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压电的基础知识介绍
高压电通常指高于1000V的电压等级,高压电是危险的,我们对此要敬而远之。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高压电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高压电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电压?
电场中某两点 电位之差。电压的单位用伏,用字母V表示。
2、测量电压的装置是什么?
测量电压的装置有电压表和万用表。
3、什么是电流?
电荷有规则的移动,就形成电流,电流的单位是安,用字母A表示。
4、测量电流的装置是什么?
测量电流的装置有电流表和万用表。
5、什么叫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
6、电压、电流、电阻间的关系式是什么?
对直流电路中I=U/R,I—电流,U—电压,R—电阻。即为欧姆定律
7、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克服导体电阻会产生热。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
8、电流的热效应有何优缺点?
(1)优点:利用导体热效应,选择电阻较大而耐热的钨丝做灯管。用电流产生的热去干燥电机或变压器。加热烧水、做饭、炼钢、做熔丝等等
(2)缺点:电机发热,变压器发热到一定程度设备被烧,导线烧毁。
9、什么是直流电?
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的电源。
10、什么是交流电?
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作周期性不断变化的电源。
11、电器设施要求做到哪些要求?
(1)电器设施表面完好无损伤。绝缘用具齐全。绝缘部分绝缘良好。
(2)仪表齐全,完好,指示准确
12、如遇触电情况如何处理?
(1)如有人一旦不慎触电,应立即关闸,停电。将受害人放手,放在通风位置。
(2)如来不及断电,用带绝缘的工具将电线取开
(3)如受害人当时无呼吸,要采取人工急救的办法抢救。如:胸部按压,或人工
呼吸的发放最大限度抢救受害者
高压电的介绍高压电(英语:High voltage),是指配电线路交流电压在1000V以上或直流电压在1500V以上的电接户线。交流低压在1000V以下或直流电压在1500V以下为低压电。
安全电压不超过交流36V,直流50V。电力系统中1000 kV及以上的交流电压等级为特高压供电,通常只当作大电力长距离输电线之用,因为可以减少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散失。(在不同的领域用到的电压是不同的。)因为根据P=IU公式可知,为减小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必须减小电流,又要确保总功率不变,则要适当提高电压大小,在经过降压变电所,最后到达用户家中。
相对于普通电源来说,高压电有其特殊危害性。高压触电有两种特殊情形:一是高压电弧触电。二是跨步电压触电。由于电压很高,很容易让人触电死亡。所以要注意。
高压电的常见地点电力系统中的输配电线路,例如高压电塔,或变电所。或大量用电之用电用户。
以电力为主要动力的火车、高铁、捷运,使用高压电缆与集电刷,或高压电轨。
高压电的安全性一般而言,高压电对人体的影响在于电击与电磁波。在高压电四周作业时,应有适度防护 措施 并保持安全距离,否则应先将高压电先行断电再施工,以免电击身亡。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用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区域。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之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
各级电压导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
1千伏以下:1.0米
1~10千伏:1.5米
35千伏:3.0米
66~110千伏:4.0米
154~220千伏:5.0米
330千伏:6.0米
500千伏:8.5米
高压电的各地情况台湾
中国台湾之高压接户线大部分为11.4KV,1969年左右,逐步由3300V更改。
