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乙酸是如何制备的?
用氯乙酸或氯乙酸酯在氯化铝的催化下和萘反应,但萘乙酸分α-萘乙酸和β-萘乙酸,两种,上述反应中α-萘乙酸较多。你是想拿它来做高中生物实验,促进植物生长吧。最好的办法是上化学品商店问一问有没有直接卖的,因为萘有毒,制备起来有点危险。
NAA a-萘乙酸 (1-naphthlcetic acid ) 特点 是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坐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等。可经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到植株内,随营养流输导到全株。 适用范围 适用于谷类作物,增加分蘖,提高成穗率和千粒重;棉花减少蕾铃脱落,增桃增重,提高质量。果树促开花,防落果、催熟增产。瓜果类蔬菜防止落花,形成小籽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等。 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针状或粉末状晶体,熔点134.5~135.5℃,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乙醇和乙酸等有机溶剂。 生成化学反应:由萘在加热(200~218℃)和催化(氯化铁和溴化钾)的作用下与氯乙酸反应,生成a-萘乙酸(NAA)。
1.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植物生长刺激素。农业上用作植物生长刺激剂,有内源生长素吲哚乙酸的作用特点和生理功能,促进作物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如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稳定根、增加座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的比例率等。其经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等进入植株内,随营养流输导至起作用的部位。在较高浓度下,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对水稻浸秧和小麦浸种可以增产。也可防止果树和棉花的脱落,促使各种植物插条生根、开花,提高发芽率,使农作物早熟、多产。防止落花落果及形成无籽果实。
2.植物生长刺激素。酶化学中用于测定α-酯酶。也用于有机合成。
3.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坐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等。萘乙酸可经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到植物体内,随同营养流输导到作用部位。通常用于小麦、水稻、棉花、茶、桑、番茄、苹果、瓜类、马铃薯、林木等,是一种良好的植物生长刺激素。如用于防落果时,使用浓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引起相反的作用,因高浓度萘乙酸可促进植物体内乙烯的生成;用于促根时,宜与吲哚乙酸或其他有促根作用的药剂混用,因单用萘乙酸,作物促根作用虽好,但苗生长不理想。对瓜果类进行喷洒时,以叶面均匀喷湿为宜,大田作物一般喷药液量7.5kg/100m2左右,果树为11.3~19kg/100m2。处理浓度:瓜果类10~30mg/L喷雾,小麦为20mg/L浸种6~12h,棉花为10~20mg/L盛花期喷雾2~3次。
4.用于有机合成,在医药上用作鼻眼净的原料,也是一种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2、α-萘乙酸在溶液中以单分子形态存在,可经由叶片、嫩表皮、种子进入植物体内,随营养导流到起作用部位。使用方便,具有油、水两溶性,可制成多种剂型。
3、速效性好,配伍性好,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复硝钠类、杀菌剂、叶肥、冲施肥等混合使用。
剂型:70%钠盐原粉。
性质:原药纯品为无色无味针状结晶。性质稳定,但易潮解,见光变色,应避光保存,萘乙酸分α型和β型,α型活力比β型强,通常所说的萘乙酸即指α型。熔点为134.5-135.5℃。
不溶于水,微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和醋酸及氯仿。萘乙酸钠盐能溶于水,在一般有机溶剂中稳定。
适当浓度对不同植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植物生长、生根、发芽、早熟,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树、林木插条生根。
扩展资料
生产中的应用
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花卉生产中,不仅可促进花卉生长,控制株型,诱导开花结果,防花病、防脱落,还能显著地提高种植效益。现将其具体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促进生长
促进扦插生根:扦插时,将长度为6厘米-8厘米的月季枝条的基部浸泡在浓度为100毫克-150毫克/升的萘乙酸溶液中,可诱导生根。
诱导开花结果
用浓度为5-10毫克/升萘乙酸溶液在凤梨叶上喷雾,可使凤梨提早开花。用浓度为50-100毫克/升的萘乙酸溶液在观赏性果实花卉的表面均匀地喷雾,可以延缓果实老熟,从而延长花果观赏期。
防花病、防脱落
用浓度为50毫克/升的萘乙酸在花卉上市的前7天均匀喷雾在花卉的花、叶上,可以减少花朵、苞叶在高温和低照明条件下自然脱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萘乙酸
(三)(1)预实验的作用:通过预实验为正式试验选择最佳实验材料,通过预实验能准确地控制无关变量.因此,提前进行预实验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2)由于插条上有芽,能合成生长素,所以插条在蒸馏水中生出不定根.
