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cas号 > 正文

氦气的cas号是多少

危机的便当
含糊的招牌
2023-01-01 05:27:38

氦气是危险品吗货车能拉吗?

最佳答案
单薄的流沙
害怕的钢铁侠
2025-07-08 12:14:10

氦气不是危险品,罐装之后可以进行货车运输

氦气是无色、无味、无臭常温下为气态的惰性气体。临界温度最低,是最难液化的气体极不活泼,不能燃烧也不助燃。进行低压放电时显深黄色。氦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在绝对零度时在其蒸气压下,氦不会固化。氮气化学性能稳定一般不生成化合物,在低压放电管中受激发可形成He +2 、HeH等离子及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和某些金属可形成化合物。

氦气罐充装氦气后,可用于婚庆、宴会等活动场合的气球、玩具布置,氦气属于完全惰性气体,不会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相比具有燃烧爆炸性的氢气来说,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适合非专业的家庭及个人使用。便携式氦气罐。

按照JT617-2004《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身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X2013版)所称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等危险特性,在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和处置中,容易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者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同时称“危险货物已列入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的为准”。

最新回答
明理的黑米
曾经的舞蹈
2025-07-08 12:14:10

氦是化学元素,是具有化学性质的。

氦化学性质

原子体积:19.5(立方厘米/摩尔)

外围电子排布:1s²

电离能(kJ/

mol):I₁:2372.3;I₂:5250.4;

核外电子排布:2

氧化数:He(0)

元素类型:非金属

氦的电子排布

EINECS号

275-187-7

CAS号:7440-59-7

氦是所有元素中最不活泼的元素,不形成化合物(即使有,也仅痕量发现于质谱中,且不稳定),这是因为氦的原子核到电子层距离很小,并且达到了稳定结构。它的性质便决定了用途,氦的应用主要是作为保护气体、气冷式核反应堆的工作流体和超低温冷冻剂等等。

作用用途

由于氦很轻,而且不易燃,因此它可用于填充飞艇、气球、温度计、电子管、潜水服等。也可用于原子反应堆和加速器、激光器、火箭、冶炼和焊接时的保护气体,还可用来填充灯泡和霓虹灯管,也用来制造泡沫塑料。

由于氦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因此可以加到氧气中防止减压病,作为潜水员的呼吸用气体,或用于治疗气喘和窒息。

液体氦的温度(-268.93

℃)接近绝对零度(-273℃),因此它在超导研究中用作超流体,制造超导材料。液态氦还常用做冷却剂和制冷剂。在医学中,用于氩氦刀以治疗癌症。它还可以用作人造大气层和镭射媒体的组成部分。

会撒娇的钢笔
听话的期待
2025-07-08 12:14:10

氦-3 (He-3)气体 无色,无味,无臭稳定的氦气同位素气体,一般储存于气瓶中的高压气体,天然氦-3含量是1.38x10 -6 。当其含量增加导致氧气含量低于19.5%时有可能引起窒息,需要配备自吸式呼吸面具。 分子量 3.01603 标准体积 6.032 m3/kg 沸点 -452°F(-270°C)。氚衰变可得到氦-3并放出β射线。

