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耐压测试时间要求
一、组件外观检测:
执行标准:IEC61215:2005,IEC61646:2008,IEC61730:2004,UL1703:2008
检测项目:太阳能电池表面应完整、清洁、无机械损伤,电池与基座应粘贴牢固,边缘要密封。
组件监测台(照度>1000Lux)
照度计(量程>1000Lux)
数码相机
游标卡尺
千分尺
卷尺
二、绝缘耐压检测:
执行标准:IEC61215:2005,IEC61646:2008,IEC61730:2004,UL1703:2008
测试项目:耐电压测试(漏电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湿漏电流测试
三、稳态模拟器及I-V测试
执行标准:IEC61215:2005,IEC61646:2008,IEC61730:2004,UL1703:2008,IEC60904.3/9
试验项目
辐照度Irr
温度Temp
剂量Time
光老练试验Light soaking
600~1000
50℃
43KWH/m2
热斑耐久试验
700(800)~1000
50℃
5or 1h
温度系数的测量
1000W/m2
55~25↓
Continuous
STC/NOCT性能
800~1000
25℃
低辐照度下的性能
200W/m2
25℃
zui大功率测量
1000W/m2
25℃
四、组件户外测试:
执行标准:IEC61215:2005,IEC61646:2008,IEC61730:2004,UL1703:2008
测试项目:温度系数的测量,电池标称工作温度的测量(NOCT),热斑耐久试验(主要应用于前期试验),低辐照度下性能(200W/m2)
IEC61215:2005规定不均匀度不超过±2%的光照条件下找出zui热电池片,均匀性对稳态模拟器是zui困难的指标,几乎需要AAA及模拟器来实现,对组件厂是不实现的,因此的方法是户外完成前期试验。(IEC61646:2008对薄膜组件的定义为“During this process,the irradiance shall not change by more than±2%,薄膜的试验条件同晶体硅不太一样。)
温度系数的测量:
新标准要求BBB及或以上的光源
若是侧打光方式的脉冲模拟器不太适合展开温度系数的测量,因为IEC61215:2005&Ed.3规定的测试点,组件经高低温试验箱中取出,受自然降温速率影响,组件上下温差很大。比较实现的做法是户外完成,将测试样品和标准器件遮挡阳光和避风,直至其温度均匀,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差在2℃以内,或允许测试样品达到一个稳定平衡温度,或冷却测试样品到低于需要测试温度的一个值,然后让组件自然升温。
五、组件紫外预处理检测:
执行标准:IEC61215:2005&Ed.3,IEC61646:2008,IEC61345:1998
检测项目:
试件
执行标准
波长/波段
试验判断依据
对应测试仪器
组件
IEC61215
IEC61646
280~385nm
280~400nm
外观检查
zui大功率测定
绝缘电阻测试
外观检查台
模拟器/I-V测试
绝缘耐压测试仪
封装膜
IEC61215
IEC61646
280~385nm
280~400nm
交联度测试
黄变指数
剥离强度试验
透光率测试
交联度测试系统
分光光度计
材料试验机
雾度议
密封胶
ASTM C1184
340nm/nm
拉力强度试验
材料试验机
六、热循环-湿热-湿冷冻测试:
执行标准:IEC61215:2005&Ed.3,IEC61646:2008,VDE0126-5:2008
试验目的:
测试项目:
组件类型
Voc
Isc
TC200热循环
湿冻试验
1.4×1.1m薄膜
100V
1.66A
试验全程通电测试
试验全程通电测试
2.6×2.2m薄膜
290V
2.66A
试验全程通电测试
试验全程通电测试
湿热试验:85℃、85%RH条件下1000小时
湿冻试验:-40℃~85℃
85±5%R,H.@85℃
七、引出端强度测试:
执行标准:IEC60068-2-21:2006,IEC61215:2005&Ed.3,IEC61646:2008,UL1703:2008,VDE0126-5:2008
测试目的:用于确定引出端及其组件体的附着是否能承受正常安装和操作过程中所受的力。
试验项目:
项目
试验荷重
拉力试验
弯曲试验
组件接线盒
20N、40N、89N
40N(IEC60068)
89N(UL1703)
20N(IEC60068)
弯曲试验:引出端承受相对于初始位置至少300的弯曲,试验样品本体在2~3秒钟时间内,倾斜大约900,然后以同样的时间使其恢复到初始位置。自动完成10次循环。
八、湿漏电流测试:
执行标准:IEC61215:2005&Ed.3,IEC61646:2008,UL1703:2008,VDE0126-5:2008
试验目的:光伏组件湿漏电流试验用于验证组件经雨、雾、露水或溶雪等气候造成的湿气进入组件内部对电路引起腐蚀、漏电或安全事故的影响。
耐压(漏电流)及绝缘电阻测试条件
IEC61215
绝缘试验
500V或1000V加两倍组件zui大系统电压
湿漏电流试验
500V或组件系统电压的较大值
IEC61646
绝缘试验
500V或1000V加两倍组件zui大系统电压
湿漏电流试验
500V或组件系统电压的较大值
IEC61730
绝缘试验
应用等级A:2000V加4倍系统zui高电压
应用等级B:1000V加2倍系统zui高电压
湿漏电流试验
等同现行的IEC61215/61646
