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ETHYLHEXANOL 汉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和他一个意思的英语么。
中文名称: 2-乙基己醇
中文别名: 异辛醇
英文名称: 2-Ethyl-1-hexanol
英文别名: Isooctanol2-Ethyl-1-hexanol2-Ethylhexan-1-ol2-Ethylhexanol2-ethyl hexanol
CAS号: 104-76-7
EINECS号: 203-234-3
分子式: C8H18O
分子量: 130.23
分子结构:
产品用途
用于生产增塑剂、消泡剂、分散剂、选矿剂和石油填加剂,也用于印染、油漆、胶片等方面
危险品标志: Xn 说明
风险术语: R21R36说明
安全术语: S26S36/37/39说明
CAS号:9084-06-4
化学组成: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亚甲基二甲基二萘磺酸钠)
分子式:C23H18O6S2Na2 或 (C10H8O3S·CH2O)x·xNa
性状:分散剂MF为棕色粉末,易溶于水,易吸潮,不燃,具有优良的扩散性和热稳定性,无惨透性和起泡性,耐酸碱、硬水及无机盐,对棉麻等纤维无亲和力;对蛋白质和聚酰胺纤维有亲和力;可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同时使用,但不能与阳离子型染料或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对分散还原染料颗粒受热凝聚防止能力较扩散
NNO为佳。分散剂MF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制备:以煤焦油中沸程235~250℃的馏分(含2-甲萘为主要成分)
为原料,经磺化得到甲基萘磺酸,再与甲醛缩合而制得。
质量指标:
项目名称
指标
分散力(为标准品的), %
≥ 96
耐热稳定性(分散兰79)130℃ 级
4 ~ 5
硫酸盐含量 %
≤5
PH 值 (1%水溶液)
7 ~ 9
不溶于水的杂质含量 %
≤ 0.05
钙镁离子的含量,%
≤ 0.4
水分 %
7 ~ 9
用途:分散剂MF主要用作还原染料和分散染料的分散剂和填充剂,主要用于分散染料、还原染料研磨时的加工剂与分散剂,性能优于分散剂N。分散剂MF具有磨效好,分散性、耐热性、高温分散稳定好的优点。比分散剂
N耐高温且稳定。分散剂MF可使染料色光鲜艳,色力增高,着色均匀。分散剂MF还可以与各类分散剂进行复配以适应各种分散染料和还原染料的商品化要求;还可用作混凝土的早强减水剂;可以用作还原染料研磨时的分散剂和还原染料悬浮体染色法染色时的分散剂;以及橡胶工业乳胶的稳定剂、制革工业的助鞣剂。
1、分散剂MF用于还原,分散染料作研磨分散剂和标准化时的填充剂,也可用于色甸制造时的扩散剂。
2、分散剂MF在印染工业中主要用作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稳色酸法染色和分散,可溶性还原染料的染色。
3、分散剂MF在制革工业用作助鞣剂,橡胶工业作乳胶的稳定剂。
4、分散剂MF可溶于混凝土作强型减水剂,能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水泥,节约用水,增加水泥强度。
用法:根据配方把分散剂MF倒入砂磨锅进行砂磨,砂磨结束后加入其它成份进行下一道工序。液体分散剂使用前应进行充分搅拌,拌匀后放入砂磨锅。
2当羟基连在亚甲基再连在苯环上,这是一种
3当这种物质是苯甲醚这是一种
总共五种
分子式:C7H8O
分子量:108.14
CAS号:1319-77-3
性质: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无色、淡黄色或粉红色液体。有酚臭。可燃。溶于乙醇、乙二醇和稀碱液。微溶于水(1:50)。相对密度1.030-1.047,熔点11-35℃,沸点191-203℃。一级工业品,190-205℃馏出体积90%以上。
制备方法:合成甲酚的方法有多种,各种方法得到的产品中异构体的含量也有所不同。1.甲苯磺化法 该法与苯磺化制苯酚的过程相类似。首先将甲苯磺化得到甲苯磺酸,而后用氢氧化钠处理熔融的磺化物,得到甲酚钠盐。将钠盐与水混合,通入二氧化硫或加入硫酸酸化得到甲酚。在低真空度下蒸去粗甲酚的水分后,再在(80-93.3kPa)的真空度下,收集150-200℃馏分得混合甲酚。其中邻、间、对三种异构体的比例随反应条件而异,一般情况下,对位最多,间位较少,邻位更少。该法生产每吨混甲酚消耗甲苯1374kg,30%液碱5000多kg。2.甲基异丙基苯氧化法 这是美国赫格里斯炸药公司采用的方法。甲苯用丙烯进行烷基化,得到间、对、位异构体比例为2.5-3:1的甲基异丙苯混合物,其中邻位异构体很少。然后在25-35℃通入含氧气体,将甲基异丙苯氧化为甲基异丙基苯过氧化物,再经硫酸处理,得到富含间、对位异构体的甲酚,同时联产丙酮。该法与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的工艺相似。3.煤焦油分馏法由高温炼焦副产粗酚经分馏而得。
用途:用于酚醛树脂、电器绝缘漆、磷酸三甲酚酯、染料、表面活性剂、浮选剂、润滑油添加剂、磁漆溶剂、防腐剂、防寒塑料增塑剂、裂解分散剂及癸二酸生产过程中的溶剂等。甲酚的杀菌力为苯酚的4倍,通常在混甲酚中加入肥皂水乳化,即成消毒剂来苏水。将混甲酚的邻、间、对甲酚分离,包括间对甲酚的混合物,在有机合成有广泛的用途。
产品名称:分散剂NNO
商品名称:,也叫扩散剂NNO
化学名称:亚甲基双荼磺酸钠,亚甲基二萘磺酸钠,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分散剂NNO,2-萘磺酸
英文名称:Sodium salt of polynaphthalene sulphonic acid, 2-Naphthalenesulfonic acid, polymer with formaldehyde, sodium saltFORMALDEHYDE-2-NAPHTHALENESULFONIC ACID-SODIUM SALT POLYMER)Naphthalenesulfonic acid/formaldehyde condensation product2-naphthalenesulfonic acid/ formaldehyde sodium salt, Dispersant NNO组成:亚甲基双荼磺酸钠
分子式:CH2(C10H6SO3Na)2 或 C21H14O6S2Na2
分子量:472.44CAS 号:36290-04-7
分子结构式:
外形:米棕色粉状;
溶解性能:分散剂NNO易溶于任何硬度的水中,阴离子型;
稳定性:耐酸、耐碱、耐热、耐硬水、耐无机盐;
外观:米棕色粉状;
溶解性能:易溶于任何硬度的水中;
性能:分散剂NNO具有优良扩散性和保护胶体性能,但无渗透起泡等表面活性,对蛋白质及聚酰胺纤维有亲和力,对棉、麻等纤维无亲和力。
技术指标:
扩散率(为标准品的) %≥ 95
PH值(1%水溶液)7-9
硫酸钠含量 %≤ 5
不溶于水的杂质含量 %≤ 0.05
钙镁离子的含量,%≤ 0.4
用途:分散剂NNO主要用于分散染料、还原燃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及皮革染料中作分散剂,磨效、增溶性、分散性优良;还可用于纺织印染、可湿性农药作分散剂,造纸用分散剂,电镀添加剂,水溶性涂料、颜料分散剂、水处理剂、炭黑分散剂等。分散剂NNO在工业上主要用于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隐色酸法染色,分散性与可溶性还原染料的染色等。也可用于丝/毛交织织物染色,使丝上无上色。分散剂NNO在染料工业中主要用作分散及色淀制造时的扩散助剂、橡胶乳液稳定性,以及皮革助鞣剂。
使用条件:(1)分散剂NNO用作分散,还原染料的分散和填充剂,分散染料或还原染料颗料细度加工时可用扩散剂N和染料一起加入研磨机和砂磨机。扩散剂N的用量是还原染料的05-3倍或分散染料的1。5-2倍,可留部份在染料商品化时作填充剂加入;
(2)分散剂NNO用作还原染料染色:县浮体轧染法:在轧染浴中,一般加入扩散剂N3-5克/升,在还原浴中一般加入扩散剂N15-20克/升;隐色酸法:一秀扩散剂N用量为2-3克/升;
(3)分散剂NNO用作分散染料染色:涤纶高温高压染色时一般可在染浴 中加入0.5-1.5克/升,扩散剂N;
