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分布式光伏安装需要多少费用?
安装光伏发电需要的费用都有多少? 根据装机容量而定,大型的兆瓦级纯人工费0.2元左右,小型的分布式纯人工费会贵一些在0.4-0.6之间,对。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总的来说光伏发电电站投资,包括两部分成本:
1、光伏电站安装成本
主要包括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板),逆变器(直流电压转交流电压),配电箱。再加上工程施工费用。下面是我在行业平台“碳盈协同”APP上所查(2020年7月16日报价)碳盈协同
①光伏组件 隆基的单晶355W组件,LR4-60HPH 355W,每块543元,也就是1.53元/W(含税),其他产品如阿特斯340W,CS3L-340P,489.6元/块,也就是1.44元/W
②逆变器 古瑞瓦特三相17kW Growatt MID 每台3850元,也就是0.23元/W
③配电箱 如昌松10kW配电箱 699元/块
主要配件定价如上,如果是一体化解决方案,按照碳盈协同给的解决方案(包括三大件,配送服务,保险等)3.5元/W。
可以看到,现在光伏发电投资成本已经非常低了。
光伏上游产业链价格走势,截止5月27日,组件价格降到到了1.56元/W。本文所述的价格为7月份服务商给出的实际价格。
2、光伏电站运维成本
目前光伏电站使用寿命25年左右,是需要定期维护的。我们依然以行业下游服务商碳银为例,浙江碳银除了提供安装施工等服务,每年的运维服务是200元(不同服务商价格不一),故障器件的更换另付,按照25年计算,运维成本在5000元以上。
你应该了解了,按照2020年的市场价格,现在的成本不高。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电站分期业务和知识,可以到碳银网网页链接了解,也可以下载“碳盈协同”APP了解,里面都有详细的介绍。碳银还提供光伏贷款,与工商银行合作的的光伏贷款贷款期限最高8年,利率3.3%,最高15万。
数据来源:碳银网,碳盈协同APP
安装光伏发电一瓦在3块左右。2021年,光伏组件安装成本已经大幅下降,1瓦的安装成本大约在3元,安装10千瓦,估算直接安装成本3万元。安装成本降了,但是补贴也降了,2021年新政策,普通光伏电厂、商业光伏发电很可能不再补贴,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可能下降到0.03-0.08元不等。
个人安装光伏发电,大约5-6年就可以回本,综合回效益在15-18%,应该说比一般生意效益好。光伏系统设计寿命25年,可用年限达40年之久,那么后20年、30年年后的发电收入都是利润,积累效益很可观。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发展过程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
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约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至补贴问题
国家给予并网业主每度0.42元的发电补贴、20年期
地方补贴
2014年投产的光伏电站(含自发自用和上网电量)省级补贴0.2元/度,补贴10年。2015~2017年投产项目根据成本变化适时调整。
分布式光伏发电二十千瓦光伏板和相关支架配件(含继电器电表等)价格根据品牌不同,约需要十万至十八万左右。价格跨度较大,如果是非安不可一定要慎之又慎!!!
