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严重吗?
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疱疹病毒,分布广泛。CMV感染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等病变,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可能有关。新近报道,艾滋病与CMV感染可能有关。常通过性交传播。故列为性传播疾病。
巨细胞病毒感染在人群中较广泛,能引起全身各器官组织病变,胎儿、婴儿的严重损害,甚至死亡,并可能与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所以了解巨细胞病毒,积极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很重要。
[病理学]
[病原体]
CMV又称为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亚科,是人类疱疹病毒组中最大的一种病毒。由分子量约为150x106的线状双股DNA所组成。其形最大由162个壳粒(capsomer),正20面体构成。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结构。形态与单纯疱疹病毒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非常相似,不易区别。
CMV只能在人纤维母细胞的组织培养中增殖,而不能在其他动物细胞中生长,增殖非常缓慢,其复制周期为36-48小时,比单纯疱疹病毒复制周期8小时要长得多。初次分离需一个多月才能出现特殊的细胞;细胞变园,膨胀,细胞及核巨大化,核周围出现一轮“晕”的大型嗜酸性包涵体。在活体中的靶细胞主要是上皮细胞。人类CMV各株之间有广泛交叉反应。
CMV在20%乙醚中最多存活2小时。pH<5时,或置于56℃30分钟,或紫外线照射5分钟可被充分灭活。CMV的感染性对冻融或存于-20℃或-50℃均不稳定,10%的家用漂白粉可使其感染性明显降低。
CMV感染的特征时出现有典型的胞浆及核内包涵体的巨大细胞,故又名巨细胞病毒。它在人体组织中可形成肥大的细胞,引起巨细胞包涵体病。
发病机理
初次感染后,CMV将在宿主细胞中无限期存在成潜伏状态。可能累及多种组织器官,尸检提示肺、肝、胰、唾液腺、中枢神经系统及肠也可能是病毒潜伏场所。先天性感染的严重程度,与缺乏产生沉淀抗体的能力和T细胞对CMV的应答有关。儿童和成年人感染CMV后,在外周血中出现具有抑制细胞毒表型的活化T淋巴细胞,如果宿主的T细胞功能受损,潜伏的病毒就可能复活并引起多种症候群。组织移植后发生的慢性刺激,为CMV活化,诱发疾病提供了条件。某些针对T细胞的强烈免疫抑制剂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与临床CMV症候群高发率有关。此外,CMV在功能上可作为辅助因子,使潜伏感染的HIV活化。
传染源
传染源是病人及其急性带毒者。已发现在血液、唾液、眼泪、尿液、精液、粪便、子宫颈和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中存在CMV。病毒可由乳汁、唾液及尿排出,可持续数周到几年。
易感人群
CMV遍布世界各地,人对其有广泛的易感性。人是CMV的唯一宿主。
血清学调查表明:40-100%成人有CMV抗体,其流行无季节性倾向。
不同国家及不同经济状况感染率不同。在亚洲和非洲90%的人口受感染,其中大多数人在青少年时期即有抗体,说明感染年龄较早,而西方国家其感染发生较晚。调查还表明,低经济收入人群较高经济收入人群感染率高。70岁左右人群比20岁左右人群抗体阳性率高。女性易感年龄在20-30岁,男性则在35岁以后,到50-60岁,男女之间抗体阳性率基本相同。虽然体内已经产生循环抗体,但病毒仍能够持续或间断排除,因此是致慢性或隐性感染。
多数人一生中都感染过CMV,但主要为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成人CMV感染和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病毒往往以潜伏感染的形式持续终生,只有当宿主免疫状态失去平衡,如器官和骨髓移植、癌症、数学、妊娠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时,潜伏的病毒才复活。潜伏病毒的复活和无症状的携带者都能引起病毒的传播。如因器官移植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常因所供器官和输入血液中有潜伏病毒,或免疫抑制使潜伏的病毒活化而发病,艾滋病患者的CMV感染发病率高。
传播途径
巨细胞病毒的传播途径有:
(1)先天性感染(宫内感染):妊娠期,巨细胞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
(2)获得性感染(围产期感染):分娩时,如宫颈分泌物中有病毒,可经产道传播给新生儿。
(3)在产后,乳汁中可分泌病毒,所以在母乳喂养时可直接传播给婴儿。
(4)与排毒者长期接触,可经唾液、尿、眼泪等传播。
(5)同源性CMV感染:可经输血、器官移植等传播。同源性CMV感染是输血和器官移植的一种严重危害,多次输血或一次大量输血使原发和再发感染的危险性增高,输入含白细胞血液的危险性更高,器官或骨髓移植术后CMV感染率也高。
(6)性交传播:因为病毒常常存在于泌尿生殖道的分泌物、精液或宫颈分泌物中,所以通过性交可直接传播。
多从精液,宫颈分泌物,泪液及粪便(口腔性欲,吻肛)感染所致。 CMV感染途径(环)表 表1
母亲 胎儿 新生儿 婴幼儿 小儿,成人
阴道感染,接触感染
(唾液、尿等)
输血
肝 炎
呼吸道感染 隐性感染
肝炎
呼吸道感染
→成熟不良儿 体重增长慢 (免疫抑制剂等诱发) 肺炎
胃肠道粘膜
肝 炎 病毒血症
┌→无侵袭
│
└→感染 —— →病毒尿阳性的健康新生儿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样疾患 →病毒尿、肝功障碍
一过性血小板减少
隐性感染 输血
不明热
无症状感染
→全身性巨细胞包涵体病
↓
即或成活也出现智能障碍等体征
[免疫学]
CMV感染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CMV感染对胸腺发育及脾细胞、单核吞噬细胞、NK细胞及CTL细胞的功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对胸腺、脾脏的影响
实验室急性CMV感染的新生豚鼠,胸腺发育受抑,T细胞数减少,成年鼠感染CMV后,88%胸腺可检出CMV。
CMV感染致脾功能受影响,脾脏淋巴细胞对conA刺激的增殖下降,脾细胞产生的IL-2显著降低。
二、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CM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与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有关。CMV可以在单核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及一些尚未确定的单核细胞中复制,其中单核吞噬细胞最易感染CMV,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和效应功能。CMV感染后,可引起淋巴细胞的多种免疫功能受损。
CMV感染多表现为急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CMV抗原和HSV抗原增殖反应减弱,诱导干扰素水平下降,CD4/CD8比值从1.7±0.7下降为0.2+0.2,T细胞活性降低.这种变化有的可持续相当长时间,病后10个月,大多数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仍未完全恢复正常。
CMV感染的免疫抑制作用主要是被病毒感染的大单核细胞和CD8细胞的功能异常所致。单核吞噬细胞在抗CMV免疫中起着枢纽作用,不但可以直接吞噬、杀伤病毒,更重要的是可以处理、提呈抗原,分泌细胞因子,调控和扩大免疫反应。当CMV感染后,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受到影响,CMV感染巨噬细胞引起其吞噬功能降低,细胞内氧自由基产生减少,FC受体、补体受体的表达发生改变,且其抗原提呈功能降低,产生IL-1降低,对IL-1及IL-2的反应亦降低。Moses等用胸腺细胞增殖试验检测,IL-1活性降低,IL-1产生降低可引起TH/TS细胞比例失衡。
NK细胞有拮抗CMV扩散的作用。NK细胞积极参与了抗CMV感染的全过程,但存在高的NK活力不一定是保护性应答,而是活动性感染的证明。NK细胞虽不能阻止原发性CMV感染的出现,但一旦存在感染后,NK细胞能在CMV感染早期出现,有限制扩散、使感染局限的作用。NK细胞、CTL细胞是抗CMV的重要效应细胞。在CMV复制早期,感染性病毒体产生前,它们能裂解感染细胞,使病毒在细胞间扩散流产。在小鼠模型中,病毒作用了3-5天时,抗病毒效应由NK细胞介导,NK细胞活性可由IFN增强。6-21天,脾、外周血存在CTL细胞的杀伤活性。NK细胞、CTL细胞活性的高低决定了机体对CMV感染的敏感性及感染恢复的难易性。但CMV感染时,NK细胞及CTL细胞活性亦受到严重影响。此外,特异性细胞免疫有阻止CMV感染再发作用。有人检测了20个发生CMV感染肾移植受者T细胞应答,发现有14个有CMV细胞毒应答,而6个不出现细胞毒应答者有严重的临床后果。因此,特异性T细胞存在,有阻止CMV感染再发的作用。
三、抗体有降低CMV感染的毒力作用
机体受CMV的感染后,可出现多种抗体。乳汁、宫颈分泌物、唾液中尽管有特异性抗体出现,包括中和抗体。但仍能检出CMV,说明抗体并不能阻止病毒扩散。胎儿从母体被动获得的抗体不能阻断经宫内、产道或乳汁传播的感染。研究证明,致死性CMV攻击前,在小鼠腹腔或静脉注入0.2ml高效价抗CMV球蛋白,可完全保护动物免于死亡。1个月后再用CMV等二次攻击,动物仍全部存活,表明抗体有降低CMV的毒力作用。
孕妇感染了巨细胞病毒会有何后果?
