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基苯酚和浓硫酸的产物
对甲基苯酚和浓硫酸的产物是:异丙苯 C6H5CH(CH3 )2。对甲苯酚,又名4-甲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8O,主要用作食用香料、杀菌剂、防霉剂、还可用于有机合成,是制造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橡胶防老剂的原料。浓硫酸,是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0%的硫酸水溶液,俗称坏水。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在常压下,沸腾的浓硫酸可以腐蚀除铱和钌之外所有金属,其可以腐蚀的金属单质种类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王水(但腐蚀速率则各有所长)。硫酸在浓度高时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稀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同时它还具有脱水性,难挥发性,酸性,吸水性等。与硝酸相似,还原产物受还原剂种类及量影响可能为二氧化硫,硫单质或硫化物。
如果是浓硝酸的话在羟基的两个邻位发生硝化
如果是稀硝酸应该发生氧化还原,先氧化酚羟基,由于受苯环影响甲基也可以被氧化但与硝酸浓度和反应条件有关(高中阶段对这两类氧化不要求)
(二):根据苯甲酮和氯苯的极性区别,用薄层色谱(TLC)估算极性大小差别,再用层析色谱柱进行分离,用大约30% - 50%乙酸乙酯/石油醚洗脱即可,用TLC进行跟踪。
对甲基苯酚与溴水反应方程式:
CH₃-C₆H₄-OH+BR₂=CH₃-C₆H₄-BR+HBRO
1个对甲基苯酚+2个溴分子=1个甲基(任意一个甲基)的两边邻位被取代的××【即2,6-溴-对甲基苯酚(羟基在3或5位)】+2个溴化氢。
新制溴水可以看成是溴的水溶液,进行与溴单质有关的化学反应,但时间较长的溴水中溴分子也会分解,溴水逐渐褪色。久置的溴水中只含有氢溴酸。次溴酸会在光照下分解成氢溴酸和氧气。
扩展资料:
以甲苯为原料,以硫酸为磺化剂,在110~130℃进行磺化反应,生成中间体甲苯磺酸,经中和后在340~365℃下与熔融氢氧化钠进行碱熔反应,得甲酚钠,经酸化后得粗甲酚,再经蒸馏分出邻甲酚和苯酚,得到以对甲酚为主体的间、对混甲酚。
温度变化、磺化剂种类以及甲苯与磺化剂的配比决定了生成甲酚中异构体组成。南京金燕化工总公司采用磺化碱熔法可生产高纯度对甲酚。常用的磺化剂还有发烟硫酸、氯磺酸。
甲苯磺化法制备对甲酚是最早的工业化方法,此法工艺较成熟,但需消耗大量的酸、碱,设备腐蚀问题大,目前该法还是生产对甲酚的主要方法。
只要能互变出烯醇结构的化合物,与铁离子反应都可以显紫色。对甲基苯酚与苯酚一样可以互变出烯醇式结构,因此与苯酚一样,显紫色。这是三价铁离子与酚类化合物的特征反应。
对甲基苯酚与溴水反应方程式如图:
对甲基苯酚性质: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或晶体,有腐蚀性和毒性,难溶于水,易溶于碱溶液或甲苯、乙醇等有机溶剂,能发生缓慢氧化反应.
无色结晶块状物,有苯酚气味。可燃。水中溶解度40℃时达2.3%,100℃时达5%。溶于苛性碱液和常用有机溶剂。
溴单质与水的混合物。溴单质可溶于水,80%以上的溴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溴酸与次溴酸,但仍然会有少量溴单质溶解在水中,所以溴水呈橙黄色。新制溴水可以看成是溴的水溶液,进行与溴单质有关的化学反应,但时间较长的溴水中溴分子也会分解,溴水逐渐褪色。久置的溴水中只含有氢溴酸。次溴酸会在光照下分解成氢溴酸和氧气。
对甲基苯酚酸性大。
对甲氧基苯酚:由于甲氧基在对位,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和给电子共轭效应。但给电子共轭效应更大一些。苯环上电子云越密集,则酸性越小,给电子诱导效应使得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 相应酚类的酸性降低。
而甲基虽然也是给电子基团,但给电子效果不如甲氧基(给电子共轭)明显。
注意:甲氧基只在邻对位上才表现出给电子效应。
很高兴为您解答
满意请采纳(给好评)~~
1 O上的未共用电子与苯环发生共轭
2 叔丁基的位阻阻碍了自由基的偶联。所以,这个自由基不能够与RH反应。
而当这个自由基进一步遇到OH自由基时,可以被完全氧化生成醌,这又猝灭了一个自由基。猝灭过氧化物自由基的机理与之相似。
具体反应原理如下:
自由基链式反应包括如下反应(只是一部分反应)
HO+R-H=H2O+R(自由基)。
R(自由基)+O2=ROO(自由基)。
ROO(自由基)可以夺取RH或者H2O的氢生成ROOH与R或者OH自由基,进一步参与反应,而ROOH不稳定,容易分解。
ROOH=RO(自由基)+OH(自由基)。
生成的自由基可以进一步参与反应。
这样一来少量的OH自由基就可以促使O2与RH反应。
但是,若有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存在,OH可以夺取其中的酚羟基的氢生成半醌自由基。对于这个自由基,它很稳定
对位上的甲氧基是供电子基团,使O上的电荷密度增加。因此,相对应于苯酚,酸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