(4)分散剂NNO用作冰染染料染色:用以改进匀染和磨擦牢度,色酚打底浴扩散剂用量一般为2-5克/升,显色浴扩散剂N用量一般0.5-2克/升。
包装:25公斤编织袋内衬塑料袋贮运;成品包装好的分散剂NNO须轻装轻卸,应贮藏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内,保质期为二年。
1、可用于工业用清洁剂、界面活性剂、电路积层板清洗剂。
2、金属工业可用作脱酯剂、光泽剂、切削油、乳化剂。
3、其它工业可作为皮革脱酯剂,农药乳化剂、分散剂、展着剂、树酯乳化、聚合乳化剂、油品乳化剂、分散剂,染颜料、印花油墨之分散助剂,羽毛、纸业之脱脂、除臭剂,水处理铸模消泡、离型剂等。
(2)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用无污染或者少污染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10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强制性标准。
乙烯吡咯烷酮聚合体
水溶性聚酰胺
物化性质
应用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用途
溶液的流变性质
配伍性
安全性
鉴别试验
鉴别试验
含量分析
毒性
毒性
使用限量
MSDS
用途与合成方法
聚乙烯吡咯烷酮 价格(试剂级)
上下游产品信息
供应商
价格
新闻专题
供应信息
相关产品
网站主页 化工产品目录 原料药 血液系统用药 血容量扩充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乙烯吡咯烷酮
中文名称:聚乙烯吡咯烷酮
英文名称:Polyvinylpyrrolidone
CAS号:9003-39-8
分子式:CH4
分子量:16.04246
EINECS号:1312995-182-4
Mol文件:9003-39-8.mol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乙烯吡咯烷酮 性质
熔点 >300 °C
沸点 90-93 °C
密度 1,69 g/cm3
储存条件 2-8°C
溶解度 H2O: soluble100mg/mL
形态powder
颜色White to yellow-white
PH值3.0-5.0
水溶解性 Soluble in water.
敏感性 Hygroscopic
Merck 14,7697
稳定性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Light sensitive. Hygroscopic.
(IARC)致癌物分类3 (Vol. 19, Sup 7, 71) 1987
EPA化学物质信息Polyvinylpyrrolidone (9003-39-8)
聚乙烯吡咯烷酮 用途与合成方法
乙烯吡咯烷酮聚合体聚乙烯吡咯烷酮简称PVP,为乙烯吡咯烷酮的聚合体,因其聚合度不同,又分为可溶性的PVP和不溶性的 PVPP(polyvinyl polypyrrolidone)。可溶性PV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00~10000,可作为沉淀剂用,与多酚物质作用而沉淀下来,采用此法,酒内容易有残留的PVP。因为PVP在人体内有积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对此物质不予建议采用。近年来,对可溶性PVP的采用已不多见。 不溶性的PVPP系60年代初开始用于啤酒工业,其相对子质量大于700000,是PVP进一步交联聚合形成的高分子不溶物,可作为多酚物质的吸附剂用,效果很好。
聚乙烯吡咯烷酮结构式
聚乙烯吡咯烷酮结构式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三大药用新辅料之一,可用作片剂、颗粒剂、注射剂的助溶剂,胶囊剂的助流剂、液体制剂及着色剂的分散剂、酶及热敏药物的稳定剂,难溶药物的共沉淀剂,眼药的去毒剂及润滑剂等。
工业上用作发泡聚苯乙烯助剂,悬浮聚合用的胶凝剂、稳定剂、纤维处理剂、纸加工助剂、胶粘剂、增稠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其共聚物CAP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发型保持剂,它在头发上形成的薄膜富有弹性和光泽,梳理性能优良,不沾灰尘,采用不同规格的树脂,可满足各种相对湿度气候条件,因此它是定型发乳、发胶、摩丝所不可缺少的原料。还能用于化妆品之护肤滋润剂及脂膏基料染发分散剂、泡沫稳定剂,能改善洗发水的稠度。
不溶性PVP是啤酒、果汁的稳定剂,可改善其透明度、色泽、味道。
水溶性聚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一种水溶性聚酰胺。市售的PVP按K值(Fikentscher K值)分成四种粘度等级:K-15、K-30、K-60、K-90,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000和40000,160000和360000。K值或相对分子质量是决定PVP各种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于水、含氯溶剂、乙醇、胺、硝基烷烃以及低分子脂肪酸,与大多数无机盐和多种树脂相溶;不溶于丙酮、乙醚等。用于滴丸基质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无臭,无味,白色至淡黄色蜡状固体, 相对密度为1.062,5%水溶液的pH值为3~7,聚乙烯吡咯烷酮具有引湿性。对热稳定性好,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中,熔点较高。加入某些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可有效地调节PVP的引湿性和柔软性。聚乙烯吡咯烷酮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在正常条件下贮存,干燥的PVP是很稳定的。PVP具有优良的生理惰性和生物相容性,对皮肤、眼睛无刺激,无过敏反应,无毒。
由于氢键作用或络合作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黏度增大而抑制药物晶核的形成及成长,使药物成无定型态。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基质的滴丸能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一般来说,PVP用量越大,药物在介质中的溶出度和溶解度就越大。Susana等研究了微溶性药物阿苯达唑的PVP(k30)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PVP(k30)的用量增加,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溶出速度和溶出效率都随之增加。Teresa等研究了难溶性药物,氟桂利嗪的PVP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也发现PVP含量越高,溶出度增加越显著。IR表明,氟桂利嗪与PVP无化学作用。但是也有例外,有些药物与PVP在一定比例下溶出效果最佳。Tantishaiyakul等研究发现:当吡罗昔康∶PVP为1∶5和1∶6时,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最大,在5min内比单一药物高出40倍。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也能溶于熔化的其他滴丸基质,如聚乙二醇(PEG)、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S-40)、泊洛沙姆(poloxamer)以及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做成复合基质。