孕妇感染了巨细胞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胎儿先天性感染,流产和死胎。
先天性感染的婴儿出生时可无症状,但也有严重者可累及多脏器,甚至死亡。有症状者可见肝脾肿大,黄疸,瘀斑或紫癜,脉络膜视网膜炎,小头畸形等。所有活着的患儿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视力减退,意识、运动障碍,智力迟钝等。婴儿出生后经产道或哺乳感染的,为后天获得性感染,一般症状轻,预后良好,个别有肝功异常。
[临床表现]
巨细胞病毒感染有何症状?
健康的成年人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似的表现,症状为低热,乏力,咽痛,淋巴结肿大,关节肌肉酸痛,多发性神经炎,周围血中有不典型淋巴细胞,脾大等。
妊娠期宫内感染可对胎儿造成损害,容易发生自然流产和死胎或是早产。新生儿症状可见肝脾肿大,黄疸,肝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化,小头畸形,智力低下,及视力、听力障碍等。
新生儿感染可无全身症状,有的仅表现为呼吸障碍症状,也有的可出现肝功能异常。不会出现神经损伤。
CMV感染的自然史很复杂,在原发性感染以后排毒,往往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然后感染转为潜伏。常有复发感染伴重新排毒。甚至在原发感染后很多年,潜伏病毒再激活,也可能有不同抗原性病毒株的再感染。CMV感染的临床表现与个体免疫功能和年龄有关。从表2所示,不论从垂直感染、平行传播或医源性感染所出现的症状与体征都是多种多样的。
表2CMV感染症临床经过与病型(Baerlocher等)
1.新生儿感染(先天性)
a.重症型:黄疸、贫血、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侵犯中枢神经,肺炎,心肌炎)
b.轻症型:假死,心脏肥大,高胆红素血症
2.出生后无症状期,乳儿期再感染CMV(先天性/后天性?)
a.全身型
b.呼吸系型(百日咳样)c.肝脾肿大
d.胃肠型
e.肾型?
3.后天型
a.流感型
b.单核细胞增多症型
c.呼吸系型
d.胃肠型
e.肝炎
f.因特殊医疗防御能力低下
g.无症型?
4.1、2、3项的后果即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关于后天性CMV感染症,在临床中常见于输血后的单核细胞增多症,由于免疫功能缺陷而发生血管、网膜炎、肺炎以及消化道感染。并且大多数患者合并格-巴氏综合征。
[诊断]
仅靠临床表现,不能诊断CMV感染,必须依靠实验室手段,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病毒或其特异性抗体(呈出4倍以上增加或持续抗体滴度升高)才能确诊。
一、病毒分离
最好用唾液、尿液、生殖道分泌物、乳汁和白细胞,接种到人的成纤维细胞内繁殖和分离,细胞病变效应(CPE)在1天或数周后出现,经固定和HE染色后可观察到巨细胞,核内有内包涵体,核周晕圈及嗜酸性胞浆内包涵体,很象“猫头鹰眼”(owl′s eye)亦可用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的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查。
二、血清抗体检测
最常用的有补体结合试验(CF)、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免疫酶试验(EIA)、间接血凝试验(IHA)和放射免疫试验(RIA)等检测CMV-IgG和IgM抗体。当单份血清标本已确定既往有CMV感染时,应当立即留血清标本,以及间隔2周、4周、8周再留血清标本,结合病毒分离可作原发感染诊断。
三、DNA探针
已广泛应用于检测CMV,其中以32P标记的探针敏感性最高,对某些标本来说,杂交方法可能比病毒分离更敏感。
四、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一)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采集的标本包括患者的血液、尿,以及腺体组织等。由全血制备的血沉棕黄层(buffy coats)可保存于-80℃;尿液标本可保存于液氮中。冻存标本应避免反复冻融。
尿液标本经2500r/min离心10min,以除去细胞碎片,收集上清液。由于尿液中含有PCR抑制剂,因此需用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预处理:50?l尿上清与50?l 20%PEG6000和25?l 2mol/L NaCl混合,置冰浴中6h;15000r/min离心30min收集沉淀。再于6400r/min离心3min;尽可能吸去上清,将沉淀悬浮于蒸馏水中。该悬液可直接用于PCR扩增;扩增时应于100℃加热10min,迅速置冰浴中冷却。
(二)模板DNA的制备
1.由血液标本制备模板DNA
方法A:向血清中加入NaCl使最终浓度为150mmol/L;取10?l 此血清于70℃处理45s后即可直接进行PCR扩增。
方法B:由血沉棕黄层(BCP)制备:① 用PBS洗涤BCP两次,收取沉淀。② 加入500?l 6mol/L盐酸胍,匀浆。③ 加入30?l 10mmol/L EDTA,10mmol/L NaCl,30?l20% Sarcosyl和5?l 蛋白酶K(10mg/ml),混合均匀,60℃反应1h。④ 加入1130?l 的乙醇,-20℃沉淀1~2h。⑤ 离心收集DNA沉淀。⑥ 用70%乙醇洗两次,最后将沉淀悬浮于少量10mmol/L Tris-HCl,1mmol/L EDTA中。置4℃备用。
2.由冰冻组织标本制备模板DNA:① 用恒冷切片机切取一块5~10?m冰冻组织块,置于1.5ml塑料管中。② 加入10%用缓冲液配制的福马林。③ 10min后离心1~2min轻轻倾去上清液,沉淀用乙醇洗2次。④ 于室温干燥10~60min。⑤ 加入抽提缓冲液(100mmol/L Tris-HCl,4mmol/L EDTA、pH8.0,400?g/ml蛋白酶K),使刚好浸没沉淀物(约50~100?l );将沉淀捣碎。福马林固定的或石蜡包埋组织经脱蜡和干燥后也可按此处理。⑥ 37℃放置过液。⑦ 置沸水中7min灭活蛋白酶K。⑧ 离心收集上清,取1~10?l 即可进行PCR扩增。
3.由尿液标本制备模板DNA:①100?l 尿上清液与100?l 6mol/L异硫氰酸胍,7?l 2mol/L NaCl和20?l 玻璃粉悬液(DNA PREP,Asahi Glass Co,Tokyo)混合。② 室温放置10min后,6400r/min离心2min,收集沉淀。③ 沉淀用50%乙醇,10mmo/L Tris-HCl、pH7.4, 50mmol/L NaCl洗一次,6400r/min离心1min。④ 同样洗涤沉淀2次,收集沉淀。⑤ 加入50?l 蒸馏水,于55℃作用15min。⑥ 15000r/min离心2min,收集上清(含HCMV DNA),进行PCR扩增,将此悬液于100℃加热10min,并迅速于冰浴中冷却。
(三)引物及探针
引物及探针的设计是根据已发表的CMV的直接早期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区和开始的4个外显子序列、晚期抗原gp64基因以及磷酸化蛋白pp71基因序列。常用的引物和探针列在表3中。
(四)PCR扩增步骤
1.10×反应缓冲液:100mmol/L Tris-HCl、pH8.4,500mmol/L KCl,25mmol/L MgCl2,2mg/ml明胶。
Taq DNA 聚合酶:5U/?l 。
10×dNTP:4种dNTP各2.0mmol/L。
引物:100pmol/L。
2.常规PCR扩增
10×反应混合物(50?l)反应缓冲液 5?l
10×dNTP 5?l
模板DNA 5?l
Taq DNA聚合酶 0.2?l (IU)
引物 各0.5?l
蒸馏水 3.8?l
加1~2滴矿物油。
将反应混合物于94℃加热5min;然后于95℃ 30s,55℃ 40s,72℃ 60s,扩增35~40循环。
表3 CMV PCR扩增所用的引物及探针
引物及
探针
序列(5′→3′)
位置
片段
大小
IE1
CCACCCGTGGTGCCAGCTCC
早期基因
159(bp)
IE2
CCCGCTCCTCCTGAGCACCC
IE3(探针)
CTGGTGTCACCCCCAGAGTCCCCTGTACCCGCGACTATCC
LA1
CCGCAACCTGGTGCCCATGG
晚期gp64
139
LA2
CGTTTGGGTTGCGCAGCGGG
LA3(探针)
TTCTTCTGGGACGCCAACGACATCTACCGCATCTTCGCCG
IE1a
AGATCGCCTGGAGACGCCAT
早期外显子1
139
IE1b
GGAATCCGCGTTCCAATGCA
IE2a
ATGGAGTCCTCTGCCAAGAG
早期外显子2
72
IE2b
CCGTGGCACCTTGGAGGAAG
IE3a
GTGACCAAGGCCACGACGTT
早期外显子3
167
IE3b
TCTGCCAGGACATCTTTCTC
IE4a
ACAGATTAAGGTTCGAGTGC
