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酸 > 正文

食品中脱氢乙酸钠的检验方法

隐形的音响
怕黑的纸鹤
2023-01-01 01:46:05

食品中脱氢乙酸钠的检验方法

最佳答案
跳跃的过客
酷酷的灯泡
2025-09-19 16:01:24

检测食品中脱氢乙酸的国标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各有优缺点。

1、气相色谱法

该方法是在GB/T 5009.121-2003《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标准方法 上进行改进:将样品酸化后,用乙醚提取脱氢乙酸后浓缩,用气相色谱(附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分离测定,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1.1 实验部分

1.1.1 仪器与主要试剂

气相色谱仪:GC-2010(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日本岛津公司。

脱氢乙酸标准品:纯度≥99.6%,购自美国。

乙醚:色谱纯,重蒸。

丙酮:色谱纯,重蒸。

脱氢乙酸标准工作溶液:准确称取脱氢乙酸标准品50mg,以丙酮溶解 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再以丙酮分别稀释至1μ g/mL、10μ g/mL、40μ g/mL、 80μ g/mL 120μ g/mL、160μ g/mL 200μ g/mL,配制标准工作溶液。

色谱条件:

色谱柱:DB-5 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 m);

分流比:10:1,柱流速1.0mL/min

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00℃、柱温165℃;

气流条件:氢气50mL/min、空气400mL/min、氮气40mL/min。

应用上述色谱条件,脱氢乙酸标准品溶液进样,色谱图如下:

1.1.1 样品处理 称取5~10g 试样(准确至0.0001g),加10mL 饱和氯化钠溶液,2mL 盐酸溶液(1+1)酸化,分别以50mL、20mL、20mL 乙醚提取三次,合并乙 醚层于100mL 容量瓶中定容后,分别用20mL 饱和氯化钠溶液、50mL 碳酸 氢钠溶液(10g/L)各洗涤一次,加10g 无水硫酸钠,室温下放置30min, 取 50mL 在 60℃水浴下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近干,用丙酮定容后供气相色谱测定。

1.1 方法讨论

1.1.1 色谱条件的选择

脱氢乙酸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与其他同类功能的防腐剂如山梨酸、苯 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都有很好的分离度,且在非极性柱、弱极性柱和 极性柱中都有很好的响应值。但在实验显示,脱氢乙酸在非极性柱中因低 柱温有色谱峰拖尾现象,在极性柱中因柱流失有基线漂移现象,为使定性 定量准确,选用了弱极性柱DB-5。

1.1.1 线性关系

在本实验条件下,脱氢乙酸标准工作液在 0.5~100μ g/mL 范围内与 响应值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0.99995。脱氢乙酸的最低 检出浓度为0.2μ g/mL。

1.1.1 准确度与精密度

选用含脱氢乙酸的辣椒酱样品,在样品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脱氢乙酸标 液,按本方法测定,每一浓度重复测定6 次,取平均值,计算平均回收率 及变异系数,结果见下表。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回收率满意,相对标准 偏差范围小于10%,重复性好,符合检测要求。

加标浓度(mg/kg) 平均回收 率(%) 精密度 RSD(%)

1.0 83.2 6.8

5.0 89.6 5.6

10.0 90.3 4.7

30.0 91.6 3.6 50.0

102.4 3.4

2、液相色谱法

该方法是在GB/T 23377-2009《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法》标准方法上进行改进:用氢氧化钠溶液提取试样中的脱氢乙酸,经脱 脂、去蛋白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与标准系列比较定 量。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与主要试剂

液相色谱仪:LC-1260(二级管阵列检测器 DAD),美国安捷伦公司。

脱氢乙酸标准品:纯度≥99.6%,购自美国。

甲醇:色谱纯。

乙酸铵溶液(0.02mol/L):分析纯,称取1.54g 乙酸铵用氨水(1+1) 调节pH 至9.0,加水至1000mL 溶液,经0.45μ m 滤膜过滤。

2.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ECOSIL-C18 柱 (5μ m,250mm×4.6mm);