UL1703
漏电流测试
zui大的额定系统电压
耐压测试
两倍于系统电压加上1000V的直流电压
潮湿绝缘电阻测试
500V直流电压
VDE0126
工频耐压试验
2000V+4倍的额定电压(交流电压)
湿漏电流试验
等同现行的IEC61215/61646
耐压试验说明:
IEC61215、61646、61730均未给出耐压测试的合格/失败判断依据,我们可以引用UL1703“Dielectric Volatage-Withstand Test”作为试验判断依据,即:耐压测试阶段漏电流不超过0.05mA。另外,程序升压时,不应大于500V/s,组件属于电容性负载,瞬间充电电流造成漏电流超标。
九、水压式载荷测试:
执行标准:IEC61215:2005&Ed.3,IEC61646:2008,UL1703:2008
试验目的:
试验项目:
十、冰雹撞击测试:
执行标准:EC61215:2005&Ed.3,IEC61646:2008
试验目的:验证光伏组件抗冰雹冲击能力。
十一、旁路二极管热性能测试
执行标准:IEC61215:2005&Ed.3,IEC61646:2008,UL1703:2008,VDE0126-5:2008
试验目的:评价旁路二极管的热设计及防止对组件有害的热斑效应性能的相对长期的可靠性。
十二、可接触性测试
执行标准:IEC61032-1997,IEC61730:2-2004,UL1703-2008,VDE0126-5:2008
试验目的:用于检测对人的手指误接触危险部件保护,也可以用来检测接线盒开口机械强度。
VDE0126-5:2008试验条件:
1、可重复接线式接线盒盒盖的固定-无螺栓紧固式盒盖
将IEC61032中规定的试验11,在75N的作用力下,置于所有能够引起盒盖松动的位置,并保持1min,试验中,盒盖不应松动。
2、电气安全防护
应使用IEC60529中规定的试验值,在20N的测试下,对接线盒进行检测。试验前,所有不需要工具便可松开的盒盖与壳体上的部件全部被卸下。测试中不应触碰到带电部分。
接地连续性测试
试验目的:证明组件所有裸露导体表面之间有一导电通路,这样光伏系统中裸露导体表面能够充分地接地。只有组件存在裸露导体时,如金属框架或金属接线盒,才要进行本试验。
十三、组件破裂测试:
执行标准:IEC61730-2:2004,AS/NZS2208:1996,ISO12543-2:2006,ISO12543-3:1998
试验目的:确认假如组件破裂后划伤或刺伤的危险性,本试验引自ANSIZ97.1中的碰撞试验。
撞击袋形状和尺寸按IEC61730要求设计撞击袋用*弹或铅球(直径2.5~3mm即7.5号子弹)填充到要求重量撞击袋的外表面用胶带包裹试验时撞击袋用1.3cm宽的有机玻璃丝增强的压断敏胶带*包裹测试框架以减小试验中的移动和偏转结构框和支柱为100mm×200mm或更大的槽钢。
撞击袋充以45.5Kg中的*弹,从1.2m的垂直高度自由下摆时将产生542J的动能。
十四、接线盒孔口盖敲击测试
执行标准:Implemtation of standards:IEC61730-2:2004,VDE0126-5:2008
试验目的:用于检测接线盒孔口盖是否对组件有影响。
十五、落球冲击测试
执行标准:UL1703:2008“Impact Test”组件及接线盒撞击试验
ISO12543-2:1006,ISO12543-3:1998“钢化玻璃”,“夹层玻璃”
VDE0126-5:2008光伏接线盒
试验目的:以规定重量之钢球调整在一定的高度,使之自由落下,打击试件,观察其受损程度,用以判定组件、玻璃及接线盒的品质。
落球质量Ball quality
535g(UL1703:2008)组件/接线盒
1040/2260g(ISO12543)钢化玻璃/夹层玻璃
1J(VDE0126-5:2008)接线盒(可靠率冲击*)
落球高度1m以上
十六、盐雾腐蚀测试
执行标准:UL1703:2008,IEC61701:1995
检测项目:
组件接线盒、背膜:参照IEC61701-1995(等效GB/T18912-2002)光伏组件盐雾试验,此标准引用了IEC60068-1:1988(等效GB/T2421-1999)标准,主要针对电工电子产品(接线盒)的环境试验;背膜则可能因盐雾环境的高温造成透气透水性变差,从而引起水份的渗透造成组件内部的变化(涂锡铜带的腐蚀、EVA、PVB同薄膜或硅片间的起泡甚至脱离)。
十七、热斑耐久测试
执行标准:UL1703:2008
试验目的:
检测项目:
EVA、PVB检测
执行标准:ISO10147:1994、GB/T18474:2001、GB/T2790:1995、GB/T2791:1995、HG-3698:2002、GB2410:1989、GB/T1037:2008、GB/T1634.2:2004、ASTMD2732、GB/T13519-1992
检测项目:
剥离强度、热熔、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汽性、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热收缩
十八、密封胶测试
执行标准:ASTM C1184:2000
测试项目:
流动性的测定、挤出性的测定、硬度、热老化、表干时间测定、拉伸粘结性的测定、冷拉-热压后粘结性、浸水后定伸粘结性、光老化后粘结性
十九、钢化玻璃、夹层玻璃测试
执行标准:SAC/TC225:2010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试验项目基本等同于IEC61646:2008及IEC61215:2005
ISO12543-2:2006、ISO12543-3:1998“钢化玻璃、夹层玻璃”