早期外显子4
179
IE4b
CAATACACTTCATCTCCTCG
IE4c
TTACCAAGAACTCAGCCTTC
早期外显子4
158
IE4d
GTGCGTGAGCACCTTGTCTC
IE4e
TATACCCAGACGGAAGAGAAATTCA
早期外显子4
426
IE4f
ATAAGCCATAATCTCATCAGGGGAG
Pp1a
TAGCGCGCATACATCCCGAGTACAT
Pp71基因
316
Pp1b
ATGACGTTGCTCCGTGGAAAGAGACC
Pp71
3.套式(nested)PCR扩增:①反应混合物的组成同(2),仅引物为IE2a和IE4b(包括了整个外显子3,共721b),各100pmol。于94℃ 60s,52℃150s,72℃ 480s,扩增20循环。② 取2?l 上述扩增产物,各加100pmol的引物IE3a和IE3b补加其他试剂。然后,于94℃ 60s,52℃150s,72℃180s,扩增20循环。
(五)产物鉴定
扩增产物的分析可采用固相(滤膜)杂交和液相杂交试验。
1. 固相杂交:
① 预杂交液为3×SSPE,5×Denhardt,0.5%SDS和25%甲酰胺.含有扩增产物的滤膜于42℃预杂交30~60min。② 加入标记探针(10cpm/?g,2ng/ml),杂交30~60min。③ 用0.2×SSPE,.01%SDS分别于室温洗涤滤膜3次,5min/次于60℃洗一次,10min/次再于室温洗一次以上,5min/次。④ 自显影。
2. 液相杂交及电泳分析:
① 取1/10体积的扩增产物与0.5~1.0pmol末端记的探针混合。② 加入最终浓度为150mmol/L NaCl,10mmol/L磷酸钠及1mmol/L EDTA溶液,使总体积为20?l 。③ 95℃ 10min,然后于56℃ 60min。④ 离心10s加入样品缓冲液,于8%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进行电泳。⑤ 电泳毕,用溴化乙锭染色,然后对X线片曝光,自显影。
HCMV DNA分子很大,其碱基序列尚未全部搞清。虽然它的DNA的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具多形性,但是对其基因组的离散性还不清楚。用单一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可鉴定90%的HCMV野型分离株;而采用针对不同HCMV序列的两套以上的引物对,则可检测几乎所有的病毒株。因此,可根据情况使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的位于基因组不同区域的引物进行PCR检测。
在HCMV模板DNA制备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些小片段DNA,在PCR反应时常导致一定水平的本底产物,从而影响对结果的判定。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套式PCR法,其基本原理就是靶DNA的扩增分为两步:首先利用一对引物,扩增包括靶DNA在内的长片段DNA;然后取少量的扩增产物,利用只针对靶DNA的引物再进行第二次扩增。通过控制每步中的扩增循环数,即可防止由小片段DNA引起的假阳性。这种方法也可避免产生假阴性结果。
PCR检测HCMV标本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从HCMV感染的组织培养上清可检测到相当于几十个病毒的DNA分子或1~5PFU病毒的DNA序列。用非放射性寡核苷酸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扩增产物,可从尿液标本中检测到1pgHCMV DNA序列的水平;利用该系统,在4×104个细胞中只有一个病毒基因组即可检测出,较斑点印迹杂交提高2×103倍。
PCR技术对HCMV感染的检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因为体液中病毒DNA先于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或血清学证据的出现,可作为HCMV感染的早期指标。由于HCMV可通过胎盘内感染、产道感染等途径传播,而且受感染的新生儿死亡率较高,因此利用PCR进行早期诊断及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对优生优育也有重要意义。利用这种方法,还可鉴定器官或组织移植手术中供体是否为HCMV与许多严重病症的关系。再者,PCR检测指标稳定,还可进行半定量分析,因此可作为评价各种抗病毒药物疗效的手段。
[治疗]
如果在妊娠早期发现有原发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应尽快终止妊娠。妊娠中、晚期感染者应进一步检查胎儿有无畸形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有临床症状或者是先天巨细胞病毒病者可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糖胞苷、磺苷、干扰素等,但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可应用各种抗病毒制剂如GCV、抗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干扰素及转移因子等。但这些药物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往往停药后病毒又潜伏地回升,鉴于此种病毒可能作为艾滋病的病因之一,各国学者均在致力于控制其感染的研究。最近,美国学者研制出两种活疫苗,初试后颇见效。一种是由AD169菌株研制成的;另一种是从TOWn菌株制成的,经非肠道给药后,已明显表现出有抗巨细胞病毒的效能,CMV抗体升高,导致免疫功能增强。
[预防]
巨细胞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应积极预防其发生。
(1)进行有意识的身体素质的锻炼。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及抗病能力,特别是育龄期妇女,以减少巨细胞病毒对胎儿的严重危害。
(2)对于孕妇或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等患者要注意保护,使她们远离传染源。
(3)注意环境卫生、饮食卫生。
(4)乳汁中巨细胞病毒阳性者,不应哺乳。
(5)免疫防治。尚在研究和探索中。
临床症状变化很大,可随年龄、病人机体状况、感染途径不同而异。
待续……
目前对CMV感染尚无特效疗法。
由于巨细胞病毒的先天性感染和致癌作用,一些学者考虑用疫苗以阻断CMV感染。由于受技术的限制,还无法培养出经济实用的、可做死疫苗的高价效CMV,目前应用的是命名为Towne的减毒活疫苗。
参考资料:
你知道巨细胞病毒感染是致畸的潜伏元凶吗?
人巨细胞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是最大的动物病毒之一。人是人巨细胞病毒唯一可感染的对象。同其他病毒相比,由于人巨细胞病毒的毒力较弱,侵入机体后一般不会使器官和组织受到严重损伤,但是该病毒基因整合在受精卵细胞的相关基因后,则可阻止或影响后者的复制和表达,最后导致不可逆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常。巨细胞病毒主要在早孕3个月内感染致胎儿畸形,脑是巨细胞病毒最易侵袭的器官,胎儿脑组织中的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均可受侵犯。颅内钙盐沉着、脑软化、脑积水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后遗症也以神经系统最为严重。最常见的是智力低下,其他如粗大运动异常,精神运动异常,感觉神经性耳聋,脉络膜视网膜炎等。虽然在听力和神经方面明显存在着高风险,甚至可能有后遗症,只有5%的被感染婴儿会在新生儿期就表现巨细胞病毒感染征象。而90%的先天性感染的胎儿出生时无任何临床症状。因此,加强监测,尽早诊断是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致畸的重要措施。怀孕时初次感染巨细胞病毒的孕妇,其胎儿的感染率是30%,而被感染的孕妇在分娩时有40%可传染给胎儿。妊娠期,巨细胞病毒感染至今尚无特殊疗法,所以关键在预防。对早孕妇女,不仅可监测其抗体,还可用特殊方法监测其抗原,如果发现孕妇体内有巨细胞病毒活跃复制,应采取果断措施,终止妊娠,以避免畸形儿出生。此外,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讲究卫生,杜绝病毒感染的各种机会,并注意保持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这样就有可能防止或减少育龄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包涵体病对小儿智力有影响吗?
