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氧基苯酚酸性和对甲基苯酚的酸性谁大
对甲基苯酚酸性大.对甲氧基苯酚:由于甲氧基在对位,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和给电子共轭效应.但给电子共轭效应更大一些.苯环上电子云越密集,则酸性越小,给电子诱导效应使得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相应酚类的酸性降低.而甲基虽...
(一):对甲基苯酚,苯甲酮和氯苯三者中只有对甲基苯酚显弱酸性,因此三者的混合物可放在分液漏斗中先用碳酸钠水溶液洗涤(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对甲基苯酚与碳酸钠反应变成钠盐溶于水而进入水相(水层)后与仍处于有机相(有机层)的苯甲酮和氯苯在分液漏斗中分开,水相用稀盐酸酸化后,再用乙醚萃取就得到了含纯的对甲基苯酚的乙醚溶液,旋转蒸发除去乙醚即获得纯的对甲基苯酚。
(二):根据苯甲酮和氯苯的极性区别,用薄层色谱(TLC)估算极性大小差别,再用层析色谱柱进行分离,用大约30% - 50%乙酸乙酯/石油醚洗脱即可,用TLC进行跟踪。
其中硝基为强吸电子基,酸性增强;甲基、甲氧基(动态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为供电子基,甲氧基的供电子能力大于甲基,所以酸性是对甲基苯酚大于对甲氧基苯酚;而溴的吸电子诱导作用大于供电子共轭作用,所以酸性应该为增强。
综上所述,酸性强弱顺序是对硝基苯酚>对溴苯酚>对甲基苯酚>对甲氧基苯酚。
这个好久没有玩知道了,怎么问别人问题的。。。。
对位上的甲氧基是供电子基团,使O上的电荷密度增加。因此,相对应于苯酚,酸性降低。
其硝基强吸电基酸性增强;甲基、甲氧基(态共轭效应于诱导效应)供电基甲氧基供电能力于甲基所酸性甲基苯酚于甲氧基苯酚;溴吸电诱导作用于供电共轭作用所酸性应该增强
综所述酸性强弱顺序硝基苯酚>溴苯酚>甲基苯酚>甲氧基苯酚
久没玩知道问别问题
羧酸的酸性大于苯酚,大于醇,这个是一般规律。
同样的羧酸,含有的吸电子基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羧酸根负离子的负电荷就能得到很好的分散,酸性越强,所以有上面的顺序。对位硝基有吸电子共轭和吸电子诱导效应,间位的硝基只有吸电子诱导效应,没有吸电子共轭效应。
这个以苯酚作为基准物质来判断,
对甲基苯酚受对位甲基的影响,酸性较苯酚弱;对硝基苯酚受硝基的吸电子效应导致酸性增强。但是硝基苯酚酸性弱于碳酸,而苄醇的酸性最弱,
所以酸性是碳酸>对硝基苯酚>苯酚>对甲基苯酚>苄醇。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懂请追问!
望采纳!
结构式是指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化合物(或单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是一种简单描述分子结构的方法。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原因之一。
分别滴入氯化铁溶液,显紫色的为对甲苯酚。剩下的两种分别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为苯甲醇,不褪色的为苯甲醚。
先用Fe3+鉴别出对2113甲苯酚,显紫色。剩下三个。再用Na鉴定出苯甲醇,放出5261气泡。剩下两个。用酸性4102KMnO4鉴别出苯甲醛,溶液褪色。
最后那个就是苯甲1653醚或者先用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就是对甲苯酚。在余下的两种物质中,加入金属钠,产生气泡的就是苯甲醇,另一种是苯甲醚。
扩展资料:
苄醇是极有用的定香剂,是茉莉、月下香、伊兰等香精调配时不可缺少的香料。用于配制香皂;日用化妆香精。但苄醇能缓慢地自然氧化,一部分生成苯甲醛和苄醚,使市售产品常带有杏仁香味,故不宜久贮。
苄醇在工业化学品生产中用途广泛。用于涂料溶剂;照相显影剂;聚氯乙烯稳定剂;医药;合成树脂溶剂;维生素b注射液的溶剂;药膏或药液的防腐剂。可用作尼龙丝;纤维及塑料薄膜的干燥剂,染料;纤维素酯;酪蛋白的溶剂,制取苄基酯或醚的中间体。同时,广泛用于制笔(圆珠笔油);油漆溶剂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甲醇
对甲基苯酚又称为抗氧剂264,抗氧防老剂T501;该产品在医药上用作TMB(二溴醛),TMP(3,4,5-三甲氧基苯甲醛)的原料中间体和消毒剂;在农药生产中也是重要的中间体;在塑料工业中用于制造酚醛树脂和增塑剂等。对甲基苯酚用于防老剂264(2,6-二叔丁基对甲酚)。包装:200KG镀锌桶或标准集罐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