏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分别蒸出,纯度可达到98%~99%,环氧乙烷的转化率接近100%,乙醇胺的收率为95%左右。另外,尚有少量副产物聚醚生成,在原料中配入少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生产方法 乙醇胺常存在于磷脂中,并常与胆碱共存,因此也称为胆胺。在血清蛋白腐烂发酵液中也发现有乙醇胺。工业上乙醇胺可由氨与环氧乙烷反应制得。将环氧乙烷、氨水送入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30-40℃,反应压力70.9-304kPa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一、二、三乙醇胺混合液,在90-120℃下经脱水浓缩后,送入三个减压精馏塔进行减压蒸馏,按不同沸点截取馏分,则可得纯度达99%的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成品。在反应过程中,如加大环氧乙烷比例,则二、三乙醇胺生成比例增大,可提高二、三乙醇胺的收率。
生产方法 由环氧乙烷和氨水在30~40℃下、70.1~304kPa下缩合而成,其为单、二、三乙醇胺的混合液,在90~120℃下脱水、浓缩,然后于精馏塔中减压蒸馏,截取168~174℃馏分而得。
类别 易燃液体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1720 毫克/ 公斤口服- 小鼠 LD50: 700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 皮肤- 兔子 505 毫克 中度眼- 兔子 760 微克 重度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可爆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可燃遇强酸起反应放热燃烧排放有毒氮氧化物和氨烟雾
储运特性 包装完整、轻装轻放库房通风、远离明火、高温、与氧化剂、强酸分开存放
灭火剂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雾状水
职业标准 TLV-TWA 3 PPM (6 毫克/ 立方米)STEL 6 PPM (15 毫克/ 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