巨细胞包涵体病是由于巨细胞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全身多个器官损害并出现临床症状的疾病。若在出生时就有临床症状,则为宫内感染(先天感染),出生后数天或数周发病多为出生后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很广泛,是先天病毒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胎儿脑组织广泛损伤,是小儿智力低下的最主要原因。
巨细胞病毒感染较广泛,大多数人一生中不同时期均可获得感染。居住拥挤、经济条件差、卫生条件差的人易感染。女性较同龄男性感染率高。晚期孕妇宫颈排出巨细胞病毒者达28% ,是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重要原因。母乳排毒者约13%~27%,且排毒时间长,易引起后天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有多种类型。如为先天感染,出生后即有低体重,呼吸不规则,黄疸重,肝脏、脾脏肿大,抽搐,视力受损,肌肉瘫痪,智力低下等。如为后天感染,一般症状较轻,多表现为肝炎症状。
因此,育龄妇女怀孕前应做体检,如果发现有巨细胞病毒感染应抗病毒治疗,使血中巨细胞病毒抗体转阴,子宫颈分泌物检查巨细胞病毒为阴性方可受孕。
合成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质轻、耐腐蚀等优异特性,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天然材料如玻璃、金属、陶瓷等。但塑料由于在自然环境中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广泛使用,其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因此,开发具有生物降解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对于解决塑料废弃物污染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降解塑料技术日趋成熟,而利好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加速了其产业化进程。目前降解塑料市场需求巨大,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研发品类丰富,多种材料已产业化
开发可自然降解的塑料制品来替代普遍使用的普通塑料制品是20世纪90年代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原料生产和制品加工技术的进步,降解塑料尤其是生物降解塑料重新受到关注,成为可持续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亮点。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和/或沙土等条件下,和/或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条件下或厌氧消化条件下或水性培养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CO2)或/和甲烷(CH4)、水(H2O)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以及新的生物质的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物降解,不增加环境负荷,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
按照来源,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可分为三类:天然高分子、微生物合成高分子和化学合成高分子。
天然高分子通常是将天然多糖,特别是淀粉进行改性,或与合成高分子共混,可以达到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但是这种将天然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结合,性能和应用比较局限。
微生物合成高分子,主要是指微生物消耗淀粉、脂肪等生物碳源,在微生物体内合成的聚酯或多糖如羟基脂肪酸酯(PHA),可在自然环境中实现完全生物降解。
化学合成高分子种类繁多,代表性的有生物可降解聚酯等,可以通过分子链的设计、物理化学改性来调节材料的力学性能、降解速率、加工性能等,从而获得广泛应用,如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全球研发的可降解塑料多达几十种,其中能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包括化学合成的PBAT、PLA、PBS;微生物发酵合成的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以及天然高分子淀粉与其共混物,如淀粉/PVA、淀粉/PBS、淀粉/PLA等。
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PBS由丁二醇和丁二酸缩聚反应所得,具有较高的熔点,略作改性就能够承受100℃的高温,降解性能优异,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
早在20世纪30年代,Carothers首次合成了PBS,但由于其分子量低并且稳定性差被放弃。直到1993年,日本昭和高分子公司研发了异氰酸酯扩链制备高分子量的PBS技术,才使PBS作为高分子材料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得到了材料界的高度关注。国内PBS研究始于21世纪初期,主要研究单位有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2006年,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浙江杭州鑫富药业合作,首次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步法PBS产业化。
目前PBS的合成方法有化学聚合法和酶聚合法两类。酶聚合法生产成本高、分子量低,只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直接酯化法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生产方法,酯交换法使用丁二酸二甲酯与等量的丁二醇,在高温、高真空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并脱除甲醇;扩链反应则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产物分子量,利用扩链剂的活性基团与聚酯的端羟基反应。
PBS加工方便、耐热性好、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用途广泛,既可以用于可降解包装(食品袋、瓶子、餐盒餐具)、农业领域(农用薄膜、化肥缓释材料),还可以用于医用领域(如人造软骨、缝合线、支架)等。
2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共聚酯(PBAT)
PBAT是降解聚酯的另一种常见产品,目前业内一般将其归属PBS的同系列产品。PBAT是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结晶率低,分子链有柔性的脂肪链和刚性的芳环,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而且由于脂肪族酯键的存在,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可自然降解。
PBAT可由己二酸(AA)、对苯二甲酸(PTA)和1,4-丁二醇(BD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酯化后熔融缩聚而成。直接酯化法工艺合理、流程短、生产效率高、投资少、产品品质稳定。开发高效绿色催化剂,提高产率和产品的质量是工业合成PBAT的重点方向。国际上最早实现了PBAT产业化的是德国巴斯夫的Ecoflex。在国内,一般企业都进行了脂肪族降解聚酯的柔性设计,PBS、PBAT、PBST及PBSA等PBS同系列聚酯和共聚酯可以在一条生产线进行切换生产。
PBAT具有十分优异的成膜性能,广泛用于地膜、膜袋包装等领域,是目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降解塑料品种之一。
我国已建和在建PBS/PBAT产能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已建和在建PBS/PBAT产能情况 万吨/年
3
聚乳酸(PLA)
PLA又称聚丙交酯,以乳酸或其衍生物乳酸酯为原料,来源可再生。PLA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5℃,熔点为175℃,高分子量的PLA是无色、光滑的硬塑料,高强度、高模量,其力学性能与PS相似,拉伸以及弯曲模量高于HDPE,但是本身韧性较差。适宜注塑、吹塑、热成型、挤出、流延、熔融纺丝和静电纺丝等多种加工工艺。
PLA是比较典型的生物质基降解塑料,其原料乳酸大多通过淀粉等发酵制备得到,目前市场工艺和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乳酸的聚合包括间接合成法和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也称一步法,由乳酸直接脱水缩合,但直接法目前还没有可靠的工艺制备高分子量的聚乳酸产品。目前实现了规模生产的PLA工艺都是间接法即丙交酯开环聚合,先由乳酸分子间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乳酸寡聚体,高温裂解得到丙交酯,然后丙交酯在一定条件下开环聚合得到PLA。间接法得到和PLA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窄,生产工艺易控制,是工业上常用的生产方法。
PLA可在堆肥条件下完全将降解,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吸收性,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PLA产品工业化、市场化程度比较领先。世界PLA生产商有近20家,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美国NatureWorks公司为全球最大的PLA生产商,拥有14万吨/年的PLA生产装置,产品主要用于包装和纤维。近两年我国PLA的生产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目前已建和在建的PLA装置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已建和在建PLA产能情况 万吨/年
4
微生物合成聚酯-聚羟基脂肪酸酯(PHA)
自然界中许多微生物都用PHA贮藏能量。P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生物降解性和塑料的热加工性能,因此可将其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PHA的大多数单体是链长3~14个碳原子的3-羟基脂肪酸,侧链是高度可变的饱和或不饱和支链、脂肪族或芳香族的基团。PHA可以是同一种脂肪酸的均聚物,也可以是不同脂肪酸的共聚物。由细胞自身代谢提供的单体通常是3-羟基脂肪酸并且为R构型,使PHA具有光学活性。PHA的材料学性质随着组成单体的不同、分子量的高低而改变,可应用于从硬而脆的塑料到柔软的弹性体等材料。
