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盐酸 > 正文

黄曲霉素在多少度高温和底温下能杀死

冷静的洋葱
爱笑的河马
2023-01-01 05:22:30

黄曲霉素在多少度高温和底温下能杀死

最佳答案
紧张的水杯
爱笑的西牛
2025-07-08 10:38:31

黄曲霉素分解温度为268℃紫外线对低浓度黄曲霉毒素有一定的破坏性,标准做法是过长时间高温(100—120℃)作用,如高压消毒和锻烧才能使其大部分失活,压上阀后煮20分钟,但黄曲霉产生黄曲霉素在高温下却很稳定,很难分解或被其他物质反应掉,依然有毒性。

低温只能抑制他的生长,杀不死的。

黄曲霉滋生的适宜温度

黄曲霉是温暖地区常见的占优势的霉菌,其生长温度范围在4—50℃之间,最适生长温度为25—40℃。黄曲霉毒素形成的最低温度为5—12℃,最高为45℃,最适温度为20—30℃(28℃)。在肉制品中,当温度在10℃以下时,则不生成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素注意事项

(1)室温低于20℃或试剂及样本没有恢复到室温(20~25℃)会导致所有标准的OD值偏低。

(2)在洗板过程中如果出现板孔干燥的情况,则会出现标准曲线不成线性,重复性不好的现象。所以洗板拍干后应立即进行下一步操作。

(3)每种试剂使用前均需摇匀。

(4)反应终止液为2M盐酸,避免接触皮肤。

(5)不要使用过了有效期的试剂盒;也不要掺杂使用过了有效期的试剂盒;不要交换使用不同批号试剂盒中的试剂。

(6)试剂变质的迹象:显色试剂有任何颜色表明显色剂变质,应当弃之。0标准的吸光度(450/630nm)值小于0.5(A450nm<0.5)时,表示试剂可能变质。

(7)加入显色液后,一般显色时间为15~30min。若颜色较浅,可延长反应时间到35min(或更长),但不得超过40min。反之,则减短反应时间。

(8)该试剂盒最佳反应温度为25℃,温度过高或过低将导致检测吸光度值和灵敏度发生变化。

快速辨别

黄曲霉素是很苦的,食用花生、核桃等食物时如果感觉很苦,马上吐出来,并漱口。发霉的花生、核桃等都容易产生黄曲霉素。

预防措施

防霉霉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氧气及水分含量,如能控制这些因素的其中之一,即可达到防霉的目的;去毒对黄曲霉毒素;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粮油食品必须进行去毒处理。目前常用的去毒方法有物理去除法、化学去除法和生物去除法:a物理去除b化学去除法c生物学脱毒方法。

最新回答
优雅的柜子
爱笑的洋葱
2025-07-08 10:38:31

曲霉菌感染一度被认为是比较难以治疗的真菌感染疾病,主要是之前找不到传染源在哪里,即使治好了曲霉菌感染不多加注意的话,也会重新在感染上。那么,曲霉菌感染是什么原因呢?请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关于这方面的那些事吧!

曲霉菌感染是什么原因

1、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潮湿发霉,这种情况更容易使得曲霉菌感染肺部。农作物秸秆或者是杂草的草堆、储存粮食的仓库、潮湿的环境等都容易滋生曲霉菌,如果经常居住在这些环境中,都有可能导致曲霉菌肺部感染而患病。有的人长期居住在平房里面,或者居住在地下室,这些地方也是曲霉菌大量存在的地方。在进行旧城改造的时候,扬起大量灰尘,装修的工作人员经常接触发霉潮湿的环境,这些情况都使得人体长期暴露在充满了曲霉菌的环境中,被感染的可能性就高。

2、免疫力低下是引起曲霉菌肺部感染的原因之一。比如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免疫缺陷病患者、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这些人群容易出现严重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同时也是肺曲霉菌病的高发人群。现代社会有些年轻人平时工作疲劳,生活不规律,这些因素会引起免疫力下降,成为肺部曲霉菌感染的病因。

3、空调常年不清洁,空调管道和出风口堆积了大量的脏东西,甚至发霉,容易滋生大量的曲霉菌,空调出风口吹风的时候同时也会吹出曲霉菌,被人体吸入后就有可能引发肺部感染。

