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喝红酒的好处有哪些?
红酒的种类有很多,有干红葡萄酒和冰红葡萄酒。睡前喝红酒是有好处的,主要是因为红酒可以有助于血液循环,起到安神助眠的功效,可以改善失眠、多梦的状态。而且红酒中含有一定的白藜芦醇,可以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但是红酒之中也是含有酒精的,如果喝多也是有坏处的,有可能会导致宿醉现象,对于一些高血压患者有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
现代生活中,大家越来越注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每天饮用一杯红酒,也成为很多精英人士的日常选择。那么,女人睡前喝红酒的好处是什么,男人睡前喝红酒的好处是什么,睡前喝红酒会影响睡眠吗,睡前喝红酒一次喝多少合适,睡前喝红酒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睡前喝红酒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女人睡前喝红酒的好处
1、喝红酒能够增进食欲,使人体处于舒适的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日常生活中,女性可以经常饮用红酒。
2、红酒中含有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最重要的是,它可以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特别适合身体虚弱的人食用。而且经常饮用适量的葡萄酒,能够有效的预防衰老,抗氧化,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3、经常饮用红酒能够促进消化,所以,特别适合爱美的女性,在减肥的时候饮用,葡萄酒,能够刺激胃酸,分泌胃液,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有利于调理胃肠功能,还能够对结肠炎有一定疗效。甜葡萄酒中所含有的山梨醇的物质,能够帮助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加快肠胃的蠕动,有利于大便的排出,从而可以有效的预防便秘等症状。
4、红酒中含有酒石酸钾,硫酸钾,氧化钾,含量比较高,从而可以有效的调节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有着一定的利尿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预防水肿。
5、红酒中含有抑菌和杀菌物质,所以经常用葡萄酒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抑制一些流感病毒,能够有效的预防感冒。
6、对癌症有着一定的防治作用,而且他有着抗雌激素,雌激素与乳腺癌有关,从而有效预防乳腺癌。
7、经常饮用红葡萄酒,能够有效的抑制人体对脂肪的吸收,所以如果想要减肥的人,可以平时少喝一些红酒,既能够美容养颜,又能够瘦身减肥。
男人睡前喝红酒的好处
1、男人用红酒之后,能够提高肌肉的紧张度,从而使他的身体状态达到一个平和,还能够使肌肉变得紧绷,提高免疫力。
2、红酒能够提高人体血液中的脂蛋白浓度,从而能够有效的预防胆固醇的囤积,可能够很好的保护血管内膜,经常饮用就能够很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
3、每天睡前适当的饮用一些红酒,可以帮助睡眠,所以对于男人来说,可以喝一点红酒来帮助睡眠。
4、经常饮用红酒,能够提高男人的寿命,据科学研究表明,每天坚持喝半杯红酒的男人的死亡率是最低的,所以它可以增加男人的生命。
5、对于喜欢喝红酒的男人来说,他们往往是比较懂得生活情趣的人,他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因此喝红酒也会使他们分泌出雄性激素,提高了对异性的吸引力。
6、红酒中含有生成红色素的成分,这种成分可以有效的预防细胞的氧化和衰老,所以经常喝红酒的话,能够延缓衰老,特别适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7、红酒中含有酒石酸钾,硫酸钾,氧化钾,含量比较高,从而可以有效的调节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有着一定的利尿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预防水肿。
睡前喝红酒影响睡眠吗
睡前喝红酒不会影响睡眠,每天睡前适当的饮用一些红酒,可以帮助睡眠,所以对于大家来说,可以喝一点红酒来帮助睡眠。而且经常饮用红酒能够促进消化,所以,特别适合爱美的女性,在减肥的时候饮用,葡萄酒,能够刺激胃酸,分泌胃液,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有利于调理胃肠功能,还能够对结肠炎有一定疗效。甜葡萄酒中所含有的山梨醇的物质,能够帮助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加快肠胃的蠕动,有利于大便的排出,从而可以有效的预防便秘等症状。
睡前喝红酒一次喝多少合适