GB15763.2:2005“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钢化玻璃”
GB15763.3:2009“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3部分:夹层玻璃”
检测项目:
尺寸及其允许偏差:直尺
厚度及其允许偏差:游标卡尺(或千分尺)
外观质量:目测
弯曲度:直尺+塞尺
抗冲击性:落球冲击试验机
碎片状态:曲率半径0.2mm小锤或冲头
散弹袋冲击性能:散弹袋冲击试验机
表面应力:应力测试仪
耐热冲击性能:热老化试验箱+冰箱
二十、涂锡铜带,锡铅焊料,料浆测试
执行标准:GB/T2059:2008“铜及铜合金带材”
检测项目: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
洛氏硬度试验:
弯曲试验:
电阻系数测量:
维氏硬度试验: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
晶粒度:
GB/T3131:2001“锡铅焊料”、YS/T612:2006“太阳能电池用浆料”
二十一、接线盒测试
执行标准:DIN VDE0126-5:2008“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selected materials of main part for terrestrial solar cell modules-part1:Junction box”
CGC/GF002.1:2009“地面用太阳电池组件主要部件选材技术条件 第1部分:接线盒
根据光伏产品出口的国家或地区不同,需要的认证也不一样,主要包括:中国金太阳认证、欧盟CE认证、TUV/VDE认证、MCS认证、加拿大CSA认证、美国ETL认证、UL认证、澳洲SAA认证、CEC列名等。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更多关于光伏组件需要哪些认证,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a15d00161583670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以确认组件能够承受高温高湿之后随之的负温度影响,以及对于温度重复变化时引起的疲劳和热失效,另外确定光伏组件曝露在高湿度下而产生的热应力及能够抵抗湿气长期渗透之能力,其试验设备设计与能力需满足IEC61215、IEC61646 的相关温湿度变化曲线的要求。
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板)的设计使用年限大约是20~30年,而可靠性中的热性能试验为模拟地面用光伏组件的设计验证,让组件能够在一般气候下长期操作20年以上。
扩展资料
光伏组件试验箱
1、湿-冷(冻)试验:
在室温下将光伏组件放入环境试验箱内,完成10次循环。最高和最低温度应在所设定值的±2℃以内,室温以上各温度下,相对湿度应保持在设定值的±5%R·H以内。
外壳采用优质A3钢板(t=1.2mm)数控机床加工成型,表面进行喷塑处理,光洁、美观;保温材质:高密度玻璃纤维棉,保温厚度为100mm;搅拌系统:采用长轴风扇电机,耐高低温之不锈钢多翼式叶轮,强度对流垂直扩散循环;
2、光伏组件试验箱/光伏组件湿冻试验箱加热系统
采用远红外镍合金高速加温(3KW×3)电加热器;高温完全独立系统,不影响低温试验、高温试验及湿热;
3、光伏组件试验箱/光伏组件湿冻试验箱加湿系统
外置式锅炉蒸汽式加湿器;具有水位自动补偿、缺水报警系统;远红外不锈钢高速加温(0.75KW×4)电加热器;湿度控制均采用P . I . D +S . S . R,系统同频道协调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伏组件试验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伏组件双85试验箱
1、测试项目比较多,我重点介绍下光伏组件在电站现场需要的测试项目,目前国际主流的标准是IEC62446,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也有类似的指导规范大同小异。
2、重点几个是绝缘电阻,接地连续性,IV特性,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红外或EL测试,风速辐照度等环境测试,详细可以参考我之前百度文库的文章《太阳能光伏电站测试运维解决方案》
二看焊接工艺。看电池片串焊的时候有没有漏焊,这个可以直接通过外观看出。
三看背面承压的质量。承压有没有不平整的情况,或是气泡,褶皱等。要发现气泡和褶皱其实不难,在阳光下就可以看出。
四看边框质量。是不是严格成矩形,误差是不是太大。
五看转化率。高的转化率才是稳定收益的保证!这个转化效率表面是看不出来的,需要对比组件参数。
总结:组件是光伏电站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问题,老百姓花血汗钱建的光伏电站发电就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收益了。所以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用户都要学会自我鉴别组件的好坏,把好电站的第一道关。
如果对您有帮助的话,欢迎收藏、转发或订阅我们哦,更多光伏新鲜资讯及时更新!