流动相:甲醇+0.02mol/L 乙酸铵(5+95,v/v)

流速:1.0mL/min

柱温:40℃

检测波长:293nm

应用上述色谱条件,脱氢乙酸标准品溶液进样:

2.1.3 样品处理

称取 5~10g 试样(准确至 0.0001g),加 50mL 水,用氢氧化钠溶液 (8g/L)调节 pH 至 7.2,加入 5mL 乙酸锌溶液(220g/L),5mL 亚铁氰化 钾溶液(106g/L),超声提取 40min,定容至 100mL,静置 30min 过 0.45 μ m 滤膜,供液相色谱测定。

2.2 方法讨论

2.2.1 色谱条件选择

在GB/T 23377-2009 国标方法中,流动项的选择为甲醇+0.02mol/L 乙 酸铵(10+90,v/v)。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考虑到食品中其他添加剂对 于脱氢乙酸检测(如山梨酸、糖精钠等)的影响,能过对不同比例流动相 的实验,发现流动相比例为甲醇+0.02mol/L 乙酸铵(5+95,v/v)优于国标方法条件。

2.2.2 线性关系

在本实验条件下,脱氢乙酸标准工作液在 0.5~100μ g/mL 范围内与 响应值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0.99999。脱氢乙酸的最低 检出浓度为0.1μ g/mL。

2.2.3 准确度与精密度

参照 1.2.3,选用同一辣椒酱样品,按本方法测定,做加标实验,每 一浓度重复测定6 次,结果见下表。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回收率满意, 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小于10%,重复性好,符合检测要求。

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目前尚无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食品中脱氢乙酸的国标方法,根据本实验室进行实验建立的方法:试样经乙醚提取,用气相色谱进行分离,特征离子峰进行定性定量。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与主要试剂

气质联用仪:GCMS-7890A-5975C,美国安捷伦公司。

脱氢乙酸标准品:纯度≥99.6%,购自美国。

正已烷:分析纯。

乙醚:色谱纯,重蒸。

脱氢乙酸标准工作溶液:准确称取脱氢乙酸标准品50mg,以乙醚溶解 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再以乙醚分别稀释至1μ g/mL、10μ g/mL、40μ g/mL、 80μ g/mL 120μ g/mL、160μ g/mL 200μ g/mL,配制标准工作溶液。

3.1.2 色谱条件

载气:高纯氦气(99.999%);

色谱柱:DB-5MS 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 m);

柱流速:1.0 mL/min;

汽化室温度:250℃、柱温程序:初始温度 150℃,保持 0.5min,以 10℃/min 速率升温至180℃,保持6min。

3.1.3 质谱条件

传输线温度:220℃;离子源温度:200℃;离子化方式:EI;电子能 量:70eV;延迟时间 2.0 min;

检测方式:全扫描,质量范围:m/z 25~ 300。

应用上述质谱条件,脱氢乙酸标准品溶液进样,

质谱图如下:

3.2.1 样品处理 称取5~10g 试样(准确至0.0001g),加35mL 水、2mL 氢氧化钠溶液 (20g/L),超声提取20 min,用水定容至50mL,加10mL 正己烷提取一次, 弃去正己烷层,再加1mL 盐酸(1+1)酸化,准确加入10mL 乙醚振摇5min, 静置10min,取上清液供质谱测定。

3.2 方法讨论

3.2.1 质谱条件的选择 根据脱氢乙酸在气相色谱上的良好响应情况,用质谱测定时,仍选用 的弱极性柱 DB-5MS 柱。检测方式选择全扫描、选择离子扫描皆可,本文选择了全扫描。

3.2.2 线性关系

在本实验条件下,脱氢乙酸标准工作液在 0.5~100μ g/mL 范围内与 响应值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0.99997。脱氢乙酸的最低 检出浓度为0.2μ g/mL。

