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光伏 > 正文

分布式光伏发电量监控数据和电表的计量数据是一样的吗

细心的绿草
忐忑的小土豆
2023-01-01 05:22:42

分布式光伏发电量监控数据和电表的计量数据是一样的吗?误差有多大?

最佳答案
怕黑的招牌
美丽的斑马
2025-07-08 10:21:57

逆变器通过传感器计量、计算得到的发电量 和电表的发电量存在一定的误差。

一是因为逆变器的计量精度 和电表的计量精度不一样,伏并网系统使用的监控设备往往是系统建设单位自己采用的设备,而电表计量设备往往是电力部门安装的设备,因此设备不同,得到的数据可能会有一些差距。

二是光伏发电在传输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线损,到达并网点的电表时计量到的电能并不是逆变器输出端计量到的电能,

但两者误差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误差太大,可能是系统导致发电量偏低。

最新回答
兴奋的爆米花
伶俐的太阳
2025-07-08 10:21:57

可以的。

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越来越多,很多大大小小的光伏电站相隔几百米到几公里深圳到几十公里,为了方便统一监测这些电站的数据,基本都会装一套光伏监测系统,将整个项目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数据进行监测。烟台开发区德联软件做的光伏系统不仅能检测发电数据,也支持实时告警、故障报告,方便线上运维。如果配合光伏电站是配合储能使用,还可以进行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PCS、电池检测等。

健壮的向日葵
魁梧的高跟鞋
2025-07-08 10:21:57
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监控装置分为大型光伏电站监控、离网光伏屋顶系统监控和户用屋顶光伏系统监控。

光伏监控系统可以安装在室外,不占用室内空间,它以多种硬件产品及配套附件能够实现对光伏系统中各个环节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平台进行相关的数据存储于分析,最后以报表曲线图等形式向用户反馈系统运行的情况。

不安的手机
机灵的柜子
2025-07-08 10:21:57
分布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该类项目必须接入公共电网,与公共电网一起为附近的用户供电。[1]

中文名分布式光伏发电

类别发电

采用光伏组件

作用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相关视频

查看更多

快速

导航

特点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以下特点:

分布式光伏发电一是输出功率相对较小。一般而言,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容量在数千瓦以内。与集中式电站不同,光伏电站的大小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对其经济性的影响也很小,小型光伏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会比大型的低。二是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噪声,也不会对空气和水产生污染。三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地的用电紧张状况。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每平方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仅约100瓦,再加上适合安装光伏组件的建筑屋顶面积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紧张问题。四是可以发电用电并存。大型地面电站发电是升压接入输电网,仅作为发电电站而运行;而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接入配电网,发电用电并存,且要求尽可能地就地消纳。[2]优势(1)输出功率相对较小一般而言,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容量在数千瓦以内。与集中式电站不同,光伏电站的大小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对其经济性的影响也很小,小型光伏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会比大型的低。[3](2)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噪声,也不会对空气和水产生污染。(3)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地的用电紧张状况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每平方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仅约100瓦,再加上适合安装光伏组件的建筑屋顶面积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紧张问题。解决方案应用场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应用范围:可在农村、牧区、山区,发展中的大、中、小城市或商业区附近建造,解决当地用户用电需求。解决方案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又称分散式发电或分布式供能,是指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电现场配置较小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支持现存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或者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设备包括光伏电池组件、光伏方阵支架、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并网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设备,另外还有供电系统监控装置和环境监测装置。其运行模式是在有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将太阳能转换输出的电能,经过直流汇流箱集中送入直流配电柜,由并网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供给建筑自身负载,多余或不足的电力通过联接电网来调节。方案特点系统相互独立,可自行控制,避免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安全性高;弥补大电网稳定性的不足,在意外发生时继续供电,成为集中供电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可对区域电力的质量和性能进行实时监控,非常适合向农村、牧区、山区,发展中的大、中、小城市或商业区的居民供电,大大减小环保压力;输配电损耗低,甚至没有,无需建配电站,降低或避免附加的输配电成本,土建和安装成本低;调峰性能好,操作简单;由于参与运行的系统少,启停快速,便于实现全自动。国家补贴政策《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政策》最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在国内部分地区相继出台,其补贴力度超过业内预期。其中嘉兴光伏产业园对建成的分布式项目给予每度电2.8元的补贴,在行业上下引起震动。在嘉兴之后江西、安徽等地关于个人分布式光伏电站补贴政策也先后出炉。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认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力度超预期,将有利于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加速发展[4]。2013年6月18日举行的“2013长三角嘉兴投资贸易洽谈会暨嘉兴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推介会”上传出,嘉兴光伏产业园内建成的个人分布式项目将得到每度电2.8元的补贴,补贴三年,逐年下降5分钱。“平均下来,三年半就可以收回成本。”业内人士戏称,这下全国人民都要去嘉兴建分布式电站了。

淡淡的面包
明理的巨人
2025-07-08 10:21:57
各电网企业配合本级能原主管部门开展本级电网覆盖范围内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计量、信息监测与统计。若是用户光伏系统安装有相应的监控系统,可以对发电量实现在线监测。另外监控系统还可对关键设备参数、电能质量、环境参数等实现在线监测。(参考资料来自太阳能电站建设专家-广东太阳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内向的翅膀
大胆的蓝天
2025-07-08 10:21:57
光伏发电系统(pv

system)是将太

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利用的

是光生伏特效应。光伏发电系统分为

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太阳

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太阳能光伏

发电系统。

它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电池、蓄电池

、控制器和逆变器。其特点是可靠性

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

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受到各国企业

组织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主要有三种:1.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离网系统)

2.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3.分

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1.

光伏阵列

2.

光伏

3.

蓄电池组

4.

逆变器

5.

监控系统

6.

负载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1.

光伏阵列

2.

并网逆变器

3.

公共电网

4.

监控系统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1.

光伏阵列

2.

直流汇流箱

3.

直流配电柜

4.

并网逆变器

5.

交流配电柜

6.

负载

7.

公共电网

8.

监控系统

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指太阳能光伏

发电不与电网连接的发电方式,典型

特征为需要用蓄电池来存储夜晚用电

能量。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民用范

围内主要用于边远的乡村,如家庭系

统、村级太阳能光伏电站;在工业范

围内主要用于电讯、

太阳能水泵,在具备风力发电和小水

电的地区还可以组成混合发电系统,

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互补系统等。

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指太阳能光伏

发电连接到国家电网的发电的方式,

成为电网的补充,典型特征为不需要

蓄电池。

庭为单位,商业用途主要为企业、政

府大楼、

美化景观照明系统等的供电,工业用

途如太阳能农场。

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又称分散式发

电或分布式供能,是指在用户现场或

靠近用电现场配置较小的光伏发电供

电系统,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支

持现存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或者同时

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其运行模式

是在有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光伏发电

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将太阳能

转换输出的电能,经过直流汇流箱集

中送入直流配电柜,由并网逆变器逆

变成交流电供给建筑自身负载,多余

或不足的电力通过联接公共电网来调

节。

斯文的毛衣
紧张的荷花
2025-07-08 10:21:57
光伏发电是:

光伏发电指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通常系统主要由太阳光伏组件、汇流箱、逆变器、变压器及配电设备构成,同时再加上监控系统、有功无功控制系统、功率预测系统、五防系统及无功补偿装置等辅助系统组成一套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电池是完成太阳能到电能转换的载体,光生伏特效应是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光伏发电技术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