什么是曲霉菌

曲霉菌属于真菌的一种,其中以烟曲霉为主要致病原,曲霉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空气中到处都有它的孢子,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和阴雨季节,储藏的谷草发热、霉变时会有更多的曲霉。通过吸入孢子到肺部,导致肺部出现实变、空洞、坏死,在临床上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干咳、胸痛,偶尔会有咯血,当病变范围比较广放时会出现气急、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曲霉一旦确诊,应当予以规范的抗真菌治疗,疗程为6-12周。

曲霉病是由曲霉属的多种曲霉所引起的,通常侵犯人体的皮肤、黏膜、眼、外耳道、鼻、肺、消化道、神经系统等,可以引起急性炎症以及慢性肉芽肿。一些曲霉毒素可引起急性中毒、或者有致癌性。主要的传染源是曲霉孢子,其广泛存在于尘埃和土壤中。主要通过吸入呼吸道或者接触发霉的食物等感染,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曲霉对抗真菌药物效果并不好,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比如氟康唑、对曲霉无效。系统用药可以选择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利福平等。

震动的红牛
魁梧的绿草
2025-07-08 10:38:31
霉菌毒素的种类。目前已知霉菌毒紊有200多种。在我国最常见的,对养猪业危害最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T一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等;此外还有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

霉菌毒素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影响DNA、RNA的合成与复制;抑制细胞分裂、蛋白质、脂肪的合成与线粒体的代谢;破坏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性等。

T一2毒素能刺激皮肤和黏膜,引起口腔与肠道黏膜溃疡与坏死,导致呕吐和腹泻;毒素进人血液中能产生细胞毒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壁的完整性,是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强,引起全身各器官出血。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属于类雌激素物质,克引起猪只雌激素亢进症,使猪的生殖器官机能和形态发生变化,导致小母猪阴道、阴户红肿等,呈现霉菌性炎症反应。霉菌毒素还能溶解淋巴细胞,降低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机能受到抑制.抗体产量减少,出现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致使免疫应答低下。同时.还可引起大脑神经化学物质分泌发生改变,脑桥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下丘脑和脑桥5一羟吲哚乙酸与5一羟色胺的比例升高,导致猪只不食、呕吐、肌肉协调性降低与嗜睡。

辛勤的黑夜
耍酷的春天
2025-07-08 10:38:31
污染较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

世界范围内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当广泛,包括谷物、坚果和籽类以及牛乳等,尤以玉米、花生被污染的程度最严重。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

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一般为一过性发烧、呕吐、厌食、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等肝中毒症状,严重者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死亡。被称为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

事实上,世界范围内有多次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事件,非洲的霉木薯饼中毒,印度的霉玉米中毒。而在2004-2005年肯尼亚暴发了迄今史上最大规模的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事件,中毒千余人,死亡125人。

所以把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控制在安全值以内,也是各国都在严格把关不敢松懈的事儿。

失眠的世界
烂漫的帅哥
2025-07-08 10:38:31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A)是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s)家族中最重要的毒素,由多种曲霉菌(赭曲霉)和青霉菌(疣孢青霉)产生,这些霉菌也产生桔霉素和草酸。赭曲霉毒素普遍存在于热带和气候温和的地区,常现于燕麦,大麦,小麦和玉米农作物上。这些霉菌具有产生高达10ppm赭曲霉毒素A的能力。这样高水平的赭曲霉毒素是很少见的,即使毒素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如0.2ppm,就可对养猪生产造成危害性影响(Krogh,1991)。

单胃动物采食被赭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可导致其组织器官,脂肪,肌肉组织和血液被毒素污染。如果猪长时间地采食赭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霉菌毒素可污染猪的大部分可食组织,导致肾脏损伤和猪肉胴体等级降低。赭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症(日粮毒素水平高于5ppm)的特点是肾病(肾功能衰竭),肠炎脂肪肝,淋巴结坏死,免疫抑制,并伴随着其他多种病理症状。由于急性肾衰竭,急性的赭曲霉毒素中毒症有可能导致动物死亡。鉴于赭曲霉毒素可在动物可食肌肉组织中积累,进而导致人类健康问题的特性,研究人员近期将研究重点关注于赭曲霉毒素的致癌性方面。事实上,丹麦养猪业以肾脏赭曲霉毒素水平作为判定猪肉产品是否存在潜在的毒素危害残留的指标。临床症状和剖检可显示赭曲霉毒素中毒症,这还可通过监测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或在屠宰场检测肾脏中的毒素水平确认赭曲霉毒素的中毒症。

