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胺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82504
CAS号 141-43-5
中文名称 2-氨基乙醇
英文名称 Monoethanolamine;2-Aminoethanol
别名 乙醇胺;2-羟基乙胺
分子式 C2H7NO;HO(CH2)2NH2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氨的气味
分子量 61.08 蒸汽压 0.80kPa/60℃ 闪点:93℃
熔点 10.5℃ 沸点:170.5℃ 溶解性 与水混溶,微溶于苯,可混溶于乙醇、四氯化碳、氯仿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02;相对密度(空气=1)2.11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20(碱性腐蚀品) 主要用途 用作化学试剂、溶剂、乳化剂、橡胶促进剂、腐蚀抑制剂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对眼、鼻有刺激性。眼接触液状本品,造成眼损害;皮肤接触引起刺痛和灼伤。口服损害口腔和消化道。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2050mg/kg(大鼠经口);1000mg/kg(兔经皮);LC50212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00~200mg/m3×6小时/日×5日/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条件反射改变;兔吸入24mg/m3×35日,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一定抑制,皮肤出现刺激现象。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硫酸、硝酸、盐酸等强酸发生剧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5mg/m3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5mg/L
水中嗅觉阈浓度 0.5mg/L
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6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干粉。
三乙醇胺即三(2-羟乙基)胺,可以看做是三乙胺的三羟基取代物。与其他胺类化合物相似,由于氮原子上存在孤对电子,三乙醇胺具弱碱性,能够与无机酸或有机酸反应生成盐。
三乙醇胺的碱性比氨弱(pka7.82),具有叔胺和醇的性质。与有机酸反应低温时生成盐,高温时生成酯。与多种金属生成2~4个配位体的螯合物。用次氯酸氧化时生成胺氧化物。用高碘酸氧化分解成氨和甲醛。与硫酸作用生成吗啉代乙醇。三乙醇胺在低温时能吸收酸性气体,高温时则放出。
参考了百度的资料。
危险标记 20(碱性腐蚀品) 主要用途 用作化学试剂、农药、医药、溶剂、染料中间体、橡胶促进剂、腐蚀抑制剂
及表面活性剂等。也用作酸性气体吸收剂、乳化剂、增塑剂、橡胶硫化剂、印染增白剂、织物防蛀剂等。
可由环氧乙烷与氨反应制得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对眼、鼻有刺激性。眼接触液状本品,造成眼损害;皮肤接触引起刺痛和灼伤。口服损害口腔和消化道。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2050mg/kg(大鼠经口);1000mg/kg(兔经皮);LC50212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00~200mg/m3×6小时/日×5日/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条件反射改变;兔吸入24mg/m3×35日,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一定抑制,皮肤出现刺激现象。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硫酸、硝酸、盐酸等强酸发生剧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毒理学数据
1、生殖毒性:大鼠经口TDLo:500 mg/kg;大鼠经口TDLo:4500 mg/kg;
大鼠经皮TDLo:2250 mg/kg。
2、刺激数据:鼠经口LD50:140mg/kg;口服- 小鼠 LC50:700 毫克/ 公斤。
3、本品对皮肤、眼、黏膜、肺的刺激性强。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7.485mg/m3。大嗅觉阈浓度为5.0~7.5mg/m3。在嗅觉阈浓度以下可防止吸入中毒。较高浓度引起呼吸道刺激,反复大量接触可致肝、肾损害。
