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乙醛,丙酮,苯酚,苯甲醛的鉴别
第一步,羰基试剂(例如苯肼),可以与所有羰基化合物生成晶体,鉴别出正丁醛
苯甲醛
丙酮
苯乙酮
甲醛
乙醛;无水乙醇和正丁醇不反应
第二步,碘仿反应,乙醇黄色沉淀,正丁醇无现象
第三步,银镜反应,发生反应的是正丁醛、苯甲醛、甲醛和乙醛;无现象的是丙酮和苯乙酮
第四步,菲林试剂,甲醛铜镜,正丁醛和乙醛砖红沉淀,苯甲醛无现象
第五步,碘仿反应,乙醛黄色沉淀,正丁醛无现象
第六步,饱和亚硫酸氢钠,丙酮沉淀,苯乙酮无现象
摘自百度问答2011年3月30号网友问答。。。
首先,取四种试剂适量。加入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为
丙醛。
其次,取剩余三种试剂适量。加入nahso3
有沉淀生成的为
丙酮。
最后,取剩余两种试剂适量,加热为蒸汽,通氧气氧化后,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的为
正丙醇。剩下的即为苯酚
呵呵,最后我知识有限,异丙醇,甘油,1丁醇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分别,你去查一查!
呵呵,虽然没完全解答,能给我个辛苦分不?
楼上的师兄逻辑性很强啊,条理分明,绝对是学理科的,真是佩服,不过待鉴定物质中貌似没有B.乙酸吧?
个人看法:1、先加三氯化铁,绛紫色化合物则为苯酚或乙酰乙酸乙酯,接着加2,4-二硝基苯肼,褪色则为苯酚,不退色为三乙;
2、加入氢氧化铜,呈深蓝色则为甘油,否则为剩下的
3、加入碘-碘化钾,碘仿反应,呈黄色为乙醛,有黄色沉淀生成为丙酮,异丙醇为浑浊现象,既有晶体析出但比丙酮少(热水浴后现象更明显),这个现象是今天做实验时的,不一定和书上一样哦,参考着用吧。
其中有些物质带毒性,闻气味时要通风。注意吸入量。
第二,搅动盛有这几种物质的烧杯,看哪个黏稠,黏稠的为果糖和甘油,果糖具有一定的蜂蜜的香味,甘油则无气味,应该好分辨。
第三,苯酚长时间放置会变成淡粉色。再者苯酚一般为固体如与尿素区分则须闻气味即刻,有消毒水气味的为苯酚,尿素无气味。
第四,余下丙酮、乙醛、异丙醇、乙酰乙酸乙酯,其中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为乙醛,
第五,乙酰乙酸乙酯具有果子气味,相对好闻一些。
第六、鉴别丙酮和异丙醇,则须动用化学手段了,使用碘仿反应即可鉴别出丙酮,生成黄色沉淀的既为丙酮。
个别地方都不到位的还请其他大虾斧正。
1、四种溶液分别加入钠,放出气泡的是乙醇,其余溶液均无反应,无现象。
涉及反应:2Na + 2CH3CH2OH = 2CH3CH2ONa +H2↑
2、无现象的试剂中加入托伦试剂,有银镜的是乙醛,无现象的是乙醚和丙酮。
说明:托伦试剂为弱氧化剂,可用来检验和定量的测定有机物中含有的醛基,且不受酮的干扰。醛由于其结构中含有羰基,并且有一氢原子接在羰基碳上,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将托伦试剂中银离子还原成细小的银而附着在光滑的器壁上,形成了漂亮的银镜。
3、剩余的两种物质中加入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有沉淀的是丙酮,无现象的是乙醚。
涉及反应:CH3COCH3+NaHSO3=CH3C(OH)(CH3)SO3Na↓
扩展资料乙醇的化学性质介绍
弱酸性(严格说不具酸性,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能与碱发生化学反应),因含有极性的氧氢键,故电离时会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为乙醛。乙醇也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同时高锰酸钾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乙醇也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当乙醇蒸汽进入含有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硅胶中时,可见硅胶由橙红色变为灰绿色(Cr3+),此反应可用于检验司机是否饮酒驾车(酒驾)。
乙醇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所以钾、钙、钠等活泼金属可将乙醇羟基里的氢置换出来生成对应的有机盐以及氢气。
或者两种溶液中加入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三溴苯酚)的是苯酚
2、在两种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白色物质生成的是丙醛
1、分别取A~H样品少许,加入2,4-二硝基苯肼,生成沉淀者为D、E、H(记为一组);无沉淀者为A、B、C、F、G(记为二组)。
2、取一组中物质各少许,加入碘液和10%NaOH,生成黄色沉淀者为D、E;无黄色沉淀者为H。取D、E各少许,加入Fehling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者为E,无沉淀生成者为D。
3、取二组中物质各少许,加入溴的饱和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者为G,无沉淀生成者为A、B、C、F。取A、B、C、F加入5%NaHCO3,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者为B,无气体生成者为A、C、F。取A、C、F,加入碘液和10%NaOH,生成黄色沉淀者为F,无黄色沉淀生成者为A、C。取A、C少许,加入5%K2Cr2O7,然后加入10%NaOH,加热,在试管口放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能生成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二氧化碳)者为C,无气体者为A。
可溶的加入2,4-二硝基苯肼试剂
有沉淀的是丙酮
不溶的加10%氢氧化钠
溶解了的是苯酚
没溶解的是苯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