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cas号 > 正文

有些牙膏为什么有樟脑

外向的吐司
无限的鱼
2023-01-01 05:18:00

有些牙膏为什么有樟脑

最佳答案
爱笑的路人
甜美的往事
2025-07-08 07:00:42

牙膏的功效成分:抗菌消炎止血剂

晓东大世界

口腔护理/广告营销/长期主义

来自专栏牙膏漱口水生产技术和工艺

牙膏的功效成分

根据国家轻工业标准《功效型牙膏(QB 2966—2008)》的规定,功效成分是指帮助功效型牙膏 实现除基本功能之外的一种或多种功效的成分。

牙膏功效成分按照其功能类型划分,一般包括:防龋剂、脱敏剂、抑菌消炎止血剂、除渍美白剂、牙结石抑制剂、口气清新剂等。牙膏功效成分按照其品种划分,包括无机成分、有机成分、中药和植物提取物成分、生物活性成分。

一、抗菌消炎止血剂概述

(一)定义

抗菌消炎止血剂是指添加于牙膏等口腔护理产品,通过日常使用,能够抑制口腔细菌的生长, 抑制牙菌斑,或减轻牙龈炎症和出血,修复口腔黏膜的功效成分。

(二)药物机理

牙周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牙龈炎是牙周病的早期症状,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龈受到摩擦和刺激时容易出血、疼痛等。牙龈炎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发展为牙周炎,牙周炎能破坏牙槽骨,导致牙齿松动、脱落,是造成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1]。

抑制牙菌斑和有效控制龈上菌斑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病的主要手段。注意日常维护口腔的健康卫生,每天坚持使用含有抗菌消炎止血成分的牙膏刷牙,是预防牙周病简单而实用的方法[1]。

用于口腔护理产品的抗菌消炎止血剂包括:双缩胍类抗菌剂(如氯己定)、季胺类抗菌剂(如西吡氯铵)、三氯生、尿囊素、有机酸(如氨甲环酸)、酚类抗菌剂(如丁香酚、麝香草酚、丹皮酚)、植物提取物(如叶绿素铜钠盐、冰片)、氟化物等。

二、常用的牙膏抗菌消炎止血剂

(一)氯己定

氯己定别名洗必泰,是抗菌活性较强、作用持久的双缩胍类抗菌剂,常用的为葡萄糖酸氯己定、醋酸盐氯己定。

1. 理化性质

(1) 氯己定二葡糖酸盐。

INCI中文名称:氯己定二葡糖酸盐,英文名称:Chlorhexidine digluconate,CAS号:18472 - 51-0,化学名称:1,6-双(N1-对氯苯基-N5-双胍基)己烷二葡萄糖酸氯己定,相对分子质量:897.56。性状:无色或淡黄色固体,几乎无臭。能与水混 溶,溶于乙醇、丙酮。

常见的是20%溶液,为无色或淡黄色且几乎透明略为黏稠的液体,相对密度:1.060 ~1.070g/ mL (25°C)。

(2) 氯己定二乙酸盐。

INCI中文名称:气己定二乙酸盐,英文名称:Chlorhexidine diacetate, CAS号:56 -95 - 1,化 学名:双氯苄双胍己烷,相对分子质量:625.55,外观:白色 结晶粉末,熔点:153~156°C, 260~262°C分解,20°C在水中溶解度为1.9g/100mL,溶于乙醇。

2. 安全性

氯己定二葡糖酸盐的急性毒性LD50为2000mg/kg (大鼠经口)、1260mg/kg (小鼠经口),属于低毒性级物质,可用于药品(《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第698页)。氯己定二乙酸盐的急性毒性为2000mg/kg (大鼠经口),属于低毒性级物质[4],可用于药品(《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第852页)。

根据《牙膏用原料规范(GB 22115—2008)》,氯己定可在牙膏中限量使用。按照美国化妆品盥洗用品及香水协会(CTFA)出版的CIR评价,氯己定二葡糖酸盐在化妆品中安全使用的浓度为0.20%以下,氯己定二乙酸盐在化妆品中安全使用的浓度为0. 19%以下。

3. 质量指标

参考执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或相关的企业标准。

4. 生产方法

由对氯苯胺经重氮化,缩合、消除脱氮、缩合、中和成盐制得。

5. 主要用途

作为消毒防腐药,具有很强的广谱抑菌、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效。可外用于手、皮肤消毒,冲洗创口。

氯己定在牙膏和漱口液中用量一般为0.05% ~0.10%,经常与丁香酚或氟化物配合使用。如果 单方使用容易发生伯克氏菌(Burkholderia)的感染。

(二)西吡氯铵

典型的季胺类抗菌剂,具有中等抑制牙菌斑的活性。

1、理化性质

INCI中文名称:西吡氯铵,英文名称:Cetylpyridinium chloride, CAS号:123 -03 -5,化学名称: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子式:C21H38NCl · H20,相对分子质量:358.07,性状:白色至类白色 结晶性粉末,熔点:80~84°C,密度:0.47g/mL,溶于水和极性溶剂,不溶于醚、丙酮和经类,5% 水溶液澄清透明(25°C)。

