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实验中 长导管的作用
使其分层,这时,破裂)
2
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有利于乙酸乙酯气体导出并使受热面积增大
4
浓硫酸的作用,然后再加入浓硫酸。(与浓硫酸稀释:催化剂,吸水剂
(有时题目中给你的药品不是乙酸,乙醇很快挥发了,浓硫酸就多了一个制取乙酸的作用)
脂化反应的实质,不能完全反应:这是有关浓硫酸的稀释问题,并且要先预热:
1
先小火加热,后大火加热: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易使人受伤,液面沸腾,浓硫酸遇水放出大量的热;预热,如果先加浓硫酸,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原理一样
另外告诉你点别的,不能插如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冷凝回流
长导管口处在饱和碳酸钠的液面上长导管的作用,需要用以给药品先制取乙酸,若一开始就大火加热,和除去挥发出的乙醇(溶解)和乙酸(中和)
3
试管向上倾斜45度,后加乙醇:放倒吸
先加入乙醇。(乙醇易挥发,防止试管局部温度过高
不可能,因为浓硫酸本身就有吸水性,经过吸水变成稀硫酸。如果想反其道而行之,蒸馏水而使硫酸变浓,就必须要保证硫酸在变浓的同时不会再吸收未被蒸馏的水,而这种步骤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浓硫酸一般是用三氧化硫通路稀硫酸中获得,另外:蒸馏稀硫酸只能获得较浓的硫酸,而非浓硫酸,前者对浓度没有限制,后者是专指浓度为98.4%的硫酸。
不会裂,如果温度很高的话会融化。裂的原因是冷热相击所以导致裂的,而在升温的过程中并不会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所以不会炸裂。
但是试管是能承受低于1700度的高温,如果温度很高的话会使试管融化。
试管使用注意事项
(1)装溶液时不超过试管容量的1/2,加热时不超过试管容量的1/3。
(2)用滴管往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应悬空滴加,不得伸入试管口。
(3)取块状固体要用镊子夹取放至试管口,然后慢慢竖起试管使固体滑入试管底,不能使固体直接坠入,防止试管底破裂。
(4)加热使用试管夹,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加热盛有固体的试管时,管口稍向下,加热液体时倾斜约45°。
(5)受热要均匀,以免暴沸或试管炸裂。
(6)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破裂。
(7)加热时要预热,防止试管骤热而爆裂。
(8)加热时要保持试管外壁没有水珠,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爆裂。
(9)加热后不能在试管未冷却至室温时就洗涤试管。
(10)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时,将试管夹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若将试管长度三等分时,则试管夹夹在靠试管口的那端的三分之一的部位以内为合理。
(11)加热应用外焰。
因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且中和反应也会放热,故看到液体沸腾;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加热试管时,应先给试管均匀预热,然后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故填:液体沸腾;2NaOH+H 2 SO 4 =Na 2 SO 4 +2H 2 O;先均匀预热,然后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铜和浓硝酸常温下直接反应,放出红棕色的no2,方程式为: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铜和稀硝酸在常温下也可直接反应,但速率较慢,所以也可以采用加热来加快速率,放出无色的no,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