基本介绍中文名 :氦-3 英文名 :He-3 分子量 :3.01603 CAS登录号 :14762-55-1 沸点 :3.19K 外观 :无色的气体 套用 :氦-3与氘进行热核反应 未来能源,氦-3的作用,安全性,发现,具体介绍,套用前景,未来新能源,分离方法, 未来能源 氦-3的提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人们首先需要将月球土壤加热到700摄氏度以上,才可以从中提取到氦-3。开发、运送月球上的能源也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比如,需实现月球和地球之间的人、货运输,首先要有足够大推力的运载火箭。另外,要在没有大气包裹的月球表面着陆,主要只能靠反推火箭来缓冲,如何保障安全是一大难题。此外,氦-3提取成功后如何利用呢?这同样是一个技术难题。 因为使用氦-3的热核反应堆中没有中子(氦-3与氘进行热核反应只会产生没有放射性的质子),故使用氦-3作为能源时不会产生辐射,不会为环境带来危害。但是因为地球上的氦-3储量稀少,无法大量用作能源。幸好,根据月球探测的结果,月球上的氦-3含量估计约100万吨以上。 100吨氦-3便能提供全世界使用一年的能源总量。 氦-3的作用 进入到21世纪,新一轮的登月计画再次席卷全球,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寻找新的能源。在一部非常著名的科幻电影《月球》中,我们看到了月球上的氦-3采集基地。月球上的采集员常驻月球采集氦-3,定期把氦-3送回地球,在那一时期,氦-3已经成了地球重要的能源。月球上氦-3含量丰富,但是月球上的氦-3真的可以为我们所用吗? 月球上氦3分布图 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持续飞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月球,各国科学家正围绕月球上氦-3的储量、采掘、提纯、运输及月球环境保护等问题悄然开展相关研究。这种在地球上很难得到的特别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被科学家们称为“完美能源”。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月球将会犹如20世纪中叶的波斯湾。 安全性 安全资料:无毒,会导致窒息。 燃烧性:不燃烧气体 气瓶材质:铁合金,铝 DOT 标签:Green, Nonflammable Gas DOT 危险等级:2.2 UN No.: UN 1046 CAS No. :7440-59-7 发现 1996年,戴维·李(David M. Lee, 1931~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Douglas D. Osheroff, 1945~)和罗伯特·理查森(Richard C. Richardson, 1937~ )因发现了氦-3( 3 He)中的超流动性,共同分享了199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具体介绍 在自然界,存在着 3 He和 4 He两种同位素。 4 He的原子核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而 3 He只有一个中子。20世纪30年代末期,卡皮查发现 4 He的超流动性。朗道从理论上解释了这种现象,他认为当温度在绝对温度2.17K时, 4 He原子发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成为超流体,而像 3 He这样的费米子即使在最低能量下也不能发生凝聚,所以不可能发生超流动现象。金属的超导理论(BCS理论)的提出使得人们认为在极低温度下 3 He也可能会形成超流体。但是人们一直未能在实验上发现 3 He的超流动性。20世纪70年代,戴维·李领导的康奈尔低温小组首次发现了 3 He的超流动性,不久,其它的研究小组也证实了他们的发现。 氦气 3 He超流体的发现在天体物理学上有着奇特的套用。人们使用相变产生的 3 He超流体来验证关于在宇宙中如何形成所谓宇宙弦的理论。研究小组用中微子引起的核反应局部快速加热超流体 3 He,当它们重新冷却后,会形成一些涡旋球。这些涡旋球就相当于宇宙弦。这个结果虽然不能作为宇宙弦存在的证据,但是可以认为是对3He流体涡旋形成的理论的验证。 3 He超流体的发现不仅对凝聚态物理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而且在此发现过程中所使用的核磁共振的方法,开创了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断层检验的先河,今天核磁共振断层检验已发展成为医疗诊断的普遍手段。 