2、安全性

西吡氯铵急性毒性LD50为200mg/kg (大鼠经口)、108mg/kg (小鼠经口),属于中等毒性级物质[4]。可用于药品(《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IV A)。按照美国化妆品盥洗用品及香水协会(CTFA)出版的CIR评价,西晚氯铵用于淋洗型化妆品是安全的,用于驻留型化妆品,浓度不超过1. 25%也是安全的[1°]。根据《牙膏用原料规范(GB 22115—2008)》,西吡氯铵可以在牙膏中限量使用。

3、质量标准

参考执行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原料药西吡氯铵[WS-345 (X-302) -99]》、美国药典 USP35 _ NF30第2603页和有关企业标准。

4、主要用途

消毒防腐药,用于食品、制药、医药、化妆品、日化用品。

在牙膏和漱口液等口腔产品中使用,具有口腔疾病的辅助治疗效果,用量一般为0.02% ~ 0.10%。西吡氯铵的副作用是可能会造成牙齿着色。

(三)三氯生

一种在化妆品中应用广泛的髙效广谱抗菌剂,但其安全性存在争议。

1、理化性质

INCI中文名称:三氯生,英文名:Triclosan,CAS号:3380 -34 -5,化学名:2, 4, 4’ -三氯-2’ -轻基二苯醚,分子式:C12H7Cl3O2,相对分子质量:289.5451,熔点:57°C±1°C,沸点: 120°C,堆积密度:0.40~0.65g/cm3,外观为具芳香味的白色结晶粉末。溶解性:微溶于水,在稀碱中溶解度适中,在很多有机溶剂中均有较高的溶解度,在水溶性溶剂或表面活性剂中溶解后可制成透明的浓缩液体产品。对强酸强碱及热具有高度稳定性。稳定性:具有优异的贮存稳定性,280 ~ 290°C以下不会迅速分解;200°C加热14小时,仅有2%活性物质分解;长时间紫外光照射,仅有轻微分解。其溶液对酸、碱具稳定性。

2、安全性

急性毒性LD50大约为3700mg/kg (小鼠经口),属于低毒级物质[4]。对皮肤无刺激性,在环境中可以迅速分解代谢,通常不会造成环境问题。

三氯生应用于医疗器械消毒,作为防腐剂添加到牙膏中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没有足够权威 的科学研究证明三氯生致癌。2011年3月22日,欧洲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再次对三氯生进行 了安全性评估,结论是:在牙膏、洗手液、沐浴露、除臭膏中,以牙膏0.30%、漱口水0.20%为 最大浓度使用三氯生,是安全的。根据《牙膏用原料规范(GB 22115 —2008)》,三氯生可以在牙 膏中限量使用。

3、质量标准

参考执行国家标准《酚类消毒剂卫生要求(GB 27947—2011)》、美国药典USP24标准或有关企业标准。

4、主要用途

三氯生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菌剂,对引起感染或病源性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真菌、酵母及病毒具有广泛的杀灭及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高效药皂、卫生香皂、卫生洗液、消毒洗手液、伤口消毒喷雾剂、医疗器消毒剂、卫生洗面奶/膏、空气清新剂及冰箱除臭剂等;用于卫生织物的整理和塑 料的防腐和处理;高纯度的三氯生还广泛用于治疗牙龈炎、牙周炎及口腔溃疡等功效型牙膏及漱口 水中,使用浓度为0.05% ~0.30%。

(四)尿囊素

1、理化性质

INCI中文名称:尿囊素,英文名称:Allantoin,CAS号:97 -59 -6,化学名称:5-尿基乙内酰胺,分子式:C4H6O3N4,相对分子质量:158.12。外观: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无味,无刺激性,无 过敏性。溶解性:溶于热水、热醇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微溶于常温的水和醇,难溶于乙醇和甲醇, 几乎不溶于矿物油、乙醚及氯仿,其饱和水溶液(0.6%)呈微酸性。稳定性:在PH为4 ~9的水溶 液中稳定,在非水溶剂和干燥空气中稳定,在强碱性溶液中煮沸及日光曝晒下可分解。

2、安全性

尿囊素存在于天然植物和动物中,安全性好。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将尿囊素列为安全且有效的一类药品,既具有皮肤外用药的有效性,又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无毒、无致敏、无刺激),在皮肤药中的批准使用量为0.5% ~2.0%。CIR的评价结果认为其是安全的,允许同时用于药品和化妆品中[4]。

3、生产方法

传统工艺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天然尿囊素,含量低、工艺复杂、成本高。现主要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尿囊素,以乙醛酸、尿素为原料合成制得。