香港
根据机电工程处出版的《电力(线路)规例工作守则》[1] 守则5A(a)(iv),指定高压电路属于“第4类电路”(category 4 circuit)。在香港,A/B/C级电业工程人员只可以从事低压电力工程。
设备不同,质量不同。
1、设备不同。密炼机是密闭式炼胶机,具有搅拌功能,而高混机就是行业里说的搅拌机。高混机是专门为塑料改性、化学粉末加热混合机而设计的混合设备。
2、质量不同。密炼机采用两条硅橡胶密封条密封,密封可靠,耐高温,不易变形。高混机加热采用电阻式加热环,通过加热夹套内的高燃机械油均匀输送到锅体内,电源线通过地下护线管接入。
密炼机,又称捏炼机、利拿机,主要用于橡胶的塑炼和混炼。密炼机是一种设有一对特定形状并相对回转的转子、在可调温度和压力的密闭状态下间隙性地对聚合物材料进行塑炼和混炼的机械,主要由密炼室、转子、转子密封装置、加料压料装置、卸料装置、传动装置及机座等部分组成。
自1916年出现真正意义上的Banbury(本伯里)型密炼机后,密炼机的威力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它在橡胶混炼过程中显示出来比开炼机优异的一系列特征,如:混炼容量大、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较好的克服粉尘飞扬,减少配合剂的损失,改善产品质量与工作环境;操作安全便利,减轻劳动强度;有益于实现机械与自动化操作等。因此,密炼机的出现是橡胶机械的一项重要成果,至今仍然是塑炼和混炼中的典型的重要设备,仍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密炼机基本知识 基本结构
密炼机一般由密炼室、两个相对回转的转子、上顶栓、下顶栓、测温系统、加热和冷却系统、排气系统、安全装置、排料装置和记录装置组成。转子的表面有螺旋状突棱,突棱的数目有二棱、四棱、六棱等,转子的断面几何形状有三角形、圆筒形或椭圆形三种,有切向式和啮合式两类。测温系统是由热电偶组成,主要用来测定混炼过程中密炼室内温度的变化;加热和冷却系统主要是为了控制转子和混炼室内腔壁表面的温度。
密炼机工作时,两转子相对回转,将来自加料口的物料夹住带入辊缝受到转子的挤压和剪切,穿过辊缝后碰到下顶拴尖棱被分成两部分,分别沿前后室壁与转子之间缝隙再回到辊隙上方。在绕转子流动的一周中,物料处处受到剪切和摩擦作用,使胶料的温度急剧上升,粘度降低,增加了橡胶在配合剂表面的湿润性,使橡胶与配合剂表面充分接触。配合剂团块随胶料一起通过转子与转子间隙、转子与上、下顶拴、密炼室内壁的间隙,受到剪切而破碎,被拉伸变形的橡胶包围,稳定在破碎状态。同时,转子上的凸棱使胶料沿转子的轴向运动,起到搅拌混合作用,使配合剂在胶料中混合均匀。配合剂如此反复剪切破碎,胶料反复产生变形和恢复变形,转子凸棱的不断搅拌,使配合剂在胶料中分散均匀,并达到一定的分散度。由于密炼机混炼时胶料受到的剪切作用比开炼机大得多,炼胶温度高,使得密炼机炼胶的效率大大高于开炼机。
①密炼机停车较长时间后的第一次启动,应按上述空运转试验和负载试运转的要求进行。对于摆动式卸料门,停放时在卸料门两侧有两个防止卸料打开的螺栓,务必事先用液压系统将卸料门置于关门位置,并用锁紧装置将卸料门锁紧。此时将两螺栓旋至不影响卸料门开启的位置。
②密炼机日常启动
a.密炼机开启主机、减速器和主电机等冷却系统的进水和排水阀门。
b.密炼机按电气控制系统使用说明要求启动设备。
c.密炼机运行时注意检查润滑油箱的油量、减速器和液压站油箱的油位确保润滑点润滑和液压工作正常。
d.密炼机注意机器运行情况,工作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连接紧固件有无松动。
③密炼机日常操作注意事项.
a.密炼机按负载试运转时炼最后一车料时的要求停机。主电机停机后,关闭润滑电机和液压电机,切断电源,再关闭气源和冷却水源。
b.密炼机在低温情况下,为防止管路冻坏,需将冷却水从机器各冷却管路内排除,并用压缩空气将冷却水管路喷吹干净。
c.密炼机在投产的第一个星期内,需随时拧紧密炼机各部位的紧固螺栓,以后则每月要拧紧一次。
d.当机器的压砣处在上部位置,卸料门处在关闭位置和转子在转动情况下,方可打开加料门向密炼室投料。
e.当密炼机在混炼过程中因故临时停车时,在故障排除后,必须将密炼室内胶料排出后方可启动主电机。
f.密炼室的加料量不得超过设计能力,满负荷运转的电流一般不超过额定电流,瞬间过载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1.2—1.5倍,过载时间不大于10s。需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联系利拿客服咨询。