物化性质化妆品工业中常用的PVP等级是K-30。市售的PVP是白色可自由流动的粉末或固体,其含量为质量分数为20%、30%、45%和50%的水溶液等形式。PVP可溶于水,具有吸湿性,其平衡吸湿量约为环境的相对湿度1/3,与蛋白质的水合作用相似,每个单体与0.5mol的水缔合。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在正常条件下贮存,干燥的PVP是很稳定的。经防霉处理的溶液也是稳定的。当在空气中加热至150℃或与过硫酸铵混合在90℃下加热30min,PVP会交换而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在偶氮化合物或重铬酸盐等氧化剂存在下,光照会使PVP溶液变成凝胶。其溶液和强碱(如硅酸钠或磷酸三钠)共热时会生成沉淀。许多不同的化合物可与PVP生成络合物,如PVP与碘生成的络合物很稳定,并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并能降低其毒性把聚丙烯酸、丹宁酸或甲基乙烯醚和马来酸的共聚物加到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水溶液中,就会生成不溶解的络合物,这些络合物不溶于水、醇和酮,但用碱中和其中的多元酸,可使反应逆转PVP与毒素、药物及化学毒品络合可降低它们的毒性某些染料也可与PVP强烈络合,这就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用作染料脱色剂的基础。
应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为酮类有机物,可用作澄清剂;稳定剂;稠化剂;压片填充剂;分散剂。分子量为36万的高分子PVP常用作啤酒、醋、葡萄酒等澄清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用途在50年代初期,较老的、以虫胶和油为基础的头发定型剂迅速被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喷雾剂所取代至今,仍较普遍地使用。它在头发上能形成可再湿的、透明的薄膜,且带有光泽,润滑性好。PVP与各种推进剂配伍性好,并有防腐性能,它广泛地用于头发定型及梳理产品中作为成膜剂、护肤乳液和膏霜的柔润剂及稳定剂、眼部与面部美容化妆品及唇膏的基料、染发剂中的分散剂和香波的稳泡剂。PVP有解毒作用和降低其他制剂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作用。它也用于牙膏作为去污剂、胶凝剂和解毒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主要的缺点是对潮性较敏感,但可通过使用它的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以减轻水分和湿度的影响。此外,PVP在医药、饮料和纺织等工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溶液的流变性质水和甲醇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最好的溶剂。pH值对PVP水溶液的粘度影响不大,如25℃时,pH0.1~10范围内,质量分数为5%浓度PVP K-30的水溶液的粘度2.3~2.4mPa·s;在浓盐酸中为4.96mPa·s。温度对PVP水溶液的粘度影响也较不明显。未交联的PVP溶液没有特殊的触变性,除非浓度非常高时才会有触变性,并显示很短的松驰时间。下图表3列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在各种溶剂中的粘度。
室温下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在各种有机溶剂中的粘度
图表3: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在各种有机溶剂中(w%)的粘度(室温)
参考资料:裘炳毅 编著.化妆品化学与工艺技术大全·上册.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年。
配伍性聚乙烯吡咯烷酮主要用作药物赋形剂、血液增容剂、化妆品增稠剂、胶乳稳定剂以及啤酒酿造澄清剂等。
不论是在溶液中或是以薄膜的形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均有高度的相容性,它能同大多数的无机盐溶液、许多天然和合成树脂以及其他化学品配伍。它们配伍性的例子见图表4和图表5。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一些物质在水或乙醇中的配伍性
图表4: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一些物质在水或乙醇中的配伍性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各种溶剂的溶解性和配伍性
图表5: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各种溶剂的溶解性和配伍性
安全性PVP在生理上是惰性的。PVP的急性口服毒性LD50>100g/kg。它不刺激皮肤或眼睛,也不会使皮肤过敏。长期大量的毒理学研究证实,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能容许进行腹膜内、肌肉、静脉内注射和非肠道应用等。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结果为阴性。
鉴别试验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和氯仿,不溶于乙醚。按OT-42方法测定。
重铬酸盐沉淀试验在2%的试样液5ml中,加入稀盐酸试液(TS-117)5ml,再加水5ml和10%重铬酸钾液2ml。应形成橙黄色沉淀。
取硝酸钴75mg和硫氰酸铵300mg溶于2ml水中,加2%的试样水溶液5ml,混合后用稀盐酸试液(TS-117)酸化。应形成淡蓝色沉淀。
取2%试样液5ml,加入25%盐酸lml、5%氯化钡溶液5ml及5%磷酸钼钨酸溶液1mL应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并在日光下逐渐变成蓝色。
5%试样液的pH值应为3.0~3.7。按常规方法测定。
于0.5%试样液5ml中,加碘试液(TS-124)数滴。应产生深红色。
鉴别试验取试样1g,加水至10ml配制成悬浮液,加碘试液(TS-124)0.1ml,经混合振摇30s后,碘试液应褪色(以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相区别,因聚乙烯吡咯烷酮可形成红色)。加淀粉试液(TS-235)1ml,振摇混合后,应无蓝色产生。
含量分析按下述质量指标分析中所得含氮量推算。
毒性
ADI 0~50(FAO/WHO,2001)
LD50>100g/kg(大鼠,经口)。
可安全用于食品(FDA,§173.55,2000)。
毒性
ADI不作特殊规定(FAO/WHO,2001)。
可安全用于食品(FDA, §121.1110,§173.50,2000)。
LD5012g/kg(小鼠,腹注)。
使用限量GB 2760-1996:啤酒GMP。
化学性质 纯的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交联均聚物。具确吸湿性的易流动白色或近乎白色的粉末。有微臭。医不溶于水和乙醇、乙醚等所有常用的溶剂,故分子鱼范围无法测定。但具有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相厉的与多种物质(如导致葡萄酒等饮料变色的各种醐类)络合的能力。并因其不溶性而易于过滤后除去。
用途 澄清剂;色素稳定剂;胶体稳定剂。主要用于啤酒的澄清和质量稳定(参考用量8~20g/100L,维持24h后过滤除去),亦可与酶类(蛋白酶)及蛋白吸附剂合并使用。亦用于葡萄酒的澄清和防止变色的稳定剂(参考用量24~72g/100L)。
用途 澄清剂;稳定剂;稠化剂;压片填充剂;分散剂。分子量为36万的高分子PVP常用作啤酒、醋、葡萄酒等澄清剂。
用途 用作气相色谱固定液
用途 广泛作为增稠剂、乳化剂、润滑剂和澄清剂使用,也作为消毒灭菌剂PVP-I的络合体
用途 作胶体稳定剂和澄清剂,可用于啤酒的澄清,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用途 医用、水产养殖、畜牧消毒剂。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