4、质量指标

参考执行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复方尿囊素片[WS-10001 - (HD-0021) -2002]》、美国药典 USP35 - NF30第2098页或有关企业标准。

5、主要用途

医药方面,能够加快伤口愈合,软化角质蛋白的作用,同时能够治疗皮肤干燥症;化妆品方面, 具有保湿和抗氧化、滋润的作用;农业方面,是植物生长的良好调节剂,刺激植物的生长,对水稻、 柑橘等均有效果,同时还有固果和早熟的作用。

牙膏等口腔护理产品使用尿囊素,可促进细胞生长,加速牙龈炎、口腔溃疡的愈合,用量一般为0.5% ~ 2.0% 0

(五)氨甲环酸

1、理化性质

INCI中文名称:凝血酸,英文名称:Tranexamic acid, CAS号:1197-18-8,又名止血环酸,化学名称:对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分子式:C8H15N02,相对分子质量:157.21,熔点:>300°C。外 观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氯仿。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 对牙龈出血有辅助治疗效果。

2、安全性

急性毒性LD50大于15g/kg体重(小鼠经口),属于实际无毒级物质[4]。可用于药品之中(《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第611页)。

3、质量标准

执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第611页)。

4、主要用途

作为处方药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手术时异常出血等。牙膏中用量一般在0.10%以下。化妆品中用于祛斑产品的活性成分。

(六)丁香酚

有代表性的牙膏用天然抗菌剂之一。

1、理化性质

INCI中文名称:丁香酚,英文名称:Eugenol,CAS号:97 -53 -0,化学名称:4-烯丙基-2- 甲氧基苯酚,分子式:C10H12O2,相对分子质量:164.20,外观:微黄色至黄色液体,香气:有强烈的丁香香气和温和的辛香香气,次品带焦味。沸点:255°C,熔点:-9. 2°C至-9. 1°C,闪点: 110°C,相对密度(25°C/25°C): 1.063 ~ 1.068,折光率(20°C): 1.5400 ~ 1.5420,含量(GC): ≥98.0%,酸值:≤1.0。溶解性:几乎不溶于水,与乙醇、氯、乙醚及油可混溶。1mL溶于2mL 70%乙醇,溶于冰醋酸。稳定性:不稳定,置露空气下变黑稠黏,有刺激性臭味。

2、安全性

急性毒性LD50为1.93g/kg体重(大鼠经口),属低毒级物质。GRAS FEMA 2467FDA 184. 1257。AD1 为2.5mg/kg 体重(FAO/WHO, 1994),可用于食品添加剂[7]。

3、生产方法

蒸馏丁香的干燥花蕾,所得挥发油经过萃取,用一定含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分离其中的酚与非酚油,再经石油醚萃取,酸化,中和,精馏等步骤制得。

也可用愈创木酚为原料,采用烯丙基氯、烯丙醇等直接烯丙基化制得合成法丁香酚。

4、质量标准

执行国家轻工行业标准《食品添加剂丁香酚(QB 1509—2007)》。

5、主要用途

用于抗菌:在1:8000 ~1 = 16000浓度时,对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在1:2000 ~1:8000浓度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痢疾(志贺氏)、大肠、变形、结核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用于健胃:5%的乳剂可使胃黏液分泌显著增加,而酸度不增加。

用于降压:静脉注射可产生麻醉、降低血压、抑制呼吸与抗惊厥等作用。

可用于香水香精、化妆品香精、食用香精的调配。

在牙膏等口腔护理用品中应用,添加量一般为0.05% ~0.5%。

(七)百里香酚

有代表性的牙膏用天然抗菌剂之一。

1、理化性质

INCI中文名称:麝香草酚,英文名称:Thymol, CAS号:89 -83 -8,化学名称:5-甲基-2- 异丙基酚,分子式:C10H140,相对分子质量:150.22。外观为片状结晶,有百里香油似的辛香和草 香香气。密度:0.965g/ml(25°C),熔点:51.5°C,沸点:233 ~235°C,闪点:110°C,难溶于水,极易溶于乙醇、乙醚、醋酸、氯仿和苯。

2、安全性

急性毒性LD50为1.8g/kg (大鼠经口),属低毒级物质。GRASFEMA 3066。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 — 2011)》规定:可按生产需要适量用于配制食品香精[7]

3、 生产方法

天然存在于百里香酚油(含50%左右)、牛至油和丁香罗勒油中,可用酚钠盐法从百里香酚油中分离出来,再经干燥、减压蒸馏即得产品。也可由间甲酚与异丙基氯在-10°C下反应制得。

