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苯酚 > 正文

鉴别苯酚的方法有哪些原理

怕孤单的红牛
温婉的钻石
2023-01-01 04:23:24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苯,甲苯,苯酚

最佳答案
可靠的汉堡
凶狠的海燕
2025-07-05 02:11:34

分别加入FeCl3,出现蓝紫色Fe(C6H5O)6]3-沉淀的为苯酚。苯,甲苯没有现象,再分别加入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的是甲苯。甲苯被氧化为苯甲酸,高锰酸钾被还原成无色Mn2+,而颜色不变的是苯。

试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原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为甲苯,否则为苯

解释:若苯环支链上的α碳(连接苯环的碳)上有h,则该支链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羧基(-cooh),如甲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苯甲酸。苯不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

扩展资料:

苯酚分子由一个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构成。由于苯环的稳定性,这样的结构几乎不会转化为酮式结构。

苯酚共振结构如右上图。酚羟基的氧原子采用sp2杂化,提供一对孤电子与苯环的6个碳原子共同形成离域键。大π键加强了烯醇的酸性,羟基的推电子效应又加强了O-H键的极性,因此苯酚中羟基的氢可以电离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

最新回答
诚心的冬瓜
自信的小猫咪
2025-07-05 02:11:34

还有:

一:苯酚的测定—氧化还原滴定法

方法原理: 供试品加水溶解,取适量置碘瓶中,精密加溴滴定液(0.05mol/L)后再加盐酸,立即密塞,振摇30分钟,静置15分钟后,注意微开瓶塞,加碘化钾试液,立即密塞,充分振摇后,加三氯甲烷,摇匀,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根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苯酚的含量。

试样制备: 1. 溴滴定液(0.05mol/L)

配制:取溴酸钾3.0g与溴化钾15g,加水适量使溶解成1000mL,摇匀。

标定:精密量取本液25mL,置碘瓶中,加水100mL与碘化钾2.0g,振摇使溶解,加盐酸5mL,密塞,振摇,在暗处放置5分钟,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根据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的消耗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室温在25℃以上时,应将反应液降温至约20℃。本液每次临用前均应标定浓度。

贮藏: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瓶中,密闭,在凉处保存。

2. 碘化钾试液

取碘化钾16.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本液应临用新制。

3. 淀粉指示液

取可溶性淀粉0.5g,加水5mL搅匀后,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继续煮沸2分钟,放冷,倾取上层清液,即得,本液应临用新制。

4.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硫代硫酸钠26g与无水碳酸钠0.20g,加新沸过的冷水适量使溶解成1000mL,摇匀,放置1个月后滤过。

标定: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15g,精密称定,置碘瓶中,加水50mL使溶解,加碘化钾2.0g,轻轻振摇使溶解,加稀硫酸40mL,摇匀,密塞,在暗处放置10分钟后,加水250mL稀释,用本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3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而显亮绿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4.903mg的重铬酸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重铬酸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室温在25℃以上时,应将反应液及稀释用水降温至约20℃。

5. 稀硫酸

取硫酸57mL,加水稀释至1000mL。

操作步骤: 精密称取供试品约0.75g,置5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置碘瓶中,精密加溴滴定液(0.05mol/L)30mL,再加盐酸5mL,立即密塞,振摇30分钟,静置15分钟后,注意微开瓶塞,加碘化钾试液6mL,立即密塞,充分振摇后,加三氯甲烷1mL,摇匀,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溴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569mg的C6H6O。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二:

WS/T 49-1996 尿中苯酚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一) 液晶柱法

http://www.gb99.cn/ViewDownloadUrl.asp?ID=2466

pdf文件,无法在此显示。可以自己下载观看(适用于浓度很低的情况)

其实这些方法都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很难说孰优孰劣。

感性的柚子
欣喜的黄蜂
2025-07-05 02:11:34
方法一:

加碳酸钠,有气泡产生的是苯甲酸

加银氨溶液,有银镜产生的是苯甲醛

加三氯化铁显色的是苯酚

最后剩苯胺

方法二:

常温下与HNO2作用放出氮气即可鉴别出苯胺

与FeCl3显色可鉴别出苯酚

再加水与水分层的是甲苯,不分层的是苯甲酸

扩展资料:

化学性质

苯酚不能使石蕊变红。苯酚固体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无气泡产生;难溶于碳酸氢钠溶液。苯酚使红色溶液(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渐变浅

