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水的毒性有多大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毒性:属低毒类。
进入人体的甲苯,可迅速排出体外。甲苯易挥发,在环境中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反应。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广泛分布在环境中。水中的甲苯可迅速挥发至大气中。甲苯毒性小于苯,但刺激症状比苯严重,吸入可出现咽喉刺痛感、发痒和灼烧感;刺激眼粘膜,可引起流泪、发红、充血;溅在皮肤上局部可出现发红、刺痛及泡疹等。重度甲苯中毒后,或呈兴奋状:躁动不安,哭笑无常;或呈压抑状:嗜睡,木僵等,严重的会出现虚脱、昏迷。甲苯微溶于水,当倾倒入水中时,可漂浮在水面,或呈油状分布在水面,会引起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的死亡。受污染水体散发出苯系物特有刺鼻气味。甲苯为一级易燃物,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具爆炸性。发生爆炸起火时,冒出黑烟,火焰沿地面扩散。进入现场,眼睛、咽喉会感到刺痛、流泪、发痒,并可闻到特殊的芳香气味。
查找到常温下的4个溶解度数据都不尽相同
1、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560~570mg甲苯/kg水(常温下)
2、甲苯 Solubility in water 0.053 g/100 mL (20~25℃)
3、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0.47 g/l (20~25℃)
4、甲苯几乎不溶于水(0.52 g/l)
在《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有机卷上终于找到准确数据了:
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
16℃ 0.047g/100 mL
20℃ 0.050g/100 mL
25℃ 0.053g/100 mL
30℃ 0.057g/100 mL
50℃ 0.068g/100 mL
70℃ 0.083g/100 mL
100℃ 0.11g/100 mL
规律: 温度升高,溶解度将有所提高。
PPM为百万分之一,自己换算下。常温下应该是500多PPM 。
CH3CI、硝基苯等极性较强,为何它们不溶于水?有些教科书上将相似相溶规律中的相似仅提及溶质、溶剂的极性是很不够的。尽管溶质溶剂极性的相似是其能否相互溶解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物质的溶解性还取决于它们分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与大小的相似。例如,水和乙醇可以无限制的相互混溶、煤油与乙醇只是有限度地相互溶解,而水和煤油几乎完全不相溶。对于这些事实,如果只从分子极性的角度来考虑是难以令人满意的,但我们可以从分子结构上得到解释。水和乙醇的分子都是由一个一OH与一个小的原子或原子团结合而成,其结构很相似,分子间都能形成氢键,因此能无限制地相互相混。无疑,随着醇分子中烃基的增大,它与水分子结构上的相似程度将降低,醇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将随之减小。煤油主要是分子中含有8—16个碳原子的烷烃的混和物,因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烷烃的烃基,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它们能互溶,但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跟烃基毫不相干的—OH。因此,它们的相互溶解是有一个的限度的。水的分子结构与煤油毫无相似之处,煤油不溶于水、极性较强的CH3CI、溴苯、硝基苯不溶于水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低分子量的羧、酸、醇、醛、酮等易溶于水,则可以从其分子的极性及其分子与水分子能形成氢键得到解释。
除非长年累月在敞开的流动水中浸泡,那么可以除掉部分
另外甲苯是可以与水中某些成分(包括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反应的,反应产物有的毒性更大
“为什么我的碱水和甲苯分液后酸还原出大量甲苯?”表述不太清楚啊,很可能是你的分液不彻底,就是说水相中还有甲苯,所以在后面做反应的时候还有大量甲苯。
你想要的酚是在水相还是有机相中?你在用小苏打水溶液和二甲苯逆流萃取时有没有检测水溶液呢?因为酚是弱酸性,在小苏打水溶液中会部分溶解的,所以说在这一步中我觉得二甲苯中只有很少的酚。
酚本身在紫外下显色,所以我觉得最好是在萃取时一直检测你想要的酚是在哪一相中。
沸点130以上,水溶性小,价格便宜?这种溶剂非常少见啊
2、用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可以吸收有机物质
3、紫外光(UV)去除水中微量甲苯(<10 mg/L)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pH为7时,去除速率常数k为0.453 h-1,半衰期为1.53 h在pH为5~9的范围内,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变化不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甲苯的降解产物,讨论了甲苯降解的机理.测定了甲苯降解过程中溶解氧的变化和pH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