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和水混合,会产生霉菌吗?
晚上好,乙二醇有较好抑制微生物繁殖的毒副作用如果与蒸馏水和纯净水混合不会产生霉变,未经消毒的河水和深井水中若微生物较多而乙二醇浓度又较低时仍然会大量滋生,一般固含量超过50%时不需再添加防腐剂。
聚乙二醇与水亲近,稠度不够的消泡剂即使是消除了泡沫,当其中的环氧乙烷与乙二醇分子依然活跃,根据体系成分一般加入不超过原配方1%的用量,使其不溶性的微粒可稳定悬浮于表面交联形成网膜结构,就可以较好抑制气泡的再次形成了。
乙二醇水溶性强,吸收后迅速分布于血液及组织液中,并很快在肝脏经乙醇脱水酶代谢为乙醇醛,再经乙醛脱水酶代谢为乙醇酸,乙醇酸经乙醇酸氧化酶氧化为乙醛酸。最后主要代谢物为草酸,也有部分为甲酸和马尿酸。
国内外对于乙二醇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其本身毒性较低,而其代谢产物毒性较高,对肾脏的毒性主要是由乙二醇氧化代谢物所致。Gordon列举出乙二醇的主要三种代谢产物乙醛酸、草酸和乳酸的毒性。乙醛酸能抑制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刺激大脑;草酸可引起肾损伤和代谢性酸中毒,还可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草酸钙结晶,导致低钙血症,并沉积于肾、脑等处,造成肾、脑功能障碍;乳酸进一步加重酸中毒。
乙二醇能引起高草酸盐尿和草酸钙结晶沉积于肾一直被看作是肾损伤和肾结石的重要致病机制。综合国内外乙二醇与肾脏结石形成关系的研究,肾结石形成的可能机制是:①自由基和抗氧化酶共同作用机制;②结石基质蛋白和蛋白簇表达抑制剂共同作用机制;③单核.巨噬细胞趋化因子诱导草酸盐和草酸钙结晶致肾损伤机制。近年有学者相继发现乙二醇在导致肾损伤和肾结石的同时伴有一些过氧化合物酶及过氧化产物的增高,如脂质过氧化物酶、MDA(丙二醛)、半乳糖苷酶以及中性肽链内切酶。在乙二醇致大鼠肾结石形成过程中存在着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失衡。乙二醇代谢产物早期随血液循环进入肾脏,产生活性氧,后期浸润到白细胞而使抗氧化酶活性水平减低,肾脏后期处于过氧化应激状态下,加重肾脏的损伤程度。
总之,乙二醇代谢物引起的急、慢性酸中毒和组织中草酸钙结晶沉积是乙二醇重要的毒性基础。
以上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那么怎样可以让采油树、采气树以及管线的温度不下降,或者保温呢?
就像每家每户房子里的暖气包(地暖)、烧煤的火炉一样,一般在采油树、采气树的出口安装一台加热炉。它是为保证油田原油、天然气具有一定的温度,满足正常输送而设计的一种专用加热设备。
加热炉用的是什么燃料?天然气。采油树出口安装的加热炉用的燃料是和原油一起从井里出来的、少量的天然气,也称为伴生气;采气树出口安装的加热炉用的燃料就是井里出来的天然气。
加热炉是这样工作的:用管子把燃料(天然气)通到炉体内下部的火管烟管内燃烧,热量通过火筒烟管壁面传给中间传热介质“水”,水再加热在高压盘管内流动的原油或天然气,所以人们也称它“水套炉”。
天然气从采气井口出来,压力很高,需要降压后向处理站输送。从高压降到低压,天然气温度会随之降低。为了防止温度过低,保证天然气的正常输送,需要采用加热炉加热。否则,天然气就会在高压力、低温度的情况下,在管线内部拐弯处、阀门等地方形成“水合物”,就是结冰了,这样就把管线堵塞了。这种情况下,被堵住的天然气压力将快速、继续增高,发生爆裂。如果一旦爆裂了,那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带来安全问题。
呼图壁气田、盆5气田、莫北气田都采用加热炉加热,而玛河气田、克拉美丽气田、彩31气田采用的是在采气树出口位置,往管线里注入乙二醇用作水合物的抑制剂——防冻液,这就像汽车在冬天的时候要加的防冻液一样。因此人们在那里看不到带有烟囱的、日夜不停在燃烧的加热炉。所以,注入乙二醇用来抑制“水合物”的产生,既很有效,还起到“节能减排”、保护大气环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