套用前景 氦-3的巨大套用前景以及登月计画 月球是解决地球能源危机的理想之地,“氦-3”是一种如今已被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根据科学统计表明,10吨氦-3就能满足我国全国一年所有的能源需求,100吨氦-3便能提供全世界使用一年的能源总量。但氦-3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很少,人类已知的容易取用的氦-3全球仅有500千克左右。而根据人类已得出的初步探测结果表明,月球地壳的浅层内竟含有上百万吨氦-3。如此丰富的核燃料,足够地球人使用上万年。我国探月工程的一项重要计画,就是对月球氦-3含量和分布进行一次由空间到实地的详细勘察,为人类未来利用月球核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 我国的探月计画中,有一件事情是外国从未涉足的:我国计画测量月球的土壤层到底有多厚,这对于我们计算月球氦-3含量意义重大,如果工程顺利,我们估算氦-3的资源含量可能要比前人前进一步。最后,我们将研究地月空间环境,这对于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2015年4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三号“玉兔”月球车的测月雷达数据首次给出了较为可靠的月壤厚度估计,认为前人的估计方法可能普遍低估了月壤厚度和氦-3总储量。 日本报导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月7日刊文称,许多国家都在悄悄的为第四代核武器寻找氦-3材料,得到这种无放射性沉降物的材料将成为世界新的霸主,而中国在这场竞争中,获得了胜利。 未来新能源 ① 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率的核融合发电燃料。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将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 ② 氦-3是氦的同位素,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有许多特殊的性质。根据稀释制冷理论,当氦-3和氦-4以一定的比例相混合后,温度可以降低到无限接近绝对零度。在温度达到2.6mK以下的时候,液体状态的氦-3还会出现“超流”现象,即没有黏滞性,它甚至可以从盛放它的杯子中“爬”出去。然而,当前氦-3最被人重视的特性还是它作为能源的潜力。氦-3可以和氢的同位素发生核聚变反应,但是与一般的核聚变反应不同,氦-3在聚变过程中不产生中子,所以放射性小,而且反应过程易于控制,既环保又安全,但是地球上氦-3的储量总共不超过几百公斤,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科学家发现,虽然地球上氦-3的储量非常少,但是在月球上,它的储量却是非常可观的。 ③ 氦大部分集中在颗粒小于50微米的富含钛铁矿的月壤中。估计整个月球可提供71.5万吨氦-3。这些氦-3所能产生的电能,相当于1985年美国发电量的4万倍,考虑到月壤的开采、排气、同位素分离和运回地球的成本,氦-3的能源偿还比估计可达250。这个偿还比和铀235生产核燃料(偿还比约20)及地球上煤矿开采(偿还比不到16)相比,是相当有利的。此外,从月壤中提取1吨氦-3,还可以得到约6300吨的氢、70吨的氮和1600吨碳。这些副产品对维持月球永久基地来说,也是必要的。俄罗斯科学家加利莫夫认为,每年人类只需发射2到3艘载重100吨的宇宙飞船,从月球上运回的氦-3即可供全人类作为替代能源使用1年,而它的运输费用只相当于如今核能发电的几十分之一。据加利莫夫介绍,如果人类如今就开始着手实施从月球开采氦-3的计画,大约30年到40年后,人类将实现月球氦-3的实地开采并将其运回地面,该计画总似的费用将在2500亿到3000亿美元之间。 分离方法 氦-3等同位素气体的分离主要方法有气体扩散法离子交换法、气体离心法,另外还有蒸馏法、电解法、电磁法、电流法等,其中以气体扩散法最成熟。“浓缩”的使用涉及旨在提高某一元素特定同位素丰度的同位素分离过程,例如从天然铀生产浓缩铀或从普通水生产重水。 气体扩散法——这是商业开发的第一个浓缩方法。该工艺依靠不同质量的同位素在转化为气态时运动速率的差异。在每一个气体扩散级,当高压气体透过在级联中顺序安装的多孔镍膜时,其轻分子气体的气体更快地通过多孔膜壁。这种泵送过程耗电量很大。已通过膜管的气体随后被泵送到下一级,而留在膜管中的气体则返回到较低级进行再循环。在每一级中,浓度比仅略有增加。浓缩到反应堆级的铀-235丰度需要1000级以上。 气体离心法——在这类工艺中,气体被压缩通过一系列高速旋转的圆筒,或离心机。同位素重分子气体比轻分子气体更容易在圆筒的近壁处得到富集。在近轴处富集的气体被导出,并输送到另一台离心机进一步分离。随着气体穿过一系列离心机,其同位素分子被逐渐富集。与气体扩散法相比,气体离心法所需的电能要小很多,因此该法已被大多数新浓缩厂所采用。