用途 PolyFilterTM分子具有酰胺键及吸附多酚分子上的氢氧基从而形成氢键,因此,可用作啤酒、果酒/葡萄酒、饮料酒的稳定剂,延长其货架寿命,并改善其透明度、色泽和味道。该产品有一次性和再生性两种规格,一次性产品适合中小企业使用;再生性产品需购置专用过滤设备,但可回收利用,适合大型啤酒厂循环使用。
用途 在日用化妆品中, PVP 及共聚物的良好分散性及成膜性,可以用作定型液、喷发胶及摩丝的定型剂、护发剂的遮光剂、香波的泡沫稳定剂、波浪定型剂及染发剂中的分散剂和亲合剂。在雪花膏、防晒霜、脱毛剂中添加 PVP ,可增强湿润和润滑效果。利用 PVP 优异的表面活性、成膜性及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反应等特点,在护发品、护肤品、等方面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用途 用于从水提物中吸收酚类和鞣酸以提纯植物酶。用作色谱吸附剂以分离芳香酸类、醛类、酚类。用于啤酒、葡萄酒的澄清。
生产方法 由N-乙烯基-2-吡咯烷酮在碱性催化剂或N,N’-二乙烯脒存在下进行聚合、交联得粗品,再用水、5%醋酸和50%乙醇回流至萃取物≤50mg/kg为止。
生产方法 由纯化的1-乙烯-2-吡咯烷酮的30%~60%水溶液,在氨或胺等存在下,以过氧化氢为催化剂,在50℃温度下进行交链均聚后提纯而得。
生产方法 由N-乙烯基-2-吡咯烷酮在碱性催化剂或N,N’-二乙烯咪唑存在下进行聚合、交联反应而成粗品,再用水、5%醋酸和50%乙醇回流至萃出物≤50mg/kg为止(约3h以上)。
安全信息
安全说明 22-24/25
WGK Germany 1
RTECS号TR8370000
自燃温度440 °C
TSCA Yes
海关编码 39059990
毒害物质数据9003-39-8(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毒性LD50 orally in Rabbit: >2000 mg/kg
MSDS信息
语言:English提供商:Polyvinylpyrrolidone
语言:English提供商:ACROS
语言:English提供商:SigmaAldrich
语言:Chinese提供商:ALFA
语言:English提供商:ALFA
聚乙烯吡咯烷酮 价格(试剂级)
更新日期2022-11-07
产品编号A14315
产品名称聚乙烯吡咯烷酮, 平均 M.W. 58,000
CAS编号9003-39-8
包装100g
价格450
更新日期2022-11-07
产品编号A14315
产品名称聚乙烯吡咯烷酮, 平均 M.W. 58,000
CAS编号9003-39-8
包装500g
价格1419
聚乙烯吡咯烷酮 上下游产品信息
上游原料乙醇胺1,3-丁二烯1,4-丁二醇N-乙烯基吡咯烷酮
聚乙烯吡咯烷酮供应商更多
公司名称:上海诚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黄金产品
联系电话:+86-021-51525055 13818175442
产品介绍: 中文名称:聚维酮聚乙烯吡咯烷酮
英文名称:PovidonePVPPolyvinylpyrrolidone
CAS:9003-39-8
纯度:USP/BP/EP/TECH/COSMETIC 包装信息:25KG 备注:1
公司名称:合肥天健化工有限公司 黄金产品
联系电话:551-65418679 15837135945
产品介绍: 中文名称:聚乙烯吡咯烷酮
英文名称:Polyvinylpyrrolidone
CAS:9003-39-8
纯度:99%min 包装信息:25kg/drum 备注:Manufacture
公司名称: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黄金产品
联系电话:400-62063333-1 15601730970
产品介绍: 中文名称:聚乙烯吡咯烷酮
英文名称:Polyvinylpyrrolidone
CAS:9003-39-8
包装信息:899.1RMB/2.5KG 备注:试剂级 平均分子量 58000,K29-32
公司名称:北京迈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黄金产品
联系电话:010-82387566 010-82387566
产品介绍: 中文名称:聚乙烯吡咯烷酮
CAS:9003-39-8
纯度:8000, K16-18 包装信息:100g 备注:平均分子量 8000, K16-18 8g
公司名称:江苏艾康生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 黄金产品
联系电话:025-58859352 18068836627
产品介绍: 英文名称:Polyvinylpyrrolidone
CAS:9003-39-8
纯度:95% HPLC or GC 包装信息:10G,5G1G
聚乙烯吡咯烷酮价格
12月6日 聚乙烯吡咯烷酮最新价格
12月6日 聚乙烯吡咯烷酮厂家最新报价:78元/千克。
2022-12-07 08:35:05
12月4日 聚乙烯吡咯烷酮最新价格
12月4日 聚乙烯吡咯烷酮厂家最新报价:78元/千克。
2022-12-05 08:33:32
聚乙烯吡咯烷酮新闻专题更多
2021-08-0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性质与用途
2021-05-11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功能
2021-02-23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几种制备方法
2020-10-24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副作用
2019-01-30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应用
聚乙烯吡咯烷酮生产厂家及价格列表
2022-12-11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K90 河北茹麒科技有限公司
2022-12-11 聚乙烯吡咯烷酮 广州远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聚乙烯吡咯烷酮"相关产品信息
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乙二胺氯化铂 1,1,3,3-四甲基丁基异氰 乙酰丙酮银 异氰酸叔丁酯 异氰基乙酸乙酯 乙酰丙酮铬盐 三乙酰丙酮铝 异腈基乙酸甲酯 三(2,2,6,6-四甲基-3,5-庚二酸)铕 乙酰丙酮酸铜 双水杨酰胺乙基钴 聚维酮碘 聚氯乙烯 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聚乙烯醇 聚醋酸乙烯酯 聚乙烯吡咯烷酮
进入官方账号
MSDS|CAS|常用CAS|化工产品目录|新产品
联系我们|电脑版Chemical Book
目录
简介
历史
制备发酵法
甲醇羰基化法
乙醇氧化法
乙醛氧化法
乙烯氧化法
丁烷氧化法
命名
易错点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酸性
二聚物
溶剂
化学反应
鉴别
生物化学
制取方式
对环境的影响:
其他补充,满足国际运输操作人员需要
理化性质
燃烧爆炸危险性
泄漏处理
健康危害性
急救
防护措施
储运
冰醋酸用途
乙酸反应化学方程式简介
历史
制备 发酵法
甲醇羰基化法
乙醇氧化法
乙醛氧化法
乙烯氧化法
丁烷氧化法
命名
易错点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酸性
二聚物
溶剂
化学反应
鉴别
生物化学
制取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其他补充,满足国际运输操作人员需要理化性质燃烧爆炸危险性泄漏处理健康危害性急救防护措施储运冰醋酸用途乙酸反应化学方程式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乙酸(acetic acid)分子中含有两个碳原子的饱和羧酸,是烃的重要含氧衍生物。分子式C2H4O2,结构 乙酸分子模型