由于赭曲霉毒素在血清中的半衰期相当长(72-120小时),猪只对赭曲霉毒素的污染十分敏感。研究人员近期在加拿大和欧盟,包括德国,挪威,波兰,瑞典以及前南斯拉夫对猪血液中的天然污染物赭曲霉毒素进行了检测调查。同时,在美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德国、波兰、瑞士、英国和前南斯拉夫的调查结果显示,赭曲霉毒素也出现在猪的肾脏中。

残留在动物产品中的赭曲霉毒素可通过食品链传递给消费者,一些国家的政府已采取强硬的监管措施,以消除消费者对猪肉产品安全性的担忧。例如,欧洲于1997年设立了所有食品中赭曲霉毒素的最高允许含量为5ppb。德国将这一标准更严格地定为3ppb。在丹麦,如果猪血液赭曲霉毒素的水平达到25μg/mL,认定为猪的整个胴体被污染,猪肉不得作为食用。

临床影响

赭曲霉毒素中毒症的主要症状为:生长迟缓,饲料效率降低。肝脏受损,但主要是对肾脏的影响,导致肾间质纤维化。饮水量增加(剧渴),导致排尿增多(多尿症),这是赭曲霉毒素中毒症的一大特点。幼龄生长猪会出现肾周水肿,并伴有僵硬。胃溃疡也是常见的症状。公猪的精子质量降低,受精率下降,最终导致整体繁殖性能下降。

中毒者的临床表现

生产性能下降(饲料采食量,生长速度,饲料效率)

肾脏苍白、变大=肾小管变性,肾间质纤维化

肾功能受损=高蛋白血症,氮血症

肾衰竭=死亡

饮水量增加(剧渴),排尿增多(多尿症)

细胞免疫抑制=对感染的易感性大大增加

公猪精子质量降低=受精率下降=繁殖性能降低

仔猪出现水肿=弓背僵直,步调失调

胃溃疡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谷物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素A的薄层色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玉米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在薄层板上赭曲霉毒素A的最低检出量为4ng。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量为10μg/kg。

2原理

用三氯甲烷-0.1mol/L磷酸或石油醚-甲醇/水提取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样品提取液经液-液分配后,根据其在365nm紫外光灯下产生黄绿色荧光,在薄层色谱板上与标准比较测定含量。

3试剂

以下试剂除特殊规定外均为分析纯试剂,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⒊1石油醚(60~90℃或30~60℃)。

⒊2甲醇。

⒊3三氯甲烷。

⒊4甲苯。

⒊5乙酸乙酯。

⒊6甲酸。

⒊7冰乙酸。

⒊8乙醚。

⒊9苯-乙腈(98:2)。

⒊100.1mol/L磷酸[c(H3PO4)=0.1mol/L]:称取11.5g磷酸(85%)加水稀释至1000mL。

⒊112mol/L盐酸溶液[c(HCL)=2mol/L]:量取2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20mL。

⒊124%氯化钠溶液。

⒊130.1mol/L碳酸氢钠溶液[c(NaHCO3)=0.1mol/L]:称取8.4g碳酸氢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用水稀释至1000mL。

⒊14硅胶G:薄层层析用。

⒊15赭曲霉毒素A(以下简称OA)标准溶液:用苯-冰乙酸(99:1)配成40μg/mL赭曲霉毒素A贮备液,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浓度的测定参照GB5009.22《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中2.14条(赭曲霉毒素A的最大吸收峰波长333nm,分子量403,克分子消光系数值为5550)。精密吸取贮备液,用苯稀释成每毫升含赭曲霉毒素A0.5μg,赭曲霉毒素A标准液应置冰箱中避光保存。