4、质量标准

执行国家轻工行业标准《麝香草酚(QB/T 1025—2007)》。

5、主要用途

麝香草酚的杀菌作用比苯酚强,且毒性低。对口腔咽喉黏膜有修复作用,对龋齿有防腐、局麻作用,用于口腔、咽喉的消毒杀菌。同时能促进气管纤毛运动,有利于气管黏液的分泌,起祛痰作用,再加有杀菌作用,可用于治疗气管炎、百日咳等。麝香草酚还有很强的杀蛾作用,1%溶液半小 时死亡率100%。

废香草酚可用于食品香精配方中,但用量有一定限制。FEMA规定:最高参考用量为软饮料: 2.5~llmg/kg冰淇淋、冰制食品:44mg/kg糖果:9.4mg/kg焙烤食品:5.0~6.5mg/kg胶姆糖:100mg/kg。也可用于香皂、某些化妆品香精配方中。

(八)叶绿素铜钠盐

来源于天然物质,具有抑菌和帮助人体细胞组织再生的作用。

1、理化性质

INCI中文名称:叶绿酸-铜络合物,英文名称:Chlorophyllin - copper complex,CAS号: 11006-34-1,分子式:C34H31CuN4Na306,相对分子质量:724. 16,外观:具有特殊气味的墨绿色 粉末。溶解性:易溶于水和乙醇溶液,水溶液为透明的翠绿色,随浓度增髙而加深。稳定性:耐光、 耐热,在pH <6的溶液中有沉淀产生,适用于中性或碱性环境。

2、安全性

叶绿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急性毒性LD50为10g/kg体重(小鼠经口),为实际无毒级物质。为15mg/kg (FAO/WHO, 1994)。叶绿素 铜钠盐被国际有关卫生组织批准用于食品,是我国批准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已列人我国《食品添 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1)》[7]。

3. 生产方法

叶绿素铜钠盐是叶绿素衍生物之一,以叶绿素为原料,用有机溶剂提取,经分离、浓缩、皂化、盐化、提纯等多道工艺处理后制得。

4. 质量标准

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叶绿素铜钠盐(GB 26406—2011) 》

5. 主要用途

具有抗炎、促进伤口愈合、恢复牙周组织和牙槽骨生理功能的效果,广泛用于食品着色、饮料、化妆品、药品中。添加在牙膏中对于口腔溃疡、止血、祛除口臭及抗酸均有效,用量一般为0.02% -0. 10%

(九)冰片

有代表性的牙膏用天然抗菌剂之一。

1、理化性质

INCI中文名称:冰片,英文名称为Bomeol, CAS号:507 -70 -0,又名片脑、橘片、龙脑香、 梅花冰片、羯布罗香、梅花脑、冰片脑、梅冰等,是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加工提取获得的结晶, 接近于纯粹的右旋龙脑,也可用化学方法合成。分子式:C10H18O,相对分子质量:154.25。外观为叶状或六方形片状晶体,类似樟脑的气味,味辛、苦、凉,溶于乙醇、乙醚和苯。

右旋龙脑溶点208°C,沸点212°C,相对密度1.011 (20/4°C),比旋光度+37.7 (乙醇);左旋龙脑为六方形片状晶体;熔点208.6°C,沸点210°C,相对密度1.1011 (20/4°C),比旋光度-37.74 (乙醇);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苯。消旋冰片熔点210. 5°C,易升华,相对密度1.011 (20/4°C)。

2、安全性

急性毒性LD50为4.3~6.2g/kg (大鼠经口),属于低毒级物质[4]。因为品种不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不尽一致。可用于药品之中(《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40, 98页)。

3、生产方法

冰片可由樟脑在乙醇溶液中用金属钠还原;或由蒗烯在催化剂存在下用草酸酯化再经水解制得。

4、质量标准

执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40页天然冰片,第98页合成龙脑。

5、主要用途

冰片药理作用为:①抑菌、抗炎。较高浓度的冰片(0.5%)有抑菌作用,合成冰片和天然冰片 的抑菌作用相同。②冰片对早期妊娠无明显引产作用,对中晚期妊娠小鼠具有明显引产作用。③龙脑和异龙脑均能延长小鼠的耐缺氧时间,使小鼠在缺氧状态下生存时间延长。④冰片应用于局部对 感觉神经的刺激很轻,有某些止痛及温和的防腐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痛。

冰片广泛用于中药和配制香精。

最新回答
负责的柚子
温暖的火龙果
2025-07-08 07:00:42

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为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性粉末,上海宙元生物氯化十六烷基吡啶符合USP34检测标准。分子式:C21H38ClN.H2O 分子量: 357.99 常带一分子的结晶水,其熔点为77~ 83℃ 。极易溶于水、乙醇,可溶于氯仿,几乎不溶于苯、乙醚。1%的水溶液PH为6.0~7.0。强力振荡其水溶液会产生丰富的泡沫。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杀菌消毒性能。

虚幻的小猫咪
害怕的茉莉
2025-07-08 07:00:42
【原名】西吡氯铵【英文名】Cetylpyridinium Chloride Gargle【成份】本品主要成分是西吡氯铵