3.2.3 准确度与精密度 选用同一辣椒酱样品,按本方法测定,做加标实验,每一浓度重复测 定6 次,结果见下表。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回收率满意,相对标准偏差 范围小于10%,重复性好,符合检测要求。

4、结论探讨的三种方法,分离度好,回收率较好,都是食品中脱氢乙酸 含量的良好检测方法。相比较而言,气相色谱法与干扰物质的分离度好, 但样品前处理较复杂;液相色谱法样品前处理简便,特征峰定性较差;气 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样品前处理较气相色谱法简便,定性较色谱更精准。 引用文件: GB/T 5009.121-2003《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 GB/T 23377-2009《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最新回答
纯情的路灯
隐形的太阳
2025-09-19 16:01:24

一、天然食品防腐剂

天然食品防腐剂一般是指从动植物体中直接分离出来的,或从它们的代谢物中分离的具有防腐作用的一类物质。天然防腐剂具有抗菌性强、安全无毒、水溶性好及作用范围广等合成防腐剂没有的优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天然食品防腐剂。天然食品防腐剂按来源可分源于植物、源于动物和源于微生物三类:

1、天然植物中提取的防腐剂

(1)果胶分解物

果胶主要存在于苹果、葡萄、柑桔等水果和蔬菜中。果胶的酶分解产物有很强的抗菌作用,特别适用于大肠杆菌的抑制。果胶分解物在酸性条件下有效,在PH小于6时抗菌性最强。目前,国外将其配合其他天然防腐剂,广泛用于酸菜、咸鱼等食品的防腐

(2)琼脂低聚糖

从海藻中提取的琼脂,主要成分是琼脂糖,其酶分解物即为琼脂低聚糖,它具有较强的抑菌和防止淀粉回生老化的作用,在浓度达3.11%时,能有效地减少菌落产生。目前普遍用于挂面、面包和糕点等食晶中。

(3)中草药提取物

大蒜中的大蒜辣素和大蒜新素能有效抗葡;紫苏叶提取物则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各种球菌、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连翘提取物中的连翘酚能有效的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茼,延长食品的保质;此外,茶多酚、魔芋提取物甘露聚糖、玉米须提取物等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2、来源于动物的天然防腐剂

(1)蜂胶

蜂胶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制剂抑菌效果同各种化学防腐剂的抑菌效果相当。一般认为蜂胶的防腐保鲜机制首先是蜂胶能杀灭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其次是蜂胶具有良好的成膜作用,形成的薄膜能减少微争物的污染,还可以降低食物与外界气体交换。将蜂胶浸提物直接加人牛奶、保健口服液及饮料中均有良好的防腐保鲜作用。目前,蜂胶原料粉的价格在300元左右每千克。

(2)壳聚糖

壳聚糟又叫甲壳索,是从蟹壳、虾壳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类物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用作防腐保鲜剂原理与蜂胶类似,主要是利用其良好的成膜性和较强的抗菌能力。壳聚糖对细菌、酵母菌、霉菌都有效。研究表明其可以用于饮料、酱类、果蔬等食的防腐,是目前天然抗菌防腐剂的最佳候选者。

(3)溶菌酶

一般蛋白质含溶菌酶 0—3%左右,所以可从蛋白质中提取。目前投入商业化生产的是鸡蛋蛋清溶菌酶,在 PH值为7,温度在5O℃条件下,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枯草杆菌、芽孢杆菌、好气性孢子形成菌等,有较强的溶菌作用。由于食品中的羟基和酸会影响溶菌酶的活性,因此,它一般与酒、植酸、甘氨酸等物质配合使用。已经广泛应有于水产品、肉制品、新鲜海产品、糕点和酒及其他饮料的防腐保鲜,但价格高,2400元左右每公斤。

(4)鱼精蛋白

鱼精蛋白是一种在鱼类精核中发现的聚阳离子肽,具有广谱抑菌活性,能抑制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形芽孢杆菌等的生长,对革兰氏阳性菌、酵母和霉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鱼精蛋白的作用机制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溶解细胞膜,引起细胞渗漏,鱼精蛋白与其他天然添加剂、甘氨酸、醋酸钠等配合使用,抗菌效果更好,适用的食品防腐范围也更广,目前食品级鱼精蛋白的价格在600元左右每公斤。

