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戊烯腺嘌呤有哪些特性?
通用名称异戊烯基腺嘌、Isopentenyladenine、ZIP其他名称烯腺嘌呤、DMAA、IPA、2iPA化学名称6(γ,γ二甲基烯丙基)氨基嘌呤分子式C10H13N5分子量203.24化学结构NH㊣——NN㊣㊣㊣㊣|㊣N|NH==|O理化性质白色结晶,熔点216.4~217.5℃,溶于甲醇、乙醇,不溶于丙酮和水。毒性原药小鼠经口LD50>10克/千克,大鼠90天饲喂试验无作用剂量5000毫克/千克,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变试验均为阴性。生理作用与功效有效成分为玉米素和异戊烯腺嘌呤。促进细胞分裂及生长活跃部位的生长发育,促进粮食、果树、蔬菜等作物叶绿素增加,增强光合作用,增加瓜果含糖量,提高作物抗病性,改善品质。剂型0.0001%、0.004%可湿性粉剂、0.0001%、0.0002%。
附表
首先,我要告诉你选错分类了,多去我们“教育/科学→理工学科→生物学”,秒杀你的问题。
细胞分裂素——N6-异戊烯腺嘌呤
细胞分裂素类似物——6-BA,又叫6-苄氨基嘌呤。
名字都有了,具体内容可以查了。
(信息来源:国家药检所数据库相应产品的登记)
对于各种成分来说:
羟烯腺嘌呤:即玉米素,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硫酸铜和硫酸锌就不说了,属于无机杀菌剂
烯腺嘌呤,又称富滋, 玉米素, 异戊烯腺嘌呤,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虽低,但一经摄入或侵入皮肤需要采取措施或急救,具体请参照相应文献
如要了解详细内容,可以分别对各成分名称进行搜索,或使用药检所数据库
n6-异戊烯腺嘌呤、二萜类酸、2-顺式,4-反式-5-(1-羟基-4-氧代-2,6,6-三甲基-2-环己烯-1-基)-3-甲基-2,4-戌二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