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分离
56.2.1.1 无机沉淀剂
(1)硫化物
在酸性溶液中通入硫化氢,钼逐渐形成硫化钼而与铁、铝、铬、镍、钴、锌、锰和碱土元素等分离。由于硫化氢能还原六价钼,致使钼不能完全沉淀。需将溶液煮沸驱除硫化氢,加入过硫酸铵使钼氧化,然后再通入硫化氢沉淀一次。铅、铜、镉和铋与钼一起成硫化物沉淀。若用氢氧化钠-硫化钠溶液处理硫化物沉淀,则硫化钼被溶解而与铅、铜、镉和铋分离。
有钨和钒存在时,向含有酒石酸的酸性溶液中通入硫化氢,可使钼成硫化钼沉淀而与钨分离向含有酒石酸的氨性溶液中通入硫化氢,可使钼成硫化钼沉淀而与钒分离。
(2)氢氧化铵
用氢氧化铵可以使铁(Ⅲ)、钛、铌、钽、铋、锡、锗和稀土金属与钼分离,在大量铁(Ⅲ)存在下,锑、钒、砷和磷亦同时被沉淀。如果有相当量的铅和钙存在,与钼生成钼酸铅及钼酸钙留在沉淀内。用氢氧化铵沉淀分离时,应将含钼的酸性溶液慢慢地倒入氢氧化铵中,而不是将氢氧化铵加入溶液内。
(3)氢氧化钠
用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铵,可使钼与铁(Ⅲ)、钛、锆、铪、铌和钽等分离。
(4)硫酸
用硫酸加热冒烟,可使铅成硫酸铅沉淀与钼分离。
(5)碳酸钠
用碳酸钠熔融,水提取,过滤后钼即与钡、锶和钙等元素分离。
56.2.1.2 有机沉淀剂
(1)α-安息香肟
α-安息香肟可于稀酸溶液中沉淀钼而与铁、钛、锆、铪和铼分离。铌、钽、钨、铬(Ⅵ)和钒(Ⅴ)与钼一起沉淀。若事先将铬(Ⅵ)和钒(Ⅴ)还原为低价则不被沉淀。
(2)铜铁试剂
如铜铁试剂在酸性溶液中亦可沉淀钼使与铝、铬、镍、钴、锰(Ⅱ)、锌、铼和碱土金属等分离。
谢谢你的信任。
Mo和同周期的W(钨)铬Cr等金属有相似的一些反应。
和浓硝酸或者浓硫酸都很容易反应,被氧化成正6价,在浓硝酸中生成钼酸。
6HNO3(浓)+Mo=H2MoO4+2H2O+6NO2↑
钼酸也一般含有1分子结晶水。
含有硫酸混合液体,硫酸被稀释,氧化性酸还是主要是硝酸。只要浓度够还是上述反应。浓度低反应肯定很慢,因为钼酸不溶于水,反应慢肯定会阻碍反应持续进行。所以一般钼和浓硝酸反应持续进行。
有疑问可以Hi我。
关于化学实验,本人也是酷爱,但是很多贵重金属的反应,像银等很少做实验。你用钼丝做实验。我这几天也在想,因为钼只有0.+3.+4.+6价态,氧化性都很弱,很容易被氧化就到+6价。
1、银白色金属,硬而坚韧,是难熔金属元素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中为VI B 族元素,原子序数42,原子量95.94,密度10.2克/厘米3,熔点2610℃,沸点5560℃。化合价+2、+4和+6,稳定价为+6。第一电离能7.099电子伏特。在常温下不受空气的侵蚀。跟盐酸或氢氟酸不起反应。
2、在常温下钼在空气或水中都是稳定的,但当温度达到400℃时开始发生轻微的氧化,当达到600℃后则发生剧烈的氧化而生成MoO 3 。在很高的温度下钼于氢也不相互反应,但在1500℃与氮发生反应形成钼的氮化物。在1100 ~ 1200℃以上与碳、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反应生成碳化物如MoSi 2 ,此MoSi 2 即使在1500 ~ 1700℃的氧化气氛中仍是相当稳定的,不会被氧化分解。
钼原子有两个不完全的电子层,它在各种钼化合物中可为2、3、4、5或6价,这就是说钼可形成许多种类的化合物。然而钼最主要的化合物为氧化物、钼酸及各种类型的钼酸盐。钼的主要化学性质如表所示。
介质试验条件反应情况
水 不腐蚀
HF冷、热不腐蚀
HF+H2SO4冷 不腐蚀
HF+H2SO4热 轻微腐蚀
HF+王水 冷 轻微腐蚀
HF+王水 热 迅速腐蚀
HF+HNO3 冷、热迅速腐蚀
氨水不腐蚀
熔融碱 大气中 轻微腐蚀
