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乙酸季戊四酯的理化性质怎么样?
公司内部的数据库:
液体。
不能与水混合。
在水里会下沉。
跟酸接触会生成剧毒气体。
状态液体分子量113.12
熔点 (°C)-22粘性无
沸点范围(C)206水中溶解度(g/L)部分混溶
闪点(C)110pH (1% 溶液)这里不适用
分解温度(℃)无pH (按供应)这里不适用
自燃温度(C)555蒸气压(kPa)0.13 @ 67.8 C
爆炸上限(%)无比重(水=1)1.056 (25 C)
爆炸下限(%)无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9
挥发性成份(% 体积)无蒸发速率无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61646
CAS号 105-56-6
中文名称 氰乙酸乙酯
英文名称 ethyl cyanocaetate
别名
分子式 C5H7NO2;NCCH2COOCH2CH3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略有气味
分子量 113.12 蒸汽压 2.00kPa/99℃ 闪点:110℃
熔 点 -22.5℃ 沸点:206~208℃ 溶解性 微溶于水、碱液、氨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06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制药工业,染料工业
2.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低浓度时实验动物有呼吸急促、流泪、嗜睡、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浓度稍高还可出现呼吸困难,侧卧,眼球突出;浓度高时出现极度呼吸困难,痉挛,死亡。可经皮吸收引起中毒死亡。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400~3200mg/kg(大鼠经口);LC50550mg/m3,2小时(大鼠吸入)
危险特性: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出有毒的或易燃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休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水质快速比色管法(日本制,氰化物)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水、泡沫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产品英文名 Methyl cyanoacetateMalonic acid mononitrile methyl ester
产品别名 丙二酸一腈甲酯
分子式 C4H5NO2NCCH2COOCH3
产品用途 医药、颜料、农药等中间体
CAS号 105-34-0
毒性防护 本品有中等毒性。豚鼠经口和腹腔注射的LD50为400~800mg/kg。防护措施参见“氰乙酸”。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
包装储运 本品易燃有毒,采用铝桶或塑料桶密封包装,每桶200kg。贮运中要远离火源,防晒、防火。按易燃有毒危险品规定贮运。
物化性质 无色至微黄色透明液体,可燃。沸点204~207℃。熔点-22.5℃。相对密度1.122(15/4℃)。折射率nD(20℃)1.4174。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混溶。
上面是复制的,但是我告诉你,开车遇到不熟悉的路尽可能慢点开,快了很危险,一路顺风!
C7H11NO2;NCCH2COO(CH2)3CH3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浅黄色液体
分子量 141.17 蒸汽压 2.00kPa/115℃ 闪点:87℃
沸 点 115℃/2.0kPa 沸点:115℃/2.0kPa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00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
分子式: C5H7NO2
分子量: 113.12
沸点: 208-210℃
熔点: -22-210℃
中文名称: 氰基乙酸乙酯;乙基氰乙酸酯;丙二酸乙酯腈;氰乙酸乙酯;氰基醋酸乙酯
英文名称: Ethyl cyanoacetate;Malonic acid ethyl ester nitrile;cyano-acetic aci ethyl ester;cyanacetate ethyle;cyanoacetate d'ethyle;cyanoacetic acid ethyl ester;cyanoacetic ester;estere cianoacetico
性质描述: 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芳香气味。熔点-22.5℃,沸点208-210℃,99℃(2.0kPa),相对密度1.0560(25/4℃),折射率1.4175,闪点110℃。与乙醇;乙醚混溶,溶于氨水;强碱水溶液,不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生产方法:
1.氯乙酸酯化氰化法将氯乙酸和乙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氯乙酸乙酯,经精制后的氯乙酸乙酯与氰化钠进行氰化反应,制得氰乙酸乙酯粗品,然后进行过滤,经常压蒸馏;减压精馏即得精品氰乙酸乙酯。
2.氯乙酸氰化酯化法将氯乙酸用纯碱中和生成氯乙酸钠,再与氰化钠作用制得氰乙酸钠,然后用盐酸酸化得到氰乙酸,最后与乙醇酯化得到氰乙酸乙酯,经过滤;常压蒸馏;减压精馏得成品。3.氰乙酸酯化法将氰乙酸与乙醇进行酯化而得。
用途: 该品是医药;染料等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用于合成酯类;酰胺类;酸类;腈类化合物。日本主要用作氰基丙烯酸酯类快干胶的中间体,用于汽车零件;家用电器组装件的粘接,另外还用于维生素B6;合成染料等领域。氰乙酸乙酯与甲氧基乙酰丙酮及氨水环合可制得5-氰基-6-羟基-4-甲氧甲基-2-甲基吡啶。经硝化;氯化;催化加氢可得3-氨基-5-氨甲基-4-甲氧甲基-2-甲基吡啶。再进一步重氮化;水解;成盐可得微生素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