【性状】本品为有色的澄清液体,振摇时产生大量泡沫。【作用类别】 耳鼻喉科及口腔科用药【药理毒理】西吡氯铵为阳离子季铵化合物,作为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降低表面张力而抑制和杀灭细菌。体外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对多种口腔致病和非致病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含漱后能减少或抑制牙菌斑的形成;具有保持口腔清洁、清除口腔异味的作用。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对口腔粘膜无明显刺激性。

【药代动力学】

【适应症】本品主要成份为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对菌斑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可用于口腔疾病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作日常口腔护理及清洁口腔。

【用法和用量】本品为漱口剂,刷牙前后或需要使用时,每次15毫升,强力漱口1分钟,每天至少两次,或遵医嘱。

凶狠的哈密瓜,数据线
香蕉钢笔
2025-07-08 07:00:42
表面活性剂常用英文缩略词

A

a-SAA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AACG烷基两性羧基甘氨酸盐

AACP烷基两性丙氨酸盐

AAG 烷基两性甘氨酸盐

AAOA烷基酰胺丙基氧化胺

AAP 烷基丙氨酸盐

AAPB烷基酰胺丙基甜菜碱

AASB烷基酰胺丙磺基甜菜碱

ARS 支链烷基苯磺酸盐

AEO(n)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

AEC 醇醚羧酸盐

AS00 烷基硫酸盐

AESS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酯磺酸钠

AE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

AES0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

ABS00 硬性苯磺酸盐

AOS00 烯基磺酸盐

AG 烷基甘氨酸盐

AGS 烷基甘油醚磺酸盐

APG 非离子烷基糖苷

AIDA烷基亚氨基二乙酸盐

AIDP烷基亚氨基二丙酸盐

Ale(2)S 月桂醇醚(2)硫酸铵盐

ALs 月桂醇硫酸酯铵盐

Am/DIFAG乙酸甘油单、二酸酯

AMT 长链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1gepon T)

AOS a -烯烃磺酸盐

APAC长链烷基低聚氨基酸,烷基聚胺羧酸盐

APG 烷基低聚糖苷

APES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

C

CAPG 阳离子烷基糖苷

CHSB 十六烷基羟基磺丙基甜菜碱

CAPB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0

CAB 椰油酰胺甜菜碱

CAMA 椰油基咪唑啉甜菜碱0

CAPO 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

CoACG椰油基两性羧基甘氨酸盐

c-SAA0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CCACP椰油基两性羧基丙氨酸盐

CoAG 椰油基两性甘氨酸盐

CoAHSB 椰油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

CoAPN-椰油基-β-丙氨酸盐

CoAPB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CoASB 椰油酰胺磺丙基甜菜碱

CoB 椰油基甜菜碱

CoDEA 椰油基二乙醇酰胺

CoIDP 椰油亚氨基二丙酸盐

CCMEA 椰油单乙醇酰胺

CoMT椰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

CoNnAa 椰油基低聚丙基甘氨酸

CoSB椰油基磺丙基甜菜碱

CM/DFAG 柠檬酸甘油单、二酸酯

CPC 十六烷基氯化吡啶

CSB十六烷基磺基甜菜碱

CAPG 阳离子烷基糖苷

CMEA椰油酸单乙醇酰胺

CAPB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0

CAB 椰油酰胺甜菜碱

CAMA 椰油基咪唑啉甜菜碱

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D

DAC5十二烷基两性羧基甘氨酸盐

DAES十二胺乙基磺酸钠

DAP N-十二烷基-β-丙氨酸盐

DAPB十二酰胺丙基甜菜碱

DAPSB 十二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

DB 十二烷基甜菜碱

DDBAC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DDEAC 双十烷基双甲基氯化铵

DDG 十二烷基二(氨乙基)甘氨酸

DEACG 癸基两性羧基甘氨酸盐

DEAP N-十烷基-β-丙氨酸盐

DEB 十烷基甜菜碱

DEEO(n) 十烷基聚氧乙烯醚(n)

DEO(n) 十二醇聚氧乙烯醚(n)

DETAC 十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DG 十二烷基甘氨酸

DHSB十二烷基羟基磺丙基甜菜碱

DIC 十二烷基咪唑啉阳离子

DIDP十二烷基亚氨基二丙酸盐

DMBB十二烷基甲基苄基甜菜碱

DMG 十二烷基氨乙基甘氨酸

DMT 十二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

DOA 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

DPB十二烷基二甲基丙基甜菜碱

DSAC 双硬脂基双甲基氯化铵

DSB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

DTAC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E

ECH烷基醚醋酸盐

EFA脂肪酸聚氧乙烯酯

EGDS乙二醇双硬脂酸酯

EHRA氢化蓖麻油酸聚氧乙烯酯

F

FMEE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合物

FMEA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

H

HEDTA 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盐

HEED羟乙基乙二胺

HSB羟基磺基甜菜碱

HTB氢化牛脂基甜菜碱

I

Igepon A 椰油酰基乙基磺酸钠

ISAAP异硬脂酸两性丙氨酸

K

K12 脂肪醇硫酸盐(钠)