每天喝30毫升的红酒就可以了,大家可以在临睡之前喝一点红酒,这样可以帮助你很好的入睡,不容易做噩梦。而且在晚上饮用红葡萄酒,能够有效的抑制人体对脂肪的吸收,所以如果想要减肥的人,可以平时少喝一些红酒,既能够美容养颜,又能够瘦身减肥。还能够延缓衰老,特别适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睡前喝红酒的最佳时间
晚上睡觉之前喝上一杯红酒是最好的时间,也可以帮助我们,拥有更加香甜的梦。而且红酒中含有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最重要的是,它可以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特别适合身体虚弱的人食用。而且经常饮用适量的葡萄酒,能够有效的预防衰老,抗氧化,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睡前喝红酒的注意事项
不要在睡前喝太多的红酒,最好不要超过25克,而且红酒的度数应该在十度左右,并且在睡前也不要空腹喝红酒,否则会加重肠胃的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应该在喝红酒之前,喝一点奶制品,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还能够缓解我们身体对酒精的吸收速度,有利于身体健康。
对于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们来说,经常饮用红酒能够增加食欲,是人体处于舒适的状态,而且还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维生素,帮助大家延缓衰老,美容养颜。了解了女人喝红酒的好处,男人睡前喝红酒的好处,睡前喝红酒是否影响睡眠,睡前喝红酒一次多少合适,睡前喝红酒加时间,睡前喝红酒的注意事项,能够帮助我们科学的饮用红酒。
【药 名】 沉香 【拼 音】 CHENXING 【英文名】 Chinese Eaglewood 【来 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瑞香科植物沉香或白木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 【功 效】 降气温中,暖肾纳气。 【主 治】 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① 《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②陶弘景:“疗恶核毒肿。”③《海药本草》:“主心腹痛、霍乱、中恶,清神,并宜酒煮服之;诸疮肿宜入膏用。”④《日华子本草》:“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治)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⑤《珍珠囊》:“补肾,又能去恶气,调中。”⑥《纲目》:“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⑦《医林纂要》:“坚肾,补命门,温中、燥脾湿,泻心、降逆气,凡一切不调之气皆能调之。并治噤口毒痢及邪恶冷风寒痹。” ⑧《本草再新》:“治肝郁,降肝气,和脾胃,消湿气,利水开窍。” 【性味归经】 辛苦,温。①《别录》: “微温。”②《海药本草》:“味苦,温,无毒。”③《日华子本草》:“味辛,热,无毒。”④《纲目》:“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热。” 入肾、脾、胃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肾、命门二经。”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少阴,兼入手少阴、足厥阴经。”③《药品化义》:“入肺、肾二经。”④《本草经解》:“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磨汁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 阴亏火旺,气虚下陷者慎服。①《本草经疏》:“中气虚,气不归元者忌之;心经有实邪者忌之;非命门真火衰者,不宜入下焦药用。”②《本草汇言》:“阴虚气逆上者切忌。”③ 《本经逢原》:“气虚下陷人,不可多服。”④《本草从新》:“阴亏火旺者,切勿沾唇。” 【药物配伍】 配木香:补气行气。配肉苁蓉:温肾滋阴; 【别 名】 蜜香(《南方草木状》)、沉水香(《桂海虞衡志》)。原植物白木香又名:土沉香(《桂海虞衡志》)、女儿香(《纲目拾遗》)、牙香树、莞香、六麻树 【处方名】 沉香、海南沉香、海南沉、好沉香、上沉香、盔沉、沉香粉、上沉香粉等 【商品名】 进口沉香:又名全沉香,为植物沉香的含有黑色树脂的木材。主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等国。 国产沉香:又名海南沉、海南沉香、白木香、莞香、女儿香、土沉香。为植物白木香的含有黑色树脂的木材。主产于海南岛。 伽南香:又名奇南香、琪南、奇楠、伽南沉。为植物白木香或沉香近根部的含树脂量较多的木材。 绿油伽南香:为外表呈绿褐色的伽南香。 紫油伽南香:为外表呈紫褐色的伽南香。 盔沉香:又名盔沉。进口沉香药材多呈盔帽形,故名。 以上商品均以质坚体重、含树脂多、香气浓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 ①沉香 我国台湾、广东、广西有栽培;国外分布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 ②白木香分布广东、广西、台湾。