PHA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中都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并且可以利用多种可再生原料(如葡萄糖、脂肪)作为培养微生物的碳源,吸引了科技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PHA可完全生物降解、易加工成型,但是其耐热性和成膜性差且价格昂贵,适宜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植入人体材料或缓释药物),或是包装材料、无纺布、高性能粘合剂等。在PHA主链中引入其他的HA结构单进行共聚可以有效改善PHA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另外,PHA还具有生物相容性、气体阻隔性和光学活性,使其与一般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相比,具有更特殊的应用。
不同类型的PHA可以通过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由微生物的细胞中提取,然后再经过加工成型,制备出各种性能的塑料制品。微生物合成PHA的过程中主要有碳源、菌种、发酵过程控制和提取纯化技术4种影响因素。
在PHA类聚酯中最典型并且应用最广泛的为聚羟基丁酸酯(PHB)。微生物合成的PHB具有等规立体连构型,具有较高的结晶性,与PE性能相似,熔点在173~180℃,玻璃化转变温度在5℃左右。但是PHB比较脆,降解温度与熔点接近,加工窗口比较窄。利用基因工程改造、重组菌种的PHA合成途径,并研究其代谢过称,实现在微生物体内PHB与不同结构的HA单体共聚,可以获得性能更为优异的材料。例如,3-羟基丁酸酯(HB)与3-羟基戊酸(HA)的共聚物PHBV,与PHB相比,PHBV的硬度和结晶度都有所降低,耐冲击能力大幅增强,加工性能明显改善,机械性能更接近于PP,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生物可降解“绿色材料”。测试表明,其可用于各种食品的包装袋,与食品接触后,不会发生化学物质的迁移或者物理性能的损失,并且阻隔性能、机械强度在一定时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我国PHA研究方面介入较早,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国内规模化生产的单位有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已经达到2000吨/年的生产能力;天津国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天津已建设年产1万吨/年的PHA生产线,与北京福创投资公司合作后,拟在吉林筹建10万吨/年新工厂。我国已建、在建和拟建的PHA装置产能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我国已建、在建PHA产能情况 万吨/年
5
二氧化碳共聚物(PPC)
国外最早研究PPC的是日本和美国,但一直没有工业化生产。我国于1985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始立项研究,主要研究单位有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理工学院等。PPC是以二氧化碳矿源或工业生产的二氧化碳废气为原料,与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催化合成得到的脂肪族聚碳酸酯聚合物。目前主要用于发泡材料、薄膜包装和医用材料。产业化PPC的密度为125~130g/cm3,拉伸强度为30MPa。
内蒙古蒙西集团公司采用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技术,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已建成年产3000吨二氧化碳/环氧化合物共聚物的装置,产品主要应用在包装和医用材料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科院长化所合作,在海南东方化工城兴建0.3万吨/年二氧化碳共聚物可降解塑料项目。浙江台州邦丰塑料有限公司从2010年6月开始利用长春应化所的专利技术,在浙江温岭市上马工业区建设3万吨/年二氧化碳基塑料生产线,2012年一期1万吨/年生产线目建成。河南天冠集团有限公司以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和成套装备技术,建成了千吨级PPC工业化生产线。江苏中科金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建成年产22万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生产线和年产160万平方米高阻燃保温材料生产线。
6
其他降解高分子材料
01 |聚ε-己内酯(PCL)
PCL是由七元环的ε-己内酯在辛酸烯锡等催化剂作用下开环聚合所得的热塑性半结晶聚酯,具有较低的熔点和非常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只有6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在室温下是橡胶态,所以很少单独使用。但PCL与许多树脂均有较好的相容性,可与其他生物降解性聚酯(如淀粉、纤维素类的材料)共混加工。PCL制品还具有形状记忆性,其热稳定性好,分解温度比其他聚酯高得多。PCL多元醇在弹性体、涂料、胶粘剂等方面有广泛应用。PCL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分解它的微生物广泛分布在喜气或厌气条件下。PCL降解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人体无害。PCL和细胞外基质结构相似性,且具有生物相容性,因此可作生物医用材料,是很有前景的组织工程材料。作为体内植入物或药物控释材料,已获得美国FDA批准。PCL主要生厂商有UnionCarbide,Daicel,Chemical Ltd和Solvay。
02 |聚乙烯醇(PVA)
PVA是由醋酸乙烯(VAc)经聚合醇解而制成。PVA是典型的水溶性高分子,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85℃,熔点为200℃。分子中含有大量羟基,易通过氢键交联形成大分子网络结构。因此,PVA材料具有卓越的水溶性、成膜性、粘结性、反应性和生物亲和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一定的生物降解性,可在PVA降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PVA结构规整,分子内存在很强的氢键,结晶度高使其熔融温度高于分解温度,熔融加工难度大。
03 |天然材料基生物降解塑料
天然生物降解塑料中,热塑性淀粉和植物纤维模塑已经产业化,其他天然材料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武汉华丽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建立了完整产业链,改性淀粉(PSM)生物塑料规模为3万吨/年,产品包括粒料、薄膜、片材和注塑品等,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新建6万吨/年规模的PSM生物塑料及制品研发生产基地以木薯淀粉、秸秆纤维为主要原料。深圳虹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非粮木薯淀粉与甲壳素二项复合型热塑性生物基改性塑料的专利技术,形成生物改性树脂1.5万吨/年规模,并在规划建设二期5万吨/年规模复合热塑性生物基塑料及2万吨/年制品的扩产。苏州汉丰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木薯变性淀粉,产品包括变性淀粉、添加母料、专用料、片材、膜袋类、注塑与吸塑类等,规模化年产3万吨级粒料及制品。
合金化、廉价化是改性的主要方向
由于降解塑料品种相对少,很难保证每一个制品都能找到合适的降解塑料树脂,如PBS、PBAT韧性好,但强度较低;PLA强度高,透明性好,但韧性差;PHB有优异的气体阻隔性,但加工性能一般。因此,如何撷取各种降解塑料的优点,取长补短地满足制品的具体需求,是降解塑料应用的重要技术。
目前降解塑料树脂价格相对较高,而降解塑料制品大多是普通的日用品,这将严重阻碍降解塑料制品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开发廉价的降解塑料制品是降解塑料应用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淀粉、碳酸钙、滑石粉等不影响制品降解性能并能被环境消纳的致廉剂在降解塑料改性体系中的应用,尤其是高比例的填充技术,成为降解塑料制品开发的重要技术之一。
降解塑料应用过程常见的改性技术包括填充改性、合金化改性和共聚改性。
1
填充改性
填充改性就是在降解塑料树脂中添加不熔融的粉体助剂,主要包括淀粉和无机粉体。其主要目的是制备廉价的专用料,有时也可以提高专用料的强度等力学性能。
常用的填充助剂是淀粉。它是常见的天然可降解高分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没有污染,而且它属于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该填充技术上最该关注的是淀粉的处理,因为淀粉和降解塑料的相容性较差,需要对淀粉进行塑化处理,让淀粉能更好地与塑料基体结合。
另一种填充助剂是碳酸钙和滑石粉等无机粉体。它们都是天然矿物粉,回归自然后能被自然界消纳,因此不会影响整个降解塑料体系的降解性能,但能有效降低改性料的成本,还能一定程度提高材料的强度。因此,在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制品中,使用碳酸钙等填充非常普遍。该填充技术要注意的是粉体表面的偶联处理,这将直接关系制品性能和可添加无机粉体的量。
2
合金化改性
合金化改性是是降解塑料改性应用中最主要的技术之一。合金化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品种降解塑料,通过熔融共混复合而成专用料,一般含有一种连续组分和其他分散组分。材料的部分性能显示连续相性能,部分性能显示分散相性能。因此,可以得到集中几种降解塑料优点的新的专用料,可以满足更多的制品需求。
3
共聚改性
共聚改性是指在聚合物的分子链上引入其他结构单元,来改变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实现对材料的改性。如PLA由于是疏水性聚合物,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如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利用丙交酯与亲水性聚合物(如聚乙二醇、聚羟基乙酸、聚环氧乙烷)共聚,在PLA分子中引入亲水性的基团或嵌段。例如将聚乙二醇与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PLA-PEG-PLA缓释材料,使PLA材料的亲水性和降解速率都得到了改善,并且制备的PLA-PEG-PLA可成为缓释材料的载药微球。