1.常温常压下稳定。在室温下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有吸湿性和氨臭。 能与水、乙醇和丙酮等混溶,微溶于乙醚和四氯化碳。能与无机酸和有机酸生成盐类,与酸酐作用生成酯。有吸湿性,并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可燃,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的危险。低毒。呈弱碱性。
禁配物:酸类、酸酐、酰基氯、铝、铜。
化学性质:有醇和伯胺的性质。与酸作用生成铵盐。与脂肪酸在高温(140~160℃)加热或与酯反应生成酰胺。与硫酸加热生成硫酸酯,再与氢氧化钠一起加热转变成亚乙基胺。与甲醛反应生成羟甲基衍生物。与脂肪族胺和芳香醛反应生成Schiff碱。与卤代烷反应氮原子上发生烷基化。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聚酯、聚酰胺。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二硫代氨基甲酸。2-氨基乙醇与氨一起通过金属还原催化剂生成哌啶。与钴、铜等金属生成络盐。
2.乙醇胺的稀溶液具有非常弱的碱性和刺激性,随着其浓度的增大,对眼、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小鼠经口LD50为700mg/kg,大鼠经口LD50为2100MG/KG。操作现场最高容许浓度6mg/m3。操作时应穿戴防护用品。溅入眼内时,应立即清洗。
用途
1.用作化学试剂、溶剂、乳化剂、橡胶促进剂、腐蚀抑制剂等。用作气相色谱固定液,GB 2760-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用于除去天然气和石油气中的酸性气体,制造非离子型洗涤剂、乳化剂等。
一乙醇胺主要用作合成树脂和橡胶的增塑剂、硫化剂、促进剂和发泡剂、以及农药、医药和染料的中间体。也是合成洗涤剂、化妆品的乳化剂等的原料。纺织工业作为印染增白剂、抗静电剂、防蛀剂、清净剂。也可用作二氧化碳吸收剂、油墨助剂、石油添加剂。一乙醇胺广泛用作从各种气体(如天然气)中提取酸性组分的净化液。由一乙醇胺盐酸盐环合、中和可制得六水合哌嗪。一乙醇胺盐酸盐经氯化亚砜氯代,再被硫代硫酸钠取代,可制得β-氨基乙基硫代硫酸盐。这是一种染料中间体,用于生产缩聚翠蓝13G。一乙醇胺与二硫化碳反应可制得在橡胶和制药工业中有应用的中间体硫基噻唑啉。
2.一乙醇胺是重要的缓蚀剂,在锅炉水处理、汽车引擎的冷却剂、钻井和切削油以及其他各类润滑油中起缓蚀作用。但一乙醇胺不宜与亚硝酸盐类缓蚀剂复配使用,以防止亚硝胺致癌物的形成。
3.主要用于石油气、天然气及其他气体中酸性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的吸收剂。还可用作增塑剂、防腐剂、促进剂、交联剂、化妆品乳化剂、起泡剂、织物防蛀剂、油墨助剂、印染增白剂、橡胶硫化剂、防静电剂等。也是合成医药、农药、染料中间体及表面活性剂的原料。
4.用作液相色谱溶剂和洗脱剂、添加剂。制备液相色谱固定相时用作封尾剂。
更多理化属性,请参阅:http://www.chemmerce.com/substance-458235.html
根本不会起反应,甘油是很稳定的物质。倒是乙二醇活性比较大
由于分子量低,性质活泼,可起酯化/醚化/醇化/氧化/缩醛/脱水等反应。
与乙醇相似,主要能与无机或有机酸反应生成酯,一般先只有一个羟基发生反应,经升高温度、增加酸用量等,可使两个羟基都形成酯。如与混有硫酸的硝酸反应,则形成二硝酸酯。酰氯或酸酐容易使两个羟基形成酯。 乙二醇在催化剂(二氧化锰、氧化铝、氧化锌或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失水。 乙二醇能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作用形成醇盐。通常将金属溶于二醇中,只得一元醇盐;如将此醇盐(例如乙二醇一钠)在氢气流中加热到180~200°C,可形成乙二醇二钠和乙二醇。此外用乙二醇与 2摩尔甲醇钠一起加热,可得乙二醇二钠。乙二醇二钠与卤代烷反应,生成乙二醇单醚或双醚。乙二醇二钠与1,2-二溴乙烷反应,生成二氧六环。 此外,乙二醇也容易被氧化,随所用氧化剂或反应条件的不同,可生成各种产物,如乙醇醛 HOCH2CHO、乙二醛OHCCHO、乙醇酸HOCH2COOH、草酸HOOCCOOH 及二氧化碳和水。乙二醇与其他二醇不同,经高碘酸氧化可发生碳链断裂。 应用 乙二醇常可代替甘油使用。在制革和制药工业中,分别用作水合剂和溶剂。乙二醇的衍生物二硝酸酯是炸药。乙二醇的单甲醚或单乙醚是很好的溶剂,如甲溶纤剂 HOCH2CH2OCH3 可溶解纤维、树脂、油漆和其他许多有机物。乙二醇的溶解能力很强,但它容易代谢氧 化,生成有毒的草酸,因而不能广泛用作溶剂。乙二醇是一个抗冻剂,60%的乙二醇水溶液在-40°C时结冰。
管理员大哥,没法解释了,要证明能发生反应容易,证明不会发生反应就麻烦了,难道要从官能团和反应机理开始一一穷举吗?你能不能证明水和氧气不发生反应?我修改答案不是为了审核通过,是感觉类似的要求我最近遇到的有点多,也有点多余,很教条的赶脚有没有?