熔融碱 氧化剂如KNO3 , KNO2 、KclO3 、PbO2中 迅速腐蚀
硼在高温下 生成硼化物
碳 1100℃以上 生成碳化物
硅 1100℃以上 生成硅化物
磷 至最高温度 不腐蚀
硫440℃以上生成硫化物
碘 790℃以下 不腐蚀
溴 840℃以下 不腐蚀
氯230℃以上强烈腐蚀
氟 室温强烈腐蚀
空气和氧 400℃ 开始氧化
空气和氧 600℃ 强烈氧化
空气和氧 700℃以上 MoO3 升华
氢和惰性气 至最高温度 不反应
CO 1400℃以上生成碳化物
CO 2 1200℃氧化
碳氢化合物 1100℃生成碳化物
Al Ni Fe Co Sb熔融体 强烈腐蚀
Zn熔融体 轻微腐蚀
Bi熔融体 高度腐蚀
玻璃 熔融体 高度腐蚀
难熔氧化物Al2O3 ,ZrO2 ,BeO,MgO,ThO2 1700℃以下不腐蚀
氮气 1100℃以上 氮化反应
第二个问题:盐酸、氢氟酸、稀硝酸及碱溶液对钼均不起作用。钼可溶于硝酸、王水或热硫酸溶液中。
第三个问题:
AG:银的化学性质最活泼,它能溶于硝酸生成硝酸银;易溶于热的浓硫酸,微溶于热的稀硫酸;在盐酸和“王水”中表面生成氯化银薄膜;与硫化物接触时,会生成黑色硫化银
cu:铜不能跟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但能溶于稀硝酸。铜不跟冷的浓硫酸反应,但能跟热的浓硫酸、浓盐酸和浓硝酸反应
MO:盐酸、氢氟酸、稀硝酸及碱溶液对钼均不起作用。钼可溶于硝酸、王水或热硫酸溶液中。
CR: 铬能溶于稀HCl,H2SO4 。铬在硝酸、磷酸或HClO4中是惰性的,这是由于生成氧化物保护层而钝化
综合判断 应该是热的硫酸吧
钼相关作用以及功能:
一、钼缺乏症
膳食中的钼很易被吸收。但硫酸根(SO42-)因可与钼形成硫酸钼(molybdenum
sulfate)而影响钼的吸收。同时硫酸根还可抑制肾小管对钼的重吸收,使其从肾脏排泄增加。因此体内含硫氨基酸的增加可促进尿中钼的排泄。钼除主要从尿中排泄外,尚可有小部分随胆汁排出
二、钼过量
人和动物机体对钼均有较强的内稳定机制,经口摄入钼化物不易引起中毒。
三、代谢吸收
膳食及饮水中的钼化合物,极易被吸收。经口摄入的可溶性钼酸铵约88%-93%可被吸收。膳食中的各种含硫化合物对钼的吸收有相当强的阻抑作用。
四、生理功能
钼作为3种钼金属酶的辅基而发挥其生理功能。
方法提要
试样经碳酸钠-氧化锌混合熔剂烧结,水浸出或王水分解,在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中,用乙酸铅沉淀溶液中的钼酸根,钼酸铅沉淀经过滤,灼烧,称量。反应式:
(NH4)2MoO4+Pb(CH3COO)2→PbMoO4+2NH4CH3COO
此法干扰元素较多,采用两次氢氧化铵沉淀,可分离大部分干扰元素。
本方法适用于含钼大于5%的试样,不适用于含钨高的试样。
试剂和材料
硝酸。
盐酸。
冰乙酸。
氢氧化铵。
碳酸钠-氧化锌混合熔剂(2+1)。
碳酸钠溶液(10g/L)。
氯化铵洗液(20g/L)每100mL中含有2mL氢氧化铵。
乙酸铅溶液(40g/L)每100mL中含有1mL冰乙酸。
乙酸铵溶液(500g/L和30g/L)。
单宁溶液(10g/L)用时现配。
分析步骤
(1)用碳酸钠-氧化锌混合熔剂烧结分解试样
称取0.5g(精确至0.0001g)试样(如为钼精矿应预先在300℃焙烧),置于盛有8gNa2CO3-ZnO混合熔剂的25mL瓷坩埚中,混匀后,再覆盖2g混合熔剂。在高温炉中加热至300℃并保持30min,再升至700℃烧结1h。取出冷却,倒入250mL烧杯中,并将坩埚放入其中,加约50mL热水提取。如有绿色锰酸根出现,应加几滴乙醇使锰还原,加热煮沸5~10min,取下冷却。洗出坩埚,用双层定性滤纸过滤于200mL容量瓶中,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洗净烧杯,并洗残渣7~8次,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吸取25.0~50.0mL溶液,置于250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20mL。加甲基红指示剂2滴,用(1+1)HCl酸化至红色,再过量2mL。
