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甲苯胺算危险品吗
邻甲苯胺
o-Toluidine
分子式(Formula): C7H9N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107.15
CAS No.: 95-53-4
质量指标(Specification)
外观(Appearance): 浅黄色至棕红色油状透明液体
含量(Purity): 99.50%
物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总氨基物含量:≥99.50%;硝基物含量:≤0.1%;对甲苯胺含量:≤0.8%;间甲苯胺含量:≤0.6%
用途(Useage)
用于生产枣红色基GBC、大红色基G、红色基RL、色酚ASD、酸性桃红3B、酸性品红和碱性红T等染料产品,以及农药杀虫醚、硫化促进剂、选矿剂甲苯砷酸等
有毒,应该算危险品
中文名称 引发剂OT
英文名称 Tert-Butylperoxy-2-Ethylhecanoate
中文别名 引发剂O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TBPEH
CAS RN 3006-82-4
EINECS号 221-110-7
分 子 式 C12H24O3
分 子 量 216.3172
用 途 用作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及丙烯类单体聚合的引发剂
还有邻甲苯胺(OT) 分子式 C7H9N 结构式 分子量 107 CAS No. 95-53-4 外观 微黄色至红棕色油状透明液体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 测定铈、镧、钕、镨、钍和锆时的沉淀剂, 检定氰化氢、铱、镍、锇、钯、铂、钒、铬、金、银、游离氯和双氧水, 测定矿物折射率的浸渍液、有机合成。
提供物化性质供参考。
邻甲苯胺 中文名称:2-甲基苯胺别名:邻甲苯胺;2-氨基甲苯;邻氨基甲苯 英文名称:o-Toluidine;2-Toluidine 分子式(Formula): C7H9N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107.15 CAS No.: 95-53-4 饱和蒸汽压:0.0346kpa/25℃ 闪点:85℃;熔点:-16.6℃;沸点:200.3℃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稀酸 密度:相对密度(水=1)1.008;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3.69 危险标记:14(毒害品) 稳定性:稳定 质量指标(Specification) 外观(Appearance): 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 用途(Useage) 用于生产枣红色基GBC、大红色基G、红色基RL、色酚ASD、酸性桃红3B、酸性品红和碱性红T等染料产品,以及农药杀虫醚、硫化促进剂、选矿剂甲苯砷酸等。
1、四氧化锇
四氧化锇,化学式OsO₄,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有类似氯的气味。微溶于水,溶于氨水,溶于乙醇、乙醚、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稳定;剧毒品;主要用于催化剂、氧化剂、化学试剂,还用于医药和制造白热气灯的纱罩等,挥发性极高。
剧毒。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作用,即使在低浓度时也会引起流泪和结膜炎。较长时间接触可发生角膜损伤,甚至双目失明。也可引起消化系统功能障碍以及损伤肾和肺。皮肤接触可使皮肤发绿或变黑,引起皮炎和形成溃疡。
2、砷化物
砷化物是指金属与砷生成的化合物。自然界中存在砷铜矿Cu3As、斜方砷铁矿FeAs2、砷钴矿CoAS2 等砷化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砷化物及砷化锌Zn3As2 等是离子型化合物,易被水或酸分解而产生砷化氢。
三价砷与五价砷或无机砷与有机砷在体内的相互转换和代谢决定着砷的毒性作用,三价砷与无机砷的毒性较大,五价砷和有机砷相对毒性较低。
三价砷是最主要的毒性形式,其中三氧化二砷,即砒霜,中毒剂量10~50mg,致死量60mg。急性砷中毒人体可出现发热、食欲减退、肝肿大、黑色素沉着,心率不齐、直至死亡。
3、 五氧化二钒
五氧化二钒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主要用于冶炼钒铁。用作合金添加剂,占五氧化二钒总消耗量的80%以上,其次是用作有机化工的催化剂,即触媒,约占总量的10%,另处用作无机化学品、化学试剂、搪瓷和磁性材料等约占总量的10%。
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肾损害、视力障碍等。
4、 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是指高温下棕红色有毒气体。在常温下(0~21.5℃)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混合而共存。有毒、有刺激性。溶于浓硝酸中而生成发烟硝酸。能叠合成四氧化二氮。与水作用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与碱作用生成硝酸盐。能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起激烈反应。
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吸入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常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绀等。
