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胺蓝染色是什么?
甲苯胺蓝染色,软骨呈鲜艳的紫色(紫红色),其他为浅蓝色,能够清楚地显示软骨形态潮线等结构,观察软骨组织是否有损伤。
甲苯胺蓝是常用的人工合成染料的一种属于醌亚胺染料类,是碱性染料,甲苯胺蓝中的阳离子有染色作用,组织细胞的酸性物质与其中的阳离子相结合而被染色,可染细胞核使之呈蓝色。
注意事项
1、第一次使用本试剂时建议先取1-2个样品做预实验。样品数量很多时,可使用染色架和染色缸,以便于操作。
2、本产品为1%浓度水溶液,具体使用浓度可自行稀释。
3、由于温度对染料的溶解度与着色力有很大的影响,若快速染色,当室温较低时,可以适当加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甲苯胺蓝
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方法
甲苯胺蓝 是常用的人工合成染料的一种属于醌亚胺染料类,是碱性染料, 甲苯胺蓝 中的阳离子有染色作用,组织细胞的酸性物质与其中的阳离子相结合而被染色,可染细胞核使之呈蓝色;肥大细胞胞质内含有肝素和组织胺等异色性物质遇到甲苯胺蓝可呈异染性紫红色,可用于尖锐湿疣的初筛及肥大细胞的检测。不推荐用于软骨、胃粘膜等难染组织的染色。
肥大细胞的染色:
(1)组织脱蜡至水。
(2)蒸馏水浸洗2-3次。
(3) 甲苯胺蓝染液 染20-30min。
(4)稍水洗,洗去多余染色液。
(5)95%酒精分色,在镜下控制分色效果。
(6) 用100%酒精脱水。
(7) 二甲苯 透明, 中性树胶 封片。
肥大细胞染色结果:肥大细胞颗粒呈红紫色,胞核呈蓝色。
细胞涂片染色 :
(1)细胞涂片后,立即放入95%的乙醇中固定,取出放在纸巾上。
(2)滴加1~2滴稀释后的甲苯胺蓝染色液进行滴染,加盖玻片让染料渗透到细胞中。
(3)后将玻片竖起,稍加压力,使多余染料被纸巾吸去。
(4)无需干燥,直接镜检。
细胞涂片染色结果:细胞核、淋巴细胞呈深蓝色;核仁呈紫红色;红细胞呈橘红;细胞质、单核细胞呈淡蓝色。
原位杂交染色 :
(1)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到相应的浓度,凭经验一般稀释比例大于1:10。
(2) 玻片在稀释好的染色液中短暂浸泡。
(3) 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浸泡数次。
(4) 按需求进行压片固定。
神经元细胞的染色:
(1)将载有细胞的玻片取出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1h左右;
(2)到时间后取出用PBS冲洗1~2次即可;
(3)然后加入提前预热的1%甲苯胺蓝溶液,在50度左右的气浴或水浴中染色20~30min;
(4)用梯度酒精已次脱水,分别为75%、90%、100%,也可自定梯度;
(5)在镜下控制分色效果,这一步不太好掌握;
神经元细胞染色结果:可见尼氏小体深蓝色颗粒,细胞核呈淡蓝色,背景基本无色。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自产产品 1%甲苯胺蓝染色液 ,货号为 G1220 ,主要用于生化实验中肥大细胞的检测。
相关产品:
G8590 中性树胶
S1080 防脱载玻片
P1110 4%多聚甲醛
P2100 10×多聚赖氨酸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者是有机弱碱。他们的变色原理是由于其分子和电离出来的离子的结构不同,因此分子和离子的颜色也不同。在不同的ph的溶液里,由于其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的比值不同,因此显示出来的颜色也不同。石蕊是一种有机弱酸,他是由地衣制的的一种蓝色色素。如果用hin代表石蕊分子,hin在水中发生电离:
如果在酸性溶液中,由于c(H+)增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c(Hin)增大,因此主要呈现红色(酸色)。如果在碱性溶液中,由于c(OH-)增大,OH-与Hin与电离生成的H+结合生成更难电离的水:
使石蕊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于是c(In-)增大,因此主要呈现蓝色(碱色)。如果c(Hin)和c(OH-)相等,则呈现紫色。
石蕊的变色范围是:5——8
ph《5,显红色,ph》8,显蓝色,
而甲苯的ph接近7,故不会
1.先加入KMnO4(紫色) ,使紫色褪去的是甲苯.
2.再加入FeCl3,出现蓝紫色沉淀的,则为苯酚.
或者加入溴水的CCl4,使溴水的CCl4褪去的,产生白色沉淀的则为苯酚.
3.剩下的则为苯.
台盼蓝染色步骤:
1.、4%台盼蓝母液:称取4g台盼蓝,加少量蒸馏水研磨,加双蒸水至100ml,用滤纸过滤,4度保存。使用时。用PBS稀释至0.4%。(也可买Gibco的成品)T
2、胰酶消化贴壁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并作适当稀释。
3、染色:细胞悬液与0.4%台盼蓝溶液以9:1混合混匀。(终浓度0.04%)
4、计数:在三分钟内,分别计数活细胞和死细胞。
5、镜下观察,死细胞被染成明显的蓝色,而活细胞拒染呈无色透明状。
6、统计细胞活力:活细胞率(%)= 活细胞总数/(活细胞总数+死细胞总数)×100%
二. 结晶紫配制:
结晶紫2.0g
草酸铵0.8g
95%酒精 20ml
馏水80ml
先将结晶紫溶于酒精,草酸铵溶于蒸馏水中,然后将两液混合,静置48小时使用。此染液稳定,置密闭的棕色瓶中可储存数月。
结晶紫染色步骤:
1.在96孔细胞培养板各孔中加0.1ml含5×104~10×4 WEHI-164细胞的培养液(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37℃ 5% CO2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2~3小时,让细胞帖壁。
2.用RPMI-1640培养液10倍递次稀释TNF标准品,根据需要3~5倍递次稀释待检样品,每孔加0.1ml稀释的标准品或待检样品,每个稀释度3个重复孔。对照孔6个,3个阳性对照孔各加0.1ml含4μg TNF的RPMI-1640培养液,3个阴性对照孔各加100μl RPMI-1640培养液。继续培养18~24小时。
3.甩去培养液,用PBS小心洗涤一次,每孔加0.1ml 10%甲醇溶液固定细胞30秒钟。
4.吸去甲醇溶液,每孔加0.1ml结晶紫染液,室温中放置20分钟。
5.轻轻甩去染色液,用蒸馏水洗涤各孔,将培养板倒置于吸水纸上吸干水分。自然干燥或37℃烘干。此板可以在室温中长期保存。
6.测定前,每孔加0.1ml 33%醋酸脱色,充分振荡后在570nm处测定光吸收度。用光吸收度(OD)值对样品稀释度作图,比较标准品曲线和待检样品曲线即可得到待测样品中的细胞因子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