L

LDEA 月桂基二乙醇酰胺

LAPB 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

LAPO 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

LACG月桂基两性羧基甘氨酸盐

LAG月桂基两性甘氨酸盐

LAP月桂基氨基丙酸盐

LAS00直链烷基苯磺酸盐(软性苯磺酸盐)

LAPB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

LB 月桂基甜菜碱

LDBC月桂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LDEA月桂酸二乙醇酰胺

LDEA 月桂基二乙醇酰胺

LAPB 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

LAPO 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

LEO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

LIDA月桂基亚氨二乙酸盐

LIDPN-月桂基-β-亚氨基二丙酸盐

L/MAP N-月桂基/肉豆蔻基-β-丙氨酸盐

L/MB 月桂基/肉豆蔻基甜菜碱

DFAG乳酸甘油单、二酸酯

LMIPA 月桂基单异丙醇酰胺

LQA月桂基氧化胺

LPC月桂基氯化吡啶

LTAC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铵

M

M/DFAG 甘油单、二脂肪酸酯

MES α-磺基脂肪酸甲酯钠盐

MES00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0

MAP 单烷基磷酸酯0

MgLES 月桂醇醚硫酸酪镁盐

MgLs月桂醇硫酸镁

MLS 月桂醇硫酸酯单乙醇胺盐

N

n-SAA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NPO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O

OACG油酸基两性羧基甘氨酸盐

OAG 单羧基化辛基咪唑啉钠盐

OAP 辛胺丙酸盐

oAPS油酰基两性丙基磺酸盐

0B 油酸基甜菜碱

OCACG 辛基两性羧基甘氨酸盐

ODBAC 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ODEA油酸二乙醇酰胺

OIDP辛基亚氨基二丙酸钠

ONnAa 油酸基低聚丙基甘氨酸

OPES辛基酚醚硫酸盐

OSB 辛基磺基甜菜碱

P

PAS 烷基磺酸盐

PC 卵磷脂

PDEA棕榈油酸二乙醇酰胺

PEG 聚乙二醇

PEG(3)DS三乙二醇双硬脂酸酯

PFA 丙二醇脂肪酸酯

R

RAPB 蓖麻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RNnAa 烷基低聚氨基酸

S

SAS00仲烷基硫酸盐

SAG酰基谷氨酸钠

SAA00表面活性剂

SAS仲烷基磺酸盐

SDEE(3)S十烷基醇醚(3)硫酸钠

SDES十烷基硫酸钠

SDS 十二烷基硫酸酯钠盐

SE (蔗)糖酯

SLAS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SLE(n)S 十二烷基醚(n)硫酸钠

SLS 月桂醇硫酸钠

SLS-2月桂醇-2-硫酸钠

SL/TE(3)S十二/十四醇醚(3)硫酸酯钠盐

Span缩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STAC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

T

TB 十四烷基甜菜碱

TDBAC 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TDHEB 牛脂基双羟乙基甜菜碱

THSB 十四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

TIDP N-牛脂基-β-亚氨基二丙酸盐

TLE(2)S 月桂醇醚(2)硫酸酯三乙醇胺盐

TLS月桂醇硫酸酯仪二醇胺盐

TNnAa 牛脂基低聚丙基甘氨酸

TOA十四烷基氧化胺

TSB十四烷基磺基甜菜碱

TTAC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Tween聚氧乙烯化缩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TX-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

6501 椰油酸二乙醇酰胺

留胡子的麦片
英俊的小懒猪
2025-07-08 07:00:4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1-十六烷基-4-甲基氯化吡啶鎓水合物

中文别名

1-正十六烷基-4-甲基吡啶氯盐,水合物

英文名称

1-Hexadecyl-4-methylpyridinium

Chloride

Hydrate

英文别名

1-hexadecyl-4-methyl-pyridiniuchloride1-N-HEXADECYL-4-METHYLPYRIDINIUM

CHLORIDE

HYDRATE1-hexadecyl-4-methyl-pyridinium,chloride1-n-Hexadecyl-4-methylpyridinium

chlorideHexadecylmethylpyridiniumchloride,hydrate

CAS号

13106-53-1

上游原料

CAS号

中文名称

108-89-4

4-甲基吡啶

4860-03-1

氯代十六烷

544-77-4

碘十六烷

更多上下游产品参见:http://baike.molbase.cn/cidian/1298073

务实的小鸭子
高贵的小蝴蝶
2025-07-08 07:00:42

染发剂中用的是中间体和偶合剂固色。这些染料中间体和偶合剂渗透进入头发的皮质后,发生氧化反应、偶合和缩合反应形成较大的染料分子,被封闭在头发纤维内。

由于染料中间体和偶合剂的种类不同、含量比例的差别,故产生色调不同的反应产物,各种色调产物组合成不同的色调,使头发染上不同的颜色。由于染料大分子是在头发纤维内通过染料中间体和偶合剂小分子反应生成。因此,在洗涤时,形成的染料大分子是不容易通过毛发纤维的孔径被冲洗。