PHBV具有生物相容性、光学活性等多种优良性能,应用广泛,但是其制品性质硬而脆且加工困难。可采用接枝改性的方法,在PHBV主链上引入极性功能基团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合成PHBV和PVP的接枝共聚物PHBV-g-PVP。该共聚物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均降低,膜的亲水性增加,药物缓释速率增加。
技术日趋成熟,应用飞速发展
近几年,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飞速发展。目前生产和应用的降解塑料制品主要有包装膜、垃圾袋、餐饮具以及医用、农用地膜等。
1
商超用包装袋
商超用包装袋是目前国内产量最大、技术最成熟的降解塑料制品,也最为常用和受民众关注。从吉林第244号政府令、海南的禁塑令到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即俗称“禁塑令”),都把商超包装袋作为首要的禁塑制品。目前我国全生物降解包装袋生产企业众多,产品不仅可满足目前国内需求,还可规模出口。
2
一次性餐饮具
随着近年外卖的飞速发展,一次性餐饮具的污染广受关注。但由于餐饮具的高耐热要求,全生物降解餐饮具产品技术没有完全达到要求,目前市场上大量的降解餐饮具仍是纸制品。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降解改性技术的提升,预计全生物降解塑料餐饮具将很快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3
生物降解地膜
地膜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增温保湿、抗虫防病、除草增产方面作用显著,其生产、应用技术成熟,增产增收效益巨大。但国内多年来大面积的超薄地膜使用后的残膜无法彻底清理回收,而且PE地膜因性能稳定极难降解,导致残膜在土壤中的比重逐年增加。
国际上关于降解地膜的研发已有40余年,国内多家科研、生产单位也进行了20多年的探索研究。生物降解地膜最大的优点,就是残留在土地后,在短期内就能被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破坏和污染土壤。近年来,随着国内降解树脂原料生产和制品加工技术的进步,降解地膜尤其是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已取得较大进展。以PBAT树脂为主要原料,通过改性吹塑的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逐渐成熟,可望替代PE地膜。
目前,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新疆等部分地区、部分农作物上进行了少量试用,但尚无真正大面积应用。从农田应用试验效果上看,其能够达到完全降解的效果,但增温保墒功能与增产作用不稳定,在部分气候干燥地区及烟草、大蒜、花生等使用时间并不苛刻的作物上使用,有较好的效果。
政策利好,降解塑料迎来黄金发展期
我国是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白色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向来高度重视塑料污染的治理和以降解塑料为代表的塑料制品替代品的开发技术。
国家发改委从2006年开始,先后建立生物基、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基金支持生物基材料的发展。2008年,奥运会期间成功应用了生物降解材料(包括垃圾袋、一次性餐盒等)。海关总署颁布了相关生物降解塑料的海关编号。2010年,科技部863计划提出了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重大化工产品的先进生物制造重大项目。2012年,国家发改委实施新材料、环保材料专项。2012年,国家发改委又对环保产品实施免增值税或所得税试点。2014年,国家发改委实施降解塑料产业集群补助政策,《吉林省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规定》标志着国家和政府已经从鼓励降解塑料研究开发向推进降解塑料产业化和强制应用推进。201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要求》发布,国家从战略角度第一次明确提出禁塑和推广降解塑料。2019年9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对应对塑料污染问题做出部署,号召“积极推广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产品”。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底,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推广使用降解购物袋,推广使用生鲜产品可降解包装膜(袋);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重点覆膜区域,推广可降解地膜。
随着国家禁塑相关政策的出台,降解塑料迎来了最佳发展期。近两年我国已经有大量企业进入降解塑料领域,降解塑料产能正在飞速上涨,但目前产能短期内还是满足不了国家禁塑令导致的市场巨大需求。预计未来十年,将是我国降解塑料发展的黄金十年。
浙江的费先生,是从事纺织行业的,他通过网页搜索到集化网,找到我们,告诉我们,他们公司最近正在研发新产品,需要在浆料中添加一款助剂,起到增塑的效果,已经试了多个助剂效果都不是很理想。集化网的销售人员将费先生的这个问题跟工厂技术工程师沟通,工厂技术工师推荐了聚乙二醇1000,因为聚乙二醇1000添加到浆料中,可以很好地吸收高湿状态下织物的水分,从而能改善纱线的弹性,间接达到增塑的效果。我们跟费先生沟通推荐了聚乙二醇1000,并将聚乙二醇1000的样品及产品使用说明书一并寄给费先生,费先生让公司的研发部进行试验,试验后效果很不错。
聚乙二醇1000在纺织浆料中作为增塑剂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柔软剂,将聚乙二醇1000添加到浆料中,在上浆时能更好地润湿纱线,让纱线平滑、柔软,提高纱线生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类,一种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一种是分布式(以>6MW为分界),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
光伏被定义为射线能量的直接转换。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指太阳能向电能的转换,即太阳能光伏。它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利用硅等半导体材料所制成的太阳能电板,利用光照产生直流电,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太阳能电池。
光伏技术具备很多优势:比如没有任何机械运转部件;除了日照外,不需其它任何"燃料",在太阳光直射和斜射情况下都可以工作;而且从站址的选择来说,也十分方便灵活,城市中的楼顶、空地都可以被应用。
组件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器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为电网供电。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太阳能
优点
①无枯竭危险;
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环保(无公害);
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安装在建筑屋面同时美观的优势;
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
⑤能源质量高(目前实验室最高转化率已经达到47%以上);
⑥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且非常喜爱;
⑦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医药概念股一览及简介大全:
抗癌医药股
1、江苏吴中:控股子公司吴中医药目前在研“国家一类生物抗癌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获得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处于申请三期临床研究阶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2006年曾获国家“863”项目支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2010年11月,获得江苏省科技成
果浆。
2、海欣股份:自主研发国家一类新药,该药品叫“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APDC)”,可用于治疗直肠癌,由海欣生物技术公司(公司持股51%)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合作研发,国家一类新药,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正式批准,针对晚期大肠癌APDC治疗性疫苗,09年年报披露,三期临床已通过国家药监局组织专家论证,批文正在审批之中,该企业经过努力,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基金近500万元。
3、亚泰集团:投资医药行业——公司以生物疫苗和抗肿瘤系列药为新品开发方向,已形成以“参一胶囊”,抗癌生物导弹为主导抗癌系列产品,同时还储备白介素-11,人参皂甙Rg3注射剂等在研抗癌新药。
4、双鹭药业:公司入选“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十百千工程”重点培育企业。公司在肿瘤治疗,抗炎镇痛,心脑血管和肝病等领域已储备多个具有国内外市场潜力的优势大品种,力争推出3个以上的抗体和疫苗药物。在肝病治疗领域不断培育重磅品种,力争成为国内肝病治疗领域的重要企业。公司主打品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11,门冬酰胺酶,抗肿瘤产品等10余个品种正陆续进入东欧,亚洲,南美市场。
5、四环生物: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一类抗癌新药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用于肾癌、恶性黑色素瘤以及其他恶性肿瘤综合治疗)、重组人白介素-2注射液、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其中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是国家项目“基因工程人白细胞介素-2的研制、中试生产及临床应用”产业化基因工程产品;目前仍持有55%股权的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是我国最早从事基因工程药品和诊断试剂研究生产的企业,其专有技术包括白介素2(用于肝癌治疗)、干扰素、EPO、G-CSF等舌下含片。
6、双鹤药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肝炎、器官移植领域的基因工程药、化学、生化药的研发生产。