简式CH3COOH,官能团为羧基。因是醋的主要成分,又称醋酸。例如在水果或植物油中主要以其化合物酯的形式存在;在动物的组织内、排泄物和血液中以游离酸的形式存在 普通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乙酸是无色液体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熔点16 .6℃,沸点117 .9℃, 相对密度1.0492(20/4℃)密度比水大,折光率1.3716。纯乙酸在16.6℃以下时能结成冰状的固体,所以常称为冰醋酸。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四氯化碳。当水加到乙酸中,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密度增加,直至分子比为1∶1 ,相当于形成一元酸的原乙酸CH3C(OH)3,进一步稀释,体积不再变化。 分子量:60.05 分子结构:
冰醋酸
冰醋酸 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6 °C (62 °F) ,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尽管根据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能力它是一个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乙酸是一种简单的羧酸,是一个重要的化学试剂。乙酸也被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维和织物。
编辑本段历史
醋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乙酸发酵细菌(醋酸杆菌)能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发现,每个民族在酿酒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发现醋——它是这些酒精饮料暴露于空气后的自然产物。如中国就有杜康的儿子黑塔因酿酒时间过长得到醋的说法。 乙酸在化学中的运用可以追溯到很古老的年代。在公元前3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详细描述了乙酸是如何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美术上要用的颜料的,包括白铅(碳酸铅)、铜绿(铜盐的混合物包括乙酸铜)。古罗马的人们将发酸的酒放在铅制容器中煮沸,能得到一种高甜度的糖浆,叫做“sapa”。“sapa”富含一种有甜味的铅糖,即乙酸铅,这导致了罗马贵族间的铅中毒。8世纪时,波斯炼金术士贾比尔,用蒸馏法浓缩了醋中的乙酸。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通过金属醋酸盐的干馏制备冰醋酸。16世纪德国炼金术士安德烈亚斯·利巴菲乌斯就描述了这种方法,并且拿由这种方法产生的冰醋酸来和由醋中提取的酸相比较。仅仅是因为水的存在,导致了醋酸的性质发生如此大的改变,以至于在几个世纪里,化学家们都认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物质。法国化学家阿迪(Pierre Adet)证明了它们两个是相同的。 1847年,德国科学家阿道夫·威廉·赫尔曼·科尔贝第一次通过无机原料合成了乙酸。这个反应的历程首先是二硫化碳经过氯化转化为四氯化碳,接着是四氯乙烯的高温分解后水解,并氯化,从而产生三氯乙酸,最后一步通过电解还原产生乙酸。 1910年时,大部分的冰醋酸提取自干馏木材得到的煤焦油。首先是将煤焦油通过氢氧化钙处理,然后将形成的乙酸钙用硫酸酸化,得到其中的乙酸。在这个时期,德国生产了约10000吨的冰醋酸,其中30%被用来制造靛青染料。
编辑本段制备
乙酸的制备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和细菌发酵两种方法。现在,生物合成法,即利用细菌发酵,仅占整个世界产量的10%,但是仍然是生产醋的最重要的方法,因为很多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规定食物中的醋必须是由生物制备的。75%的工业用乙酸是通过甲醇的羰基化制备,具体方法见下。空缺部分由其他方法合成。 整个世界生产的纯乙酸每年大概有500万吨,其中一半是由美国生产的。欧洲现在的产量大约是每年100万吨,但是在不断减少。日本每年也要生产70万吨纯乙酸。每年世界消耗量为650万吨,除了上面的500万吨,剩下的150万吨都是回收利用的。
发酵法
有氧发酵 在人类历史中,以醋的形式存在的乙酸,一直是用醋杆菌属细菌制备。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这些细菌能够从含有酒精的食物中生产出乙酸。通常使用的是苹果酒或葡萄酒混合谷物、麦芽、米或马铃薯捣碎后发酵。有这些细菌达到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 + O2 → CH3COOH + H2O 做法是将醋菌属的细菌接种于稀释后的酒精溶液并保持一定温度,放置于一个通风的位置,在几个月内就能够变为醋。工业生产醋的方法通过提供氧气使得此过程加快。 现在商业化生产所用方法其中之一被称为“快速方法”或“德国方法”,因为首次成功是在1823年的德国。此方法中,发酵是在一个塞满了木屑或木炭的塔中进行。含有酒精的原料从塔的上方滴入,新鲜空气从他的下方自然进入或强制对流。改进后的空气供应使得此过程能够在几个星期内完成,大大缩短了制醋的时间。 现在的大部分醋是通过液态的细菌培养基制备的,由Otto Hromatka和Heinrich Ebner在1949年首次提出。在此方法中,酒精在持续的搅拌中发酵为乙酸,空气通过气泡的形式被充入溶液。通过这个方法,含乙酸15%的醋能够在两至三天制备完成。 无氧发酵 部分厌氧细菌,包括梭菌属的部分成员,能够将糖类直接转化为乙酸而不需要乙醇作为中间体。总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C6H12O6 → 3 CH3COOH 更令工业化学感兴趣的是,许多细菌能够从仅含单碳的化合物中生产乙酸,例如甲醇,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和物。 2 CO2 + 4 H2 → CH3COOH + 2 H2O 梭菌属因为有能够直接使用糖类的能力,减少了成本,这意味着这些细菌有比醋菌属细菌的乙醇氧化法生产乙酸更有效率的潜力。然而,梭菌属细菌的耐酸性不及醋菌属细菌。耐酸性最大的梭菌属细菌也只能生产不到10%的乙酸,而有的醋酸菌能够生产20%的乙酸。到现在为止,使用醋酸属细菌制醋仍然比使用梭菌属细菌制备后浓缩更经济。所以,尽管梭菌属的细菌早在1940年就已经被发现,但它的工业应用仍然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
甲醇羰基化法
大部分乙酸是通过甲基羰基化合成的。此反应中,甲醇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乙酸,方程式如下 CH3OH + CO → CH3COOH 这个过程是以碘代甲烷为中间体,分三个步骤完成,并且需要一个一般由多种金属构成的催化剂(第二部中) (1) CH3OH + HI → CH3I + H2O(2) CH3I + CO → CH3COI(3) CH3COI + H2O → CH3COOH + HI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也可以通过同样的反应生成乙酸酐。因为一氧化碳和甲醇均是常用的化工原料,所以甲基羰基化一直以来备受青睐。早在1925年,英国塞拉尼斯公司的Henry Drefyus已经开发出第一个甲基羰基化制乙酸的试点装置。然而,由于缺少能耐高压(200atm或更高)和耐腐蚀的容器,此法一度受到抑制 。直到1963年,德国巴斯夫化学公司用钴作催化剂,开发出第一个适合工业生产的办法。到了1968年,以铑为基础的催化剂的(cis−[Rh(CO)2I2])被发现,使得反映所需压力减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并且几乎没有副产物。1970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建造了首个使用此催化剂的设备,此后,铑催化甲基羰基化制乙酸逐渐成为支配性的孟山都法。90年代后期,英国石油成功的将Cativa催化法商业化,此法是基于钌,使用([Ir(CO)2I2]) ,它比孟山都法更加绿色也有更高的效率,很大程度上排挤了孟山都法。