扩展资料:

染发次数不宜过多,一年最多染三次,而且只染长出来的新发即可。染发前一至两周,加强头发护理,能减少对头发的伤害,并且让头发更易上色。

染发前一周,不要使用洗护合一的洗发水,也不要使用毛鳞片修护液,或护发剂与润发素,这些产品会在毛发外形成保护膜,阻挡染剂进入,应该使用具有深层清洁效果的洗发精。并且,染前两天尽量不要洗头,让毛发分泌油脂,形成天然保护膜来保护毛囊。染发前48小时还要做局部过敏试验。

洗头时,不要用手指抓破头皮,以免引起中毒;染后两周内,应持续护发,补充头发流失的蛋白质及水分,让头发较有光泽。尤其是发质本身比较细弱的头发,染后应选择蛋白质较多的护发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染发剂

腼腆的画板
烂漫的流沙
2025-07-08 07:00:42

分析流程见图71.6。

图71.6 锡石半微量分析法分析流程图

试剂

缓冲溶液(pH6)称取240g乙酸铵溶于水,加10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000mL(以精密pH试纸检验)。

CAS-CPC溶液称取0.2g铬天青S(CAS)溶于100mL水中,称取0.8g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溶于100mL乙醇中,两溶液合并。

1,10-邻二氮菲溶液(10g/L)称取1g1,10-邻二氮菲溶于100mL乙醇中。

DDC银氯仿溶液(6g/L)称取0.6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和0.1g二甲马钱子碱溶,溶于100mL含(5+95)三乙醇胺的氯仿溶液中。

二氯化锡溶液(500g/L)称取50g二氯化锡(SnCl2·H2O)溶于100mLHCl中。

分析步骤

(1)灼烧减量和锡的测定

称取50mg(精确至0.01mg)试样,处理方法同本章71.4.2微量分析法,只是NH4I用量增为1g,且重复处理时,应再加0.5gNH4I。

钽、钛的测定。在残渣中加0.5gK2S2O7,先于300~400℃保持数分钟,然后于700℃熔融约20min,放冷。复加0.2gK2S2O7于650℃再熔4~5min,用60g/L酒石酸溶液加热浸取,并洗涤坩埚,溶液加热至清亮。冷却后,用60g/L酒石酸溶液转入25mL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进行钽、钛的测定。

移取溶液10.0mL,于25mL无硼比色管中,用丁基罗丹明B光度法测定钽。

移取溶液10.0mL,于25mL比色管中,用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钛。

校准曲线0~60μgTiO20~25μgTa2O5。

(2)硅、铌、钨、钼、铝、砷、铁、锰、钙、镁试液的制备

称取50mg(精确至0.01mg)试样,于5mL银坩埚中,加入0.5gNa2O2,转动坩埚与试样混匀,在600~650℃熔融15min,冷却,放入塑料烧杯中,用热水浸取,并洗净坩埚。冷却后,在摇动下迅速加入10mL(1+1)HCl,加0.5mL(1+1)H2O2,多加搅动,用(2+98)HCl转入5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供测定硅等元素之用。

a.硅的测定。移取5.0mL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用硅钼蓝光度法测定。

b.铌的测定。移取5.0mL溶液于60mL分液漏斗中,加5mL60g/L酒石酸溶液、5mL500g/LSnCl2溶液,摇匀,加5mL200g/LKSCN溶液,摇匀。放置15min,加5mL乙酸乙酯,振摇萃取2min,待分层后弃去水相。然后于有机相中,加入10mL(1+3)HCl、0.5mL250g/LKF溶液,振摇1min。分层后将水相放入加有2mL500g/LAlCl3溶液的25mL比色管中,摇动,加2mL500g/LSnCl2溶液、5mL200g/LKSCN溶液,摇匀。放置10min,加7.0mL乙酸乙酯,摇动40~50次,分层后,吸取有机相,用1cm比色杯,于波长390nm处测量吸光度。

校准曲线0~25μgNb2O5。

c.钨的测定。移取10.0mL溶液,于25mL比色管中,加2mL150g/LKSCN溶液、3mL500g/LSnCl2溶液,摇匀。加1mL15g/LTiCl3溶液,用(1+1)HCl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用5cm比色杯,于波长420nm处测量吸光度。