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国产沉香的采集:选择树干直径30厘米以上的大树,在距地面1.5~2米处的树干上,用刀顺砍数刀,深约3~4厘米,待其分泌树脂,经数年后,即可割取沉香。割取时造成的新伤口,仍可继续生成沉香。又法:在距离地面约1米处的树干上,凿成深3~6厘米,直径约3~10厘米的数个小口(俗称“开香门”),然后用泥土封好,待伤口附近的木质部分泌树脂,数年后生成沉香,即可割取。又枯死的白木香树,有时亦可觅得沉香,此香因年代较久,含脂量高,品质较好,但产量不多。来得沉香后,再用小刀剔除不含树脂的部分,晒干后即为成品。须贮藏于密闭的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止走油、干枯。 【拉丁名】 药材Lignum Aquilariae Resinatum原植物①沉香 Aquilaria agallocha Roxb.② 白木香(《南越笔记》)Aquilaria sinensis(Lour.) Gilg, 【炮制方法】 刷净,劈成小块,用时捣碎或研成细粉。 【考 证】 出自《名医别录》;①《南方草木状》:“蜜香、沉香、鸡骨香、黄熟香、栈香、青桂香、马蹄香、鸡舌香,案此八物,同出于一树也。交趾有蜜香树,斡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钦取香,伐之经年,其根斡枝节,各有别色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与水面平者为鸡骨香;其根为黄熟香;其斡为栈香;细枝紧实未烂者,为青桂香;其根节轻而大者为马蹄香;其花不香,成实乃香,为鸡舌香。珍异之木也。”②《铁围山丛谈》:“香木,初一种也,膏脉贯溢,则其结沉实,此为沉水香。然沉水香其类有四:谓之熟结,自然其间凝实者也;谓之脱落,因木朽而自解者也;谓之生结,人以刀斧伤之而后膏脉聚焉,故言生结也;谓之蛊漏,因伤蠹而后膏脉亦聚焉,故言蛊漏也。自然脱落为上,而其气和,生结、蛊漏,则其气烈,斯为下矣。沉水香过四者外,则有半结半不结,为弄水沉、弄水香者,蕃语名婆菜者是也。因其半结则实而色黑,半不结则不大实而色褐,好事者故谓之鹧鸪斑是也。婆菜中则复有名水盘头,水盘头结实厚者亦近乎沉水香,但香木被伐,其根盘必有膏脉涌溢,以涌溢故亦结,但数为雨淫,其气颇腥烈,故婆菜中水盘头为下矣。余虽有香气,既不大凝实。若是一品,号为笺香。大凡沉水、婆菜、笺香此三名尝出于一种而每自有高下,其品类名号为多尔,不谓沉水、婆菜、笺香各别有种也。三者其产占城则不若真腊,真腊不若海南黎峒,又皆不若万安、吉阳两军之间黎母山,至是为冠绝天下之香,无能及之矣。”③《本草衍义》:“沉香,岭南诸郡悉有之,旁海诸州尤多。今南恩、高、窦等州,惟产生结香。沉之良者,惟在琼崖等州,俗谓之角沉。黄沉乃枯木中得者,宜入药用。依木皮而结者,谓之青桂,气尤清。在土中岁久,不待?剔而成结,谓之龙鳞。亦确创之自卷,咀之柔韧者,谓之黄蜡沉,尤难得也。然《经》中止言疗风水毒肿,去恶气,余更无治疗,今医家用以保和卫气,为上品药,须极细为佳。今人故多与乌药磨服,走散滞气,独行则势弱,与他药相佐,当缓取效,有益无损。余药不可方也。” 【生药材鉴定】 ①进口沉香 为植物沉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多呈盔帽形、棒状或片状,外形极不规则,长7~20厘米,直径1.5~6厘米。表面褐色,常有黑色与黄色交错的纹理,平滑光润。质坚实,沉重,难折断,用刀劈开,破开面呈灰褐色。能沉于水或半沉半浮。有特殊香气,味苦。燃烧时有油渗出,香气浓烈。主产印度、马来西亚等地。②国产沉香 又名:海南沉香。为植物白木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多呈不规则块状或片状,长3~15厘米,直径3~6厘米。表面凹凸不平,有加工的刀痕。可见黑褐色的含树脂部分与黄色的木部柏间,形成斑纹,其孔洞及凹窝的表面呈朽木状。质较轻,折断面刺状,棕色。大多不能沉水。有特殊香气,味苦,燃烧时有油渗出,发浓烟,香气浓烈。主产广东海南岛,广西亦产。沉香中油性足、体质重而性糯者,经精选加工后即为伽南香,参见“伽南香”条。3、显微特征:①白木香:横切面木射线宽1-2列细胞,细胞呈径向延长,壁非木化至微木化,有的具壁孔,含水量棕色树脂状物质。木纤维呈多角形,壁不甚厚,木化。导管呈圆多角形至类方形,往往2-10 个相集成群,偶有单个散在;有的导管中充满树脂状物质。木薄壁细胞壁薄,非木化。大多数10个成群,也有少数围在导管四周;内含棕色树脂物质。切向切面;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4-15个细胞。导管节长短不一,具缘纹孔。木薄壁细胞呈长方形。木纤维细长,直径约20-30毫微米;有壁 孔;径向切面除木射线呈横向联合带外,余与切向切面类同。② 白木香粉末:粉末黑棕色;纤维管胞多成束,呈长棱形,壁 较薄,径向壁 上缘纹孔,切向壁 上少见。韧型纤维较少见,多离散,直径25-45微毫米;切向壁上单斜纹孔。具缘纹孔管多见,直径约至于28微毫米,具缘纹排列紧密,互列,导管内含黄棕色树脂团块,常破碎脱出。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约至20个细胞。单雠孔较密,内函韧皮薄壁细胞含黄棕色物;壁非木化,可见菌丝腐蚀形成纵横交错的纹理,草酸钙柱晶少见。为四面柱体,长至 68微毫米;直径9-15微毫米。③沉香粉末:深棕色,与白木香粉末的区别是:韧型纤维较细,直径6-40微毫米,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50微毫米,木射线大多宽1列细胞,高以5个细胞为多见。柱晶极小,长至80微毫米。