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苯酚 > 正文

苯酚能否用来消毒

沉默的大雁
孤独的电脑
2023-01-01 05:04:21

苯酚能否用来消毒?为什么?它不是有毒吗?还有它能不能用来消毒水呢?

最佳答案
魔幻的背包
优雅的毛巾
2025-07-06 13:29:31

苯酚可以用作杀菌剂。它的杀菌作用不仅因为它是弱酸,也与它的表面活性有关系,共同对细菌的细胞膜起作用。苯酚的杀菌能力不强,而且纯的苯酚有毒,且腐蚀性很强。所以现在很少直接用苯酚做为消毒剂,更不能用于消毒水。常用的是甲基苯酚与肥皂水混合溶液,就是医院常用的来苏水,一般用于环境卫生、垃圾等的消毒和防疫。

最新回答
干净的蜡烛
从容的金鱼
2025-07-06 13:29:31

会。

一、简介

TRIZOL是一种新型总RNA抽提试剂,可以直接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总RNA。其含有苯酚、异硫氰酸胍等物质,能迅速破碎细胞并抑制细胞释放出的核酸酶。TRIZOL的主要成分是苯酚。TRIZOL在破碎和溶解细胞时能保持RNA的完整性,因此对纯化RNA及标准化RNA的生产十分有用。

二、主要成分

TRIZOL的主要成分是苯酚。苯酚的主要作用是裂解细胞,使细胞中的蛋白,核酸物质解聚得到释放。苯酚虽可有效地变性蛋白质,但不能完全抑制RNA酶活性,因此TRIzol中还加入了8-羟基喹啉、异硫氰酸胍、β-巯基乙醇等来抑制内源和外源RNase(RNA酶)。

TRIZOL是从细胞和组织中提取总RNA的即用型试剂,在样品裂解或匀浆过程中,TRIZOL能保持RNA完整性。加入氯仿后,溶液分为水相和有机相,RNA在水相中。取出水相,用异丙醇可沉淀回收RNA。

※0.1%的8-羟基喹啉可以抑制RNase,与氯仿联合使用可增强抑制作用。

※异硫氰酸胍属于解偶剂,是一类强力的蛋白质变性剂,可溶解蛋白质并使蛋白质二级结构消失,导致细胞结构降解,核蛋白迅速与核酸分离。

※β-巯基乙醇的主要作用是破坏RNase蛋白质中的二硫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TRIZOL

重要的高跟鞋
粗心的橘子
2025-07-06 13:29:31
苯酚是很强的蛋白质变性剂。苯酚能溶于水,具有臭味,毒性较大。能使细胞蛋白质发生变性和沉淀。当水体中酚浓度为0.1~0.2mg/L时,鱼肉产生酚味;浓度高时,可使鱼类大量死亡。长期饮用含酚水,可引起头昏、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甚至中毒。

狂野的冷风
成就的往事
2025-07-06 13:29:31

1、苯甲酸及其钠盐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目前我国食品加工业中最常用的防腐剂之一,主要用于饮料等液体食品。如:汽水、果汁、酱油、罐头、酒类等)的防腐。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分子式C7H6O2。苯甲酸为一元芳香羧酸。苯甲酸亲油性大,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从而干扰了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

2、山梨酸及其钾盐

山梨酸为 2,4-己二烯酸,亦称花楸酸,分子式 C6H8O2。山梨酸(山梨酸钾)是使用最多的防腐剂,大多数国家都使用。山梨酸是不饱和脂肪酸,其抑菌机理是利用自身的双键与微生物细胞中的酶的巯基结合形成共价键,使其丧失活性,破坏酶系。

3、丙酸及其盐

丙酸是一元酸,无色油状液体。它是以抑制微生物合成β-丙氨酸而起抗菌作用的。丙酸盐主要有丙酸钠和丙酸钙,它们的防腐机理相同,都是在人体内转变为丙酸,单体丙酸分子可以在霉菌细胞外形成高渗透压,使霉菌细胞内脱水,失去繁殖力,且还可以穿透霉菌细胞壁,抑制细胞内的活性。

4、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酯)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有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对羟基苯甲酸庚酯等。

5、脱氢醋酸及其钠盐

脱氢醋酸,分子式C8H8O4它和它的钠盐均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状粉末,有较强的抗细菌能力,对霉菌和酵母的抗菌能力尤强。是酸性防腐剂,对中性食品基本无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防腐剂

帅气的月亮
热心的鸡
2025-07-06 13:29:31
苯酚对人体组织具有显著腐蚀作用,接触皮肤后,如不迅速冲洗清除,严重灼伤,苯酚迅速进入体内导致全身性中毒,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肝损伤和心肌损害。成人吞服0.3克即可能导致中毒,吞服3克可能导致死亡。

机智的项链
纯情的楼房
2025-07-06 13:29:31
苯甲酸钠 Sodium benzoate 又称 :安息香酸钠。 CAS:532-32-1 产品规格:工业级、食品级 [分子式]:C7H5NaO2 分子量:144 [性状]:白色颗粒或结晶性粉末。无气味,有甜涩味。 [用途]:化学分析用试剂用于医药工业和植物遗传研究 苯甲酸又称为安息香酸,故苯甲酸钠又称安息香酸钠。苯甲酸在常温下难溶于水,在空气(特别是热空气)中微挥发,有吸湿性,大约常温下0.34g/100ml;但溶于热水;也溶于乙醇、氯仿和非挥发性油。在使用中多选用苯甲酸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性状和防腐性能都差不多。苯甲酸钠大多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00ml左右,PH在8左右;苯甲酸钠也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苯甲酸钠亲油性较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储,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从而起到食品防腐的目的

