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钠乙酸乙醛沸点
117.9摄氏度。乙酸钠乙酸乙醛沸点为117.9摄氏度。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化学式CH?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
纯净的这三种物质都能和钠反应
乙醇和钠生成乙醇钠C2H5ONa
乙醛和钠生成乙醛钠NaCH2CHO
乙酸和钠生成乙酸钠CH3COONa
只有乙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因为其他两种物质酸性实在太弱
乙醇官能团羟基,熔点-114.3度,沸点78.4度,纯净乙醇分子间有较弱氢键,与水互溶,有挥发性,味道较好闻,浓度高时则有刺激性味道
乙醛官能团醛基,熔点-121度,沸点20.8度,比分子量相近的丙烷要高得多。这是因为羰基极性较大(双键增强极性),分子间有类似氢键的C=O...C作用力,不过这个作用比氢键弱所以乙醛沸点比乙醇低得多。有酸性,比乙醇强一点。“烂苹果”的味道。易挥发,有毒,不要长时间接触
乙酸官能团羧基,熔点16.6度沸点117.9度,分子间氢键较强。也可形成键能较小的分子内氢键(氢与双键氧,距离远所以键能小)。纯乙酸又称冰醋酸,“很少洗的抹布”的味道,闻起来有点酸,纯净乙酸腐蚀性较强,即使是食品级也不要喝。有挥发性,低温下蒸汽会二聚(两个分子间氢键O-H...O=)。
乙烯、丁酸、乙酸乙酯沸点最高的是哪个,为什么?
第一组应该是乙酸,乙酸分子间的氢键更强些,而乙炔谈不上正规的氢键.(乙酸117.9℃,乙醇78.4℃)
第二组应该是乙酸乙酯77.6℃,乙酸沸点不低,但成酯之后减弱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丁酸163.5℃,乙烯不用说了吧,常温是气态.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ch3ch3o,相对分子质量是46.而乙酸和乙醇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比较相对分之质量,相对分子质量高的熔沸点大.因此,乙酸的沸点高.
CH₃CHO+H₂=CH₃CH₂OH(催化剂,加热)
2CH₃CH₂OH+O2=2CH₃CHO+2H₂O(Cu或Ag作催化剂,加热)
2CH₃CHO+O₂=2CH₂COOH(催化剂,加热)
乙醛,无色液体,溶于水和乙醇等有机溶剂,沸点21℃,天然存在于圆柚、梨子、苹果、橙汁、朗姆酒中。具有辛辣、醚样气味,稀释后具有果香、咖啡香、酒香、青香。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扩展资料:
乙酸作用:
乙酸可用作酸度调节剂、酸化剂、腌渍剂、增味剂、香料等。它也是很好的抗微生物剂,这主要归因于其可使pH降低至低于微生物最适生长所需的pH。乙酸是我国应用最早、使用最多的酸味剂,主要用于复合调味料、配制蜡、罐头、干酪、果冻等。
用于调味料时,可将乙酸加水稀释至4%~5%溶液后,添加到各种调味料中应用。以食醋作为酸味剂,辅以纯天然营养保健品制成的饮料称为国际型第三代饮料。
乙酸用途:
乙酸是大宗化工产品,是最重要的有机酸之一。主要可用于生产乙酸乙烯、乙酐、乙酸酯和乙酸纤维素等。聚乙酸乙烯酯可用来制备薄膜和粘合剂,也是合成纤维维纶的原料。
乙酸纤维苏可制造人造丝和电影胶片。乙酸酯是优良的溶剂,广泛用于油漆工业。乙酸还可用来合成乙酐、丙二酸二乙酯、乙酰乙酸乙酯、卤代乙酸等。
在食品工业中,乙酸用作酸化剂,增香剂和香料。制造食醋时,用水将乙酸稀释至4~5%浓度,添加各种调味剂而得食用醋。
作为酸味剂,使用时适当稀释,可用于调饮料、罐头等,如制作蕃茄、芦笋、婴儿食品、沙丁鱼、鱿鱼等罐头,可制作软饮料,冷饮、糖果、焙烤食品、布丁类、胶媒糖、调味品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
如果直接蒸馏,乙醛、乙酸都是容易挥发的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差太小,这样不能分离。只有加入NaHCO3,将乙酸变为乙酸钠,盐类的沸点会升高很多就可以分离了。乙醛和乙酸:乙醛能发生银镜或铜镜反应,而乙酸不能。
CH3CHO+2Ag(NH3)2OH→(水浴△)CH3COONH4+2Ag↓+3NH3+H2O
乙醛和甲酸:加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分层(甲酸产生甲酸乙酯,不溶于水,会分层)
HCOOH+CH3CH2OH===浓H2SO4,水浴△===HCOOCH2CH3+H2O
操作过程:将新制的Cu(OH)2分别与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4种无色液体混合,常温,在不加热时,能够溶解新制的Cu(OH)2,形成蓝色溶液的是乙酸(属于酸碱中和)加热后,能够溶解新制的Cu(OH)2,形成蓝色溶液的是乙酸乙酯(新制的Cu(OH)2呈碱性,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乙酸与新制的Cu(OH)2属于酸碱中和)能够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乙醛(醛基的特征反应)两种情况下均无明显现象的是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