3、来源于微生物的天然防腐剂

(1)乳酸链球菌(Nisin)

Nisin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尤其是可形成芽孢的细菌,但对革兰氏阳性菌、酵母和霉菌没有作用,能抑制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小球菌属,及大部分梭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的芽孢。Nisin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活性,在pH<4.5时达到最大活性。Nisin和乳酸合用能抑制肉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Nisin与柠檬酸盐、磷酸盐合用也能提高其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效果。Nisin的这种抗菌作用使它作为防腐剂应用在乳制品、啤酒等酒精饮料、酸性罐头食品肉制品等的防腐工作中,其制剂市场价格在650元左右每公斤。

(2)那他霉素

那他霉素几乎能杀死和抑制所有的酵母菌和霉菌,但对细菌和原生动物无效。那他霉索的抗菌谱正好与Nisin形成互补,二者可以共同使用。那他霉素的抗菌效果比常用的山梨酸强50~300倍,1.0~6.0mg·L-1能够抑制大多数的霉菌。那他霉素常用于干酪,干香肠的表面处理,也应用于酸奶、酒和果汁的防腐。

二、化学类食品防腐剂

1、苯甲酸及其钠盐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目前我国食品加工业中最常用的防腐剂之一,主要用于饮料等液体食品(如:汽水、果汁、酱油、罐头、酒类等)的防腐。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分子式C7H6O2。苯甲酸为一元芳香羧酸。苯甲酸亲油性大,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从而干扰了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的苯甲酸分子,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性物质,并能抑制细胞呼吸酶系的活性,对乙酰辅酶A 缩合反应有很强的阻止作用,从而起到对食品的防腐作用。苯甲酸在偏酸性的环境中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其对细菌的抑制力较强,对酵母、霉菌抑制力较弱,防腐的最适pH 值为2.5~4.0。因苯甲酸难溶于水,实际应用中常以苯甲酸钠代替之。苯甲酸钠只有在游离出苯甲酸的条件下才能发挥防腐作用,在较强酸性的食品中,苯甲酸钠的防腐效果好。苯甲酸及其钠盐是比较安全的食品化学防腐剂,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使用,目前还未发现任何有毒副作用。

2、山梨酸及其钾盐

山梨酸为 2,4-己二烯酸,亦称花楸酸,分子式 C6H8O2。 山梨酸(山梨酸钾)是使用最多的防腐剂,大多数国家都使用。山梨酸是不饱和脂肪酸,其抑菌机理是利用自身的双键与微生物细胞中的酶的巯基结合形成共价键,使其丧失活性,破坏酶系。此外山梨酸还能干扰传递机能,如细胞色素C对氧的传递,以及细胞膜能量传递的功能,抑制微生物的增殖,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山梨酸及其钾盐能有效抑制霉菌、酵母和好气性腐败菌,但对厌氧性细菌与乳酸菌几乎无效。 山梨酸的防腐效果随 pH 值的升高而降低, 但其适宜的pH值范围比苯甲酸广,在 pH 值为 5~6 以下为宜,也属于酸性防腐剂。山梨酸可以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并最终被氧化成CO2和水,对人体基本无害,且对食品风味无不良影响,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安全的食品化学防腐剂之一。但是由于山梨酸的价格比苯甲酸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目前仅在高端食品中应用。

3、丙酸及其盐

丙酸是一元酸,无色油状液体。它是以抑制微生物合成β-丙氨酸而起抗菌作用的。丙酸盐主要有丙酸钠和丙酸钙,它们的防腐机理相同,都是在人体内转变为丙酸,单体丙酸分子可以在霉菌细胞外形成高渗透压,使霉菌细胞内脱水,失去繁殖力,且还可以穿透霉菌细胞壁,抑制细胞内的活性。其中丙酸是人体正常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被代谢和利用,安全无毒。丙酸盐是酸型防腐剂,要在酸性环境中才能产生抑菌作用,目前主要用于面包、糕点类食品,可起到较好的防霉效果。