g.大型密炼机,加料时投放胶块质量不得超过20ks,塑炼时生胶块的温度需在30℃以上。
④生产结束后的维护保养工作。
a.生产结束后,密炼机需经15-20min空运转后才能停机。空运转时仍需向转子端面密封装置注油润滑。
b.停机时,卸料门处在打开位置,打开加料门插入安全销,将压砣提到上位插入压砣安全销。开机时按相反程序进行工作。
c.清除加料口、压砣和卸料门上的粘附物,清扫工作场地,除去转子端面密封装置油粉料糊状混合物。
塑炼常用开炼机、密炼机或螺杆塑炼机进行,这三种各有优缺点。开炼机塑炼的胶料质量好,收缩小,适用于胶料变化多和耗胶量少的工厂塑炼天然橡胶;密炼机塑炼的生产能力大,劳动强度低,耗电少,适用于耗胶量大、胶种变化少的工厂塑炼天然橡胶和大多数合成
http://blog.china.alibaba.com/blog/zbweiguo/article/b0-i1307984.html
1.1开炼机
开炼机即双辊筒炼塑机,亦称开放式炼塑机,是塑料机械中最基本的一种设备。它主要用于塑料的混炼、为压延机喂料和配合炼机压片使用。
目前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开炼机的生产早已形成系列,规格、尺寸、外形大致相似。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开炼机的改进主要是提高机械化程度、增加安全操作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和减小占地面积。
目前,国内一些主要生产厂家对开炼机构做了很多改进,如将减速系统设置在左右支架内,安装在接料盘下面,在机架上设置了翻料装置,采用了液压调辊距和液压安全装置,尽量减小设备的自重和占地面积,努力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等。目前国内的开炼机也已形成完整系列,品种规格齐全,完全可以满足用户各方面的要求。如大连冰山橡塑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完成了开炼机的系列化改型开发,开炼机的辊筒及轴承均采用双列调心滚子轴承,所有传动齿轮均集中在封闭箱体内,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润滑条件好。辊筒调距既可单调也可同时进行双调,操作方便自如。为减轻机器振动,机体与减速机分别安装,采用尼龙棒销万向联轴器。这种机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内外用户青睐。
1.2密炼机
密炼机亦称密闭式炼塑机,主要用于塑料的混炼及其它物料的混合等。对上述用途,密炼机完全可以代替开炼机,且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劳动条件得以改善。目前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密炼机的生产都已形成系列,基本上有4种类型:
(1)以美国法勒尔-伯明翰公司生产的本伯里式为代表的F系列密炼机;
(2)以德国维尔纳?普弗莱特勒公司的产品为代表的GK系列密炼机;
(3)以英国弗兰西斯?肖公司产品为代表的K系列密炼机;
(4)以日本森山制作所生产的产品为代表的MS系列加压密炼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4种类型密炼机都在向快速、高压、大容量和加料与操作程序自动化方向发展,并用微机控制。总体上,前3种系列的密炼机基本结构相近,其主要差别在于转子的构型及密炼室结构不同。而第4种MS系列的主要结构与前3种系列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上述几种密炼机,按时间顺序来讲后者对前者既有借鉴与继承,也有改进和创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它们之间既有相互吸收,也有自我改进和发展,各具特色。
中国生产的密炼机基本上属于F系列、GK系列和MS系列,技术参数与主要性能与上述3种系列相当,外形也很相似,但规格不全,尚未形成完整的系列。
国际上中小型塑料厂较多采用加压式捏炼机。它无下顶栓,采用密炼室翻转排料,占地面积小,可以在地面上安装,节省工程费用。加压式捏炼机在日本已形成完整系列,最小的密炼室总容积为1L、捏炼室总容积为3L,最大的密炼室总容积为500L,共有27个规格。
