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苯酚 > 正文

苯酚如何溶解

爱笑的豌豆
有魅力的裙子
2023-01-01 01:21:06

苯酚如何溶解

最佳答案
独特的早晨
顺利的冬日
2025-08-27 17:15:32

苯酚微溶于水,能溶于苯及碱性溶液,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等有机溶剂中,难溶于石油醚等。

把瓶子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浴锅里,然后用镍匙或锥子之类的东西把它弄碎,弄碎后就可以称量了,如果直接把装有苯酚的瓶子敞开口放在热水里的话,会需要很长时间才会融化,而且苯酚会被氧化。所以最好不要把瓶子打开直接用热水加热。

苯酚的性质:比重1.071,熔点42~43℃,沸点182℃,燃点79℃。常温下呈无色结晶或结晶熔块,具有特殊气味。置露空气中或日光下被氧化逐渐变成粉红色至红色,在潮湿空气中,吸湿后,由结晶变成液体。酸性极弱,有特臭、毒,强腐蚀性等特性。

扩展资料

苯酚制作方法最早是从煤焦油回收,目前绝大部分是采用合成方法。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异丙苯法生产苯酚、丙酮的技术路线,已发展占世界苯酚产量的一半,目前采用该工艺生产的苯酚已占世界苯酚产量的90%以上。

其他生产工艺有甲苯氯化法、氯苯法、磺化法。我国的生产方法有异丙苯法和磺化法两种。由于磺化法消耗大量硫酸和烧碱,我国也将只保留少数磺化法装置,逐步以异丙苯法生产为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苯酚

最新回答
淡然的鱼
独特的信封
2025-08-27 17:15:32

苯酚俗名石碳酸,显酸性,酸性较弱,与强碱氢氧化钠酸碱中和生成苯酚钠和水。

而碳酸氢钠的碱性较弱,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所以反应不能进行,即苯酚不溶于碳酸氢钠。

1、苯酚的化学性质

苯酚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有特殊臭味,极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蚀性极强。化学反应能力强。与醛、酮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双酚A,与醋酐;水杨酸反应生成醋酸苯酯、水杨酸酯。还可进行卤代、加氢、氧化、烷基化、羧基化、酯化、醚化等反应。

2、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和有很强的吸湿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水溶液呈碱性,有滑腻感;腐蚀性极强,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与金属铝和锌、非金属硼和硅等反应放出氢;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3、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性质稳定,受热易分解,在50℃以上迅速分解,在270℃时完全失去二氧化碳,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水和二氧化碳,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和水。除此之外,还能与某些盐反应,与氯化铝和氯酸铝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钠盐和二氧化碳。

扩展资料:

酸碱中和反应原理:

酸、碱溶于水后在水中被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例如HCl(盐酸)被电离成氢离子(H+)和氯离子(Cl-),而NaOH(烧碱)被电离成钠离子(Na+)和氢氧根离子(OH-)。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极难被电离的水,所以溶液中剩下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溶液中依然处于被电离的状态并不结合。但是生成物是NaCl(盐)。所以中和反应的实质就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完全中和反应是指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人们常用中和反应改良土壤酸碱性、治疗胃酸过多、处理废水。

调皮的火龙果
搞怪的哈密瓜
2025-08-27 17:15:32

苯酚在碱性中为什么变为无色

原因:苯酚显示弱酸性,加入碱性溶液中,则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了苯酚盐,所以变成无色;

苯酚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而且酸性比碳酸还弱。

所以在酸性环境中,增大了c(H+),使平衡向生成苯酚的方向移动,又因为苯酚常温下微溶于水,所以在酸性溶液中变浑浊。

苯酚:

物理性质:

(1)溶解性: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凡士林、挥发油、强碱水溶液。常温时易溶于乙醇、甘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室温时稍溶于水,与大约8%水混合可液化,65℃以上能与水混溶,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2)性状: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熔块。有特殊的臭味和燃烧味,极稀的溶液具有甜味。

化学性质:

(1)弱酸性,酸碱反应

苯酚是一种 弱酸 ,能与碱反应:    

苯酚pKa=10,酸性介于碳酸两级电离之间,因此苯酚不能与NaHCO3等, 弱碱 , 反应 , 此反应现象,二氧化碳通入后,溶液中出现白色混浊       

(2)显色反应:

苯酚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原因是苯酚根离子与Fe3+形成了有颜色的络合物       

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亲电取代,苯酚由于结构中有苯环,可以在环上发生类似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如硝化,卤代等

(3)还原性,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苯酚在空气中久置会变为粉红色,是因为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了 苯醌 ,苯酚的氧化产物一般是对苯醌,这个反应也可以用Br2作氧化剂 。

(4)缩合反应 苯酚与甲醛在酸或碱的催化下发生缩合, 生成 , 酚醛树脂

3、苯酚的检验:

因为能够与Fe3+和溴水发生比较明显的反应,故用这两种物质来检验

Fe3+:

原理:6C6H5-OH+FeCl3→Fe(C6H5-O)3(紫色)+3HCl

实验现象:苯酚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原因是苯酚根离子与Fe形成了有颜色的配合物。

溴水:

原理:

实验现象:溶液迅速褪色,而且有白色沉淀生成

聪慧的枕头
活力的自行车
2025-08-27 17:15:32
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于酚羟基。

1、碳酸钠反应的官能团:羧基、酚羟基。

2、碳酸氢钠反应的官能:羧基。

苯酚不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但是可以和碳酸钠反应。苯酚有腐蚀性,接触后会使局部蛋白质变性,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小部分苯酚暴露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醌而呈粉红色。

扩展资料:

苯酚的化学性质:

1、酸碱反应:苯酚属于酚类物质,有弱酸性,能与碱反应。

2、显色反应:苯酚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原因是苯酚根离子与Fe形成了有颜色的配合物。

3、氧化还原:苯酚在空气中久置会变为粉红色,是因为生成了苯醌,苯酚的氧化产物一般是对苯醌。这个反应也可以用溴作氧化剂。

4、缩合反应:苯酚与甲醛在酸或碱的催化下发生缩合,生成酚醛树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

热情的芒果
活力的钻石
2025-08-27 17:15:32
酚羟基(—OH)具有弱酸性,包括酚类同系物、一元酸、二元酚、多元酚等.不论是与弱碱还是强碱,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但要注意与醇羟基分开,—OH与苯环直接相连,则是酚羟基;—OH与苯环侧链相连,则是醇羟基。

坚定的爆米花
顺利的美女
2025-08-27 17:15:32

苯酚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凡士林、挥发油、强碱水溶液。常温时易溶于乙醇、甘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室温时稍溶于水,与大约8%水混合可液化,65℃以上能与水混溶,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有特殊臭味,极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蚀性极强。化学反应能力强。

与醛、酮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双酚A,与醋酐;水杨酸反应生成醋酸苯酯、水杨酸酯。还可进行卤代、加氢、氧化、烷基化、羧基化、酯化、醚化等反应。

苯酚在通常温度下是固体,与钠不能顺利发生反应,如果采用加热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属钠的方法进行实验,苯酚易被还原,在加热时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

有人在教学中采取下面的方法实验,操作简单,取得了满意的实验效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毫升无水乙醚,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入乙醚中,可以看到钠不与乙醚发生反应。

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酚,振荡,这时可观察到钠在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这一实验的原理是苯酚溶解在乙醚中,使苯酚与钠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扩展资料:

一、健康危害

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

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

二、操作处置储存

1、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2、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苯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