7、安科生物:公司拟引进抗肿瘤药物替吉奥片剂项目,替吉奥是一种复方抗肿瘤新药,主要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癌,预计2012年投产,年生产能力为3000万片。
8、丰原药业:公司与中人科技合资的丰原中人药业(公司占60%股权)保证顺铂植入剂抗癌新药在2012年9月底前上市;公司大力投入癌症辅助治疗新药研发工作。
9、普洛股份:公司持有98.07%的浙江普洛康裕制药生产的百士欣是国家二类抗肿瘤新药;公司2010年上半年申报的“基因工程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邓钾盐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横店系”
10、西南合成:公司与方正医药研究院合作的康普瑞丁磷酸二钠(CA4P)及注射剂是一种血管靶向药物或内皮破坏药物,其机理是引起肿瘤血流供应迅速中断导致肿瘤由于供氧不足和营养饥饿而死亡,该药生产批件需耗时5-6年左右。——“太极系”
11、太极集团:公司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药物新制剂,并且力争于2010年底完成临床批文申报。——“太极系”。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发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抗癌药物新制剂、糖尿病(并发症)新药及 2 个心血管新药,其中2个已获临床批件,1个正在申报生产批件,自主筛选了 901、902、903、904、905新产品项目。2009 年科技创新工作为打造创新型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复星医药:公司持股74%的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致力于大分子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公司与国际医药企业Chemo集团在上海凯茂生物医药平台上建设的单克隆抗体药物项目将引进4个治疗肿瘤和类风关单克隆抗体药物。——“复兴系”
13、海正药业: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原料药生产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之一。
14、恒瑞医药:公司单一对映体的手性药物—左亚叶酸钙可用于增强5-氟尿嘧啶的抗肿瘤活性,主要治疗骨肉瘤经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后与叶酸拮抗相关的症状和结肠癌、肾癌;公司多种抗肿瘤药品在国内排名第一,其中3个产品为国内独家生产,现有仿制药奥沙利柏、多西他赛处于成长期,伊利替康也正在进入快速成长期;公司要拥有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
15、中新药业:公司持股40%的华立达生物工程率先通过基因工程制药技术致力于抗病毒、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拥有主导产品“安福隆”-第二代基因工程α-2b干扰素。
16、海南海药: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抗肿瘤药紫杉醇注射液,可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
17、 华润三九:公司持股83.68%的安徽金蟾生化主要生产抗癌用药华蟾素注射液,可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症得治疗。——“华润系”
18、誉衡药业:公司生产有抗肿瘤药物盐酸吉西他滨主要用于治疗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目前我国仅有美国礼来、江苏豪森和誉衡药业三家药厂生产该药物)。
19、 莱美药业:公司核心技术有淋巴靶向治疗的纳米药物技术、药物微纳米分散及混悬制备技术和无菌原料药制备技术。
20、人福医药:公司持有81.07%股权的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是一家专业从事甾体激素类原料药、生育调节药物和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生产企业;公司持有52%股权的深圳新鹏生物工程正在研发国际领先的抗癌基因药项目TR-1药品,有望在3-5年内取得一类新药证书。
21、ST长信:公司控股51%的长安国际制药拥有全球最新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洛铂在中国的独家生产、经营专利。
22、吉林敖东:公司控股子公司延吉药业拥有的“注射用复方胰核糖核酸的制备方法”专利是以牛胰脏为原料,具有抗癌、抗衰老、增强免疫力功能,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使癌细胞引起空泡样变性,癌细胞溶解。
23、 华神集团:公司拥有的原发性肝癌药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是国家一类创新药,是全球第一个运用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肝癌的基因药品,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中晚期肝癌治疗。
24、桂林三金 :公司在研项目包括有癌症治疗领域。
25、亚宝药业 :公司正在研发抗癌新型创新药物。
26、天士力:公司与法国TRANSGENE组建的天士力创世杰(天津)生物制药将致力转基因技术用于癌症和传染性疾病基因免疫治疗。
27、益佰制药:公司拥有基因技术的抗肿瘤中药艾迪注射液产品,另外购买的可使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取多肽链类产品的VEGI专有技术,可直接激活不同类型免疫细胞以抑制或消除癌细胞。
28、海王生物:公司形成了以抗肿瘤产品和生物制品为主导,覆盖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11大类品种齐全的产品体系。
29、兰生股份:公司参股34.65%兰生国健药业与中信泰富共同投资成立“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兰生国健占41.69%,公司占0.73%。08年中信国健研制的生物新药“益赛普”(注射用重组人11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是我国第一个真正实现产业化并上市销售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类药物。。
30、复旦复华 : 生产氟他胺片,治疗前列腺癌新药。
首仿药系列:
1、恒瑞医药:奥沙利柏、多西他赛、伊利替康;
2、恩华医药:齐拉西酮,原研厂家辉瑞;
3、白云山 :福泰(仿达菲);
4、海南海药:紫杉醇注射液、头孢西丁钠;
5、信立泰:泰嘉(硫酸氢氯吡格雷);
6、上海医药:仿达菲;
7、海正药业:达菲中间体;
8、同仁堂:3个仿制品种已进入审批生产程序;
9、双鹤药业:2009年3月27日正式推出了公司最新仿制药研发成果—“冠爽通用名:匹伐钙”;
10、长春高新:艾塞那肽产品在国内首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该药被国际糖尿病专家列为四大潜力药物之首;
11、康芝药业:瑞芝清(尼美苏利颗粒)。
独家中药系列:
1、云南白药:白药系列,国家绝密配方,国家一类中药保护品种;
2、片子癀:片子癀系列,国家绝密配方,国家一类中药保护品种;
3、沃华医药:心可舒片,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4、东阿阿胶:阿胶系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5、精华制药:王氏保赤丸、季德胜蛇药片,国家中药保密品种;
6、中恒集团:血栓通注射液;
7、千金药业:妇科千金片;
8、中新药业:速效救心丸,国家级机密中药品种;
9、广州药业:消渴丸;
10、马应龙 :麝香痔疮膏;
11、独一味 :独一味系列;
12、金陵药业:脉络宁注射液;
13、天士力 :复方丹参滴丸;
14、华润三九:999感冒灵、皮炎平、正天丸、胃泰,华蟾注射液,国家保密配;
15、九芝堂:驴胶补血冲剂、乙肝宁冲剂,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赤丹退黄颗粒,国家保密配方;
16、同仁堂 :六味地黄丸;
17、太极集团:急支糖浆;
18、桐君阁:桂枝合剂、四君子合剂、驱虫消食片,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19、海南海药:枫蓼肠胃康颗粒剂,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20、嘉应制药:双料喉风散;
21、桂林三金:三金片,西瓜霜系列;
22、奇正藏药:奇正消痛贴膏,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保密品种;
23、西藏药业:诺迪康系列;
24、羚锐制药:通络去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
25、美罗药业:伤科接骨片、鱼鳞病片、珠珀安神丹,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26、亚宝药业:丁桂脐贴;
27、康缘药业:热毒宁注射液、痛安注射液;
28、康恩贝:可达灵,国家中药保护独家品种。乌灵胶囊,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29、江中制药:复方草珊瑚含片、江中牌健胃消食片;
30、上海辅仁:益心通脉颗粒、齿痛消炎灵颗粒;
31、三精制药:双黄连系列;
32、武汉健民:龙牡壮骨颗粒,首批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
33、紫鑫药业:补肾安神口服液,四妙丸;
34、北陆药业:九味镇心颗粒;
35、红日药业:血必净注射液,国家保密配方;
36、益佰制药:艾迪注射液,国家保密配方;
37、福瑞股份:复方鳖甲软肝片,全球第一个专业治疗肝纤维化药品;
38、汉森制药:四磨汤;
39、太安堂:消炎癣湿膏、心宝丸、麒麟丸;
独家疫苗系列:
1、天坛生物:麻腮风三联疫苗为国内首创;
2、长春高新:水痘、抗艾疫苗;
3、岳阳兴长:胃病疫苗;
4、重庆啤酒:乙肝疫苗;
5、沃森生物:脑膜炎、肺炎等多种疫苗;
6、力生制药:肺炎、水痘、甲乙肝疫苗;
7、智飞生物:脑膜炎、维卡;
8、科华生物:公司生产的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Ι型)核酸检测试剂盒(PCR -荧光法)获得药监局新药证书和生产批准文号。
欧美通行系列:
1、京新药业:辛伐他汀原料药;
2、恩华医药:继2009年2月2日加巴喷丁原料药获得欧盟GMP认证之后,公司的甲磺酸齐拉西酮原料及注射剂2月5日获得SFDA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
3、海翔药业:国内唯一生产联苯双酯厂商,也是进入国际BIT产品市场唯一中国公司;
4、现代制药:抗艾药物将通过FDA认证;国内最大的硫辛酸原料药生产企业,产品90%出口到日本和欧洲。国内唯一掌握硫辛酸手性拆分技术企业,可生产低残留硫辛酸的高端产品;
5、西南合成:全部产品均已通过GMP认证,其中有9个产品在美国FDA注册,4个产品通过FDA认证,5个产品获得欧洲COS证书;
6、复星药业:青蒿琥酯片通过WHO的GMP复查,为WHO全球第三家抗疟药物直接供应商,彻底打开公司国际化道路。2008年,青蒿类抗疟药出口继续保持第一;