爱撒娇的寒风
愤怒的黄蜂
2025-07-08 12:14:10

氦、氖、氩、氪、氙、氡,拼音分别是:hài    nǎi    yà    kè    xiān     dōng。

(helium氦 、neon氖、argon氩、krypton 氪、 xenon氙、radon氡)

扩展资料:

1,氦,为稀有气体的一种。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太阳”。1868年有人利用分光镜观察太阳表面,发现一条新的黄色谱线,并认为是属于太阳上的某个未知元素,故名氦。氦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氦是唯一不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固化的物质。氦是最不活泼的元素,基本上不形成什么化合物。氦的应用主要是作为保护气体、气冷式核反应堆的工作流体和超低温冷冻剂。

2,氖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为18.18×10-4%(体积百分),自然界中有3种稳定的同位素:氖20、氖21和氖22,其中氖20的丰度最大。氖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熔点-248.67℃,沸点-245.9℃,气体密度0.9002克/升(0℃,1×10^5帕),在水中的溶解度10.5微升/千克水。在一般情况下,氖不生成化合物。氖可由液态空气分馏产物经低温选择吸附法制取。

3,氩,非金属元素,元素符号Ar。氩是单原子分子,单质为无色、无臭和无味的气体。是稀有气体中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个,由于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多,氩是目前最早发现的稀有气体。化学性极不活泼,但是已制的其化合物-氟氩化氢。氩不能燃烧,也不能助燃。氩的最早用途是向电灯泡内充气。焊接和切割金属也使用大量的氩。

4,一种惰性气体元素,无色、无臭,它存在于空气中,以体积计,在空气中占百万分之一,不易与其他元素化合,能吸收X射线,可用作X射线的屏蔽材料,亦可用来填充灯泡。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6。

5,氙(Xenon)(读音:xiān一声) 元素原子量:131.3 元素类型:非金属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37.3 地壳中含量:(ppm) 0.000002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0.0001 CAS号 7440-63-3 外层电子排布为5s25p6。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氦氖氩氪氙

瘦瘦的可乐
斯文的汉堡
2025-07-08 12:14:10
氦气

氦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0.00052%,即每1 000 L空气中含氦5 mL。有的地区的天然气中含氦量高达8%,我国于1960年建成从天然气制取氦的工厂。氦广泛存在于宇宙空间。太阳上有大量的氦,约占太阳总质量的1/4,为500亿亿亿吨左右。

氦是最难液化的一种“永久气体”,直到1908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才首次成功地使氦液化。液氦有许多奇特的现象。

液氦可以产生奇特的膜移动现象。我们知道水是不能沿玻璃上升的。可是,把一只空烧杯部分地浸入2.17K以下的液氦中,在烧杯内外表面会全部覆上一层很薄的液氦膜,这层液膜能“爬”上烧杯壁向烧杯内移动,直到烧杯内外液面高度相平为止,如果随后把烧杯提起来,液氦则由烧杯内向烧杯外移动,当烧杯完全脱离液面时,则看到有液氦从烧杯外壁滴下,液膜移动的速度可达30 cm/s左右,并跟液面差、移动路程的长度以及烧杯壁的高度无关。液氦这种液膜移动的奇特现象如何解释,目前还是一个谜。

氦是已知所有物质中沸点最低的,沸点是4.2 K。利用液氦可获得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方法是把一种“顺磁物质”放在液氦上面,几乎和液态氦相接触。两者间用氦气隔开,同时把整个系统的温度降到1K左右,然后把这个系统放在一个磁场里。这时,顺磁物质的分子就会平行于磁场的磁力线,整齐地排列起来,同时放出一些热。放出的热会由周围的氦轻度蒸发而消耗掉。接着,撤去磁场,顺磁物质的分子立即从有序变成无序排列。分子从有序变无序要吸热,热只能来自液氦,使液氦温度降低。这个步骤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复进行,每重复一次,液氦温度就下降一次。后来美国化学家吉奥克又对这种方法作了改进,借助此法,于1957年获得0.00002K的低温,目前已获得0.000001 K的低温。在已知的所有物质中,只有氦在非常接近绝对零度时不会凝成固体。在低于1K时,施加25×1.01×105Pa压强,才能使液氦凝成固体。

