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乙酸和乙醛的区别方法
可以使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来区别甲酸、乙酸和乙醛。分别取三种溶液少量,然后将其分别放入到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若加入溶液后新制氢氧化铜溶解(酸碱中和),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这是甲酸,因为甲酸里有醛基且有酸性。
若加入后没有明显现象,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这是乙醛,因为乙醛含有醛基。反应方程式如下:CH₃CHO+2Cu(OH)₂→ CH₃COOH+Cu₂O↓+2H₂O(加热)
若使氢氧化铜溶解,加热不产生(砖)红色沉淀。乙酸具有酸性,但是没有醛基,无法在加热条件下与氢氧化铜反应。
扩展资料:
甲酸,乙酸和乙醛三者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其官能团。甲酸同时含有醛基与羧基,乙酸只有羧基,乙醛含有醛基。
醛基检验方法:
银氨溶液水浴加热(银镜反应)、Cu(OH)2悬浊液加热。
羧基检验方法:
羧基的检验方法,即为检验酸的通性的方法(如使石蕊变红等),检验羧基还可以用与醇类酯化的方法,但现象不一定很明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甲酸
百度百科——乙酸
百度百科——乙醛
乙酸,乙醇,乙醛,甲酸可以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鉴别:
加入后,形成蓝色溶液的是甲酸和乙酸.把这两个溶液加热,出现红色沉淀的
是甲酸,不出现沉淀的是乙酸.
加入Cu(OH)2后无现象的是乙醇和乙醛,加热,有红色沉淀的是乙醛,没有沉淀的是乙醇.
另外两份已经变澄清的溶液加热至沸,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甲酸,不出现的为乙酸.
这是因为Cu(OH)2能与羧酸反应生成铜盐而溶解,甲酸含有醛基,加热下可以使Cu(OH)2变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试剂:使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现象:
1、甲酸使新制氢氧化铜溶解(酸碱中和),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因为甲酸里有醛基)。
2、乙醛与氢氧化铜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不是氢氧化铜溶解。
3、乙酸使氢氧化铜溶解,加热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有关知识:
① 甲酸既含羧基又含醛基;
② 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能生成砖红色的沉淀 Cu2O,醛被氧化成相应的羧酸;
③ 羧酸能和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使氢氧化铜溶解;
方程式为:
扩展资料:
甲酸用途:
1、医药工业:咖啡因、安乃近、氨基比林、氨茶碱、可可碱冰片、维生素B1、甲硝唑、甲苯咪唑。
2、农药工业:粉锈宁、三唑酮、三环唑、三氨唑、三唑磷、多效唑、烯效唑、杀虫醚、三氯杀螨醇等。
3、化学工业:甲酸钙、甲酸钠、甲酸铵、甲酸钾、甲酸乙酯、甲酸钡、二甲基甲酰胺、甲酰胺、橡胶防老剂、季戊四醇、新戊二醇、环氧大豆油、环氧大豆油酸辛酯、特戊酰氯、脱漆剂、酚醛树脂、酸洗钢板等。
4、皮革工业:皮革的鞣制剂、脱灰剂和中和剂。
5、橡胶工业:天然橡胶凝聚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