7、华东医药:主导产品环孢菌素原料通过了欧盟药品质量管理委员会的COS认证,有效期限5年;
8、海正药业:08年底拥有的FDA和欧盟COS认证数量分别达18个和15个,还有20多个产品正在申报之中;
9、中新药业:速效救心丸配方被列为国家机密配方,舒脑欣滴丸是第一个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滴丸制剂,第一个进军欧盟的中药产品,藿香正气软胶囊首创中国中成药软胶囊剂型;
10、华海药业:已成为国内抗艾滋病药物HAART治疗方案(鸡尾酒疗法)所需的蛋白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三大系列中均有产品获得国家批准生产的唯一企业。
11、天士力:2010年1月20日,主打产品复方丹参滴丸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Ⅱ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该Ⅱ期临床试验研究目的为确定复方丹参滴丸对美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与剂量反应。2010年8月9日获美国三期临床试验批准;
12、浙江医药:2010年1月6日,收到美国FDA的书面通知,公司下属新昌制药厂生产的原料药本芴醇和蒿甲醚的现场检查报告已获得美国FDA的正式批准,允许进入美国市场销售;
13、长春高新:生长激素水剂、长效生长激素和口服生长激素,成为全球领先的生长激素生产销售公司;生长激素将通过FDA论证;
14、恒瑞医药:瑞格列汀顺利进入美国一期临床试验阶段;
15、海普瑞:全球产销规模最大、也是我国唯一同时取得美国FDA认证和欧盟CEP认证的肝素钠原料药生产企业;
16、普洛药业:氧氟沙星产品获得由欧洲药典委员会颁发的COS证书,使康裕制药成为全世界少数几家取得这一产品的COS证书的企业之一,公司研发的“固定化D-海因酶和D-氨甲酰水解酶的研制”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
独家基因系列:
1、西藏药业:国家一类新药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又名新活素,是治疗心衰的基因药物,截止目前世界上研究成功的只有中国和美国;
2、通化东宝:重组人胰岛素;
3、益佰制药: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
4、天目药业:冻干鼠表皮生长因子;
5、海正药业:首个基因药物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进入II期临床试验;
6、中新药业:世界上第一支“预充式”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安福隆水针,以及世界上第一支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捷抚,填补了国内空白;
7、长春高新:生长激素水剂、长效生长激素和口服生长激素,成为全球领先的生长激素生产销售公司;生长激素将通过FDA论证;
8、安科生物:唯一一家同时生产干扰素、生长激素的企业;
9、达安基因:公司是以分子诊断技术为主导的,集临床检验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全国连锁医学独立实验室临床检验服务为一体的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
医药商业系列:
1、南京医药:全国第4大医药流通企业;
2、第一医药:上海市第2大医药流通企业;
3、国药股份:公司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41家药品全国跨省零售连锁试点企业、8家药品电子商务试点企业之一。控股股东为国药控股(HK1099);
4、复星药业:参股34.66%的国药控股(HK1099)保持中国药品分销第1地位;
5、中国医药:通用美康在全国医药保健品行业进出口总额排名中资企业第1名,全行业排名第3名;
6、同仁堂:拥有近500家“北京同仁堂专卖店”及近千家形象专柜;集团还在全球的13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20家分店;
7、一致药业:持国药控股广州公司100%股权,国控广州是国药控股在中国南部的核心企业,拥有800多家医药商业分销网络,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区大中型城市;
8、嘉事堂 :北京最大医药商业;
9、九州通:全国医药商业第三、民营医药商业第一;
10、英特集团:药品及医疗器械批发;
11、浙江震元:药品及医疗器械批发业,也是浙江省大环内脂类药物生产基地,拥有全国独家生产的产品制霉素,是全球最大的罗红霉素生产厂商之一,公司所拥有的震元堂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在浙江地区声誉非常好,已形成医药连锁、纯销模式《中国证券网》。
12、哈药股份:“全国性品牌普药企业+区域商业龙头”,行业地位和规模优势突出公司工商一体区域龙头5朵玫瑰之一:产业链涵盖六大医药工业领域,是全国性的品牌普药公司;医药商业网络完善:拥有1000多家连锁药店,纯销、批发、零售业务分别约占哈尔滨市份额的80%、66%、 76%,是唯一具有全省覆盖能力的商业公司,并有望在东北地区进一步扩张。
医院连锁系列:
1、通策医疗:口腔医院连锁;
2、马应龙 :肛肠医院连锁;
3、爱尔眼科:眼科医院连锁。
大输液系列:
1、双鹤药业
2、科伦药业
3、华仁药业
4、通化东宝
医疗器械系列:
1、万东医疗:医用X射线机国内第一,华润为控股股东;
2、新华医疗:清洗消毒器填补国内空白,淄矿集团为控股股东;
3、鱼跃医疗:听诊器、血压计、制氧机、轮椅车;
4、乐普医疗:血管内药物洗脱支架系统;
5、阳普医疗:第三代真空采血系统;
6、信立泰 :高端医疗器械;
7、海南海药:人工耳蜗;
8、九安医疗:电子血压计、血糖仪、低频治疗仪。
维生素系列:
1、东北制药:维生素C“五大家族”之一,是国家四大维生素C龙头企业之一;
2、华北制药:国内最大头孢厂商之一并兼顾制造维生素C及其它多种药物;
3、广济药业:公司通过革命性技术变革,攻克了利用大米代替糖蜜生产维生素B2的难题,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成本大幅降低,产量超过2000吨,主导产品核黄素;
4、新和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高成长、高效益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药品、保健品、医药原料药的生产和销售,公司的维生素E中间体三甲基氢醌和异植物醇产量居全国首位。主导产品维生素E。
生物化学制药系列:
1、丰原药业:生物药、中药、化学合成药及其制剂和饲料添加剂;
2、海王生物:生物制品、生化制品、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中成药等;
3、丽珠集团:生物工程药品、化学合成原料药、抗生素等;
4、四环生物:主导产品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注射液是国家一类生物制品;
5、华神集团:生物工程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三七通舒胶囊、三七三醇皂苷的独家生产和销售。控股子公司成都华神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定量测定试剂盒,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多中心IV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是首个用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治疗的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靶向药物;
6、诚志股份:生命科学、生物工程、中药制药、信息科技、精细化工;
7、香雪制药: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
8、福安药业:从事抗生素原料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氨曲南原料药及制剂,替卡西林钠、磺苄西林钠原料药,头孢硫脒、头孢唑肟钠制剂,其中氨曲南原料药及制剂为公司主导产品;
9、翰宇药业:化学合成多肽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肽药物制剂、多肽原料药和客户肽(定制服务)三大系列;
10、星湖科技:生产、销售化学原料药、核苷(酸)类及氨基酸类生化产品,控股子公司安泽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冻干人用狂犬疫苗(鸡胚细胞)
11、华兰生物:公司是从事血液制品研发和生产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于1998年首家通过了血液制品行业的GMP认证,为国家定点大型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12、科华生物:公司是国内生产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种最齐全、报批量最大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
13、舒泰神 : 公司自主研制开发了国家一类新药--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苏肽生”和国内唯一具有清肠和便秘两个适应症的清肠便秘类药物--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
蜂胶还是Healthy Care的好,推荐你买。
蜂胶是蜜蜂用从植物幼芽及树干上采集的树脂,蜜蜂上鄂的分泌物、蜂蜡、少量花粉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粘性大的天然混合物,燃烧时有特殊的香味,味微苦涩。
蜂胶的主要成分有黄酮、萜稀类、有机酸类、芳香性醛类及多种氨基酸酶、维生素、矿物质等,蜂胶复杂的有效成分,是优良天然保健品和药物的物质基础。蜂胶被誉为“最完美的天然广谱抗生素”、“天然免疫增强剂”、“血管的清道夫”、“健康的保护神”。
HealthyCare 是Nature's Care Australia 公司旗下的高端保健品品牌。Nature's Care成立于1990年,巨资投入建成12000平方米的生化高科技护肤品健康食品工厂于纯净零污染的澳洲悉尼北边郊区,是澳洲最大的保健品、护肤品生 产厂家之一,2006年年产值超过二亿澳元,也是澳洲第一家获得TGA认可的GMP健康食品护肤品厂。
HealthyCare蜂胶能有效的免疫系统剌激,有效的浓缩抗氧化剂,用途广泛,天然抗生素在与其它抗生素一起服用时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有助净化和保护因有毒物质和酒精对肝脏的损坏,保护细胞不受游历基伤害,促进细胞再生。
适宜人群:需增加免疫力的人群,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易感冒(病毒或细菌性,适合初期的感冒),早上起床打喷嚏/流鼻水/肺部弱,消化不良,胃肠炎症及溃疡,烟酒过多,多应酬,压力大,经常外出公干或旅行人士,各种细菌性疾病,病毒性肝炎等皮肤病,口腔炎,喉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