4仪器

所有玻璃仪器均需用稀盐酸浸泡,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

⒋1小型粉碎机。

⒋2电动振荡器。

⒋3玻璃板:5cm×20cm。

⒋4薄层涂布器。

⒋5展开槽:内长25cm、宽6cm、高4cm。

⒋6紫外光灯:365nm。

⒋7微量注射器:10μL、50μL。

⒋8具0.2mL尾管的10mL,小浓缩瓶。

5分析步骤

⒌1提取

⒌1.1甲法

称取20g粉碎并通过20目筛的样品,置于20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100mL三氯甲烷和10mL0.1mol/L磷酸,振荡30min后通过快速定性滤纸过滤;取20ml,滤液置于250mL分液漏斗中,加50mL0.1mol/L碳酸氢钠溶液振摇2min,静置分层后,将三氯甲烷层放入另一个100mL分液漏斗中(少量乳化层,或即使三氯甲烷层全部乳化都可放入分液漏斗中),加入50mL0.1mol/L碳酸氢钠溶液重复提取三氯甲烷层,静置分层后弃去三氯甲烷层(如三氯甲烷层仍乳化,弃去,不影响结果)。碳酸氢钠水层并入第一个分液漏斗中,加约5.5mL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2~3(用pH试纸测试),加入25mL三氯甲烷振摇2min,静置分层后,放三氯甲烷层于另一盛有100mL水的250mL分液漏斗中,酸水层再用10mL三氯甲烷振摇、提取、静置,将三氯甲烷层并入同一分液漏斗中。振摇、静置分层,用脱脂棉擦干分液漏斗下端,放三氯甲烷层于一75ml蒸发皿中,将蒸发皿置蒸汽浴上通风挥干。用约8mL三氯甲烷分次将蒸发皿中的残渣溶解,转入具尾管的10mL浓缩瓶中,置80℃水浴锅上用蒸汽加热吹氮气(N2),浓缩至干,加入0.2mL苯-乙腈(98:2)溶解残渣,摇匀,供薄层色谱点样用。

⒌1.2乙法

称取20g粉碎并通过20目筛的样品加于200mL具塞锥形瓶中,加30mL石油醚和100mL甲醇-水(55:45),在瓶塞上抹上一层水盖严防漏。振荡30min后,通过快速定性滤纸滤入分液漏斗中,待下层甲醇水层分清后,取出20mL滤液置于100mL分液漏斗中,用pH试纸测试,一般为pH5~6。加入25mL三氯甲烷振摇2min,静置分层后放出三氯甲烷层于另一分液漏斗中,再用10mL三氯甲烷重复振摇提取甲醇-水层(在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时,如发生乳化现象,可滴加甲醇促使其分层),将三氯甲烷层合并于同一分液漏斗中,加入50~100mL4%氯化钠溶液(加入量视品种不同而异,大豆加100mL,小麦、玉米则加50mL左右),振摇放置(如为大豆样品提取液还须轻轻反复倒转分液漏斗,使乳化层逐渐上升。如乳化严重可加入少许甲醇),待三氯甲烷层澄清后,用脱脂棉擦干分液漏斗下端,放三氯甲烷层于75mL蒸发皿中(如为大豆样品须再加入10mL三氯甲烷振摇,三氯甲烷层合并于同一蒸发皿中),将蒸发皿置蒸汽浴上通风挥干。

以下操作自“用约8mL三氯甲烷分次将蒸发皿中的残渣溶解”起,按甲法操作。

⒌2测定

⒌2.1薄层板的制备

称取4g硅胶G,加约10mL水于乳钵中研磨至糊状。立即倒入涂布器内制成5cm×20cm,厚度0.3mm的薄层板三块,在空气中干燥后,在105~110℃活化1h,取出放干燥器中保存。

⒌2.2点样取两块薄层板,在距薄层板下端2.5cm的基线上用微量注射器滴加两个点:在距板左边缘1.7cm处滴加OA标准溶液8μL(浓度0.5μg/mL),在距板左边缘2.5cm处滴加样液25μL,然后在第二块板的样液点上加滴OA标准溶液8μL(浓度0.5μg/mL)。点样时,需边滴加边用电吹风吹干,交替使用冷热风。

