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5.5醋酸-磷酸盐缓冲液如何配制方法
先确定你需要的浓度,比如0.1mol/l什么的,还有量,比如1l
其次选择需要的磷酸盐,一般磷酸二氢钠和磷酸二氢钾用的比较多
然后用所需配制量的90%~95%的水来溶解所用的盐
再用ph计测量ph值,一般磷酸二氢钠和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液ph都低于5,这时慢慢滴加20%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ph调至你需要的值,一般ph调节到所需值正负0.05之间就没问题了
最后,用容量瓶定容即可
硼酸-氯化钾缓冲液(pH9.0) 取硼酸3.09g,加0.1mol/L氯化钾溶液500ml使溶解,再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210ml,即得。
醋酸盐缓冲液(pH3.5) 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ml,用2mol/L盐酸溶液或5mol/L氨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3.5(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醋酸-锂盐缓冲液(pH3.0) 取冰醋酸50ml,加水800ml混合后,用氢氧化锂调节pH值至3.0,再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3.6) 取醋酸钠5.1g,加冰醋酸20ml,再加水稀释至250ml,即得。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3.7) 取无水醋酸钠20g,加水300ml溶解后,加溴酚蓝指示液1ml及冰醋酸60~80ml,至溶液从蓝色转变为纯绿色,再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3.8) 取2mol/L醋酸钠溶液13ml与2mol/L醋酸溶液87ml,加每1ml含铜1mg的硫酸铜溶液0.5ml,再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5) 取醋酸钠18g,加冰醋酸9.8ml,再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6) 取醋酸钠5.4g,加水50ml使溶解,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4.6,再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6.0) 取醋酸钠54.6g,加1mol/L醋酸溶液20ml溶解后,加水稀释至500ml,即得。
醋酸-醋酸钾缓冲液(pH4.3) 取醋酸钾14g,加冰醋酸20.5ml,再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醋酸-醋酸铵缓冲液(pH4.5) 取醋酸铵7.7g,加水50ml溶解后,加冰醋酸6ml与适量的水使成100ml,即得。
醋酸-醋酸铵缓冲液(pH6.0) 取醋酸铵100g,加水300ml使溶解,加冰醋酸7ml,摇匀,即得。
磷酸-三乙胺缓冲液 取磷酸约4ml与三乙胺约7ml,加50%甲醇稀释至1000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3.2,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 取磷酸二氢钠38.0g,与磷酸氢二钠5.04g,加水使成1000ml,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pH2.0) 甲液:取磷酸16.6ml,加水至1000ml,摇匀。乙液:取磷酸氢二钠71.63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取上述甲液72.5ml与乙液27.5ml混合,摇匀,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pH2.5) 取磷酸二氢钾100g,加水800ml,用盐酸调节pH至2.5,用水稀释至1000ml。
磷酸盐缓冲液(pH5.0) 取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一定量,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值至5.0,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pH5.8) 取磷酸二氢钾8.34g与磷酸氢二钾0.87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pH6.5) 取磷酸二氢钾0.68g,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5.2ml,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pH6.6) 取磷酸二氢钠1.74g、磷酸氢二钠2.7g与氯化钠1.7g,加水使溶解成400ml,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含胰酶)(pH6.8) 取磷酸二氢钾6.8g,加水500ml使溶解,用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另取胰酶10g,加水适量使溶解,将两液混合后,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pH6.8) 取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50ml,加0.2mol/L氢氧化钠溶液118ml,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pH7.0) 取磷酸二氢钾0.68g,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29.1ml,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pH7.2) 取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0ml与0.2mol/L氢氧化钠溶液35ml,加新沸过的冷水稀释至200ml,摇匀,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pH7.3) 取磷酸氢二钠1.9734g与磷酸二氢钾0.2245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调节pH值至7.3,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pH7.4) 取磷酸二氢钾1.36g, 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79ml,用水稀释至200ml,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pH7.6) 取磷酸二氢钾27.22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取50ml,加0.2mol/L氢氧化钠溶液42.4ml,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pH7.8) 甲液:取磷酸氢二钠35.9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