壹优农村光伏,新农村建设太阳能应用第一服务商。
TUV,日本JET
PVm,澳洲SAA,英国MCS,美国UL
ETL,加拿大CSA
cUL
cETL,ROHS认证等差别:光伏产品也分很多,组件(单晶
多晶
非晶
薄膜)接线盒
控制器
逆变器
汇流盒等,体现在采用的测试标准和MONEY上面,哈哈,动不动几十WUL
1703,平板型太阳能组件安全认证标准UL
4703光伏电线电缆安全标准
UL
1471
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电源转换器、控制器及连接设备至供电系统安全标准IEC
61215: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IEC
61646+
IEC
61730:
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IEC
61730:
光伏组件安全鉴定IEC
62124:独立光伏系统IEC
62109
IEC
62116:并网逆变器IEC
61427:太阳能蓄电池
想让系统设计阶段实现适当的能量输出与安全水平,就要确保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的安全运行。一旦光伏装置投入运行,就要保证不会因为不符合标准的安装或者维修影响到系统的长期性能。在这情况下,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一些关键特性需要定期进行适当的电气测试和检验。下面介绍的光伏检测原因,会让你明白光伏系统安装之后的定期光伏检测的重要性。
防止火灾风险
随着过去几年屋顶太阳能安装系统数量的增长,光伏系统设备长时间运行在户外环境中,光照、雨水、风沙等都是加快电缆和连接器等设备发生老化的因素,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绝缘性能,导致设备故障,严重的还会引发火灾。对电气设备定期进行光伏检测,既能保证系统安全的运行,又能减少电气故障带来的潜在火灾危险,因此有必要定期对光伏系统的电气布线和发电设备进行光伏检测。
避免接地失效
和全部的电力设备一样,太阳能电池板和支架系统一定是接地的,来减少潜在的点击和火灾。假如接地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了,那么靠近且接触光伏系统的金属部件的人都有概率受到电击的。就算被电击的概率不高,一旦发生,因为阵列的高电压,实质损害的几率还是很高的,同时还会带来从屋顶安装掉落的危险。
减少接地故障
光伏发电系统,属于大型的系统,大部分长长的布线埋在地下。低绝缘水平把使光伏系统发的电泄漏到了地面上。逆变器的绝缘监测或剩余电流监测功能在潮湿的条件下还会阻止逆变器启动,又会很大程度降低光伏安装的运行效率。
表面污染和物理损坏
导致运行效率和系统性能的降低,是因为PV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变脏或被污染了。再加上在暴露的环境下可能会导致光伏安装部件的物理损坏。线缆涂层磨损或被啮齿类动物啃坏都可能造成金属导线裸露,造成电击危险。所以通过周期性的光伏检测可以确定潜在的故障。
IEC62446标准规定
根据IEC62446提出要对现有的安装进行定期检测。系统记录、光伏系统调试和光伏检测的最低要求在这个标准里得到了定义。该标准不但规定了最低电气测试和电气设备的光伏检测要求,还规定了怎么样记录光伏检测和检测结果,在安装后提供给消费者。
实行保修与承诺
定期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光伏检测能够帮助鉴别与确认持续安全运行和最大能量输出性能,能够将检测作为产品保修和光伏系统部件保障的一部分。
为中国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中科检测可开展光伏电站检测服务,中科检测过产品及体系认证、计量、验货、培训、标准及行业服务、能力验证、技术咨询等全产业链质量保证服务,帮助合作伙伴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看要电站现场测试还是实验室内的组件检测,我们跟第三方打交道比较多,目前主流的第三方也是用的我们的光伏检测仪器,比较权威的是南德,莱茵,中认,中检,国内的有英格尔 挪亚,剩下的还有SGS 德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