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氰胺里有聚合物还能用吗?
理化性质氰胺又称单氰胺、尿酐, 学名氨基腈。白色正交系结晶, 呈菱形,无色,易潮,熔点42℃,沸点83℃(50.66kPa),蒸气压(20℃)为500mPa。氰胺在水中有很高的溶解度且呈弱酸性,在43℃时与水完全互溶,可溶于苯及酚类、醇类、胺类、醚类、酮类、微溶于苯、卤化烃,但不溶于环氧乙烷、环己烷,溶解度(20℃):水4.59kg/L、甲基乙基甲酮505g/kg、乙酸乙酯424g/kg、辛醇288g/kg、氯仿2.4g/kg,能与水蒸汽一同挥发,故它能溶于一系列溶剂中,在极性有机溶剂中溶解度都较大,而在非极性溶剂中则较小。晶体氰胺很不稳定,极性很大,由于氰胺分子结构中含有氰基和氨基,两者都是活性基团,具有上述官能团的多重反应性能,易发生加成、取代、缩合等反应。氰胺对光稳定,遇碱分解生成双氰胺和聚合物,遇酸分解生成尿素,加热至180℃分解。氰胺的产品规格有25% 、40% 、50%溶液和90%晶体四种。25%氰胺溶液主要用于肌酸的生产,50%氰胺溶液和90%的晶体主要用于生产亚甲基脲等医药中间体。
由硫脲与溴乙烷反应生成S-乙基硫脲氢溴酸盐,再与甘氨酸反应制得胍乙酸。将硫脲、溴乙烷及无水乙醇混合,于水浴温热3h,使硫脲全部溶解。然后减压蒸出乙醇及过量溴乙烷,使残留物结晶,干燥,得S-乙基硫脲氢溴酸盐。再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所得的S-乙基硫脲氢溴酸盐中,冷却下,迅速加入甘氨酸和水配成的热溶液。结晶后加入乙醚,放置过夜,将混合物在冰浴中冷却2h,分出乙醚层。吸滤,依次用冰水、乙醇、乙醚洗涤,晾干即得成品。
中文名称
1-(4-甲氧基苄基)-4-氨基-1H-咪唑-5-羧酸乙酯
英文名称
Ethyl
4-amino-1-benzyl-1H-imidazole-5-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ethyl
4-amino-1-{[4-(methyloxy)phenyl]methyl}-1H-imidazole-5-carboxylate1H-imidazole-5-carboxylic
acid1-[(4-methoxyphenyl)methyl]-4-amino-5-ethoxycarbonylimidazolemethyl
(+-)-1-(1,2,3,4-tetrahydro-1-naphthalenyl)-1H-imidazole-5-carboxylate1-(1,2,3,4-tetrahydronaphthalen-1-yl)-5-imidazole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1-(1,2,3,4-tetrahydro-1-naphthalenyl)-,methyl
ester1H-imidazole-5-carboxylic
Acid-4-amino-1-[(4-methoxyphenyl)methyl]
Ethyl
Ester3-(1,2,3,4-TETRAHYDRONAPHTHALEN-1-YL)-3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CAS号
630413-89-7
合成路线:
1.通过单氰胺、2-[(4-甲氧基苄基)氨基]乙酸乙酯和原甲酸三乙酯合成1-(4-甲氧基苄基)-4-氨基-1H-咪唑-5-羧酸乙酯
更多路线和参考文献可参考http://baike.molbase.cn/cidian/1525109
中文名称
肌酸
中文别名
肌酸(无水)N-甲基胍基乙酸
英文名称
creatine
英文别名
CREATINE(P)Krebiozon2-(1-methylguanidino)acetic
acidcretineKreatinN-aminosarcosineCreatinCreatineN-AMIDINOSARCOSIN
CAS号
57-00-1
上游原料
CAS号
中文名称
420-04-2
单氰胺
4316-73-8
肌氨酸钠
156-62-7
氰氨化钙
60-27-5
肌酸酐
107-97-1
肌氨酸
1758-73-2
二氧化硫脲
56-40-6
甘氨酸
6020-87-7
一水肌酸
63-68-3
L-蛋氨酸
352-97-6
乙酸胍
67-07-2
磷酸肌酸
62-49-7
L-胆碱
下游产品
CAS号
名称
57-00-1
肌酸
7722-84-1
过氧化氢
147-85-3
L-脯氨酸
73-22-3
L-色氨酸
72-18-4
L-缬氨酸
56-45-1
L-丝氨酸
72-19-5
L-苏氨酸
更多上下游产品参见:http://baike.molbase.cn/cidian/32956
(1)功能与用途:使果树提早发芽、芽齐﹑芽壮,从而使葡萄提早开花结果和成熟。
(2)主要原理:终止休眠,刺激发芽。
(3)主要产品:50%单氰胺水剂。
(4)关键使用技术①施药时期:在北方保护地葡萄上,于棚内开始升温时。在南方露地葡萄上,于发芽前2~3周。
②施药剂量:50%单氰胺水剂20~50倍液。
③施药方法:喷雾于葡萄枝条,或用药液涂抹芽眼。
(5)注意事项①不可过早使用,否则葡萄过早发芽易遇晚霜造成冻害。北方露地葡萄一般不建议使用单氰胺,因为容易出现晚霜天气(农民称作“倒春寒”),使破除休眠的葡萄受到冻害。
②本品在果枝内不传导,所以喷、涂时必须均匀。
③不可随意提高浓度,否则会烧伤枝条、花芽、叶芽,芽萌动后使用会伤害花芽、叶芽。
④避免喷出的雾滴飘移到邻近和树下的作物上,以免造成伤害。
⑤对眼睛有刺激性,对皮肤有腐蚀性。施药时应穿防护衣如工作服和胶靴戴橡胶手套和护目镜。一旦药剂接触眼睛、皮肤、口内,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者送医院。
⑥施用前、后24小时内,施药人员不能喝酒。
⑦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阴凉处,一般保存温度低于20℃。远离酸、碱和氧化剂。
从酸碱性上看,单氰胺是碱性的,氯气是酸性的,会发生中和反应。
从氧化还原上看,单氰胺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氯气是强氧化性的,因此会剧烈反应。
此外,氯气和含氮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容易生成受热易爆的三氯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