乙醇氧化法
由乙醇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制得。 C2H5OH + O2 CH3COOH + H2O
乙醛氧化法
在孟山都法商业生产之前,大部分的乙酸是由乙醛氧化制得。尽管不能与甲基羰基化相比,此法仍然是第二种工业制乙酸的方法。乙醛可以通过氧化丁烷或轻石脑油制得,也可以通过乙烯水合后生成。当丁烷或轻石脑油在空气中加热,并有多种金属离子包括镁,钴,铬以及过氧根离子催化,会分解出乙酸。化学方程式如下: 2 C4H10 + 5 O2 → 4 CH3COOH + 2 H2O 此反应可以在能使丁烷保持液态的最高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一般的反应条件是150℃和55 atm。副产物包括丁酮,乙酸乙酯,甲酸和丙酸。因为部分副产物也有经济价值,所以可以调整反应条件使得副产物更多的生成,不过分离乙酸和副产物使得反应的成本增加。 在类似条件下,使用上述催化剂,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乙酸 2 CH3CHO + O2 → 2 CH3COOH 使用新式催化剂,此反应能获得95%以上的乙酸产率。主要的副产物为乙酸乙酯,甲酸和甲醛。因为副产物的沸点都比乙酸低,所以很容易通过蒸馏除去。
乙烯氧化法
由乙烯在催化剂(所用催化剂为氯化钯:PdCl2、氯化铜:CuCl2和乙酸锰:(CH3COO)2Mn)存在的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此反应可以看作先将乙烯氧化成乙醛,再通过乙醛氧化法制得。
丁烷氧化法
丁烷氧化法又称为直接氧化法,这是用丁烷为主要原料,通过空气氧化而制得乙酸的一种方法,也是主要的乙酸合成方法。 2CH3CH2CH2CH3 + 5O2=4CH3COOH + 2H2O
编辑本段命名
乙酸既是常用的名称,也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官方名称。俗称醋酸(acetic acid),该名称来自于拉丁文中的表示醋的词“acetum”。无水的乙酸在略低于室温的温度下(16.7℃),能够转化为一种具有腐蚀性的冰状晶体,故常称无水醋酸为冰醋酸,冰乙酸,冰形醋酸,乙酸冰。 乙酸的实验式(即最简式)为CH2O,化学式(即分子式)为C2H4O2。常被写为CH3-COOH、CH3COOH或CH3CO2H来突出其中的羧基,表明更加准确的结构。失去H后形成的离子为乙酸根阴离子。乙酸最常用的正式缩写是AcOH 或 HOAc,其中Ac代表了乙酸中的乙酰基(CH3CO)。酸碱中和反应中也可以用HAc表示乙酸,其中Ac代表了乙酸根阴离子(CH3COO),但很多人认为这样容易造成误解。上述两种情况中,Ac都不应与化学元素中锕的缩写混淆。
编辑本段易错点
乙酸与“蚁酸”“己酸”不同 ① 蚁酸(formic acid) = 甲酸(methanoic acid) 化学式:HCOOH(HCO2H) ② 羊油酸(caproic acid) = 己酸(hexanoic acid) (百度小词典中译“乙酸”为“caproic acid”有误) 化学式CH3(CH2)4COOH 乙酸(acetic acid)
编辑本段物理性质
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的无色液体。 乙酸的熔点为16.6℃(289.6 K)。沸点117.9℃(391.2 K)。相对密度1.05,闪点39℃,爆炸极限4%~17%(体积)。纯的乙酸在低于熔点时会冻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乙酸盐也易溶于水。 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工业乙酸的国家标准 指标名称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色度, Hazen 单位(铂 - 钴色号)≤ 10 20 30
乙酸含量, % ≥ 99.8 99.0 98.0
水分, % ≤ 0.15 - -
甲酸含量, % ≤ 0.06 0.15 0.35
乙醛含量, % ≤ 0.05 0.05 0.10
蒸发残渣, % ≤ 0.01 0.02 0.03
铁含量(以 Fe 计), % ≤ 0.00004 0.0002 0.0004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 min ≥ 30 5 -
编辑本段化学性质
酸性
羧酸中,例如乙酸,的羧基氢原子能够部分电离变为氢离子(质子)而释放出来,导致羧酸的酸性。乙酸在水溶液中是一元弱酸,酸度系数为4.8,pKa=4.75(25℃),浓度为1mol/L的醋酸溶液(类似于家用醋的浓度)的pH为2.4,也就是说仅有0.4%的醋酸分子是解离的。 乙酸的酸性促使它还可以与碳酸钠、氢氧化铜、苯酚钠等物质反应。 2CH3COOH + Na2CO3 =2CH3COONa + CO2 ↑+ H2O 2CH3COOH + Cu(OH)2 =Cu(CH3COO)2 + 2H2O CH3COOH + C6H5ONa =C6H5OH (苯酚)+ CH3COONa
二聚物
乙酸的二聚体,虚线表示氢键 乙酸的晶体结构显示 ,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为二聚体(亦称二缔结物),二聚体也存在于120℃的蒸汽状态。二聚体有较高的稳定性,现在已经通过冰点降低测定分子量法以及X光衍射证明了分子量较小的羧酸如甲酸、乙酸在固态及液态,甚至气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当乙酸与水溶和的时候,二聚体间的氢键会很快的断裂。其它的羧酸也有类似的二聚现象。 (两端连接H)
溶剂
液态乙酸是一个亲水(极性)质子化溶剂,与乙醇和水类似。因为介电常数为6.2,它不仅能溶解极性化合物,比如无机盐和糖,也能够溶解非极性化合物,比如油类或一些元素的分子,比如硫和碘。它也能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混合,比如水,氯仿,己烷。乙酸的溶解性和可混合性使其成为了化工中广泛运用的化学品。
化学反应
对于许多金属,乙酸是有腐蚀性的,例如铁、镁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乙酸盐。因为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氧化铝保护层,所以铝制容器能用来运输乙酸。金属的乙酸盐也可以用乙酸和相应的碱性物质反应,比如最著名的例子:小苏打与醋的反应。除了醋酸铬(II),几乎所有的醋酸盐能溶于水。 Mg(s)+ 2 CH3COOH(aq) → (CH3COO)2Mg(aq) + H2(g) NaHCO3(s) + CH3COOH(aq) → CH3COONa(aq) + CO2(g) + H2O(l) 乙酸能发生普通羧酸的典型化学反应,特别注意的是,可以还原生成乙醇,通过亲核取代机理生成乙酰氯,也可以双分子脱水生成酸酐。 同样,乙酸也可以成酯或氨基化合物。如乙酸可以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本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中的酯化反应)。 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 440℃的高温下,乙酸分解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或乙烯酮和水。
鉴别
乙酸可以通过其气味进行鉴别。若加入氯化铁(III),生成产物为深红色并且会在酸化后消失,通过此颜色反应也能鉴别乙酸。乙酸与三氧化砷反应生成氧化二甲砷,通过产物的恶臭可以鉴别乙酸。
编辑本段生物化学
乙酸中的乙酰基,是生物化学中所有生命的基础。当它与辅酶A结合后,就成为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新陈代谢的中心。然而,乙酸在细胞中的浓度是被严格控制在一个很低的范围内,避免使得细胞质的pH发生破坏性的改变。与其它长链羧酸不同,乙酸并不存在于甘油三酸脂中。但是,人造含乙酸的甘油三酸脂,又叫甘油醋酸酯(甘油三乙酸酯),则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也被用来制造化妆品和局部性药物。 乙酸由一些特定的细菌生产或分泌。值得注意的是醋菌类梭菌属的丙酮丁醇梭杆菌,这个细菌广泛存在于全世界的食物、水和土壤之中。在水果或其他食物腐败时,醋酸也会自然生成。乙酸也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灵长类生物的阴道润滑液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当作一个温和的抗菌剂