橡胶密炼机主要用于橡胶的塑炼和混炼,同时也用于塑料、沥青料、油毡料、合成树脂料的混炼。它是橡胶工厂主要炼胶设备之一。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在炼胶工艺和设备方面虽然发展较快,例如用螺杆挤出机代替密炼机和开炼机进行塑炼和混炼,但还是代替不了密炼机。新的现代工厂中的炼胶设备仍以密炼机为主,混炼方法也仍采用两段混炼法。
根据国外炼胶机工艺的发展,串联密炼机由于节能、环保、炼胶质量好、节省操作场地、能够炼白碳黑硬胶等优点,国内轮胎企业已经开始试验这种炼胶工艺,已对串联密炼机提出了要求,另外,在国内新掀起的低温节能炼胶工艺中,串联密炼机也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成为白碳黑等难以混炼、难以分散、硬度较高的炼胶工艺中的一种上佳设备,我公司与轮胎制造用户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串联密炼机炼胶工艺和技术的跟踪研究,主要了解了串联密炼机的主要生产工艺和技术参数要求,各设备需要的功能和环境安全要求等。确定了串联密炼机上位机和下位机、挤出压片及胶片冷却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控制要求,从满足工艺要求出发,配置产品的水平和档次,并经过多次的工艺试验等,基本掌握了串联密炼机炼胶的主要技术要求和装备性能要求,完成了串联密炼机及生产线的整体方案设计,目前正在进行工程图纸设计,可以满足橡胶和轮胎加工企业用户的新的炼胶工艺需求。
PVC电缆料是由聚氯乙烯树脂、稳定剂、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抗氧剂、着色剂等组成。PVC电缆料的耐电压和绝缘电阻比较高,但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较大。因此,一般主要用作低压(≤1KV)和中高压(6~10KV)电缆的绝缘层。PVC塑料由于具有难燃、耐油、耐电晕、耐化学腐蚀和良好的耐水性能,因此还广泛用作电线电缆的护层材料。
利用添加特种性能助剂或改性剂,可以分别制造出耐热型(105℃)、耐寒型、耐油型、难燃型、特软型和无毒型的PVC电缆料,以满足特殊电线电缆产品的需要。
电缆料在PVC配方中属于性能要求较高的品种,特别是电绝缘性、耐低温性和耐老化性等都有一定要求。配方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些特殊的要求。PVC电缆料可分为护层级和绝缘级两种。护层级要求耐热性好,而绝缘级则要求绝缘性好。
各组分选择的要点如下:
1、PVC树脂:要求分子量高,而且吸收增塑剂容易,因此选用悬浮法疏松型PVC树脂。另外,还应选用纯度高的、杂质少的、鱼眼少的低型号树脂,一般选用SG-1或SG-2,目前一些厂家也有选择SG-5型的树脂的,但原则上不提倡。
目前由于1、2型树脂偏少,所以很多电缆料采用的是SG-3型PVC树脂。高级电绝缘材料应选用SG-1型树脂,一般电绝缘材料可选用SG-2、3型。耐热级要求高的电缆料,更要选用SG-1型。
2、增塑剂:增塑剂含量一般在50PHR左右,最高高达60PHR。通常选用耐热性和电绝缘性较好的品种,如DOP,为改善耐寒性可添加DOS、DOA,为提高耐热性可添加偏苯三酸三辛酯。几种增塑剂复合使用往往效果好,实际电缆料配方中一般增塑剂都是复合使用的。
电绝缘性高的电缆料,主增塑剂可选用磷酸酯,通用级则可选用苯二酸酯作主增塑剂。氯化石蜡可提高电绝缘性。脂肪酸酯、环氧增塑剂都可改善电缆料的耐低温性能,且后者耐气候性也很好。
增塑剂的耐挥发性能和耐热性是决定电缆料的耐高温性能的关键。对于耐温70℃的电缆料,可使用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或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增塑剂。对于耐温90℃的电缆料,应使用邻苯二甲酸双十一酯、邻苯二甲酸双十三酯。耐高温105℃的电缆料,则应选用具有更高耐热性的增塑剂,如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
增塑剂的酸值对电缆料的电绝缘性、耐热性有影响,应选择酸值较小的增塑剂。增塑剂的分子量、闪点对电缆料的加热损失有影响,应选择闪点较高、分子量较大的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比较,己二酸二辛酯与癸二酸二辛酯比较,前者分子量小,闪点低,故加热损失也较大。
选用增塑剂时还应考虑其增塑效率。选用增塑效率较高的增塑剂,可以减少配方中增塑剂用量。增塑剂用量与绝缘性能有关,减少增塑剂量有利于提高绝缘性能。
