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根、磷酸根、高氯酸根有什么共同点?
硫酸根(SO42-)、磷酸根(PO43-)、高氯酸根(ClO4-)的共同点:
1、都是含氧酸的酸根
2、其含氧酸都是非金属元素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有一定程度的氧化性,但是氧化性磷酸根(PO43-)<硫酸根(SO42-)<高氯酸根(ClO4-)
磷酸和硫酸混合在一起会有很大的反应。而且会变色。磷酸和硫酸都是白色流动液体。他们如果混合在一起会有巨大的高温反应。只要他们混合在一起,原来都是0度的马上就升温变成60度以上。象煮粥一样。然后会变成草绿色!电解抛光的电解液就是磷酸和硫酸配合而成的。
磷酸是三元中强酸,分三步电离,不易挥发,不易分解,有一定氧化性。具有酸的通性。
硫酸具有腐蚀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诸多特性。
扩展资料:
磷酸的应用领域:
1、处理金属表面,在金属表面生成难溶的磷酸盐薄膜,以保护金属免受腐蚀。
2、和硝酸混合作为化学抛光剂,用以提高金属表面的光洁度。
3、生产洗涤用品、杀虫剂的原料磷酸酯。
4、生产含磷阻燃剂的原料。
硫酸的性质:
1、可与多数金属(比铜活泼)和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2、可与所含酸根离子对应酸酸性比硫酸根离子弱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弱酸;
3、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4、可与氢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
5、加热条件下可催化蛋白质、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6、能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磷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酸
硝酸根化学式:
氢氧根化学式 :
碳酸根化学式:
硫酸根化学式 :
磷酸根化学式 :
铵根化学式:
注:图中数字右下角为原子个数,右上角为离子所带电荷数,“+”表示正电荷,“-”表示负电荷。
扩展资料:
酸根口诀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氯酸根氢氧根。
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亚硫酸根锰酸根。
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这些是常见的酸根化合价,应注意其口诀的“一价”中,只有铵根是正价,其余均是负价。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碳酸硫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酸根
2.其次是盐酸,属于酸性次于硫酸的强酸。
3.然后是苯酚,显弱酸性。
4.接着再弱的是硫酸根,显中性。
5.最后碳酸根,磷酸根,碳酸氢根和醋酸根属于弱酸根离子,它们水解均显碱性,它们碱性的强弱取决于对应酸的强弱。其对应酸的酸性越强,弱酸根离子水解的程度就越弱,产生的氢氧根离子越少,那么弱酸根离子的碱性就越弱,那么酸性自然就越强。因此这四种显碱性的酸根酸性大小顺序为磷酸根离子大于醋酸根,大于碳酸氢根,大于碳酸根。
综上,酸性强弱有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硫酸氢根>盐酸>苯酚>硫酸根>磷酸根>醋酸根>碳酸氢根>碳酸根。
硫酸会在338℃时分解,分解成三氧化硫和水,H2SO4=H2O+SO3。磷酸在213℃分解,磷酸受热易分解,但受热温度不同生成不同的产物:
213℃时失去部分水转变为焦磷酸:2H3PO4 =△=H4P2O7 + H2O。
300℃时失去一分子水,变为偏磷酸:H3PO4 =△=HPO3 + H2O。
温度再高含480℃,分子将失去全部水,生成五氧化二磷:2H3PO4 =△=P2O5 + 3H2O。
磷酸性质
1、浓磷酸可以和氯化钠共热生成氯化氢气体(与碘化钾、溴化钠等也有类似反应),属于弱酸制强酸。
2、磷酸根离子具有很强的配合能力,能与许多金属离子生成可溶性的配合物。
3、磷酸受强热时脱水,依次生成焦磷酸、三磷酸和多聚的偏磷酸。三磷酸是链状结构,多聚的偏磷酸是环状结构。
2.加点双氧水,再加点淀粉,可以看到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和淀粉产生蓝色。
3.加氯化钡,硫酸根和磷酸根都产生沉淀,在加一定量酸,可以看到磷酸钡逐渐溶解,磷酸二氢盐均可溶,所以磷酸二氢钡可溶
检验(SO4)2-
需要使用钡试剂(如氯化钡、硝酸钡、氢氧化钡等)和稀硝酸,因为磷酸钡是白色可溶于强酸的沉淀,Ba(HPO4)2与BaH2PO4又可溶于稀硝酸,所以说,对结果可以说没有影响,加不加盐酸其实差不多。
铵根SO4
2-
硫酸根CO3
2-
碳酸根PO4
3-磷酸根NO3
-
硝酸根
(紧跟元素符号的数字为右下角标)
后面的带+-数字的为电荷数,是右上角标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