显微鉴定:(1)国产沉香(白木香) 粉末:黑末:黑棕色。①纤维管胞多成束,长梭形,直径22-29μm,壁稍厚,木化,径向壁有具缘纹孔,切向壁少 见。②韧型纤维较少见,多散离,直径25-45μm,径向壁有单斜纹孔。 ③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128μm,具缘纹孔排列紧密,互列,导管内含黄棕色树脂团块,常破碎脱出,④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约至20个细胞,单纹孔较密。⑤木间韧皮薄壁细胞含黄棕色物,壁非木化,可见菌丝及纵横交错的纹理。⑥草酸钙柱晶少见,为四面柱体,长至68μm,直径9-18μm。此外,可见树脂团块。(2)进口沉香 粉末:深棕色。韧型纤维较细,直径16-40μm;具缘纹孔导管直径至150 μm;木射线大多宽1-2列细胞,高以5个细胞为多见。柱晶极少,长至80μm。饮片:国产沉香糸纵刨或斜刨的菲薄片,纵刨片表面可见淡棕色组织中密布棕黑色纵条纹;斜刨或横刨片表面,可见棕黑色斑纹。 【中药化学成分】 沉香的丙酮提取物(40~50%)经皂化后蒸馏,得挥发油13%,中含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等,残渣中有氢化桂皮酸、对甲氧基氢化桂皮酸等。霉菌感染的沉香含沉香螺醇(Agarospirol)、沉香醇(Agarol)、沉香呋喃(Aga-rofuran)、二氢沉香呋喃、4一羟基二氢沉香呋喃、3,4一二羟基二氢沉香呋喃、去甲沉香呋喃酮(Nor一ketoagaro-furan);未感染的含硫、芹子烷(Selinane)、沉香醇等。1、白木香:从含树脂的木质部石油醚提取物中分得三种沉香螺旋烷类倍半萜;白木香酸,白木香醛、沉香螺旋醇,又从含树脂木质部挥发油中分得两种沉香呋喃类倍半萜;白木香醇和去氢白木香醇。2、沉香:沉香的丙酮提取物,经皂化后蒸馏,提挥发油。其中含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等,残渣中有氢化桂皮酸,对甲氧基氢化桂皮酸。霉菌感染的沉香含沉香螺旋、沉香醇、沉香呋喃、二氢沉香呋喃、4-羟基二氢沉香呋喃、去甲沉香呋喃酮、3、4-二羟基二氢沉香呋喃、未感染的含硫、芹子烷,沉香醇等。中国药材学:(1)国产沉香心材中分离得白木香醇(baimuxinol)、去氢白木香醇(dehydrobaimux-inol)、白木香酸(baimuxinic acid)、白木香醛(baimuxinal)、沉香螺萜醇(agarospirol)、异白木香醇(isobaimuxinol)、苄基丙酮(benzylacetone)、对甲氧基苄基丙酮(p-methoxybenzylacetone)、茴香酸(anisic acid)及β-沉香萜呋喃(β-agarofuran);9个色酮类化合物,为6-羟基-[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2-(2-苯乙基)色酮、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6-甲氧基-2-[2-(3 ′-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羟基-2-(2-苯乙基)色酮、5,8-二羟基-2-(2-对甲氧基苯乙基) 色酮及6,7- 二甲氧基苯乙基)色酮。挥发油中含倍半萜化合物呋喃白木香醛和呋喃白木香醇。(2)进口沉香含油树脂。其醇浸提物(达48%)经皂化后,通水蒸馏得挥发油约13%,油中含有苄基丙酮(benzylacetone)、对甲氧基苄基丙酮、倍半萜烯醇等;蒸馏后残渣中有氢化桂皮酸(hy-drocinnamic acid)、对甲氧基氢化桂皮酸。受霉菌感染的沉香的挥发油中分离得沉香螺萜醇(agarospirol)、沉香萜醇(agarol)、α- 及β-沉香萜呋喃(α-,β-agarofuran)、二氢沉香萜呋喃(dihydro-agarofuran)、去甲基沉香萜呋喃酮(nor-ketoagarofuran)、4-羟基二氢沉香萜呋喃(4- hydroxydihydroagarofuran)及3,4-二羟基二氢沉香萜呋喃(3,4- dihydroxydihydroagarofuran)。又据报道,未受霉菌感染的沉香的挥发油中,尚分离出沉香萜醇、芹子烷(selinane)等萜类化合物以及癸烯的异构物,并含鹅掌楸碱。 【中药化学鉴定】 取本品醇浸出物进行微量升华,得黄褐色油状物,香气浓郁;在油状物中加盐酸1滴与香兰醛颗粒少量,再滴加乙醇1-2滴,渐显樱红色,放置后颜色加深。
暗黑破坏神2中多尔是14号符文,14# Dol 多尔。
《暗黑破坏神2》是美国暴雪娱乐研发的一款动作类角色扮演游戏,于2000年上市。
游戏中玩家创建属于自己的角色,在一片片暗黑大地上奔跑、杀敌、寻宝、成长,最终打败统治各个大陆的黑暗势力,拯救游戏中的各个种族。游戏提供连线功能,除了惯有的Ipx,MODEM,以及 Direct Link外,Blizzard 设立了一个Server,可供玩家通过Internet,和世界的其它地方的战友一同作战。
游戏于2001年发布了资料片《毁灭之王》,增加了两个新职业,以及符文系统,并且开放了第五幕剧情。
抗性:
在游戏中主要有四种属性的元素伤害:火焰(Fire),冰冷(Cold),闪电(Lightning)以及毒素(Poison)。每个角色如果想减少这些元素伤害的话,可以使用技能或装备。
魔法抗性与物理抗性没有出现在角色属性界面中,但每个角色都有。在任何难度下,这个值的基本数值都是0。不少的怪物拥有物理和魔法伤害免疫或是某种元素免疫,这样可以减少相应的伤害。
怪物可以抵抗魔法伤害的话就同样可以抵抗死灵法师的毒素和白骨系技能(骨矛/白骨之魂)以及野蛮人的狂战士技能。圣骑士的祝福之锤忽略恶魔和亡灵类型怪物的魔法抗性。但是一些其它类型的魔法抗性怪物可以抵消一部分祝福之槌的魔法伤害。