(3)实验的自变量是萘乙酸(NAA)的浓度,温度、处理时间、培养条件为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所以需保证相同且适宜,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4)为了减少实验偶然性带来的误差,所以每组都选取10根插条进行重复实验.
(5)要想得到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还应设置数值间距较小的浓度,并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更细致的实验.
故答案为:
(一)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三)(1)科学性和准确性
(2)插条上的芽能合成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
(3)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4)减少实验偶然性带来的误差
(5)设置数值间距较小的浓度
中威高纯度a-萘乙酸钠是一种广谱型植物生长调理剂,能迅速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生根粉),a-萘乙酸钠具有调节生长、促进生根、抽芽、开花、防止落花落果、形成无核果实、促进早熟、增产等作用。萘乙酸钠是一种光谱、高效、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
萘乙酸钠的三大功效:
1.萘乙酸钠促进不定根的形成和根的形成,因此可用于促进种子发根,插扦生根。
2.萘乙酸钠促进果实膨大和块根块茎的膨大,因此可作为膨大素使用,经田间试验证明对弥猴桃、葡萄、西瓜、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梨、苹果、可大幅度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同时促进细胞的快速膨大,经处理过的茄果类,生长速度产生奇迹变化。蘑菇效果特别显著,且不降低果实的品质。
3.萘乙酸钠防止落花落果,具有防落功能。另外它还具有一般生长素的功能,如促进生长,促进叶绿素合成,促进芽和花芽的分化。
a-萘乙酸药害表现症状
轻度萘乙酸的药害表现为花和幼果脱叶,对植株生长影响较小。较重药害为叶片萎缩,叶柄翻转,叶片脱落,成果迅速成熟脱落。对于浸种药害,轻则导致根少,根部畸形,重则不生根,不出苗。
如产生要害的话可用采取以下措施
1、清水冲洗:对内吸型农药造成的药害,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以减少植株对农药的吸收。如土施呋喃丹颗粒剂引起的药害,应采取排灌洗药的措施,即对土壤进行大水浸灌,再灌1-2次“跑马水”,以洗去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减轻药害。
2、喷药中和:如药害造成叶片白化时,可用粒状50%腐殖酸钠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或以同样的方法将50%腐殖酸钠配成5000倍液进行浇灌,药后3-5天叶片会逐渐转绿。如因波尔多液中的铜离子产生的药害,可喷0.5%-1%石灰水即可解除。如受石硫合剂的药害,在水洗的基础上喷400-500倍的米醋液,可减轻药害。乐果使用不当发生药害时,可喷用200倍的硼砂液1-2次。
3、及时增肥:作物发生药害后生长受阻,长势弱,及时补氮、磷、钾或稀薄人粪尿,可促使受害植株恢复。如药害为酸性农药造成的,可撒施一些生石灰或草木灰。药害较强的还可用1%的漂白粉液叶面喷施。对碱性农药引起的药害,可增施硫酸铵等酸性肥料。无论何种药害,叶面喷施0.1%-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用0.3%尿素液加0.2%磷酸二氢钾液混喷,每隔5-7天一次,连喷2-3次,均可显著降低药害造成的损失。
分子式:C12H9O2Na
萘乙酸钠分子量:186.21
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水+甲醇为流动相。
萘乙酸钠用途: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用于果实膨大及块根块茎的膨大。诱导根和不定根的形成,用于加快扦插枝条生根和种子发根。还可用于保花保果,提高产量,增强抗逆能力等。
萘乙酸钠作用机理:
高纯度高纯度萘乙酸钠为生长素类植物调节剂,经由叶片、植物的嫩表皮、种子进入植物体内,随营养流输导到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点、幼嫩器官、花或果实)。它明显促进根系的尖端发育(生根粉)。诱导开花、防止落花落果、形成无核果实、促进早熟、增产等作用,同时也可增强植物的抗旱、抗寒、抗病、抗盐碱、抗干热风的能力。高纯度萘乙酸钠经日本、台湾等地试验,其使用效果远远优于普通萘乙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