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如何溶解
苯酚微溶于水,能溶于苯及碱性溶液,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等有机溶剂中,难溶于石油醚等。
把瓶子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浴锅里,然后用镍匙或锥子之类的东西把它弄碎,弄碎后就可以称量了,如果直接把装有苯酚的瓶子敞开口放在热水里的话,会需要很长时间才会融化,而且苯酚会被氧化。所以最好不要把瓶子打开直接用热水加热。
苯酚的性质:比重1.071,熔点42~43℃,沸点182℃,燃点79℃。常温下呈无色结晶或结晶熔块,具有特殊气味。置露空气中或日光下被氧化逐渐变成粉红色至红色,在潮湿空气中,吸湿后,由结晶变成液体。酸性极弱,有特臭、毒,强腐蚀性等特性。
扩展资料
苯酚制作方法最早是从煤焦油回收,目前绝大部分是采用合成方法。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异丙苯法生产苯酚、丙酮的技术路线,已发展占世界苯酚产量的一半,目前采用该工艺生产的苯酚已占世界苯酚产量的90%以上。
其他生产工艺有甲苯氯化法、氯苯法、磺化法。我国的生产方法有异丙苯法和磺化法两种。由于磺化法消耗大量硫酸和烧碱,我国也将只保留少数磺化法装置,逐步以异丙苯法生产为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苯酚
1.乳浊液苯酚是固体,在溶于水后分层下面一层是油状液体,苯酚溶于水时可能是因为氢键,熔点降低,所以是乳浊液,不是悬浊液悬浊液。 乳浊液吧是液体,悬浊液是固体 因为苯酚是油状液体不溶于水,被水打散成小油滴水中悬浮,看起来是白色像奶一样 2.浑浊 分两层因为苯酚不溶于水,所以会分层,上层是苯酚的水溶液,澄清,下层是水的苯酚溶液,浑浊状当水的温度低时苯酚不能完全溶解在水中,所看到的混浊是多个苯酚的分子聚成一团,而苯酚分子团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不一样,光在它们的分界线上的反射造成的 3.综合版苯酚在65.3℃以上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15℃时苯酚的溶解度是8.2克每100克水,。所以在65.3℃以下与水分层,上层是苯酚的水溶液,澄清,下层是水的苯酚溶液,略显浑浊。若加以振荡就形成悬浊液(低温)或乳浊液(温度较高时)。 这么两种说法啦,不知道Lz更倾向于哪一种
分子量 94.11
性质 无色针状结晶体或白色熔块,暴露在空气中和光照下易变成微红色有特殊臭味。密度1.5425g/cm3(41℃)。熔点40.85℃.沸点182℃。折射率1.5425(41℃)。 闪点79℃。能溶于水、醇、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脂肪油、探发油和碱类,不溶干石油醚。与80%的水混和能液化。与碱作用能生成盐。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有燃烧的危险。有强腐蚀性!有毒,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ppm。
应用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型料工业用于制造环氧树脂、尼龙66、聚碳酸酯、酚醛树脂等。医药工业用于制造阿斯匹林、氯奎、酚酞、酚乙酸等药物及用作防腐剂和杀菌消毒剂。有机合成工业用于制造双酚A、水杨酸、苦味酸、二苯醚、己二酸、烷基酚。
温度升高到65度,苯酚和水互溶,就像酒精溶于水一样,所以澄清
回复常温就和第一个空一样了
(苯酚在常温下是液体,怎么也不可能是晶体状态,)
(既然是苯酚溶于水,有一定的溶解度,大部分应该还是水吧)
(第三个的情况应该和第一个的情况一样,因为苯酚没有和水反应,冷却后也是常温,)
苯酚在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在温度大于65摄氏度后可以与水任意比互溶.所以加热后会看到浑浊的苯酚与水混合物变澄清了.
2 为什么苯酚与浓溴水发生取代而不是纯卤素
苯的苯环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发生取代.与卤素取代时,必须是纯卤素单质.但苯酚不同,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羟基取代后,使苯环活化,易发生取代.对酚羟基来讲,在苯环上易发生邻对位取代.
3 为什么苯酚钠与碳酸反应生成苯酚现象是变浑浊而方程式没用向下的箭头
生成的苯酚,不是固体沉淀,而是油状物,所以不用向下的箭头.
晚上好,苯酚在常温条件下只能微溶于冷水,由于溶解度很小所以产生的PH也不明显,在热水中苯酚溶解度明显提高使得水溶液酸性进一步被增强。很多化合物在热水中由于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物理和化学活性提高。
用50度以上的热水(安全起见也不要太热)水浴加热就可以熔解
如果要溶到水里,最好加热水比较好溶
注意不要溅到皮肤,万一溅到应迅速冲冷水或酒精来冷却皮肤
当加热使其全部溶解后,冷却时,苯酚会析出一部分,这时溶液会变浑浊.但这时苯酚不是固体,而是液体,所以形成的 是乳浊液,而不是悬浊液.所以说悬浊液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