4、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酯)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有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对羟基苯甲酸庚酯等。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抑菌机理是:使微生物细胞呼吸系统和电子传递酶系的活性受到抑制,并能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结构,从而起到防腐的作用。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效果不随pH 值变化而变化,在pH 值为 4~8 范围内均有较好效果,对霉菌、酵母、细菌有广谱的抗菌作用,但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及乳酸菌的作用较差。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抗菌性与烷链的长短有关,烷链越长,抗菌作用越强。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抗菌作用比苯甲酸和山梨酸强,毒性低于苯甲酸但高于山梨酸。最大缺点是有特殊气味,且难溶于水,所以通常是将它们先溶于氢氧化钠、酸、乙醇中,然后使用。为了更好地发挥防腐作用,最好是将2 种或 2 种以上的该酯类混合使用。

5、脱氢醋酸及其钠盐脱氢醋酸

分子式C8H8O4它和它的钠盐均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状粉末,有较强的抗细菌能力,对霉菌和酵母的抗菌能力尤强。是酸性防腐剂,对中性食品基本无效。对光和热稳定,在水溶液中降解为醋酸,对人体无毒。是一种广谱型防腐剂,广泛用于肉类、鱼类、蔬菜、水果、饮料类、糕点类等的防腐保鲜。

6、乳酸钠

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无异味,略有咸苦味,混溶于水、乙醇、甘油。一般浓度为60%-80%,60%的浓度最大使用限量为30g/KG。.乳酸钠是一种新型的防腐保鲜剂,主要应用到肉、禽类制品中,对肉食品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如大肠杆菌、肉毒梭菌、李斯特菌等。通过对食品致病菌的抑制,从而增强食品的安全。增强和改善肉的风味,延长货架期。乳酸钠在原料肉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对水分有良好的吸附性,从而有效地防止原料肉脱水,达到保鲜、保润作用。主要适用于烤肉、火腿、香肠、鸡鸭禽类制品和酱卤制品等。在肉制品中保鲜的参考配方:乳酸钠:2%,脱氢醋酸钠0.2%。

7、富马酸二甲酯

是当前国内外大力发展的新型防霉保鲜剂,能抑制30多种霉菌和酵母菌,且其抗菌性能不受pH值的影响,具有高效广谱、安全性高、价格低廉等优点。其综合抗菌防腐性能优越,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因升华而具有熏蒸性,因而具有接触杀菌与熏蒸杀菌双重作用。毒性低,进入人体后很快变成人体代谢的正常成分富马酸,应用重复性好。  富马酸二甲酯在蔬菜、水果、中草药、烟草、化妆品、纺织品、胶卷、磁带、软盘、皮革、纸张图书资料的防腐、防霉、防虫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富马酸二甲酯在食品保鲜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可避免食品的变质腐化及外观上出现干裂老化口感差等严重影响生产和市场销售的情况发生。

8、无机盐防腐剂

主要包括含氮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以及含硫的。硝酸盐的毒性主要是在食物、水中或体内被还原成亚硝酸盐所致。亚硝酸盐是食品添加剂中毒性最强的物质之一,人体摄入后,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氧功能,严重时可窒息。对人体的致死量为4~6g/kg体重。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强致癌性的亚硝胺。这类防腐剂主要用于肉类食品的防腐和护色。含硫的亚硫酸盐和焦亚硫酸盐等其有效成分是亚硫酸分子,亚硫酸的杀菌作用机理主要是消耗食品中O2使好气性微生物因缺氧而致死,并能抑制某些微生物生理活动中酶的活性。由于使用这些盐后残留的二氧化硫能引起过敏反应,尤其是对哮喘病人,因此现在一般只将其列入特殊的防腐剂中。例如,广西地方标准DB45/319- 2007《鲜湿米粉质量安全要求》中就规定米粉中SO2的残留量要低于方法检出限。