编辑本段制取方式
主要制法有: ① 乙醛催化氧化法: 2CH3CHO+O2→2CH3COOH ② 甲醇低压羰基化法(孟山都法): CH3OH+CO→CH3COOH 其他方法
③ 低碳烷或烯液相氧化法: 2C4H10+5O2→4CH3COOH+2H2O 以上各反应皆需催化剂与适宜的温度、压力。除合成法还有发酵法,我国用米或酒酿造醋酸。 乙酸最初由发酵法及木材干馏法制得,现一般由乙醇或乙醛氧化制得,近年来利用丁烷为原料通过催化、氧化制得(醋酸钴为催化剂,空气氧化后,得到的乙酸是含有酮、醛、醇等的混合物)。
编辑本段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530mg/kg(大鼠经口)1060mg/kg(兔经皮)LC505620ppm,1小时(小鼠吸入)人经口1.47mg/kg,最低中毒量,出现消化道症状人经口20~50g,致死剂量。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人吸入200~490mg/m3×7~12年,有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支气管炎。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大肠杆菌300ppm(3小时)。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5mmlo/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700mg/kg(18天,产后),对新生鼠行为有影响。大鼠睾丸内最低中毒剂量(TDL0):400mg/kg(1天,雄性),对雄性生育指数有影响。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醋酸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化工产品,它在有机化工中的地位与无机化工中的硫酸相当。醋酸的主要用途有: (1)醋酸乙烯。醋酸的最大消费领域是制取醋酸乙烯,约占醋酸消费的44%以上,它广泛用于生产维纶、聚乙烯醇、乙烯基共聚树脂、黏合剂、涂料等。 (2)溶剂。醋酸在许多工业化学反应中用作溶剂。 (3)醋酸纤维素。 醋酸可用于制醋酐,醋酐的80%用于制造醋酸纤维,其余用于医药、香料、染料等。 (4)醋酸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是醋酸的两个重要下游产品。醋酸乙酯用于清漆、稀释料、人造革、硝酸纤维、塑料、染料、药物和香料等;醋酸丁酯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剂,用于硝化纤维、涂料、油墨、人造革、医药、塑料和香料等领域。
编辑本段其他补充,满足国际运输操作人员需要
中文名称:醋酸 别 名:醋酸、冰醋酸 英文名称:ACETIC ACID,Ethanic acid,Vinegar acid 英文缩写:A C 联合国编号(UNNO):2789 化学式:CH3COOH
编辑本段理化性质
相对密度(水为1):1.050 凝固点(℃):16.7 沸点(℃):118.3 粘度(Pa.s):1.22 20℃时蒸气压(KPa):1.5 外观及气味:无色液体,有刺鼻的醋味。 溶解性: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 相容性:材料:稀释后对金属有强烈腐蚀性,316#和318#不锈钢及铝可作良好的结构材料。 国家产品标准号 :GB/T 676-2007
编辑本段燃烧爆炸危险性
闪点(℃):39 爆炸极限(%):4.0-17 静电作用:可能有 聚合危害: 燃烧性: 自燃温度: 危险特性: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等反应剧烈。稀释后对金属有腐蚀性。 消防方法:用雾状水、干粉、抗醇泡沫、二氧化碳、灭火。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雾状水驱散蒸气,赶走泄漏液体,使稀释成为不燃性混合物。并用水喷淋去堵漏的人员。
编辑本段泄漏处理
污染排放类别:Z 泄漏处理:切断火源,穿戴好防护眼镜、防毒面具和耐酸工作服,用大量水冲洗溢漏物,使之流入航道,被很快稀释,从而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编辑本段健康危害性
健康危害性评价:2, 3, 2 阈限值(TLV):50 大鼠经口LD50:3530(mg/kg)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强烈的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农醋酸,口腔和消化道可因休克致死。
编辑本段急救
皮肤接触: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 眼睛接触:眼睛受刺激用水冲洗,再用干布拭擦,严重的须送医院诊治。 吸 入:若吸入蒸气得使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 食 入:误服立即漱口,给予催吐剂催吐,急送医院诊治。
编辑本段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深度浓度超标时,应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不要将工作服带入生活区。
编辑本段储运
适装船型:3 适装舱型:不锈钢舱 储运注意事项:注意货物温度保持在20-35℃,即货物温度要大于其凝固点16.7℃防止冻结。装卸货完毕时要尽量排尽管系中的残液。
编辑本段冰醋酸用途
冰醋酸是最重要的有机酸之一.主要用于醋酸乙烯、醋酐、醋酸纤维、醋酸酯和金属醋酸盐等,也用作农药、医药和染料等工业的溶剂和原料,在照相药品制造、织物印染和橡胶工业中都有广泛用途. 冰醋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它在有机化学工业中处于重要地位.醋酸广泛用于合成纤维、涂料、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染织等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冰醋酸按用途又分为工业和食用两种,食用冰醋酸可作酸味剂、增香剂.可生产合成食用醋.用水将乙酸稀释至4-5%浓度,添加各种调味剂而得食用醋.其风味与酿造醋相似.常用于番茄调味酱、蛋黄酱、醉米糖酱、泡菜、干酪、糖食制品等.使用时适当稀释,还可用于制作蕃茄、芦笋、婴儿食品、沙丁鱼、鱿鱼等罐头,还有酸黄瓜、肉汤羹、冷饮、酸法干酪用于食品香料时,需稀释,可制作软饮料,冷饮、糖果、焙烤食品、布丁类、胶媒糖、调味品等.作为酸味剂,可用于调饮料、罐头等. 洗涤通常使用的冰醋酸,浓度分别为28%,56%,99%的.如果买的是冰醋酸,把28CC的冰醋酸加到72CC的水里,就可得到28%的醋酸.更常见的是它以56%的浓度出售,这是因为这种浓度的醋酸只要加同量的水,即可得到28%的醋酸. 浓度大干28%的醋酸会损坏醋酸纤维和代纳尔纤雏. 草酸是有机酸中的强酸之一,在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中,草酸易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草酸能与碱类起中和反应,生成草酸盐. 醋酸也一样,28%的醋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后使织物是中性;就象氨水可以中和酸一样,28%的醋酸也可以中和碱. 碱也会导致变色.用酸(如28%的醋酸)即可把变色恢复过来. 这种酸也常用来减少由丹宁复合物、茶、咖啡、果计、软饮料以及啤酒造成的黄渍.在去除这些污渍时,28%的醋酸用在水和中性润滑剂之后,可用到最大程度.
