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钴溶液(粉红)加盐酸变蓝的原理
1. 2价
2. 是的
3. [Co(H2O)6]2+ + 2Cl- == [Co(H2O)4Cl2]
粉红色 蓝色
此为平衡反应,加盐酸后溶液中Cl离子浓度升高,平衡右移
4. 二氯四水合钴为蓝色
选择AC
A、CuO + 2 HCl = CuCl2 + H2O,Cu2+是蓝色的,蓝色溶液
B、BaCl2与稀盐酸不反应,无色溶液
C、Cu(OH)2 + 2 HCl = CuCl2 + 2 H2O,Cu2+是蓝色的,蓝色溶液
D、Zn + 2 HCl = ZnCl2 + H2↑,无色溶液
A.Fe2O3+6HCl=2FeCl3+3H2O
FeCl3是黄色溶液
B.Cu(OH)2+2HCl=CuCl2+2H2O
CuCl2是蓝色溶液
C.Zn+2HCl=ZnCl2+H2↑
ZnCl2是无色溶液
D.AgCl是白色沉淀,与HCl不反应。
而淀粉与碘会变蓝
所以说,溶液中可能含有碘离子
碘离子与HCL反应,生成氯离子与碘
使淀粉变蓝。。。。
有点牵强,多糖会水解生成葡萄糖的。。。。。
MnO2 + 4HCl =加热= MnCl2 + 4H2O + Cl2↑
氯气有氧化性,可以与KI反应生成I2
2KI + Cl2 = 2KCl + I2
而I2遇到淀粉变蓝,所以稀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不是使淀粉试纸变蓝)
这个配离子稳定性不太好,稀释后被破坏,Co2+形成水合离子[Co(H2O)6]2+,这是粉红色的。
你问的问题还真是不容易解答 说真的
要是你用 H2SO4和CuO实验的话 你还会发现更加有趣的现象哦
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就是蓝色 不论你怎么个量 都是蓝色的 毋庸置疑的
但是氯化铜溶液为什么会有色彩的变化 准确点是 蓝色 蓝绿 或者 绿色 其实本质就是绿色和蓝色的色彩搭配 (详解请看最后的那点总结 中间都是原理 谢谢)
不知道你是高中生还是。。。。呵呵 不好意思我在瞎猜你的年龄了 因为要是是初中的孩子的话以下看起来比较吃力 几乎看不懂的 初中的话就只有 说Cl-和SO42- 分别对Cu2+有影响来解释了
我个大学生 化学爱好者 呵呵 献丑了
要是您是高中生的话 这个问题用 化学平衡给你解释 就好办了
以上的两种实验 为什么得到的同为铜盐,但颜色却发生了变化 呢?如果仅仅用酸根离子不同作理由来解释 说Cl-和SO42-的影响来解释的话是不充分的 因为CuCl2也可以是蓝色的 为什么会有绿色的现象呢 。
这儿要解释的话应该从Cu2+的络离子说起。 络合平衡(类似的就是Fe3+的检验 和SCN-的结合就是络合反应 )
涉及到络合物 就要涉及到配位数 中心离子。。。这些你上图书馆或者网上很多的解释 就不多说了
以下是正文 Cu2+有配位数2、4、6的络离子。
1 在胆矾CuSO4•5H2O中,为4所以CuSO4•5H2O的化学式也可以写成[Cu(H2O)4]SO4•H2O。
胆矾呈蓝色是因为[Cu(H2O)4]2+呈蓝色。CuSO4•5H2O溶于水后,[Cu(H2O)4]2+存在于溶液中,若溶于过量水,还会形成[Cu(H2O)6]2+, 所以溶液稀还是浓的 平衡移动会有 [Cu(H2O)4]2+与[Cu(H2O)6]2+络离子的转化,但是无论[Cu(H2O)4]2+还是[Cu(H2O)6]2+络离子,都是蓝色的,所以最终我们得到的 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2 在CuCl2中无水氯化铜呈棕黄色,常以(CuCl2)n的形式存在,
溶于少量水时形成[Cu(H2O)4]2+和[CuCl4]2-络离子:
(CuCl2)2+4H2O==[Cu(H2O)4]2++[CuCl4]2-
[Cu(H2O)4]2+显蓝色,
[CuCl4]2-显绿色,
它们大量的共存时的混合色则为绿色,所以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
稀释时由于水增加,电离平衡
向右移动,[CuCl4]2-离子减少,[Cu(H2O)4]2+离子增加,绿色向蓝色变化。当溶液相当稀时,几乎均为[Cu(H2O)4]2+,[CuCl4]2-很少,所以显蓝色。
所以关键就是这儿
氧化铜与盐酸反应实验
1 刚开始的时候 溶液中的Cu2+很少的 而Cl-至始至终都是一样多的
所以在大量Cl-的包围之下 形成络合物以 绿色的 [CuCl4]2- 为主要的 刚开始你看见的也就是绿色色 有少量的蓝色 蓝色就被掩盖了
2 随着反应的增加 Cu2+越来越多 Cl- 不变化 反应生成水 溶液时稀释的 所以 最上边所说的平衡移动了 这儿[Cu(H2O)4]2+,[CuCl4]2-的量分别发生了变化 他们都增加 溶液呈了蓝色和绿色的胶着状态~~ 也就是蓝绿色的~~
3 最后你说的变成蓝色了 说明了蓝色比较多而已 其实绿色依然存在
(这个地方就要看你用的盐酸的具体浓度了 不过最后的溶液时稀溶液的话 肯定是蓝色为主的~~~ )
希望对你有帮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