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乙酸的化学成分,功能,作用。
吲哚乙酸的化学成分C10H9NO2
吲哚乙酸一种能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植物激素。
作用:用作植物生长刺激素及分析试剂。3-吲哚乙酸以及3-吲哚乙醛、3-吲哚乙腈、抗坏血酸等茁长素类物质在自然界天然存在,3-吲哚乙酸在植物体内生物合成的前体是色氨酸。茁长素的基本作用在于调节植物的生长,不仅能促进生长,而且具有抑制生长和器官建成的作用。茁长素在植物细胞内不仅以游离状态存在,还可以与生物高分子等牢固结合的束缚型茁长素存在,也有与特殊物质形成结合物的茁长素,例如吲哚乙酰基天门冬酰胺、吲哚乙酸阿戊糖和吲哚乙酰葡萄糖等。这可能是茁长素在细胞内的一种贮藏方式,也是解除过剩茁长素毒害的解毒方式。
吲哚美辛属于吲哚乙酸类解热镇痛抗炎药。
临床上用于:
1.关节炎,可缓解疼痛和肿胀;
2.软组织损伤和炎症;
3.解热;
4.其他:用于治疗偏头痛、痛经、手术后痛、创伤后痛等。
吲哚美辛的副作用(不良反应)较多:
1.胃肠道:出现消化不良、胃痛、胃烧灼感、恶心反酸等症状,出现溃疡、胃出血及胃穿孔;
2.神经系统:出现头痛、头晕、焦虑及失眠等,严重者可有精神行为障碍或抽搐等;
3.肾:出现血尿、水肿、肾功能不全,在老年人多见;
4.各型皮疹,最严重的为大疱性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症);
5.造血系统受抑制而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等;
6.过敏反应,哮喘,血管性水肿及休克等。
吲哚乙酸是一种有机物。纯品是无色叶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遇光后变成玫瑰色。 熔点165-166℃(168-170℃)。易溶于无水乙醇、醋酸乙酯、二氯乙烷,可溶于乙醚和丙酮。不溶于苯、甲苯、汽油及氯仿。不溶于水,其水溶液能被紫外光分解,但对可见光稳定。其钠盐、钾盐比酸本身稳定,极易溶于水。易脱羧成3-甲基吲哚(粪臭素)。
(2)主要原理:吲哚乙酸在茎的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着的叶、发芽的种子中合成,属植物生长促进剂。它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的分裂、伸长、扩大,诱发组织的分化,促进RNA合成,提高细胞膜透性,使细胞壁松弛,加快原生质的流动。有维持植物顶端优势、诱导同化物质向库(产品)中运输、促进坐果、促进植物插条生根、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果实成熟及形成无籽果实等作用,还具有促进嫁接接口愈合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和调控作物的营养与生殖生长,达到高产、优质、抗逆(抗旱、抗寒、减轻病虫害、耐瘠薄等)。
(3)主要产品:0.11%吲哚乙酸水剂。
(4)关键使用技术:①施药时期:大豆苗期、开花期。
②施药剂量:0.11%吲哚乙酸水剂0.67~1毫升/亩。
③施药方法:对水均匀喷雾施药。
(5)注意事项:①吲哚乙酸见光分解,产品须用黑色包装物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配制成溶液后遇光或加热易分解,应注意避光保存。
②吲哚乙酸进入到植物体内易被吲哚乙酸氧化酶分解,尽量不要单独使用。
③碱性药物可使吲哚乙酸的效果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