以发电单位计,目前每瓦装机的分布式系统造价约8~12元;
以规模计,一个最小的家用系统大约3000瓦,造价3万元左右;但目前家用系统在电网所及的范围内,是无法盈利的,虽然算起来单位发电成本并不高,以北京地区估算,按25年期寿命(虽然实际寿命超过25年,但估计使用期最长25年)仅仅0.35元/kwh,但这是静态成本,需要一次性投入,这个一次性投入的资金会有机会成本或者财务成本(比如贷款利息),因此,实际成本要高于市电价格。
因此,分布式发电,如果不争取补贴的话,有利可图的,还是需要商业或者工业用电户,因为他们承受的电价高(大约1~1.5元/kwh),一个项目的规模一般至少要安装500平米、75kw吧,系统年产值9万元,造价是80~85万元左右。
基于2014年的情况,2015年国家能源局下发《2015年全国光伏发电年度计划新增并网规模表》(征求意见稿),把2015年度光伏发电新增规模定为15GW,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8GW、分布式光伏7GW,分布式光伏中屋顶分布式最低规模为3.15GW。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件反映了政府持续支持光伏应用发展特别是分布式光伏的决心和偏好。
中国光伏发展除了政策利好,至少还有两个行业利好:
一是光伏成本持续大幅度下降,光伏组件价格已经突破4元人民币/瓦的关口。虽然2013年由于“双反”引起的行业波动造成了价格的小幅上扬,但总体上看近年来还是呈持续下降趋势。
二是行业集中度迅速提高,提高了竞争力、降低了成本。“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光伏行业经过了较快速度的发展,2012年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由于当时行业发展主要依靠国外市场以及后来遭到“双反”,行业发展遭受重挫。之后在政府的支持下,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放开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光伏市场的繁荣,中国光伏产业步入了良好的发展轨道,过剩产能得到一定消化,产业集中度快速提高,产品成本迅速下降。
从2014年中国排名前五的光伏制造企业(按全年组件出货量计)的情况,可以看出:
一、中国的光伏领头企业经过2012年前后的调整与重组,企业规模与营收状况有了很好的发展,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且应用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中国光伏组件年产量为10.8GW,2013年迅速增加到35GW,占全球份额超过60%。而光伏组件内销比例从2010年的15%增至2013年的43%。
二、国内企业拥有国内市场的需求,不再畸形依靠国外市场。
三、国内光伏企业快速发展,引致光伏成本大规模下降。简单以排名前五的企业总营收与总出货量之比衡量组件单位出货成本可以看出,2010年所列排名前五的企业总营收与出货量之比为1.67,而2014年下降到0.69,下降了59%。
但是,2014年中国新增装机中,光伏电站为8.6GW,分布式光伏仅为2.1GW。2014年新增集中式光伏装机超额完成42.5%的目标,而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只完成了规划的25.6%。2015年光伏实际完成新增装机15.13GW,其中集中式光伏装机13.74GW,占91%。集中式光伏装机超额完成,分布式光伏与规划目标相差甚远。在已建成的或审批通过的项目中,中国光伏仍以较大规模的集中式电站为主,分布式数量与总装机数仍处于较低水平。
从目前的光伏装机发展来看,集中式光伏依然是投资者的首选。但是,不断下降的集中式光伏利用小时数又说明分布式才是光伏发展的方向。笔者由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首要的还是理顺价格机制。现阶段从财务上说,目前国家上网电价政策或是加上各地已出台的额外补贴政策,都很难将项目财务盈利提升到有效激励投资的水平。可以说,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尚未找到最适宜的支持模式。光伏发电与其他发电相比的优势在于工艺较为成熟,施工时间短,容易短时间内见效。因此,可以对长期规划在时间上进行细分。
应把理顺价格、找到适合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的路子作为首要考虑。国家应继续加强从分布式试点入手,寻找更多的地方补贴模式,然后将成功模式迅速向全国推广。一旦理顺市场、找到合适的价格机制与推广模式,分布式光伏的发展速度可能将持续高于其他能源发电品种。光伏发电收益取决于长期收益,如果从不合理的价格补贴进入,一样要进行长达20年左右的补贴,不但经济性受到影响,由此引发的发电并网与后期维护等关键环节的成本增加,将造成资源极大浪费。
第二,中国的分布式发电目标应谨慎制定。从总量上看,2014年和2015年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目标定得过高,如果能够制定得更接近实际,应能更好地完成,避免规划的无效性。从各地区分布式发展目标看,规划制定应该更多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如地区的经济发展、电价与电网、光照资源禀赋以及能源结构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现阶段严重的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对光伏发电的影响较大。如果雾霾治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雾霾严重地区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能很不经济。
第三,目前集中式光伏收益率远远高于分布式光伏,因此市场会将更多的投资引入集中式光伏。除了行政上的装机规模疏导和管控,加紧建立西部集中式光伏发电外送通道,加快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远距离输送与消纳技术,将有利于中国实践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与减排承诺。
最后,2015年出台的分布式光伏配额制与上网电价补贴并存的模式,并不是成熟有效的机制。中国的光伏配额制与国外通行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存在根本上的差异,其实际上是要求各省市和地区制定额外的分布式光伏补贴。长期来看,如果需要过渡到真正的配额制,电力市场化改革可能需要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