可并发气胸及纵隔气肿。肺水肿消退后两周左右可出现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
5、三氟化硼
三氟化硼英文名称为Boron trifluoride。又称之为氟化硼。CAS号7637-07-2,分子量67.81。为无机化合物,无色气体,有窒息性,在空气中遇湿气立即水解。分解时生成剧毒的氟化物烟雾。氟硼酸根离子是非配位阴离子,且实验室中常以液态的三氟化硼乙醚合物作为三氟化硼的来源。
急性中毒:主要症状有干咳、气急、胸闷、胸部紧迫感;部分患者出现恶心、食欲减退、流涎;吸入量多时,有震颤及抽搐,亦可引起肺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氧化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砷化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氧化二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氧化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氟化硼
糖精很多年来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生产与使用的合成甜味剂,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糖精在世界各国的使用明显增加。 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邻甲苯胺等,均为石油化工产品。
从又黑、又粘、又臭的煤焦油中提炼出甲苯,经过硫酸磺化、五氯化磷和氨处理后,再用高锰酸钾氧化,最后经过结晶、脱水而得到了一种特别甜的白色结晶体。他把它叫做“糖精”,并测出它比蔗糖要甜500倍。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89.html?wtp=tt
学 名邻苯甲酰磺酰亚胺
分子式
CAS号: 81-07-2[1]英文名Saccharin分子式C7H5O3NS分子量183.18CAS号81-07-2别名1,1,3-三氧代-2,3-二氢-苯并[d]异噻唑性质白色结晶粉末。熔点228.8~229.7℃,密度0.828克/立方厘米,微溶于水、乙醚和氯仿,溶于乙醇、乙酸乙酯、苯和丙酮。它的钠盐称做糖精钠或溶性糖精,易溶于水,稀水溶液的甜味约为蔗糖的300~500倍。少量无毒,但无营养价值。1%的水溶液呈中性。质量指标糖精的质量分数[2]≥99.0%重金属(以Pb计) ≤10×10-6碱度 ≤15%砷盐(以As计) ≤2×10-6干燥失重 ≤0.003%铵盐 ≤25×10-6应用用作厌氧胶的固化促进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助促进剂。还用于配制复合型氧化还原引发剂,例如叔丁基过氧化氢/正丁胺/糖精。基本信息糖精(Saccharin / Saccharin sodium)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其难溶于水,而其钠盐易溶于水,对热安定,其甜度为蔗糖之300~500 倍,不含卡路里,吃起来会有轻微的苦味和金属味残留在舌头上。急性毒性LD50 (rabbit) 为 5000~8000mg/Kg BW (口服 );每日摄取安全容许量 (ADI)为 0~2.5mg/Kg BW/day。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其曾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有导致膀胱癌的可能性,但在人体试验上并未发现有不良影响。糖精很多年来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生产与使用的合成甜味剂,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糖精在世界各国的使用明显增加。 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邻甲苯胺等,均为石油化工产品。发明过程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糖是从甘蔗、甜菜等植物中提炼出来的。植物界中还有一些比蔗糖更甜的物质。原产南美洲的甜叶菊,比蔗糖甜200~300倍;非洲热带森林里的西非竹竽,果实的甜度比蔗糖甜3000倍;非洲还有一种薯蓣叶防己藤本植物,果实的甜度达蔗糖的90000倍。只是,这些比蔗糖甜成千上万倍的物质,我们平时很少见到。我们平常用的比蔗糖还甜的物质是糖精,它比蔗糖要甜500倍。从化学角度来看,糖和糖精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只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都带有甜味。糖精是怎么被发现的呢?1879年的一天下午,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实验室里,俄国化学家法利德别尔格,正愉快地在瓶瓶罐罐中迂回穿梭。今天他的心情格外好,一是他正在做的芳香族磺酸化合物的合成实验进行得很顺利,很快就会有结果出来;二是今天是他的生日,妻子娜塔莎已备好了晚餐,等他回去欢聚呢。暮色降临大地,实验室逐渐暗了下来。法利德别尔格在煤气灯下聚精会神地注视着烧瓶叫。翻滚的溶液,早已把晚上生日晚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终于,实验有了眉目,他高兴地拿起桌上的铅笔,在实验记录簿上记下了实验结果。此时,墙上的挂钟“当当”地敲了起来,“哎哟,已经6点了。”