二乙醇胺主要用途:
1、用作分析试剂,酸性气体吸收剂,用于焦煤气等工业的净化,并可循环使用。
2、也用于制洗涤剂、擦光剂、润滑剂、软化剂、表面活性剂等,也可用于有机合成。
3、在洗发剂和轻型去垢剂内用作增稠剂泡沫改进剂,在合成纤维和皮革生产中用作柔软剂。二乙醇胺与70%硫酸作用,脱水环化生成吗啉(即1,4-氧氮杂环己烷)
1、二乙醇胺主要用作CO2、H2S和SO2等酸性气体吸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擦光剂、工业气体净化剂、润滑剂。亚氨基二乙醇又称二乙醇胺,是除草剂草甘膦的中间体。用作气体的净化剂,也用作合成药物及有机合成的原料。
2、二乙醇胺是重要的缓蚀剂,可用于锅炉水处理、汽车引擎的冷却剂,钻井和切削油以及其他各类润滑油中起缓蚀作用。还在天然气中用作净化酸性气体的吸收剂。在各种化妆品和药品中用作乳化剂。在纺织工业中作润滑剂,还可作润湿剂和软化剂以及其他的有机合成原料。
合成方法:
由环氧乙烷与氨反应得到二乙醇胺,同时也得到一乙醇胺和三乙醇胺。将环氧乙烷;氨水送入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30-40℃,反应压力70.9-304kPa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一。
三乙醇胺混合液,在90-120℃下经脱水浓缩后,送入三个减压精馏塔进行减压蒸馏,按不同沸点截取馏分,则可得纯度达99%的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成品。在反应过程中,如加大环氧乙烷比例,则二;三乙醇胺生成比例增大,可提高二;三乙醇胺的收率。
1、 由二乙醇胺经硫酸脱水环合而得。将二乙醇胺加入水反应锅内,在60℃以下滴加硫酸,加毕,升温于185-195℃,保温30min。冷至60℃以下,滴加氢氧化钠液至pH=11,冷却,过滤,滤液精馏,收集130℃以下馏分,精吗啉含量可达99.5%以上。该法原料易得,已成为世界生产吗啉的主要方法。由二恶烷与氨气相催化反应而可制得吗啉。
2、 由二乙醇胺在硫酸存在下脱水环合而制得。将二乙醇胺加入反应锅内,在60℃以下滴加H2SO4 ,加毕升温至185~195℃,保温30min,冷却至60℃,滴加NaOH溶液,使pH=11,冷却过滤,滤液精馏,收集130℃以下馏分即为吗啉。 也可用二乙二醇和氨在催化剂存在和压力下制得吗啉。该方法原料易得,成为世界上生产吗啉的主要方法。 精制方法:将吗啉与金属钠一起回流1小时,在干燥氮气流下常压蒸馏精制。或用无水硫酸钙干燥后分馏。也可以将吗啉制成草酸盐,用60%%乙醇重结晶2次,加入浓氢氧化钾水溶液使吗啉游离出来,分离后用固体氢氧化钾干燥,再用金属钠干燥,然后分馏。
3. 由二甘醇与氨在氢气和镍催化剂存在下于30~40MPa大气压和150~400℃温度下反应制得。或者由二乙醇胺与过量的浓盐酸(或浓硫酸)作用制得。
4. 在酸性环境下使二乙醇胺闭环就能制成吗啉,然后通过精馏提纯。
分子式HN(CH2CH2OH)2,分子量105.1,燃点268℃,沸点269.1℃,溶点28.0℃,纯度大于等于99.0%,水份小于等于0.1%,色泽小于等于15
主要用途:
二乙醇胺用于制药工业中缓冲剂的原料;生产高回弹聚氨脂泡沫时作为交连剂;与三乙醇胺混合作为飞机引擎活塞的去洁剂;与脂肪酸反应生成烷基醇酰胺;也用于有机合成原料、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和酸性气体吸收剂,在洗发剂和轻质去垢剂内用作增稠剂和泡沫改性剂,在有机合成工业中作中间剂,医药工业中用作溶剂,在洗涤行业、化妆品行业、农业、建筑业及金属行业中均有较大用途。
水溶液呈碱性.有极强的吸湿性,能吸收酸性气体,加热后又可将吸收的气体释放.有乳化及气泡作用.能与无机酸和有机酸生
成盐类
你打的实际是水溶液,只有0.56mL硫酸稀释到1000mL水里的浓度,一微升进样量对NPD没什么影响,一般都是怕伤柱子,所以这里柱子选择聚乙二醇丁二酸树脂键合柱。
检测限不够,一个先检查你配的标准溶液对不对,再就是烤一下铷珠,调整好基流,这个对灵敏度影响很大。
NPD灵敏度要高很多,比FID不在一个数量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