氦气混在塑料、人造丝、合成纤维中,可制成非常轻盈的泡沫塑料、泡沫纤维,用于防震、保温、包装的新材料。

测算结果表明氦能参与化合反应

美国IBM公司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通过精密的量子力学计算,得出稀有气体中惰性最大的氦,可能与氧化铍反应,生成一种稳定的化合物的结论。他们指出,氧化铍分子中的电子主要位于氧原子上,而使铍原子带正电荷。如果一个氦原子从背后接近氧化铍分子,那么就有足够强的正电荷吸引氦的两个电子,使之与铍共享。氦与铍形成给电子共价键,其产物是一种线型三原子分子—HeBeO。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分子一经形成,它必将稳定,尤其是在低温条件下。

日本名古屋大学地球物理学家发现,太阳和月亮的潮汐效应所引起的裂缝中压强的增加,可引起逸出气体中氦对氩比率出现周期性的可测定的变化。由潮汐效应引起的地球地壳的应变比地震引起的小100倍,因此他们认为,这种氦对氩比率可用作地壳的“应变计”,如果连续观测可能地震区逸出气体的比率变化,有可能预测地震。

选自《百科知识》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22007

CAS号 7440-59-7

中文名称 氦

英文名称 helium

别名

分子式 He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

分子量 4.00 蒸汽压 202.64kPa(-268.9℃)

熔点 -272.1℃ 沸点:-268.9℃ 溶解性 不溶于水、乙醇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15(-271℃);相对密度(空气=1)0.14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5(不燃气体) 主要用途 用于气球、温度计、电子管、潜水服等的充气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本品为惰性气体,高浓度时可使氧分压降低而有窒息危险。当空气中氦浓度增高时,患者先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出现疲倦无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致死亡。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窒息性气体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还有更多的~~~你去这里参考一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A6

不过上面这个网站打开速度有点慢~~你要有耐心啊~

加油~!

专一的魔镜
强健的大叔
2025-07-08 12:14:10
氦-3 (3He)

无色,无味,无臭稳定的氦气同位素气体,储存于气瓶中的高压气体,天然氦-3含量是1.38x10-6。当其含量增加导致氧气含量低于19.5%时有可能引起窒息。配备自吸式呼吸面具。

分子量

3.01603

标准体积

6.032 m3/kg @NTP

沸点

-452°F(-270°C) @1 atm

危险

不燃烧气体

气瓶材质

铁合金,铝

DOT 标签

Green, Nonflammable Gas

安全资料

无毒,会导致窒息。

DOT 危险等级

2.2

UN No. UN 1046

CAS No. 7440-59-7

http://www.linggas.com/3he-cn.htm

1996年

戴维·李(David M. Lee, 1931~)(左下图)、道格拉斯·奥谢罗夫(Douglas D. Osheroff, 1945~)(右上图)和罗伯特·理查森(Richard C. Richardson, 1937~)(右下图)因发现了氦3(3He)中的超流动性,共同分享了199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自然界,存在着3He和4He两种同位素。4He的原子核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称为玻色子;而3He只有一个中子,称为费米子。20年代30年代末期,卡皮查发现4He的超流动性。朗道从理论上解释了这种现象,他认为当温度在绝对温度2.17K时,4He原子发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成为超流体,而像3He这样的费米子即使在最低能量下也不能发生凝聚,所以不可能发生超流动现象。金属的超导理论(BCS理论)的提出使得人们认为在极低温度下3He也可能会形成超流体。但是人们一直未能在实验上发现3He的超流动性。20世纪70年代,戴维·李领导的康奈尔低温小组首次发现了3He的超流动性,不久,其它的研究小组也证实了他们的发现。

3He超流体的发现在天体物理学上有着奇特的应用。人们使用相变产生的3He超流体来验证关于在宇宙中如何形成所谓宇宙弦的理论。研究小组用中微子引起的核反应局部快速加热超流体3He,当它们重新冷却后,会形成一些涡旋球。这些涡旋球就相当于宇宙弦。这个结果虽然不能作为宇宙弦存在的证据,但是可以认为是对3He流体涡旋形成的理论的验证。3He超流体的发现不仅对凝聚态物理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而且在此发现过程中所使用的核磁共振的方法,开创了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断层检验的先河,今天核磁共振断层检验已发展成为医疗诊断的普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