苯胺有碱性,能与盐酸化合生成盐酸盐,与硫酸化合成硫酸盐。能起卤化、乙酰化、重氮化等作用。

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的火焰会生烟。。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

苯甲酸是简单的芳香族羧酸,具有芳香性,也具有羧酸的性质,因此可发生两大类化学反应,一是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二是羧基的反应

苯甲醛的化学性质与脂肪醛类似,但也有不同。苯甲醛不能还原费林试剂;用还原脂肪醛时所用的试剂还原苯甲醛时,除主要产物苯甲醇外,还产生一些四取代邻二醇类化合物和均二苯基乙二醇。在氰化钾存在下,两分子苯甲醛通过授受氢原子生成安息香。

苯甲醛还可进行芳核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主要生成间位取代产物,例如硝化时主要产物为间硝基苯甲醛。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生成白色苯甲酸。可与酰胺类物质反应,生产医药中间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苯甲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苯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苯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苯甲醛

外向的手机
难过的耳机
2025-07-05 02:11:34

先取少量三种物质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各加入NaHCO3溶液,产生气泡的是苯甲酸,其余两种是苯酚、苄醇,然后向剩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FeCl3,产生有颜色络合物的是苯酚,剩下的就是苄醇。

碳酸氢钠和苯甲酸反应方程式为:C₆H₅COOH+NaHCO₃=C₆H₅COONa+H₂O+CO₂↑

苯酚与氯化铁的显色反应用于苯酚的定性鉴定,其反应原理是:FeCl₃+6C₆H₅OH===H₃[Fe(C₆H₅O)₆]+3HCl,苯酚负离子和三价铁形成配合物。

扩展资料

苯酚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有特殊臭味,极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蚀性极强。化学反应能力强,与醛、酮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双酚A,与醋酐;水杨酸反应生成醋酸苯酯、水杨酸酯。还可进行卤代、加氢、氧化、烷基化、羧基化、酯化、醚化等反应。

苯酚在通常温度下是固体,与钠不能顺利发生反应,如果采用加热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属钠的方法进行实验,苯酚易被还原,在加热时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毫升无水乙醚,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入乙醚中,可以看到钠不与乙醚发生反应。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酚,振荡,这时可观察到钠在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

这一实验的原理是苯酚溶解在乙醚中,使苯酚与钠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靓丽的硬币
要减肥的往事
2025-07-05 02:11:34

1、分子式不同:

苯胺又称阿尼林、阿尼林油、氨基苯,分子式:C6H7N。苯酚分子式:C6H5OH。

苯胺结构式:

苯酚结构式:

2、性状不同:

苯胺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苯酚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

3、溶解性不同:

苯胺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苯酚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凡士林、挥发油、强碱水溶液。常温时易溶于乙醇、甘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室温时稍溶于水,与大约8%水混合可液化,65℃以上能与水混溶,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4、化学性质不同

苯胺有碱性,能与盐酸化合生成盐酸盐,与硫酸化合成硫酸盐;能起卤化、乙酰化、重氮化等作用; 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的火焰会生烟;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苯酚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腐蚀性极强,化学反应能力强;与醛、酮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双酚A。

5、用途不同

苯胺是生产农药的重要原料,由苯胺可衍生N-烷基苯胺、烷基苯胺、邻硝基苯胺、环己胺等,可作为杀菌剂敌锈钠、拌种灵、杀虫剂三唑磷、哒嗪硫磷、喹硫磷,除草剂甲草胺、环嗪酮、咪唑喹啉酸等的中间体。

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它可制取酚醛树脂、己内酰胺、双酚A、水杨酸、苦味酸、五氯酚、2,4-D、己二酸、酚酞n-乙酰乙氧基苯胺等化工产品及中间体,在化工原料、烷基酚、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医药、农药、香料、染料、涂料和炼油等工业中有着重要用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胺

百度百科-苯酚

大意的奇迹
欣慰的野狼
2025-07-05 02:11:34
这个东西出现一般是在苯酚和醇里,检验的方法一般有2种:

1、用金属钠检验。金属纳和苯酚反反应,放出气泡(氢气)。和酒精甲醇等东西也反应,效果同样。

2、用Br2水检验。Br2和苯酚反应,变成1,3,5-bromobenzene,然后Br2的棕色退去。和酒精等物也反应,置换出-OH,颜色也退去。

我知道就这两种方法。

我学的化学是英语的,有些东西中文真的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