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氧乙醇和苯甲酸钠的区别
苯氧乙醇是一种经常用于护肤产品的有机化合物,可由乙二醇及苯醇醚化而成,常见于护肤霜和防晒霜。苯氧乙醇是一种无色的油状液体,有抗菌功效(一般与季铵盐一起使用),经常在生物性缓冲溶液里被用作有剧毒的叠氮化钠的替代品,因为2-苯氧乙醇的毒性较低,而且在化学上对铜及铅并不活跃。在化妆品、疫苗及药品中通常发挥着防腐剂的功用。
理化性质:
为药品名,英文名称为:Phenoxyethanol,中文名又叫二苯氧基乙醇、苯氧基乙醇等,分子式为:C8H10O2, 苯氧乙醇属有机合成物,为无色稍带粘性液体,微香,味涩。不溶于水,可与丙酮、乙醇和甘油任意混合。略溶于水,是化妆品中常见的防腐剂,属于相对比较安全的防腐剂之一,苯氧基乙醇在化妆品中的限定使用浓度最高为1%。,溶液剂为0.1%-2%(其中加乙醇10%)。
苯甲酸钠(化学式:C6H5CO2Na),E编号E211,是苯甲酸的钠盐。苯甲酸钠属于酸性防腐剂在酸性环境下防腐效果较好,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然而近年来对其毒性的顾虑使得它的应用受限,有些国家如日本已经停止生产苯甲酸钠,并对它的使用作出限制。
苯甲酸钠大多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00ml左右,PH在8左右;苯甲酸钠也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苯甲酸钠亲油性较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储,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从而起到食品防腐的目的。
β-苯乙醇,英文名Phenylethyl alcohol,分子式为C8H10O,分子量为122.17。
无色粘稠液体,沸点219℃,相对密度1.0230,折光率1.5310~1.5340。在苹果、杏仁、香蕉、桃子、梨子、草莓、可可、蜂蜜等天然植物中发现。它具有清甜的玫瑰样花香。建议应用在蜂蜜、面包、苹果、玫瑰花香型香精等中。
百科图谱
苯乙醇
有机化合物
苯乙醇
α-苯乙醇
三苯甲醇
肉桂醇
查看更多
中文名苯乙醇外文名Phenethyl alcohol分子式C8H10O分子量122.17?CAS号60-12-8EINECS200-456-2
目录
1 理化特性
▪ 物理特性
▪ 化学特性
2 安全性依据:
3 制备方法:
4 使用用途
5 配伍禁忌
6 使用注意事项
▪ 危险性概述
▪ 防护措施
▪ 急救措施
▪ 消防措施
▪ 泄漏应急处理
▪ 操作处置与储存
7 制备
理化特性编辑 播报
物理特性
中文同义词:2-苯乙醇;β-苯乙醇;β-苯基乙醇;2-苯基乙醇;苄基甲醇。 [1]
英文同义词:2-Phenylethanol;β-Phenylethanol;β-Phenylethyl alcohol;2-Phenyl ethyl alcohol; beta.-Phenylethanol [1]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花香味。
熔点(℃): -27
沸点(℃): 219.5
相对密度(水=1): 1.02(15℃)
EINECS号 200-456-2 [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21
饱和蒸气压(kPa): 0.13(58℃))
闪点(℃): 102
溶解性: 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溶于甘油。 [2]
化学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
安全性依据:编辑 播报
FEMANo.2858,FDA172.515,CoE68,GB/T14156-2009 [3] 。
制备方法:编辑 播报
方法一:在50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催化剂,体系温度冷却至约5℃后,由恒压滴液漏斗滴加苯与环氧乙烷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以维持恒定的反应温度,滴加完毕,水解,分出有机相,常压蒸出苯,再减压蒸馏得产品。
方法二:在置有带汞封的搅拌器、温度计、长回流冷凝管和滴液漏斗的10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60mL先用无水氯化钙后用金属钠干燥过的二甲苯及21g(0.9mol)金属钠丝。用油浴加热至二甲苯层下的金属钠全部熔化(钠熔点为97.5℃),缓慢地开动搅拌器,使钠分散为细小的球珠。去掉油浴,待冷却到60℃以后,用滴液漏斗尽快地加入25g(0.15m01)苯乙酸乙酯和150g无水乙醇的混合液,然后经回流冷凝管上口再倒入200g无水乙醇。当反应趋于缓慢时,用水浴加热至钠全部溶解。蒸馏回收乙醇,在减压下蒸馏回收苯和二甲苯,瓶中残余物用水稀释。然后用苯萃取2次。苯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常压蒸馏回收苯,减压蒸馏,在116~118℃/3.3kPa下收集β-苯乙醇 [3] 。
使用用途编辑 播报
苯乙醇是我国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主要用以配制蜂蜜、面包、桃子和浆果类等型香精。 也可用于调配玫瑰香型花精油和各种花香型香精,如茉莉香型、丁香香型、橙花香型等,几乎可以调配所有的花精油,广泛用于调配皂用和化妆品香精。此外,亦可以调配各种食用香精,如草莓、桃、李、甜瓜、焦糖、蜜香、奶油等型食用香精。 [1]