某些特殊的头目级怪物会有“幽灵一击”的特性,会随机在攻击中加入某种元素的攻击。
1、飞翔的女武神音乐选段节奏急促,很有气势,展现了美丽的女武神们骑着飞马驰骋天空的飒爽英姿,法郎多尔舞曲作为舞曲并不比飞翔的女武神气势雄伟。
2、飞翔的女武神的武器在伴着闪电闪烁,,怪异的笑声与雷鸣混为一片比起法郎多尔舞曲,更给人一种很震撼的感觉,所以飞翔的女武神更好听。《飞翔的女武神》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第二部《女武神》第三幕的前奏曲。
摘要:小威廉姆E.多尔以其宽广的视野、独特的思维将后现代框架应用于课程领域。他吸收了广大学者的理论、思想构建了自己的后现代课程理论。本文从他的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基础、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作了简要的概述,以供对其有个初步的了解。
关键词:后现代 多尔 课程理念 课程标准
小威廉姆E·多尔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的教授课程理论项目主任。多尔称自己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他认为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范式转换的时代,即从现代范式转换到后现代范式的时代(多尔采取库恩的说法来解释范式,认为“范式”控制着社区所使用的“方法、问题和标准,及其更广阔的信念、价值、技巧的聚合”)在这个大范式转变过程中,建立在现代范式基础上的课程无疑会面临着很多问题,这时课程该怎么办?这是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核心,一切问题均以此问题为主轴而旋转。
一、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理论基础
(一)多尔对现代主义封闭课程体系及其理论的批判
1、对前现代主义课程体系的批判。多尔认为,18世纪和19世纪物质世界中决定论盛行——笛卡尔方法论中的确定性以及牛顿稳定的世界观,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的关系法则可以被发现,也可以被用于进行预测和控制。这种观点对19世纪和20世纪的教育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课程领域也呈现出一种封闭的、线性的、统一的、可预测的、决定论的倾向。
2、对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批判。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被引入到学校管理中去,作为学校核心的课程也转向进行“科学管理”。此时的教育专家开始热衷于对课程模式的设计,其中最为著名的应属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的课程模式。多尔认为泰勒的课程模式是现代主义封闭课程体系的产物和典型。因为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主要以目标为中心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因此多尔主要从课程目标与经验的脱节入手来批判泰勒的现代课程观(具体内容在下 文将有更清楚地交代)。
(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理论基石
在对现代主义封闭课程体系及其理论的批判之后,多尔运用宏观的综合视野和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了杜威过程理论及怀特海的有机过程论,皮亚杰“平衡模式”、普利高津的自组织与耗散结构理论为后现代描绘了多元而开放的课程设计蓝图,提出了一种超越现代科学理性的课程观——转变性课程观。这种后现代课程设计思路以4R为标准,以寻求取代现代独白式单向性的权威教育,从而达到了对具有工具理性的“泰勒原理”的真正超越。
1、过程理论。过程理论包括杜威的过程理论和怀特海的有机过程理论。杜威的过程理论认为“经验首先是一种经历的过程,一种经受某种事情的过程……,经验具有能动性和连续性人类的思维也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反思的过程”。反思性思维是转变性课程得以形成的工具。就课程而言,课程的作用不在于预定的经验而在于转变已有的经验。怀特海则是从内在联系的角度,以有机论为基础,提出了过程的首要性。怀特海有机论强调的一个重要方而是一种整体性的相互联系。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事物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运动和变化的,是形成性的、过程性的。他的富有创见的关系观和过程观为我们如何转变课程理论找到一种“感觉”。受这两种理论的启发,多尔认为教育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目标、课程应是整体的协调统一的,而不是片面的零散的也不是静止的,预先确定的,而是具有不确定性,通过反思可以实现课程的转变。“……目标和目的,那些指引我们如此众多课程行为的课程灯塔,是不会自然而然就出现的,它们是作为文化存在在历史时刻作出的个人决策。我们需要理解这些存在及其时刻以便创造课程。”