⒌2.3展开

⒌2.3.1展开剂

横展剂:乙醚或乙醚-甲醇-水(94:5:1)。

纵展剂:

a.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6:3:1.2:0.06)或甲苯-乙酸乙酯-甲酸(6:3:1.4);b.苯-冰乙酸(9:1)。

⒌2.3.2展开

横向展开:在展开槽内倒入10mL横展剂,先将薄层板纵展至离原点2~3cm,取出通风挥发溶剂1~2min后,再将该薄层板靠标准点的长边置于同一展开槽内的溶剂中横展,如横展剂不够,可添加适量,展至板端过1min,取出通风挥发溶剂2~3min。

纵向展开:在另一展开槽内倒入10mL纵展剂,将经横展后的薄层板纵展至前沿距原点13~15cm。取出通风挥干至板面无酸味(约5~10min)。

⒌2.4观察与评定

将薄层色谱板置365nm波长紫外光灯下观察。

a.在紫外光灯下将两板相互比较,若第二块板的样液点在OA标准点的相应处出现最低检出量,而在第一板相同位置上未出现荧光点,则样品中的OA含量在本测定方法的最低检测量10μg/kg以下。

b.如果第一板样液点在与第二板样液点相同位置上出现荧光点则看第二板样液的荧光点是否与滴加的标准荧光点重叠,再进行以下的定量与确证试验。

⒌2.5稀释定量

比较样液中OA与标准OA点的荧光强度,估计稀释倍数。

薄层板经双向展开后,当阳性样品中OA含量高时,OA的荧光点会被横向拉长,使点变扁,或分成两个黄绿色荧光点。这是因为在横展过程中原点上OA的量超过了硅胶的吸附能力,原点上的杂质和残留溶剂在横展中将OA点横向拉长了,这时可根据OA黄绿色荧光的总强度与标准荧光强度比较,估计需减少的滴加微升数或所需稀释倍数。经稀释后测定含量时,可在样液点的左边基线上滴加二个标准点,OA的量可为4ng、8ng,比较样液与两个标准OA荧光点的荧光强度,概略定量。

⒌2.6确证试验

用碳酸氢钠乙醇溶液(在100mL水中溶解6.0g碳酸氢钠,加20mL乙醇)喷洒色谱板,在室温下干燥,于长波紫外光灯下观察,这时OA荧光点应由黄绿色变为蓝色,而且荧光强度有所增加,再估计样品中OA,如果与喷洒前情况不一致,要利用喷洒前所做的估计。

6计算

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可按下式计算。

V11000

x=A×━━×D×━━━

V2m

式中x──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μg/kg

A─-薄层板上测得样液点上OA的量,μg

D──样液的总稀释倍数;

V1─-苯-乙腈混合液的体积,mL;

V2──出现最低荧光点时滴加样液的体积,mL;

m─-苯-乙腈溶解时相当样品的质量,g。

7精密度

该方法经五个协作者验证,在OA加入量分别为10,50,100μg/kg水平、每个水平n=2时,方法的回收率用X表示、精密度用SD表示:

小麦分别为93±10.23;92±14.72;105±38.85。玉米分别为88±9.6888±9.68103±41.2。[上述数据为(X±SD)%]

无辜的歌曲
漂亮的小鸭子
2025-07-08 10:38:31
通过改变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行为,霉菌毒素导致奶牛产奶量降低。一些霉菌毒素损害奶牛的肝脏、肾脏和繁殖功能。其他的代谢损伤则具有较小的器官特异性,如潜在地抑制免疫机能,导致奶牛对传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在大多数情况下,霉菌毒素导致奶牛的采食量减少。当给奶牛饲喂含有霉菌毒素的霉变饲料时,奶牛较低的采食量以及因此而带来的产奶量减少是奶牛养殖场常见的现象。另外,由于饲料中有害的霉菌毒素可转移到牛奶中,这是另一个令奶牛生产者头疼的问题。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牛奶的质量降低,食品出现安全问题,霉菌毒素是致癌的物质,损害人类健康。对奶牛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的主要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和不同种类的镰刀菌毒素。危害奶牛的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由真菌黄曲霉菌产生。这是一个热带或亚热带的霉菌,喜好高温高湿