广泛用于调配皂用和化妆品用香精苯乙醇是我国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一般在13香糖中21~80mg/kg;烘烤食品中16mg/kg;糖果中12mg/kg;冷饮中8.3mg/kg。GB 2760--19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以配制蜂蜜、面包、桃子和浆果类等型香精。调配玫瑰香型花精油和各种花香型香精,如茉莉香型、丁香香型、橙花香型等,几乎可以调配所有的花精油,广泛用于调配皂用和化妆品香精。此外,亦可以调配各种食用香精,如草莓、桃、李、甜瓜、焦糖、蜜香、奶油等型食用香精。用于日化和食用香精,广泛用于调配皂用和化妆品香精
配伍禁忌编辑 播报
与氧化试剂和蛋白质如血清有配伍禁忌。聚山梨酯能引起苯乙醇部分失活,但活性降低作用次于羟苯酯类与聚山梨酯类的抗微生物活性降低。 [4]
使用注意事项编辑 播报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咳嗽、气短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苯乙醇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2]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65218-33-7 FMEE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 71338-19-24 FMES
乙醇 64-17-5 ethanol
苯 71-43-2 benzene
乙二醇 107-21-1 ethylene glycol
乙腈/甲基腈 075-5-8 acetonitrile
甲醇/木醇 67-56-1 methanol
丙二醇 57-55-6 propylene glycol
二氯甲烷 075-9-2 dichloromethane
氯仿/三氯甲烷 67-66-3 trichloromethane
四氯化碳 56-23-5 terachloromethane
丙酮 67-64-1 acetone
正丁醇 71-36-3 1-butanol
乙酸乙酯 141-78-6 ethyl acetate
二甲基甲酰胺DMF 068-12-2 Dimethylformamide
苯酚 108-95-2 phenol
环己烷 110-82-7 cyclohexane
甲苯 108-88-3 methylbezene
四氢呋喃THF 109-99-9 oxolane
正己烷 110-54-3 hexyl hydride
乙酸正丁酯 123-86-4 butyl acetate
甲醛 50-00-0 formaldehyde
乙醚 60-29-7 ethylether
吡啶/氮苯 110-86-1 pyridine
氨 7644-41-7 ammonia
吗啉 110-91-8 morpholine
丙三醇/甘油 56-81-5 glycerol
糠醇 98-00-0 furfuryl alcohol
氯苯 108-90-7 chloro bezene
吲哚 120-72-9 1H-indole
硝基苯 98-95-3 nitrobezene
喹啉 91-22-5 quinoline
乙醇胺 141-43-5 monoethanolamine
异丁腈 78-82-0 isobutyronitrile
右旋葡萄糖 50-99-7 D-glucose
左旋葡萄糖 921-60-8 L-glucose
中文名称 4-羟基-3-甲氧基苯乙醇
英文名称 Homovanillyl alcohol
中文别名 高香草醇高香兰醇高香茅醇
CAS RN 2380-78-1
EINECS号 219-175-1
分 子 式 C9H12O3
分 子 量 168.1898
氯氟醚菊酯是吸入和触杀型杀虫剂,对杀灭蚊、蝇等害虫效果好。对人属于低毒,如果误吸,应当立即转移至空气清新处,严重者给予吸氧并就医。一般低含量的氯氟醚菊酯可以很快的被人体代谢掉,但是不要长期接触。
现在大多数蚊香的主要成分都是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氟醚菊酯、氯氰菊酯、丙炔菊酯、丙烯菊酯、ES生物菊酯等),这是国家允许使用的一种“低毒高效杀虫剂”,毒性比较弱,属于微毒(我国农药毒性分为五级: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蚊香产品的毒性级别应属于低毒级或微毒级)。
况且在蚊香中,这些杀虫剂的含量并不高,只要在正规商店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蚊香(有生产许可证、农业部门发放的农药登记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并且合理使用的话,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害处,可以放心使用。
菊酯是灭蚊产品的主要成分,是一种能够有效杀死蚊蝇的农药,有天然菊酯及化学合成菊酯。
天然菊酯的主要成分为除虫菊素,化学合成的菊酯称为拟除虫菊酯,种类较多,有氯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右旋丙烯菊酯、富右旋反式丙烯菊脂、四氟甲醚菊酯、氯氟醚菊酯、四氟苯菊酯、甲氧卞氟菊酯、炔丙菊酯等等,这些成分都属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可用于防治卫生害虫及其媒介的农药。
中文名称
苯氧基乙苯
中文别名
2-苯基乙基苯醚
英文名称
Phenethoxybenzene
英文别名
2-phenoxyethylbenzene
CAS号
40515-89-7
合成路线:
1.通过苯乙醇和苯酚合成苯氧基乙苯,收率约85%;
2.通过(2-溴乙基)苯和苯酚合成苯氧基乙苯,收率约46%;
更多路线和参考文献可参考http://baike.molbase.cn/cidian/9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