2、皮亚杰的生物学观点。人类的生命系统是复杂的、开放的。开放系统的重要特征是不仅系统本身与外在环境不断发生相互作用,而且系统内部也相互作用产生充满神秘魅力的自组织。多尔将这种思想隐喻到课程中后,认为课程学家应该注意:课程要有体现复杂本质的丰富性;课程要超越封闭的框架走向开放;课程要有利于者的自组织和有将之深化的可能性。
3、混沌理论。混沌理论之前的牛顿主义相信自然是有序、有规则以及可预测的而且也是可以决定的。然而,黑洞、旋转的介子、自我复制的DNA则表现出复杂性、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混沌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主要是回归的概念应用。透过回归(即循环),个体可以反思自我,并在自我参考的经验中获得自我感和价值感。个人反思和对这些反思的共同讨论是这种课程观的关键部分。而切多尔认为在混沌的秩序里,可以产生创造力,“创造性在混沌的秩序之间、在不加束缚的想像力与培训的技能之间的交互作用之中而产生”。
4、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论。普里高津把非平衡态热力学和非平衡统计物理学应用于研究自组织现象,以耗散结构为中心概念,建立了一套颇有特色的自组织理论。所谓自组织就是指自然或客观事物本身自主地组织化、有序化的过程。系统的自组织是系统自发形成组织结构,自我发展和自我运动的过程。多尔认为耗散结构是有序创造的来源,通过波动达到有序,它还易引起开放性而成为不确定性以及非线性。他将耗散结构思想引入到课程之中,他认为这种框架对教育与课程具有重大的影响:(1)教学——框架可以脱离是教学的直接结果,或者教与学是高级——低级的关系这一因果框架,从而转向另一种方式,即教附属于,因个体的自组织而占主导,而且教改变了做法,从而转向对话。(2)重复的、回归的而且非线性处理的课程材料,可以促进反思。
二、多尔的新课程观理念
多尔在对诸多有后现代先兆理论广泛而特别关照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课程乌托邦,即“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1](p238),这一课程理想之中教师是领导者,但只是者社区之中一个平等的成员。在这一社区之中隐喻比逻辑更能引发对话。关于教育目标、课程组织、教学过程和评价的新观念也将出现,它将是开放的、灵活的,侧重过程而非成果。
1、教育目标
多尔认为现代范式下的教育目标先于教学过程设定非常机械,这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成为目标控制下的被动的活动者,并使教和学缺乏应有的创造性。他推崇的是杜威关于“目标来源于并运行于行动之中……是活动中而非活动的转折点……”的观点,以及怀特海的“实体的‘存在’由它的‘形成性’所组成”的观点,[2](p204)因而他确信目标是丰富多变的,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在互动性活动中共同建立的。这样,在过程开展之前,目标只能以一般的甚至是“模糊”的词汇来描绘。这种生成性的目标的确能给教师和学生以很大的主动权,并使教和学可以随时间情境、条件允许的状态而变化、调整,是对教学教育过程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特征的准确把握。
2、课程内容
“旁观者知识论”认为知识是先验的、确定的,是不依赖主体而存在的,因此,建立在这种知识论基础上的泰勒课程观强调课程内容的确定性、严密性、统一性,而将具有歧义性、不确定性的知识排斥在课程内容之外。多尔指责以此为代表现代课程依赖的是一种封闭的、线性的思维方式,在那里,稳定性被假设,“上帝是不玩骰子的”,这些观念反映在课程内容上就是要求学生确定的知识体系。
多尔认为,后现代范式中怀疑上帝可能使用了灌铅的骰子,偶然性随处可见。在他的课程乌托邦中,“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3](p238)因而在课程内容上要有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要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模糊性。[4](p250)“适量”该如何把握呢?多尔认为这也无法确定,只能不断地在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予以协调。
3.课程组织
在现代范式中,稳定性、必然性、外部控制都被视为是自明的,上帝既不欺骗也不玩骰子。反映到课程组织上就是线性的、按部就班的组织方式,在此,沟壑、断裂与偶然被视为“背景噪音”,是时间的浪费,是需要尽力加以克服或减弱的。在泰勒课程模式中,课程组织是线性的、渐进的,课程是一系列相邻而独立的单元组合,时间作为内容的相关变量只有从累加的角度看才有意义,而不是被视为创造性转变的积极成分。
后现代范式认为偶然性、不确定性随处都是,我们不仅无法确定上帝的性别,而且‘怀疑上帝可能使用灌了铅的骰子。干扰与不平衡都是促进系统进行自组织的条件。因此,多尔认为课程组织应是非线性的、复杂的,它是由各种交叉点予以界定、充满相关的意义网络。它“超越了视课程为一系列相邻单元的观点”,而是“丰富的、开放的经验的多层次组合”,是“随我们注意力的转移不断变化中心的复杂的马赛克。”
4、教学过程