校准曲线0~60μgWO3。

d.钼的测定。移取2.0mL溶液,于10mL烧杯中,加0.3mL(1+1)H2SO4和0.5mLHBr,蒸发至硫酸冒烟2~3min。稍冷,加1mL50g/LEDTA溶液,微沸。冷却后用水转入25mL比色管中,加1mL(1+1)H2SO4、1mL10g/L抗坏血酸溶液、2mL35g/L苦杏仁酸溶液和1mL2g/L辛可宁溶液,用水稀释至约10mL溶液,加12mL饱和KClO3溶液(每加一种试剂需摇动),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2~3h,取清液用极谱法测定。原点电位-0.35V,电流倍率6,常规波。

e.铝的测定。移取2.0mL溶液,加0.3mL(1+1)H2SO4和0.5mLHBr,蒸发至硫酸冒烟。放冷,再加3滴HBr,蒸发至冒烟3~5min,冷却后加2mL250g/LNH4Cl溶液,用水转入25mL比色管中,用CAS-CPC光度法测定。

f.铍的测定。移取10.0mL溶液于50mL烧杯中,加入1mL(1+1)H2SO4和2mLHBr,蒸发至硫酸冒白烟2~3min,冷却,再加2mLHBr,蒸发至白烟冒尽。取下冷却,滴入2~3滴(1+1)HCl,加入少许水润湿,移入25mL容量瓶中。加入5mL0.05mol/LEDTA,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先用(1+9)NH4OH中和至黄色,然后用(1+99)HCl调至微红色,加入2mL2.5g/L铬天青S溶液、1mL100g/LOP溶液、5mL500g/L乙酸钠溶液和2mL0.5mol/L乙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5cm比色皿,试剂空白做参比,于波长605nm处测量吸光度。

校准曲线0~5μgBeO。

g.砷的测定。移取5.0mL溶液于砷化氢发生瓶中,用水稀释至50mL,加7mL(1+1)H2SO4、2mL150g/LKI溶液、1.5mL400g/LSnCl2溶液,混匀。另取10mL比色管,加入8mL6g/LDDC银氯仿溶液,与发生装置弯管连接,15min后,加3g无砷锌粒(粒度直径宜为1~1.5mm),砷化氢气体用DDC银液吸收。反应30min,然后取下比色管,用DDC银氯仿溶液补足至10mL,用1cm比色皿,于波长530nm处测量吸光度。

校准曲线0~20μgAs2O3。

h.铁、锰、钙、镁的测定。移取10.0mL溶液,于25mL比色管中,加1mL120g/LSrCl2溶液,用(1+99)HCl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按各元素测定条件,分别进行测定。

校准曲线三氯化二铁、氧化锰、氧化钙、氧化镁混合标准溶液,其混合比例见表71.5。

表71.5三氧化二铁、氧化锰、氧化钙和氧化镁混合标准溶液

按上述比例移取6份混合标准溶液分别置于6支比色管中。各加1.5mL(1+1)HCl、1滴H2O2,用水稀释至10mL,加1mL20g/LSnCl4的(15+85)HCl溶液,加1mL120g/LSrCl2溶液,以下按试样分析步骤进行。

注意事项

硅、铌、钨的测定,制备溶液后,宜在3~4d内测完。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同时测定多元素

此流程制备的试液,也可以用ICP-AES法直接测定硅、铌、钨、钼、铝、砷、铁、锰、钙、镁等元素,测定时需用高盐雾化器。校准仪器的标准溶液也应匹配等量的NaCl。

美满的香氛
寂寞的书包
2025-07-08 07:00:42

染发剂中用的是中间体和偶合剂固色。这些染料中间体和偶合剂渗透进入头发的皮质后,发生氧化反应、偶合和缩合反应形成较大的染料分子,被封闭在头发纤维内。

由于染料中间体和偶合剂的种类不同、含量比例的差别,故产生色调不同的反应产物,各种色调产物组合成不同的色调,使头发染上不同的颜色。由于染料大分子是在头发纤维内通过染料中间体和偶合剂小分子反应生成。因此,在洗涤时,形成的染料大分子是不容易通过毛发纤维的孔径被冲洗。

扩展资料:

染发次数不宜过多,一年最多染三次,而且只染长出来的新发即可。染发前一至两周,加强头发护理,能减少对头发的伤害,并且让头发更易上色。

染发前一周,不要使用洗护合一的洗发水,也不要使用毛鳞片修护液,或护发剂与润发素,这些产品会在毛发外形成保护膜,阻挡染剂进入,应该使用具有深层清洁效果的洗发精。并且,染前两天尽量不要洗头,让毛发分泌油脂,形成天然保护膜来保护毛囊。染发前48小时还要做局部过敏试验。

洗头时,不要用手指抓破头皮,以免引起中毒;染后两周内,应持续护发,补充头发流失的蛋白质及水分,让头发较有光泽。尤其是发质本身比较细弱的头发,染后应选择蛋白质较多的护发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染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