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从事陶瓷化验工作,接触许多化学试剂,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陶瓷最主要的危害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有毒重金属元素,另外就是放射性污染。
陶瓷制品中有毒重金属元素的危害主要是指铅和镉,搪瓷制品中有毒重金属元素的危害主要是指铅、镉、锑等。有毒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用作釉料和色料的铅、镉化合物,因此以颜色、画面等作为装饰的制品比不作任何装饰的白胎制品的潜在危害就大得多。铅并非人体所必需的金属元素,但能随着食物、罐头食品、水源及劣质药物等进入人体内。每人日平均摄入量约为0.1~0.6毫克;如果不及时排泄,就可能会发生慢性中毒。研究表明,婴儿和儿童对铅毒害最为敏感,孕妇应当避免铅的毒害以免影响到胎儿的发育。铅中毒的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可溶性镉化合物属中等毒性类,能抑制人体内各种含巯基的酶系统,使组织代谢发生障碍,也能损伤局部组织细胞,引起炎症和水肿。可溶性镉化合物导致人体中毒的量为15~30毫克,硫酸镉对人的致死量为30克。据法国全国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的德米里·戈尔德宁研究小组发表一篇最新研究报告称,低强度但长期地接触镉可能会导致癌变。陶瓷、搪瓷制品中的铅、镉造成危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盛装食物时与其酸性溶液接触而溶解至食物中,从而进入人体内。
大多数国家都对陶瓷、搪瓷制品的铅、镉溶出量有严格的限量要求,我国也不例外,国家标准GB12651-2003《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规定:扁平制品:铅小于5.0毫克/升,镉小于0.50毫克/升;除杯类以外的小空心制品:铅小于2.0毫克/升,镉小于0.30毫克/升;杯类:铅小于0.5毫克/升,镉小于0.25毫克/升;除罐以外的大空心制品:铅小于1.0毫克/升,镉小于0.25毫克/升;罐:铅小于0.5毫克/升,镉小于0.25毫克/升。国家标准GB4804-84《搪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规定:铅小于1.0毫克/升,镉小于0.5毫克/升,锑小于0.7毫克/升。因此,我们平常在购买、使用陶瓷、搪瓷制品时,就要格外注意其安全卫生问题了,应尽量要求商家铅、镉溶出量检测合格证明,或者选择白胎、釉下彩、釉中彩等类型的制品,对于有画面装饰的,应挑选那些表面光洁、装饰面积小、没有毛孔的制品。
墙地砖、卫生洁具存在的主要危害是放射性污染,主要是由其原料带来的。放射性污染的高危害性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购买、使用这些制品时,一定要要求商家提供放射性检测合格证,国家标准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规定:装修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时满足IRa≤1.0和Ir≤1.3要求的为A类装修材料,其产销和使用范围不受限制。不满足A类装修材料要求但同时满足IRa≤1.3和Ir≤1.9要求的为B类装修材料,不能用于Ⅰ类民用建筑(如住宅、老年公寓、托儿所、医院和学校等)的内饰面。IRa为镭-226的内照射指数,Ir为镭-226、钍-232、钾-40的外照射指数;同时还规定:各企业进行产品销售时,应持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检验报告。
另外,搪瓷制品和含有金、银装饰的陶瓷制品是不能放在微波炉中使用的,否则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所以要注意保护自己哦~
陶瓷餐具的烧制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造型多样、色彩斑斓、手感清凉细滑,容易洗涤,深受国人喜爱。但是,彩釉中的铅、汞、镭、镉等都是对身体有害的元素。因此,在购买和使用陶瓷餐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居美印尚
1)购买陶瓷餐具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市场,切不可贪便宜购买没有正式生产厂家的劣质产品。国家规定,将陶瓷餐具置于4%的醋酸中浸泡,铅的溶出量不得大于7毫克/升,镉的溶出量不得大于0.5毫克/升。
2)购买时要注意看餐具的成色,用手触摸餐具表面,看内壁是否光洁
3)闻闻是否有异味
4)不要购买颜色过于鲜艳的陶瓷餐具。通常颜色越鲜艳的餐具,重金属就越容易超标