他这才想起过了晚餐的时间,匆匆将铅笔往口袋里一插,套上外衣就往家跑。妻子与丈夫一起忙了起来。丈夫摆上了酒杯、餐具,妻子则端来一盘盘菜肴。晚餐在欢愉的气氛中开始了。法利德别尔格叉起一块牛排,往嘴里塞去。突然,他停止了嚼动,略带诧异地问:“娜塔莎,今天你在炸牛排里放了糖?”“没有啊,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往牛排中加糖的。不过,”妻子也奇怪地说,“今天的菜肴是有点不大对头,你尝尝看,这色拉也带有甜味。”晚餐后,法利德别尔格仍在想这个奇怪的甜牛排和甜色拉。出于科学家的习惯,他要把原因找出来。在检查完厨房用品后,他把疑虑的目光盯向了餐具,他舔了舔盘子的边缘,略有所思,再舔了舔自己的手,然后,马上抽出口袋里的那枝铅笔,也用舌头舔了一下。“问题出在铅笔上,出在铅笔上!”法利德别尔格发疯的大声嚷了起来,“娜塔莎,你瞧,凡是我用手接触过的餐具都带有甜味,而这甜味都来源于我用它写过字的铅笔。可以肯定,铅笔上的甜味是在实验室里沾上的。看来,实验室里一定有一种奇怪的特别甜的物质,我要去查个究竟。”法利德别尔格风风火火赶到实验室,点上煤气灯后,逐件逐件地仔细检查实验用过的器皿。终于,他发现甜味来自一种叫邻磺酰苯酰亚胺钠的化学物质。这个偶然的发现给法利德别尔格开辟了一条通向新的发明的道路。从此,他集中全部精力,一心去研究这个煤焦油中提取出来的物质。他从又黑、又粘、又臭的煤焦油中提炼出甲苯,经过硫酸磺化、五氯化磷和氨处理后,再用高锰酸钾氧化,最后经过结晶、脱水而得到了一种特别甜的白色结晶体。他把它叫做“糖精”,并测出它比蔗糖要甜500倍。法利德别尔格立即宣布了他的发明,并在美国获得了专利。1886年,这位化学家迁居德国,并在那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从煤焦油中提炼糖精的工厂。糖精就此开始闯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第二个说法:1879年,当时正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验室工作的伊拉·莱姆森和康斯坦丁·法赫伯格回家吃饭,正吃着吃着,他们突然停了下来。法赫伯格 饭前忘了洗手,大部分化学家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因此身亡,但是法赫伯格却意外地发现了人造甜味剂——糖精。关于这一发现,他们二人共同发表了论文,但是糖 精的专利上只有法赫伯格的名字,他竟偷偷申请了糖精的专利。后来莱姆森说:“法赫伯格是个无赖,让我的名字跟他的一起出现,简直令人作呕。” 参考资料
1. 糖精化学性质 .化工空间 [引用日期2012-12-10] .
2. 糖精 .
开放分类:甜味剂 调味品 食品添加剂 化工产品 化学 化学品 有机化合物 生物化学 糖
糖精(Saccharin / Saccharin sodium)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其难溶於水,而其钠盐易溶于水,对热安定,其甜度为蔗糖之300~500 倍,不含卡路里[1],吃起来会有轻微的苦味和金属味残留在舌头上。急性毒性 LD50 (rabbit) 为 5000~8000mg/Kg BW (口服 );每日摄取安全容许量 (ADI)为 0~2.5mg/Kg BW/day。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其曾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有导致膀胱癌的可能性,但在人体试验上并未发现有不良影响。
糖精很多年来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生产与使用的合成甜味剂,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糖精在世界各国的使用明显增加。 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邻甲苯胺等,均为石油化工产品。 【 学 名 】 邻苯甲酰磺酰亚胺
【 英文名 】 Saccharin
【 分子式 】 C7H5O3NS
【 分子量】183.18【CAS号】81-07-2
【 别名】 1,1,3-三氧代-2,3-二氢-苯并[d]异噻唑
【 性质】 白色结晶粉末。熔点228.8~229.7℃,密度0.828克/立方厘米,微溶于水、乙醚和氯仿,溶于乙醇、乙酸乙酯、苯和丙酮。它的钠盐称做糖精钠或溶性糖精,易溶于水,稀水溶液的甜味约为蔗糖的300~500倍。少量无毒,但无营养价值。
中文名称
4-甲基-2-巯基苯并噻唑
英文名称
4-methyl-3H-1,3-benzothiazole-2-thione
英文别名
4-Methylbenzo[d]thiazole-2(3H)-thione4-METHYL-2-MERCAPTOBENZOTHIAZOLE4-Methyl-3H-benzothiazol-2-thion4-methyl-3H-benzothiazole-2-thione4-Methyl-2-Mercaptobenzothiazole
CAS号
2268-77-1
上游原料
CAS号
中文名称
75-15-0
二硫化碳
95-53-4
邻甲苯胺
50-00-0
甲醛
下游产品
CAS号
名称
2268-77-1
4-甲基-2-巯基苯并噻唑
108-91-8
环己胺
更多上下游产品参见:http://baike.molbase.cn/cidian/1008460
中文名称
2,8-二甲基-4-羟基喹啉
英文名称
2,8-DIMETHYL-4-HYDROXYQUINOLINE
CAS号
52481-91-1
上游原料
CAS号
中文名称
141-97-9
乙酰乙酸乙酯
95-53-4
邻甲苯胺
下游产品
CAS号
名称
52481-91-1
2,8-二甲基-4-羟基喹啉
更多上下游产品参见:http://baike.molbase.cn/cidian/155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