怕孤单的学姐
如意的含羞草
2025-07-06 13:29:31
不会杀死细胞,因为如果能直接杀死细胞,那么实验中就不需要用到盐酸了,盐酸的作用就是杀死细胞,使细胞膜丧失选择透过性,然后就让龙胆紫等染料可以对细胞内物质进行染色。如果直接用染色剂是不能染到细胞内部物质,也就是说细胞仍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并未死亡,所以龙胆紫、醋酸洋红、改良苯酚品红溶液不会杀死细胞。

糊涂的服饰
感性的萝莉
2025-07-06 13:29:31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则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图中A是糖类分子,B是蛋白质.细胞膜结构的基本骨架是[D]磷脂双分子层.

(2)图中D表示的结构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D的厚度变小,这说明D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据图分析,该结构为细胞膜.其基本功能有:保护细胞,与外界隔开;控制物质出入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这些功能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故答案为:

(1)B

(2)磷脂双分子层 一定的流动性

(3)选择透过性

和谐的天空
敏感的枫叶
2025-07-06 13:29:31
苯氧乙醇是一种经常用于护肤产品的有机化合物,可由乙二醇及苯醇醚化而成,常见于护肤霜和防晒霜。苯氧乙醇是一种无色的油状液体,有抗菌功效(一般与季铵盐一起使用),经常在生物性缓冲溶液里被用作有剧毒的叠氮化钠的替代品,因为2-苯氧乙醇的毒性较低,而且在化学上对铜及铅并不活跃。在化妆品、疫苗及药品中通常发挥着防腐剂的功用。

理化性质:

为药品名,英文名称为:Phenoxyethanol,中文名又叫二苯氧基乙醇、苯氧基乙醇等,分子式为:C8H10O2, 苯氧乙醇属有机合成物,为无色稍带粘性液体,微香,味涩。不溶于水,可与丙酮、乙醇和甘油任意混合。略溶于水,是化妆品中常见的防腐剂,属于相对比较安全的防腐剂之一,苯氧基乙醇在化妆品中的限定使用浓度最高为1%。,溶液剂为0.1%-2%(其中加乙醇10%)。

苯甲酸钠(化学式:C6H5CO2Na),E编号E211,是苯甲酸的钠盐。苯甲酸钠属于酸性防腐剂在酸性环境下防腐效果较好,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然而近年来对其毒性的顾虑使得它的应用受限,有些国家如日本已经停止生产苯甲酸钠,并对它的使用作出限制。

苯甲酸钠大多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00ml左右,PH在8左右;苯甲酸钠也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苯甲酸钠亲油性较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储,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从而起到食品防腐的目的。

秀丽的灯泡
顺利的枕头
2025-07-06 13:29:31
(一)呼吸抑制剂:这类抑制剂抑制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也就是抑制氧化,氧化是磷酸化的基础,抑制了氧化也就抑制了磷酸化。呼吸链某一特定部位被抑制后,其底物一侧均为还原状态,其氧一侧均为氧化态,这很容易用分光光度法(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检定,重要的呼吸抑制剂有以下几种。鱼藤酮(rotenone)系从植物中分离到的呼吸抑制剂,专一抑制NADH→CoQ的电子传递。 抗霉素A(actinomycin A)由霉菌中分离得到,专一抑制CoQ→Cyt c的电子传递。 CN、CO、NaN3和H2S均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二)磷酸化抑制剂:这类抑制剂抑制ATP的合成,抑制了磷酸化也一定会抑制氧化。 寡霉素(oligomycin)可与F0的OSCP结合,阻塞氢离子通道,从而抑制ATP合成。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icyclohexyl carbodiimide,DCC)可与F0的DCC结合蛋白结合,阻断H+通道,抑制ATP合成。栎皮酮(quercetin)直接抑制参与ATP合成的ATP酶。 (三)解偶联剂(uncoupler):解偶联剂使氧化和磷酸化脱偶联,氧化仍可以进行,而磷酸化不能进行,解偶联剂作用的本质是增大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消除H+的跨膜梯度,因而无ATP生成,解偶联剂只影响氧化磷酸化而不干扰底物水平磷酸化,解偶联剂的作用使氧化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以热的形式散发。动物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中有独特的解偶联蛋白,使氧化磷酸化处于解偶联状态,这对于维持动物的体温十分重要。 常用的解偶联剂有2,4-二硝基酚(dinitrophenol,DNP),羰基-氰-对-三氟甲氧基苯肼(FCCP),双香豆素(dicoumarin)等,过量的阿斯匹林也使氧化磷酸化部分解偶联,从而使体温升高。 过量的甲状腺素也有解偶联作用,甲状腺素诱导细胞膜上Na+-K+-ATP酶的合成,此酶催化ATP分解,释放的能量将细胞内的Na+泵到细胞外,而K+进入细胞,Na+-K+-ATP酶的转换率为100个分子ATP/秒,酶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分解的ATP增多,生成的ADP又可促进磷酸化过程。甲亢病人表现为多食、无力、喜冷怕热,基础代谢率(BMR)增高,因此也有人将甲状腺素看作是调节氧化磷酸化的重要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