5)应购买原料、工艺控制比较严格的釉中彩、釉下彩餐具
6)餐具使用前用沸水煮5分钟或用食醋浸泡2—3分钟,以溶解有毒物质。
陶瓷餐具可以分为五个类别:1、镁质瓷餐具2、镁质强化瓷餐具3、强化瓷餐具4、贝质瓷餐具5、色釉瓷餐具。虽然造型多样,选择性多,但是购置的时候还是要遵照上述的要点进行。
金属镉毒性很低。但其化合物毒性很大。人体的镉中毒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与呼吸道摄取被镉污染的水、食物、空气而引起的。镉在人体积蓄作用,潜伏朗可长达10~30年。据报道,当水中镉超过0.2mg/L时,居民长期饮水和从食物中摄取含镉物质,可引起“骨痛病”。动物实验表明,小白鼠最少致死量为50mg/kg,进入人体和温血动物的镉,主要累积在肝、肾、胰腺、甲状腺和骨骼中。使肾脏器官等发生病变,并影响人的正常活动。造成贫血、高血压、神经痛、骨质松软、肾炎和分泌失调等病症。镉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物也有强烈的毒性作用。其毒性最大的为可溶性氯化镉,当质量浓度为0.001mg/L时。对鱼类和水生物就能产生致死作用。氯化镉对农作物生长危害也很大,其临界质量浓度为1.0mg/L,灌溉水中含镉0.04mg/L时可出现明显污染,水中镉质量浓度为0.1mg/L时,就可抑制水体自净作用。故对灌溉水质、渔业水质以及地面水水质标准对镉的浓度都有严格规定。
职业性镉中毒主要是吸入镉化合物烟、尘所致的疾病。急性中毒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慢性中毒引起以肾小管病变为主的肾脏损害,亦可引起其他器官的改变。根据短时间高浓度或长期密切的职业接触史,分别以呼吸系统或肾脏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和尿镉测定,参考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经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后,可作出急性或慢性镉中毒的诊断。
慢性轻度中毒者尿镉测定连续两次在5μmol/mol肌酐(5μg/g肌酐)以上,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在9.6μmol/mol肌酐(1000μg/g肌酐)以上或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在5.1mol/mol肌酐(1000μg/g肌酥)以上,可有头晕、乏力、嗅觉障碍、腰背及肢体痛等症状。慢性重度中毒者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可伴有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氧化镉烟尘可引起急性镉中毒,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重者出现急性肺泡性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出现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急性中毒应迅速脱离现场,保持安静及卧床休息。急救原则与内科相同,视病情需要早期给予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由于依地酸钙钠驱镉效果不显著,在慢性中毒时尚可引起镉在体内重新分布后,使肾镉蓄积量增加、肾脏病变加重,因而目前多不主张用依地酸钙钠等驱排药物。
预防职业性镉中毒关键是避免直接接触镉化合物。车间需加强管理避免镉污染作业环境,加强通风排尘和个人防护设施。
2、损害肝肾
工业排出含镉的污水,污染了河水及农田。镉较其他重金属容易为农作物、蔬菜、稻米所吸收。人吃下受污染的农作物後,便一并将镉透过消化道进入人体,主要积聚於肝及肾,造成损害。
3、导致高血压症上升,镉化合物微粒亦可以透过空气(香烟),由呼吸道进入人体。镉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当镉毒进入人体后极难排泄,极易干扰肾功能、生殖功能。由于镉污染具有周期长、隐蔽性大等特点。镉会取代骨中钙,使骨骼严重软化,骨头寸断镉会引起胃脏功能失调,使锌镉比降低,而导致高血压症上升。镉的毒性是潜在性的,即使饮用水中镉浓度低至0.1毫克/升,也能在人体(特别是妇女)组织中积聚,潜伏期可长达10年至30年,且早期不易觉察。
4、镉(Cd)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含量很低,大气中含镉量一般不超过0.003μg/m3,水中不超过10μg/L,每千克土壤中不超过0.5mg.这样低的浓度,不会影响人体健康。镉常与锌、铅等共生。环境受到镉污染后,镉可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