(2)用王水分解试样(适用于含少量铅的试样)
称取0.2~0.5g(精确至0.0001g)试样,置于200mL烧杯中,用水润湿后加入20mLHNO3,微热至不再产生氧化氮为止,加10mLHCl,待作用缓慢后,蒸发至5~6mL。加水50mL,用氢氧化铵中和至微酸性并加热至近沸。另准备75mL(1+1)氢氧化铵于另一盖表面皿的烧杯中,加热至近沸。在剧烈的搅拌下将含钼的微酸性溶液慢慢倒入氢氧化铵中,再用水冲洗烧杯。放置至沉淀凝聚后用快速滤纸过滤,用热的氯化铵洗液洗涤4~5次。用少量水将沉淀冲至原烧杯中,加2~3mL(1+1)HCl,加热溶解沉淀。然后按上法再用氢氧化铵分离一次,用原滤纸过滤,用热的氯化铵洗液洗涤,直至洗液不再使单宁溶液变色为止。将两次滤液合并,并煮沸赶去过量的氨,调整体积至约150mL,加甲基红指示剂2滴,以(1+1)HCl酸化后再过量2mL。
于两种分解方法制得的试液中,徐徐滴加500g/LNH4Ac溶液使红色刚变黄色后再过量15mL。加10mLHAc,加热至沸。向沸腾的溶液中慢慢地滴加乙酸铅溶液至溶液上层澄清(此时取澄清溶液1滴于白瓷板上,不再与新配制的单宁溶液作用产生棕色斑点),再过量2~3mL。煮沸10~20min,直至钼酸铅呈结晶状,并在电热板上保温1h。沉淀用致密滤纸过滤,用热的30g/LNH4Ac溶液洗净烧杯及沉淀,直至滤液不再含有铅离子(用20g/LNa2S溶液检验)。将沉淀置于已恒量的瓷坩埚中,小心烘干与灰化,在600℃灼烧15~20min,称量,再灼烧至恒量。
按下式计算钼的含量:
岩石矿物分析第三分册有色、稀有、分散、稀土、贵金属矿石及铀钍矿石分析
式中:w(Mo)为钼的质量分数,%m1为灼烧后钼酸铅沉淀的质量,gm0为空白的质量,g0.2613为钼酸铅换算成钼的系数m为称取试样的质量,g。
注意事项
1)试样中所含铜、钴、镍、锰、锌、镁和汞对本法均无干扰。铅、钙、铌、钡、锶和银等元素能与钼酸生成不溶性的钼酸盐,钨、钒、砷、磷和铬等元素在乙酸-乙酸铵介质中能与铅盐生成不溶物,与钼酸铅一起析出,对本法都有干扰。游离的无机酸和酒石酸妨碍沉淀完全。此法虽然干扰元素较多,手续烦琐,但沉淀要求的酸度范围广,钼酸铅组成稳定,准确度高,故在分析高含量钼(钼精矿)时仍被普遍采用。
2)用碳酸钠-氧化锌混合熔剂烧结,或用王水分解,两次氢氧化铵沉淀,可分离大部分干扰元素。在热的盐酸溶液中先加入稍过量的乙酸铵,然后慢慢地加入乙酸铅溶液,即使有碱土金属和铝等元素存在,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结果。当有足够量乙酸铵时,硫酸根的存在不致形成硫酸铅沉淀。
3)灼烧温度不宜过高,否则钼酸铅即成熔体,影响结果。
1、钼酸铵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生成硫代钼酸铵。而硫化氢会与钼的氧化矿物反应生成硫化钼沉淀。
2、导致后期所检测到的氧化率结果偏低,不能准确的表示所采矿样处钼矿物中钼的氧化矿物。
MuO2+2FeSO4+2H2SO4==MuSO4+Fe2(SO4)3+2H2O,是可以反应的,就是需要加入硫酸。
氧化钼,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795℃,沸点1155℃。溶于氨水、碱溶液、氢氟酸、浓硫酸,不溶于水。在空气中很稳定,通入干燥氯化氢,加热升华成淡黄色针状结晶。与卤素化合物如五氟化溴、三氟化氯发生剧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