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与甲醛为什么反应
苯酚邻对位上的氢比较活泼,能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
制取酚醛树脂:nC6H5OH+nHCHO→(条件催化剂加热)-[-C7H6O-]-n+nH2O
苯酚 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 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的重要原料。
甲醛,化学式HCHO,式量30.03,又称蚁醛。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气体相对密度1.067(空气=1),液体密度0.815g/cm³(-20℃)。熔点-92℃,沸点-19.5℃。易溶于水和乙醇。
拓展资料:甲醛和苯酚在酸性催化剂或者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经由缩聚制得的醇溶性酚醛树脂,当苯酚过量时,与甲醛在酸性介质存在下生成线性结构的热塑性树脂,而当甲醛过量时,在碱性条件下,苯酚与甲醛反应生成体型结构的热固性树脂。
主要用作层压板、复合材料、泡沫塑料、保温材料、蜂窝结构材料以及涂料和胶黏剂等。
炔 烃(英语:alkyne)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属於不饱和烃,分为链炔烃与环炔烃。按含三键的多少分别称单炔烃、二炔烃等。其官能基为碳-碳三键(-C≡C-)。通式CnH2n-2,其中n为非1正整数。简单的炔烃化合物有乙炔(C2H2)、丙炔(C3H4)等。炔烃也被叫做电石气,电石气通常也被用来特指炔烃中最简单的乙炔。
烷
苯(Benzene、、⌬、⏣或PhH)旧称囷、焑、㷍、菕等,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在常温下为一种高度易燃,有香味的无色的液体。同时,苯有高的毒性,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苯酚(化学式:C6H5OH,PhOH),又名石炭酸、羟基苯,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常温下为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有毒。
醇是有机化合物的一大类,是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在化学中,任何有机化合物,其羟基官能团(-OH)被绑定到一个饱和碳原子,就叫醇。通常意义上泛指的醇,是指羟基与一个脂肪族烃基相连而成的化合物;羟基与苯环相连,则由於化学性质与普通的醇有所不同而分类为酚;羟基与sp2混合的双键碳原子相连,属烯醇类,该类化合物由於会互变异构为醛(只有乙烯醇能变乙醛)或酮,因此大多无法稳定存在。
醛;英语:aldehyde)是含有甲醯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种官能团具有结构通式:R-CHO,其中的羰基中心连接了一个氢原子与一个R基团。不带有R的基团称为醛基或甲醯基。醛与酮化合物的区别在於羰基所处的位置是在碳链骨架的末端或是在两个碳原子之间。醛在有机化学中很常见,许多的香水都属醛类。
羧酸(英语:Carboxylic acid),有机酸的一种,是带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通式是R-COOH。羧基的化学式为-C(=O)OH,通常写成-COOH或-CO2H,它是由一个羰ㄊㄤ基(>C=O)和一个羟基(-O-H)组成的官能基。羧酸是质子(H+)授予者,也就是质子酸(布-洛酸)。可分为脂肪酸及芳香酸二大类。
酯是指有机化学中醇与羧酸或无机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产物。酯类除了羧酸酯外,也有硝酸、硫酸等无机含氧酸酯
卤烷(英语:haloalkanes),又称卤代烷或卤代烷烃,是指烷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氟、氯、溴、碘)取代的有机化合物,属於卤烃。
高聚合物(英语:Polymer)是指具有非常大的分子量的化合物,分子间由结构单位(structural unit)、或单体由共价键连接在一起 。 这个聚合物(polymer)是出自於希腊字:polys代表的是多,而meros 代表的是小单位(part),所以很多小单位连结在一起的这种特别的分子,我们称之为聚合物,例如塑胶和高分子。通常聚合物的分子量大於十万,聚合度大於三千。
苯酚(Phenol,C6H5OH)又名石炭酸、羟基苯,是德国化学家龙格(Runge F)于1834年在煤焦油中发现的,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一种弱酸。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有毒。苯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苯酚有腐蚀性,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苯酚暴露在空气中呈粉红色。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苯酚在常温下的密度为1、071克除以立方厘米。苯酚50度后就能是液体。
熔点43摄氏度,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摄氏度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在50度时,基本没有重量。
苯酚在碱性催化剂(氨、氢氧化钠、碳酸钠)或者酸的作用下,能与甲醛缩合,生成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酚醛树脂。你说的对甲苯酚与甲醛的聚合反应,就是酚醛树脂的聚合原理。
苯酚是呈酸性的,在碱的作用下形成酚盐负离子,由于酚盐负离子的电子离域,可使苯环上原羟基的邻位、对位碳上带有负电荷,对甲醛的羰基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生成羟甲基苯酚盐(对于苯酚来说,邻位和对位都有可能;但对甲苯酚的情况比苯酚简单,由于对位已经有一个甲基了,所以生成物为邻位羟甲基苯酚盐)。
生成的羟甲基苯酚盐与酚盐负离子发生Micheal加成,生成酚醛树脂的单体。(大概过程是羟甲基酚盐负离子先失去羟基,生成醌亚甲基化合物,酚盐负离子作为碳负离子与其发生Micheal加成。)
这个反应可以连续进行,随着聚合度的增大,首先得到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树脂,继而得到不溶但可溶胀、加热时不熔但变软的树脂,再继续反应则得到不溶、不熔的树脂,即酚醛树脂。
对甲苯酚与甲醛的缩合反应就是这个原理。我不知道怎么在回答中插入图片,直接用文字表述很无力啊。。建议你翻翻有机化学教材,应该每一本都有提到的,我参考的是北大邢其毅教授编的《有机化学》。其实在回答你这个问题前我自己也记不清这个聚合原理了,再翻书是个很快乐的过程,互相学习哈!
相对密度(水=1):1.07
沸点(℃):181.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4
折射率1.5418
闪点79.5℃
分子式:C6H6O
化学式:C6H5OH,PhOH
分子量:94.11
饱和蒸气压(kPa):0.13(40.1℃)
燃烧热(kJ/mol):3050.6
临界温度(℃):419.2
临界压力(MPa):6.1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46
闪点(℃):79
爆炸上限%(V/V):8.6
引燃温度(℃):715
爆炸下限%(V/V):1.7
溶解性: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凡土林、挥发油、强碱水溶液。室温时稍溶于水,与大约8%水混合可液化,65℃以上能与水混溶,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毒性:有特殊的气味,有强腐蚀性。有毒,LD50 53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