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腐蚀性酸都有什么
一级腐蚀性酸有:浓硫酸,硝酸,高氯酸,王水,铬酸等。
浓硫酸,是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0%的硫酸水溶液,俗称坏水。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在常压下,沸腾的浓硫酸可以腐蚀除铱和钌之外所有金属,其可以腐蚀的金属单质种类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王水。
硫酸在浓度高时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稀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同时它还具有脱水性,难挥发性,酸性,吸水性等。与硝酸相似,还原产物受还原剂种类及量影响可能为二氧化硫,硫单质或硫化物。
强腐蚀性
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若实验时是不小心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不仅能减少浓硫酸在皮肤上停留的时间,还能在第一时间稀释浓硫酸,减少其对人体的伤害,并且就算其溶于水会有热量放出,但是大量事实证明,冲洗时流水会带走热量。
产生的热对人体几乎无影响(切记不可用布擦,因为浓硫酸有强脱水性,接触皮肤后会使之炭化,用布会擦就会擦掉皮肤组织。但若需在试卷上作答,则以课本内容为准),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切不可用氢氧化钠等强碱)。严重的应立即送往医院。若实验时滴落在桌面上,则用布擦干即可。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浓硫酸
一级腐蚀性酸有:浓硫酸,硝酸,高氯酸,王水,铬酸等。
浓硫酸,是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0%的硫酸水溶液,俗称坏水。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在常压下,沸腾的浓硫酸可以腐蚀除铱和钌之外所有金属,其可以腐蚀的金属单质种类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王水。
硫酸在浓度高时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稀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同时它还具有脱水性,难挥发性,酸性,吸水性等。与硝酸相似,还原产物受还原剂种类及量影响可能为二氧化硫,硫单质或硫化物。
浓硫酸的存放: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HSO4- = SO4(2-) + H+
设体系平衡后SO4(2-)的浓度为c,则HSO4-浓度为0.1-c,H+浓度为0.1+c,则由电离常数定义可知:
(0.1+c)c/(0.1-c) = 0.01
解得c=0.008442,即氢离子浓度为
[H+] = 0.108442,约等于0.11mol/L
100.0 %
1.8305
94.0 %
1.8312
90.0 %
1.8144
84.0 %
1.7693
80.0 %
1.7272
74.0 %
1.6574
70.0 %
1.6105
64.0 %
1.5421
60.0 %
1.4987
54.0 %
1.4351
50.0 %
1.3952
44.0 %
1.3386
40.0 %
1.3028
34.0 %
1.2518
30.0 %
1.2191
24.0 %
1.1714
20.0 %
1.1398
14.0 %
1.0874
10.0 %
1.0661
5.0%
1.0318
1.0 %
1.0049
浓硫酸的五大特性:
1.脱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
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并会产生二氧化硫。
浓硫酸 如C12H22O11————>12C + 11H2O
2.强氧化性
⑴跟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主要原因是硫酸分子与这些金属原子化合,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防止氢离子或硫酸分子继续与金属反应.
Fe+nH2SO4(浓)===Fe·nH2SO4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
△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⑵跟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
S + 2H2SO4(浓) ==== 3SO2↑ + 2H2O
△
2P + 5H2SO4(浓) ==== 2H3PO4 + 5SO2↑ + 2H2O
⑶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
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
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
△
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
3.难挥发性(高沸点):制氯化氢、硝酸等(原理:利用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如,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
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再如,利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可以制氯化氢气。
4.酸性:制化肥,如氮肥、磷肥等
2NH3+H2SO4==(NH4)2SO4
Ca3(PO3)2+2H2SO4==2CaSO4+Ca(H2PO4)
5.稳定性:浓硫酸与亚硫酸盐反应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附言: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溶于水后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切不能将顺序颠倒,这样会引发事故。切记“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个体防护:
身防止皮肤直接接触.用棉布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
误食,催吐,用牛奶或蛋清.
盐酸是一级酸性腐蚀性物质。
盐酸是氯化氢(HCl)的水溶液,是一种工业用途广泛的强无机酸。盐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高腐蚀性。
浓盐酸(质量分数约为37%)极易挥发,因此当含浓盐酸的容器打开时,氯化氢会挥发并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盐酸滴,在瓶口上方形成酸雾。盐酸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能促进食物消化,防止微生物感染。
研究简史:
盐酸最初来自王水,它是盐酸和硝酸的混合物。在13世纪欧洲炼金术士贾比尔的著作中提到,卤素沙(主要是氯化铵)可以溶解在硝酸中制备水蛭。据说是在13世纪晚期的拜占庭首次在手稿中提到了皇家水。
在16世纪,利菲尤斯首次记录了分离纯盐酸的方法,方法是将盐和浓硫酸的混合物放入一个粘土坩埚中加热以制备氯化氢。一些作者认为纯盐酸是由15世纪的德国本笃会教徒巴希尔·瓦伦丁制备的。他的方法是把盐和硫酸亚铁混合,加热后酸化。然而,其他一些作者认为,直到16世纪末,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纯盐酸曾经被制备成。
17世纪,德国卡尔施塔特郡的约翰·格劳伯用曼海姆法加热氯化钠和硫酸,制备出硫酸钠,并释放出氯化氢气体。1772年,英国利兹的约瑟夫·普里斯特利生产出纯氯化氢。1808年,英国彭赞斯的汉弗莱·戴维证明氯化氢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氢和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盐酸
SIH4就是硅烷属于易燃烧,爆炸危险品,经查询属于二级危险品,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硅粉尘会刺激人的呼吸系统,如果浓度很大,还会让人窒息
盐酸属于二级危险品,是强酸性腐蚀物品
磷酸属于八级危险品,属于弱酸弱腐蚀性酸性物品
氢氟酸属于一级危险品,属于弱酸强腐蚀性剧毒物品(特别是它容易挥发,挥发的氢氟酸酸雾对人也有很大危害)
氢氧化钾属于二级危险品,属于强碱强腐蚀性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