多尔批判现代课程背景中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课程目标的达成,其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受课程目标的控制,教师与学生更是受到已定目标的束缚,而后现代课程实施的精髓则是面向教育情境,面向师生本身。多尔赞同学科结构论的代表人物施瓦布所说的,“教与学的问题需要从实际的而不是理论的观点来处理;需要以一种‘具体的、特定的…一无限地受情境影响的因而对意外变化具有高度反应性’的方式来处理”,并进一步认为“要鼓励、要求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相互作用发展他们自己的课程”。[5](231)相对于现代教学的“目标达成模式”而言,这种后现代的“实践模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也更加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既然教学过程是面向情境的,多尔觉得就再也不能用传统的灌输与阐释的方式进行,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参与、会话、反思与转变,因为后现代框架之中的课程“不是一种包裹,而是一种过程一对话和转变的过程”。“会话”是多尔课程的核心,他认为会话引起反思,反思又导向转变。
在多尔的课程理想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其作用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而权威也转人情境当中;他不要求学生接受他的权威,却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6](227)这种教师观是对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权威地位的彻底否定,其积极意义在于注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使师生在教学情境中都能获得赋权感。
5、课程评价
在泰勒模式中,评价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由于泰勒认为教育目标实质上是指人的行为变化,所以评价是一个确定实际发生的行为变化的程度的过程,这种评
价旨在确定“欠缺”与“差距”。因此,评价要得以实施,教育目标的界说必须清晰而具体。评价的结果不包括对教育目标的反思,而旨在改进教学计划与鉴别学生的优劣。评价通过这种途径成为课程的驱动器。
多尔认为,这种课程评价基本上是用来“区分胜利者和失败者”,[7](246)“考试几乎普遍地作为区分手段而不是对话的起点”,其假设等级评价是对儿童所获得的准则和方法的多少的评定。而后现代主义已消解了现代主义课程评价标准的简单性、封闭性、精确性,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动态性、模糊性。从本质上讲,课程评价已成为共同背景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评价已作为反思的起点,教师在反思中与学生一同。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会发挥核心作用,但教师绝不是唯一的评价者。而且,后现代将评价作为一种反馈,作为做——批评——做——批评这一循环过程的组成部分。当然,在后现代框架中,如果需要的话,评价仍可以发挥区分的功能,但可能要由不同个体共同做出判断,如博士委员会、入学委员会等。
三、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标准
针对泰勒线性课程设计模式的预定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控制性(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封闭性,多尔认为后现代主义课程应该是建构性的和非线性的,是形成性的而非预先界定的。为此,多尔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设计的“4R”标准,即Rich(丰富性)、Recursive(回归性)、Relational(关联性)和Rigorous(严密性)。
1、丰富性。它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种解释。多尔认为:为了促使学生和教师产生转变和被转变,课程应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与生动经验。[8](250)但对课程来说,怎样才能达到既激发创造性同时又不会失去形式或形态的适量,这一问题要不断地在学生、教师和课本之间予以协调,但课程需要干扰因素,这一点是不必协调的,这些因素形成了生活本身的疑问性、干扰性、可能性。这不仅赋予课程的丰富性,而且带有存在的意义。学校里主要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厉史背景、基本概念和最终词汇。因而每一门学科应以自己的方式解释其丰富性。语言——包括阅读、写作、文学和口头交流,侧重透过隐喻、神话和记叙的解释来发展其丰富性,计算教学可以透过与模式游戏发展其课程的丰富性,社会科学一一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可从对社会问题的各种解释之间的对话或协调之中获得丰富性。生物学和物理旨在直观感觉、发展、探索、证明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假设,这使科学超越对事实的收集。