3、稳定剂盐基性铅盐作主稳定剂,一般选用多种稳定剂配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以提高热稳定性。三盐基性硫酸铅、二盐基性亚磷酸铅并用,可兼顾热、光稳定性。耐高温电缆主稳定剂采用耐热性好的二盐基性苯二甲酸铅。国外配方大多是无铅、无镉的,以防止铅、镉中毒。目前复合铅稳定剂在PVC电缆料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添加量在4~6PHR。环保类电缆料中多使用钙/锌复合稳定剂。在配方中添加抗氧剂,可以抑制PVC的热氧化降解。抗氧剂可以选用双酚A。
4、润滑剂:由于有较大量的增塑剂,所以对内润滑剂的要求不是很高。润滑剂主要是提高电缆料的表面光亮度。常选用金属皂类、硬脂酸及石蜡等,加入量为1PHR左右。
5、填充剂:电缆料中加入填料可以提高电绝缘性能、耐热性能和降低成本,但用量过多会造成成型性及电缆料性能下降。为提高绝缘性,在绝缘级电缆料中科选用煅烧陶土(电用级)为填充剂。护套(层)级电缆料可选用碳酸钙为填充剂。
PVC电缆料因生产设备的不同主要有如下四种方式:
1、双辊开炼切粒:原辅料→配料→高速混合机→密炼机→双辊开炼机→冷却水槽→干燥→切粒机→筛选磁选→计量→包装。
2、单螺杆挤出机造粒:原辅料→配料→高速混合机→冷却混合机→单螺杆挤出机→热切机头→风冷→筛选磁选→计量→包装。
3、双阶挤出机(一阶双螺杆挤出机,二阶单螺杆挤出机)造粒:原辅料→配料→高速混合机→冷却混合机→双阶挤出机→热切机头→风冷→筛选磁选→计量→包装。
4、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原辅料→配料→高速混合机→冷却混合机→双螺杆挤出机→热切机头→风冷→筛选磁选→计量→包装。
具体工艺:
1、 双辊开炼切粒生产工艺
(1)准备工作:着色剂、填充剂分别用80目筛网过筛,并分别加入增塑剂浸透后用三辊研磨机或胶体磨进行研磨,备用。稳定剂、抗氧剂及少量填充剂加入增塑剂中,搅拌成糊状浆料,然后用三辊研磨机或胶体磨研磨,使浆料粒度小于0.050mm,升温到90℃并一直搅拌,备用。PVC树脂用60目筛网过筛。
(2)捏合:高速混合机中通入0.2MPa的蒸汽进行加热,投入PVC树脂,然后缓慢加入研磨好的混合浆,待树脂将增塑剂基本吸收后再加入填充剂、着色剂,物料呈膨胀疏松粉末时卸料,此时料温在110℃左右。全过程约需要5~10分钟。
(3)密炼:蒸汽压力0.3~0.4MPa,压缩空气压力0.5MPa,密炼时间3~5分钟,上顶拴抬起次数2~3次,物料密炼成团状小块,无粉料时卸料。
(4)双辊开炼:蒸汽压力0.4~0.5MPa,辊温160~170℃(绝缘料温度宜高些)至料完全塑化均匀后,以3mm厚度出片,所出料片应塑化均匀,韧而光洁、无生料。
(5)冷却:采用逆流浸没式水冷却槽,鼓风机除去料片上粘着的水分。
(6) 切粒:采用平板切粒机。切好的电缆料无长条、斜方形及连粒现象。
(7)包装:经筛选磁选、计量后包装。
2、普通单螺杆挤出机造粒生产工艺
(1) 准备工作:稳定剂、填充剂、着色剂分别用80目筛网过筛,并分别加入增塑剂浸透后用三辊研磨机或胶体磨研磨。称量后备用。增塑剂混合均匀后预热90℃待用树脂用60目筛网过筛。
(2) 捏合:投入PVC树脂,然后加入增塑剂搅拌片刻,待树脂将增塑剂基本吸收后,加入稳定剂,靠摩擦热使料温升到90℃左右,再加入填充剂、着色剂,料温升至110℃时,将料卸到冷却混合机中降温,至45~50℃以下时出料。
(3) 挤出造粒:挤出机(以SJ-120/20为例)温度为80℃、120℃、160℃、170℃,机头165℃(增塑剂添加量少时,温度提高5~10℃左右)挤出机螺杆转速10~30转/分机头过滤网80目、120目各一层风冷采用风压0.07MPa(544mmHg)、风量2250m3/h功率7.5kw的离心式通风机。
(4) 包装:经筛选磁选、计量后包装。
3、双螺杆挤出机造粒生产工艺
(1)准备工作和捏合工艺同单螺杆挤出机造粒工艺。
(2)挤出造粒:机身温度130~150℃机头温度140~186℃主机转速5~15转/分。
(3)包装:经筛选磁选、计量后包装。
4、双阶挤出机造粒生产工艺
(1)准备工作和捏合工艺同单螺杆挤出机造粒工艺。
(2)挤出造粒:双阶挤出机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阶为高速同向双螺杆混炼机,第二阶为低速单螺杆挤出机,两者呈垂直正交布置,构成双阶式复合机组将同向双螺杆与单螺杆优势结合互补。双螺杆强制输送、高效塑化混炼与剪切分散,无机头背压回流,避免了高剪切过热单螺杆高压挤出,但低速低剪切,同样回避了过热矛盾。特别适合PVC等热敏性物料的加工。双螺杆加工温度150~185℃,单螺杆温度130~165℃。采用风冷磨面热切粒方式,粒料经旋风分离器、振动筛进入料仓。