针对食品防腐剂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人们对防腐剂的认识误区,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目的是保证食品的不变质和健康安全,它实际上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使用的前提必须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品种,添加范围符合规定,添加剂量在允许范围内。凡未录入GB 2760-2014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目录的食品添加成分均属于非添加物。超量使用也是违法行为。  消费者无法从食品外观、颜色、形态或口感上辨别是否添加过量防腐剂,就可以运用冠宇仪器食品添加剂多功能检测仪能够快速检测二氧化硫,亚硫酸盐,溴酸钾,磷酸盐,靛蓝,亮蓝,胭脂红,焦磷酸盐,焦磷酸二氢钠,三聚磷酸盐等,可以有效杜绝超量和不良非法添加现象。

飘逸的星月
调皮的大碗
2025-09-19 16:01:24
肉制品包括鸭脖子等附件,如果不放防腐剂的话需要高温灭菌,121℃,灭菌时间根据包装物体的厚度有关系,如果鸭脖子并排真空的话(厚度在2公分左右)基本考虑灭菌12分钟左右,再厚就再加时间。灭菌后可以用恒温培养箱37℃放置十天后观察有没有空气或者涨包。如果不是高温灭菌那么考虑用防腐剂,熟肉制品按照2760标准可以放入双乙酸钠1.5%和脱氢乙酸钠0.25%后95到100℃灭菌10分钟。培养时间和温度同上。

神勇的往事
彪壮的蓝天
2025-09-19 16:01:24

晚上好,脱氢乙酸钠是我自己也常用的一种防腐剂,它在高温特别是超过其分解温度300度以上时会与水分子发生缔合生成乙酸钠,分解后生成丙酮和碳酸钠——按道理说能达到这个温度它是会开始分解的,但至少我是没见过爆炒时锅内能达到300多度的这种情况并且一直持续,并且脱氢乙酸钠的分解速率很缓慢几乎和亚铁氰化钾差不多(再加上油盐酱醋等乱七八糟的混合乳液形式均匀分散控温),乙酸作为羧酸和钠离子结合非常牢固,我是自己家里经常腌制香肠然后做爆炒的化学躁汉子一族,没吃出爆炒前后有啥区别,请酌请参考,如果你在实验室里用酒精灯单独加热脱氢乙酸钠到300度那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笨笨的小天鹅
愤怒的音响
2025-09-19 16:01:24

常用防腐剂种类如下:

1、苯甲酸及其盐类,这类防腐剂是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末,无臭或略带安息香的气味。

2、山梨酸及其盐类,呈白色结晶粉末或微黄色结晶粉末或鳞片状。

3、脱氢乙酸及钠盐类,呈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状粉末。

4、尼泊金酯类,这一类防腐剂中的对羟基苯甲酸丁酯防腐效果最好。

5、双乙酸钠,是一种常用于酱菜类的防腐剂。

6、丙酸钙,呈白色结晶性颗粒或粉末,无臭或略带轻微丙酸气味。

7、乳酸钠,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无异味。

8、生物食品防腐剂。

扩展资料

普通百姓往往对防腐剂比较反感,但在生活的工业化社会中,只要购买市面上的加工类食物,就必然要遇到防腐剂。少部分防腐剂因具有一定毒性备受质疑,如苯甲酸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脱氢醋酸等,也逐渐被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所取代。

其实,安全使用范围内,防腐剂对人体是无毒害的,它对人体的副作用甚至比不上钠。而有一些防腐剂不仅安全性高,而且还可以弥补身体的某种营养素不足。比如山梨酸,它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参与体内正常的代谢,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对人体无害。

因此,在目前这个食品工业发达的社会中,理性对待防腐剂,不仅不会让健康在防腐剂的海洋中溺水,而且还会在三餐之间得到额外的补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防腐剂

参考资料:人民网-防腐剂不一定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