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硫酸法测多糖时空白为什么有颜色?
苯酚-硫酸法测多糖时空白有颜色:
说明你的空白中的苯酚被氧化了深红是醌(苯酚氧化生成)的颜色。颜色过深的话说明你的酚的浓度过大,一般是5%,不是深红色的做的好的时候颜色很浅,颜色深点也有肯能
。
苯酚-硫酸法是利用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后与苯酚生成橙黄色化合物。再以比色法测定。
1.
浓硫酸:分析纯,95.5%
2.
80%苯酚:80克苯酚(分析纯重蒸馏试剂)加20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避光长期储存。
3.
6%苯酚:临用前以80%苯酚配制。(每次测定均需现配)
4.
标准葡聚糖(Dextran,瑞典Pharmacia),或分析纯葡萄糖。
5.
15%三氯乙酸(15%TCA):15克TCA加8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长期储存。
6.
5%三氯乙酸(5%TCA):25克TCA加47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长期储存。
7.
6mol/L
氢氧化钠:120克分析纯氢氧化钠溶于500ml水。
8.
6mol/L
盐酸
空白是粉色可能是硫酸不纯,铁离子超标的缘故,当然超的不多,否则就是紫色了。正常的反应溶液是深棕色。糖越多颜色越深。至于硫酸的滴加方式影响不是很大,只要保证各管的操作方法是一样的即可。这也是分光光度法的关键:即要保持操作条件的一致性。
建议用新蒸的苯酚。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杭州图书馆
2、热源强度。
3、煮沸时间和滴定速度。糖类与硫酸加热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然后用苯酚显色,由于不同糖类可以得到不同色泽,可制成对应的各类糖的标准曲线,借此可以测定样品中的糖
糖类与硫酸加热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然后用苯酚显色,由于不同糖类可以得到不同色泽,可制成对应的各类糖的标准曲线,借此可以测定样品中的糖。
影响因素:
应该没有什么吧,只要溶液配得准确,按步骤来,没什么问题的
原理:苯酚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原因是苯酚根离子与Fe形成了有颜色的配合物。苯酚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 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 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
熔点43℃,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有腐蚀性,接触后会使局部蛋白质变性,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小部分苯酚暴露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醌而呈粉红色。遇三价铁离子变紫,通常用此方法来检验苯酚。
苯酚有腐蚀性,接触后会使局部蛋白质变性,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小部分苯酚暴露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醌而呈粉红色。遇三价铁离子变紫,通常用此方法来检验苯酚。
扩展资料:
苯酚属于酚类物质,有弱酸性,能与碱反应:PhOH+NaOH→PhONa+H₂O
苯酚Ka=1.28×10-10,酸性介于碳酸两级电离之间,因此苯酚不能与NaHCO₃等弱碱反应:PhOˉ+CO₂+H₂O→PhOH+HCO₃ˉ
此反应现象:二氧化碳通入后,溶液中出现白色混浊。
原因:苯酚因溶解度小而析出。
苯酚由于结构中有苯环,可以在环上发生类似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如硝化、卤代等:对比苯的相应反应可以发现,苯酚环上的取代比苯容易得多。这是因为羟基有给电子效应,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苯酚的亲电取代总是发生在羟基的邻位和对位。这是羟基等给电子基团的共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对多糖含量测定结果产生显著影响的4个显色因素:6%苯酚用量、浓硫酸用量、反应温度、水浴显色时间进行正交试验,获得传统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的最佳显色条件是1 mL 6%苯酚溶液、7 mL浓硫酸、4℃反应温度、30 min水浴显色.改进后的多糖含量测定的显色条件即按照1:7的比例直接配制苯酚-硫酸显色液,在4℃条件下加入样品溶液,在90℃水浴进行30 min显色后,于490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多糖含量.通过传统最佳显色方法的验证试验和改进后的显色方法测定多糖含量的结果比较,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精密度高、准确度高、实用性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