编辑本段乙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乙酸与碳酸钠: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乙酸与碳酸氢钠:NaHCO3+CH3COOH=NaCH3COO+H2O+CO2↑ 醋酸与碱反应:CH3COOH+OH-=CH3COO- +H2O 醋酸与弱酸盐反应:2CH3COOH+CO32-=2CH3COO- +H2O+CO2↑ 醋酸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Fe+2CH3COOH=Fe(CH3COO)2+H2↑ 醋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2CH3COOH+ZnO=Zn(CH3COO)2+H2O 醋酸与醇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条件是加热,浓硫酸催化,可逆反应)乙酸与锌反应:2CH3COOH +Zn =(CH3COO)2Zn +H2↑ 乙酸与钠反应:2CH3COOH+2Na=2CH3COONa+H2↑
具体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2053358.htm
PVC的特点及成型特性
比重:1.38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6-1.5%,成型温度:160-190℃。 特点:力学性能,电性能优良,耐酸碱力极强,化学稳定性好,但软化点低. 适于制作薄板,电线电缆绝缘层,密封件等。 成型特性: 1.无定形料,吸湿小,流动性差.为了提高流动性,防止发生气泡,塑料可预先干燥.模具浇注系统宜粗短,浇口截面宜大,不得有死角.模具须冷却,表面镀铬; 2.由于其腐蚀性和流动性特点,最好采用专用设备和模具。所有产品须根据需要加入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助剂; 3.极易分解,在200度温度下与钢.铜接触更易分解,分解时逸出腐蚀.刺激性气体.成型温度范围小; 4.采用螺杆式注射机喷嘴时,孔径宜大,以防死角滞料.好不带镶件,如有镶件应预热。
详细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77748.htm
品名:聚酰胺6或尼龙6(PA6)
分子式:[-NH-(CH2)5-CO]n- 性状:半透明或不透明乳白色结晶形聚合物 特性:热塑性、轻质、韧性好、耐化学品和耐久性好 燃烧鉴别方法:蓝底黄火焰,烧植物味 溶剂实验:耐环己酮和芳香溶剂 密度:1.13g/cm3 熔点:215℃ 热分解温度:>300℃ 平衡吸水率:3.5% 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自润滑性和耐溶剂性
详细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1308817.htm
对比:
PA6又称聚酰胺6(polyamide 6)或尼龙6(nylon 6)。半透明至不透明微黄或乳白色热塑性树脂。相对密度。1.12~1.14,熔点219~225℃,拉伸强度68~83MPa,压缩强度82~88MPa,冲击强度(缺口)2.1~6.3kJ/m2,体积电阻率7×1014Ω·cm,介电强度(短时)31kV/mm,介电常数(60Hz)4.1,热变形温度68℃,耐低温性优良(-75℃不脆),耐磨性、自润滑性耐油性良好。自熄。饱和吸湿率9%,模塑收缩率较大,尺寸稳定性较差。由己内酰胺熔融缩聚制得。可用挤塑、注塑、吹塑、浇铸等方法成型、工艺性能良好。可增强、填充、合金化改性。大量用于纺织工业制造纤维,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部件、齿轮、外壳、耐油容器、管、电缆护套等。
中文名称 聚氯乙烯树脂
英文名称 Poly(vinyl chloride)
中文别名 PVCPVC多元复合润滑剂酚醛树脂清漆氯纶短纤维氯乙烯的均聚物PVC树脂聚氯乙烯防粘釜剂PVC乳液聚氯乙烯
英文别名 Pvc resinPolyvinyl chloride filmPoly(1-chloroethylene)Polyvinyl chloride sheetVinyl chloride homopolymer latexPolyvinyl chloride granulaPolyvinyl chloride mixture granula,modifiedPolyvinyl chloride resinPolyvinyl chlorideArmodourAtactic poly(vinyl chloride)BakeliteBoltaronCarinaChloroethylene homopolymeriseChloroethylene homopolymerise [french]Chloroethylene polymerDacovinDynadurExpanded polyvinyl chlorideGenothermHostalitPoly(vinyl chloride)Chloroethene homopolymer (9ci)Ethene, chloro-, homopolymerEthylene, chloro-, polymerPolyvinylchlorideChloroethylene, polymerPVC
CAS号 9002-86-293050-82-9
分子式 (C2H3Cl)x
分子量 62.4987
密度 1.4 g/mL at 25 °C(lit.)
物化性质 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苯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相对密度 1.4
溶解性 低分子量的易溶于酮类、酯类和氯代烃类溶剂。高分子量的则难溶解。
具有阻燃(阻燃值为40以上)、耐化学药品性高(耐浓盐酸、浓度为90%的硫酸、浓度为60%的硝酸和浓度20%的氢氧化钠)、机械强度及电绝缘性良好的优点。但其耐热性较差,软化点为80℃,于130℃开始分解变色,并析出HCI。
性能特点:本产品为白色粉末,根据不同用途可以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呈现出不同的物理机械性能,其制品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介电性能、抗化学药品性能优良。
用途 其制品用于轻工、建材、农业、日常生活、包装、电力、公用事业等各领域,广泛应用与建筑、交通运输、机械仪表、电子、化工、农业、食品包装等领域。
上游 电石、分散剂、焦炭、聚乙烯醇、氯化氢、氯气、氯乙烯、偶氮二异庚腈、氢气、食用明胶、盐酸、氧化钙、乙炔
下游 氯化聚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粒料、聚氯乙烯门窗型材、聚氯乙烯电缆料、聚氯乙烯电缆料(护层级)、聚氯乙烯电缆料(绝缘级)、软聚氯乙烯塑料(电线电缆用)、聚氯乙烯压延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氯乙烯木纹膜、输血注塑器具用聚氯乙烯粒料、软聚氯乙烯板、聚氯乙烯片材、聚氯乙烯硬板、压延彩色?
分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