或高温干旱的环境条件。黄曲霉毒素损害奶牛的肝脏组织,破坏肝脏功能,严重地导致死亡;黄曲霉毒素损害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动物容易感染疾病,发病率上升。奶牛采食霉变饲料的其他常见症状还有:饲料采食量减少,产奶量降低,体细胞数增加等。

不安的大叔
妩媚的豌豆
2025-07-08 10:38:31

一看到发霉,很多朋友第一反应就会联想到臭名昭著的黄曲霉毒素。

其实霉菌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霉菌种类多、分布又广,生活中到处都能碰到。

并不是所有的霉菌都有害,人们也常利用霉菌制作 美食 。

备受国人喜爱的腐乳就是豆腐经过霉菌发酵而制成;还有用米曲霉生产酱油;用根霉菌生产米酒……

可惜大部分霉菌没法为人类所用, 它们极具破坏力,让食物腐败变质,更糟糕的是有些霉菌带有产毒基因,在适宜的环境下会产生毒素,对人们的 健康 有很大危害。

现在已知的霉菌毒素有几百种之多,最出名的就是黄曲霉毒素。

至于黄曲霉毒素,已经有太多文章讲它,就不再重复,让我们跳过它,来介绍另外4种,容易污染常见食物、对人体危害大的霉菌毒素:

产生它的霉菌 :扩展青霉、 荨麻青霉、土曲霉、棒曲霉等

危害 :导致一系列急性、慢性病。对动物细胞致畸、致癌,对人的致癌性还不明确。

容易污染的食物 :

最爱污染苹果,包括苹果汁或者苹果制品

霉变的香蕉、梨、山楂、桃、樱桃、草莓、橙、番茄……面包、香肠等

大家爱吃的水果,似乎都可能被它盯上。

展青霉素污染水果以后,会随着果汁不断扩散,最后的结果就是不止腐坏发霉的地方有毒素,看着完好的部分可能也有毒素。

有文献指出:切除掉水果腐坏部分周围2厘米的完好部分,就能避免展青霉素。但我以为,最安全的办法还是发霉的水果,整个都别吃了。

另外如果用了发霉的原料,那么生产出的 水果汁、果酱、番茄酱 都可能被污染,所以一定要买值得信赖的正规品牌。

产生它的霉菌 :赭曲霉、硫色曲霉等

危害 :肾毒性、神经毒性,致癌

赭曲霉毒素有7种类似的化合物,其中赭曲霉毒素A毒性最强、分布最广。

容易污染的食物 :

很多农作物都有可能,大米、小米、玉米等谷物

坚果、可可、咖啡豆、葡萄干

赭曲霉毒素 A耐热性强,一般烹饪条件没法破坏它。

它还会和黄曲霉毒素产生协同作用,相互增强彼此的毒性。

产生它的霉菌 :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等

危害 :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毒性

容易污染的食物:

从名字就能看出,最爱污染的是玉米,包括玉米制品,如玉米片、玉米油。

小麦、大麦、大米、高粱、薏米等粮食作物

用污染过的粮食酿造出的啤酒也会含有。

玉米赤霉烯酮耐热比较强,需要110度加热1个小时以上才能破坏它。

产生它的霉菌 :节菱孢霉等

危害 :神经毒性、肝肾损伤等

容易污染的食物 :霉变的甘蔗

甘蔗成熟后收割,而且储存时间不能过长,小心发霉变质。

除了这些, 常见的还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伏马毒素 ,也都是出现在发霉变质的粮食中。

面对这么多有害的霉菌毒素, 最有效的办法只能是防霉 。在平时生活中必须提高预防意识:

1、对食物的发霉变质要有高度的敏感性,颜色、气味的异常都应提高警惕。发霉的粮食、植物油、水果等,不要吃、不要留。

2、购买粮油、粮食制品、水果制品等一定要正规途径、正规品牌。

3、食物不要买得过多,尽量买小包装的,减少储存时间。

4、注意储存条件,保证干燥通风,不给霉菌适宜的条件。

5、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试试霉菌毒素的快速检测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