2、回归性。它是由再次发生(recur)的词义而来,回归性通常与教学的重复运算相关。在重复中,等式一次运算的结果是另一次运算的输入,于是一个公式便一次又一次地运算下去。在y= 3x+ 1中,y等于4(如果x= 1)成为下一个x,然后新的y= 13又成为下一个x,如此这般重复下去。[9](252)在这种重复中,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变化性;公式不变,变量改变。在回归性的课程中,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如杜威所指出的,每个终点就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个起点来自前一个终点。课程的片段、组成部分和序列是任意的组合,不应视其为孤立的单元,而应视其为反思的机会。在这种框架中,每一次考试、作业,都不仅是完成一项讨论、探究。这种课程自然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如后现代主义自身一样,它具有两而性、弹性、解释性。回归与重复不同,无论以何种方式,一个无法反映另一个,重复是现代主义方式的重要因素,旨在促进预定的表现。它的框架是开放的,重复和回归的功能性差别在于反思在其中的作用。在重复中,反思发挥其消极作用,它切断过程,重复具有某种自动性,保持同一过程的运行。在回归中,反思发挥积极作用,在回归中,有必要让他人——同伴、教师考察、批评并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应。对话是回归的绝对必要条件,没有反思——由对话引起——回归就会变得肤浅而没有转变性,那不是反思的回归,而只是重复。[10](254)
3、关联性。联系的概念对后现代转变性课程在两个方而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方面和文化方面。前者可自然地称之为教育联系,指那些课程中的联系-——所予课程以丰富模体网络;后者可自然地称之为文化联系,指那些课程之外的文化联系。两者关系都是主要的,互相补充。[11](254)教育联系,焦点在于课程结构的内在联系,这些联系透过回归性发展课程的深度。在此,做和做中的反思这一对过程很重要,透过这些课程,课程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尔希望教育联系在一学期的课程中能够得以积极的、共同的发展,“从促进这种发展的角度出发组织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在教学大纲中,他列出占课程2/3的共同阅读材料,其余的1/3由各组从选择书目中自行选读,课堂时间不用于概括这些材料,而是将选择材料与共同阅读材料以及各种材料联系起来。”[12](256)随着学期的进展,讨论的质量不断提高,利用所获得的洞察力将学期开始时写的文章予以改写和重新组织,文章的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有时变化是转变性的。文化联系的观念产生于诠释的宇宙学——强调描述和对话是解释的主要工具,描述提出了历史、语言和地点的概念。对话将这二者联系起来为我们提供一种源于地方但联系全球的文化感。
4、严密性。多尔认为,“严密性是四个标准中最主要的,它防止转变性课程落入‘蔓延的相对主义’或感情有事的唯我论。”[13](258)严密性即概念的重新界定,与诠释和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主要是不要过早或最终以一种观点的正确而结束,而是要将所有的观点投入多种组合之中。在此,严密性意味着有目的地寻找不同的选择方案、关系和联系。严密地对待解释需要意识到所有评价有赖于假设,随框架的不同,问题、程序和评价结果也有所不同。严密性在此意味着自觉地寻找我们或他人所持的这些假设,以及这些假设的协同通道,促使对话成为有效和转变性的对话。因此可以从组合的角度界定严密性——不确定性和诠释性的组合。解释的特性及其自身的丰富性依赖于我们如何完善地发展不确定性所呈现的各种选择方案。
四、小结
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实际上是一种转变性课程观,它强调系统的开放性、自组织性、创造性,注重课程过程,强调不确定性,重视师生互动及对话,因而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及互动性的特点。这些主张无疑为课程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注释:
[1]——[13]【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张文军:《后现代教育思想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3]李子健,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4]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
[5]綦春霞,《面向新世纪的课程理论——美国PatrickSlattery的后现代课程思想述评》,载《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
[6]张华:《经验课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