乙液:取磷酸二氢钠2.76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取上述甲液91.5ml与乙液8.5ml混合,摇匀,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pH7.8~8.0) 取磷酸氢二钾5.59g与磷酸二氢钾0.41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即得。
血液缓冲系统对固定酸的缓冲主要靠缓冲液。
缓冲液的pH可由酸及其盐的浓度比的改变而适当决定。当在此溶液中加入强碱BOH,它与溶液中的弱酸HA之间发生HA+B +OH-→H2O+B A-的中和反应,此时OH-消失。另外在加入强酸Ha时,与盐MA起反应,而成为M +A-+H +a-→HA+M +a-,此时则H 消失。
扩展资料:
构成生物体内的缓冲系统的无机酸或盐类,是碳酸和碳酸氢盐(碳酸缓冲系统)以及亚磷酸盐与磷酸盐(磷酸缓冲系统),在血液中前者起主要作用,在组织细胞中后者起主要作用,但成为两性离子的蛋白质(在血液中是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或氨基酸的作用也很大。
还有在生物学实验中,用作器官或组织的介质的溶液常常需要缓冲液,为此有磷酸缓冲液,乙酸缓冲液等各种配方。
缓冲系统的影响因素有: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是影响缓冲容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缓冲系统溶液的pH可由酸及其盐的浓度比的改变而适当决定。当在此溶液中加入强碱BOH,它与溶液中的弱酸HA之间发生HA+B +OH-→H2O+B A-的中和反应,此时OH-消失。
另外在加入强酸Ha时,与盐MA起反应,而成为M +A-+H +a-→HA+M +a-,此时则H 消失。这样弱酸及其盐的混合溶液都消除了所加入的H 和OH-离子。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也是一样的。
缓冲系统具备的性质:
因此常显示保持一定pH的倾向(衡稳状态)。构成生物体内的缓冲系统的无机酸或盐类,是碳酸和碳酸氢盐(碳酸缓冲系统)以及亚磷酸盐与磷酸盐(磷酸缓冲系统),在血液中前者起主要作用,在组织细胞中后者起主要作用。
但成为两性离子的蛋白质(在血液中是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或氨基酸的作用也很大。还有在生物学实验中,用作器官或组织的介质的溶液常常需要缓冲液,为此有磷酸缓冲液,乙酸缓冲液等各种配方。
(1)醋酸-醋酸根缓冲溶液和磷酸根-磷酸氢根缓冲溶液不相同!
(2)醋酸-醋酸根缓冲范围PH= 3.74-5.74!
(3)磷酸根-磷酸氢根缓冲范围PH=11.4-13.4!
抗酸成分是HCO3-,抗碱成分是H2CO3。当在酸性条件下时,HCO3-会和氢离子结合变成H2CO3,减小氢离子浓度从而增大溶液的pH值;而在碱性条件下,H2CO3会电离出氢离子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从而减小溶液pH值。
酸性过强用NaHCO3中和
碱性过强用H2CO3中和
扩展资料:
人体各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主要通过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的运输作用,被迅速运到肺部排出,故几乎不影响血浆的pH,当产生比CO2酸性更强的酸(如磷酸、硫酸、乙酸等)时,血液中HCO3﹣/ CO2缓冲对便发挥缓冲作用。
缓冲溶液是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中的重要概念,缓冲溶液是指具有能够维持PH相对稳定性能的溶液。pH值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因稀释或外加少量的酸或碱而发生显著的变化,缓冲溶液依据共轭酸碱对及其物质的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pH值和缓冲容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缓冲溶液
二、缓冲液的种类
1、弱酸及其盐(弱酸及其共轭碱)体系pH=pKaφ±1
(1)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取醋酸钠18g,加冰醋酸9.8ml,再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2)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取无水醋酸钠20g,加水300ml溶解后,加溴酚蓝指示液1ml及冰醋酸60~80ml,至溶液从蓝色转变为纯绿色,再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3)磷酸盐缓冲液
取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50ml,加0.2mol/L氢氧化钠溶液118ml,用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2、弱碱及其盐(弱碱及其共轭酸)体系pOH=pKbφ±1
(1)氨-氯化铵缓冲液
取氯化铵1.07g,加水使溶解成100ml, 再加稀氨溶液(1→30)调节pH值至8.0,即得。
(2)氨-氯化铵缓冲液
取氯化铵5.4g,加水20ml溶解后,加浓氨溶液35ml,再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一般缓冲液是为了保证峰型,控制pH值等等。比如,你的流动相用水-甲醇就跑得很漂亮,那你就什么缓冲盐或者酸都不用加。
你的待测物质偏酸性,或者偏碱性,为了调整保留时间和峰型,会往里加磷酸盐,有的还会可以要求调节pH值至多少多少。药典后面有很多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三氟乙酸主要的功能是扫尾,但是它对色谱柱有一定损伤,如果峰型还好就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