(3)包装:经筛选磁选、计量后包装。
PVC电缆料实际生产,可根据设备情况和现场条件灵活组合及搭配,关键是要保证配方准确、物料混合充分均匀、塑化良好。因为电缆成型时还要再次受热成型,所以造粒温度不能太高。
目前很多电缆料的生产,为了方便省事,研磨物料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减少,甚至不研磨直接混合使用,往往会造成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
PVC电缆料质量问题原因剖析
这里主要结合挤出造粒工艺来进行分析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常规问题,比如粒料粘连(冷却不充分)、模头出料不一致或只有部分地方出料(模头加热不均或加热不透、物料流动性差等原因造成)等,这里不作为说明的重点。
1、电缆料气孔问题
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原料中水分偏高,有可能水分超标的原料有PVC树脂、增塑剂、填料和稳定剂,由于添加量比较大,PVC树脂和填料应作为检查的重点。这种状况,一般在捏合过程和挤出机抽真空处会有所表现。二是因为配方体系稳定性差或物料高温停留时间过长,物料分解而导致气孔出现。此问题严重时,一般会伴有颜色的变化。
2、电缆料析出问题
因为电缆料中增塑剂比例较高,加之为降低成本一些抵挡增塑剂的混用,实际生产中析出问题出现还是较多的。该问题主要和增塑剂品种及PVC树脂颗粒结构有关,如果增塑剂与PVC树脂的相容性差,这类增塑剂比例过高时,析出问题就不可避免。一般都会归结到增塑剂这里。其实PVC树脂颗粒形态也与此有很大关系,如果颗粒过于紧密,皮膜太厚,增塑剂就不易进入到颗粒中,从而影响树脂与增塑剂分子的‘结合’。100gPVC树脂增塑剂吸收量只能部分反应树脂的这种性能,可以作为一个参照。但和实际情况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如果是因树脂原因造成的析出,一般还会出现料偏硬或塑化不好现象,出现一些类似鱼眼状的小颗粒物质。
另外,物料的混合工艺对此影响也很大。特别是混合过程中各种助剂的添加顺序及时机(温度或前面物料混合程度),对混合过程中增塑剂分散吸收以及电缆料析出问题有明显影响,这也是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混料时要尽量保证增塑剂与PVC树脂有充足的混合时间和一定的混合温度(90℃左右)。
3、电缆料表面粗糙问题
表面粗糙分两种,一种是疙瘩,一种是麻点。
疙瘩主要是由一些混合时分散不均匀的粉料聚集体,挤出过程中不能塑化,被塑化的PVC物料包覆一起由口模挤出,而在电缆料中形成的。前面提到的鱼眼和未充分吸收增塑剂的PVC树脂颗粒,也会造成疙瘩现象,但一般比较小。如今配方,追求填料更细更多,填料如果表面处理不好,混合时效果不佳,出现团聚现象的几率会比较大,只不过团聚程度的大小以及电缆料中表现是否严重,是否成为了问题。
麻点问题相对要复杂一些,一般认为和物料中跑出的小分子物质有关。这些小分子物质来源于树脂本身、增塑剂、润滑剂。由于挤出造粒生产电缆料时,都需要抽真空,按道理这些小分子物质应该被抽提走,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呢?通过分析发现,其实这些小分子物质更多是抽真空后,物料中产生出来的,很多是来自量不是很大的润滑剂,当然也有增塑剂中的。因为电缆料作为软制品,有大量的增塑剂,所以配方设计时一般不太注意润滑剂,会使用一些低档滑剂,这些低档滑剂熔点低,挤出后期很多成分易挥发出来,此时已无法排除,只好被熔融物料夹裹着前行,由于气体比重轻,会尽可能逃逸到表面,占据一定空间,和物料一起被强制输送,从模口出来后它立即进入空气中,但在电缆料上却留下了点点痕迹。
还有一种情况是,配方外润滑严重不够,特别是后期润滑不够,熔融物料在挤出过程中与机械表面产生粘连现象,造成表面粗糙,会有出现一些坑洼。发生这种情况时,一般电缆料表面的整体都不会太好。
4、绝缘性不好
因为PVC材质局限及增塑剂等助剂影响的原因,PVC电缆料的绝缘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对于普通电缆料来说,如果绝缘性明显偏差,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杂质偏多。杂质的混入会对电缆料产生不利影响,过多的杂质会造成绝缘性的问题。这些杂质有可能来源于PVC树脂和各种助剂,也有可能来源于混料和加料环节。
(2)粉状颗粒太粗。电缆料中粉状助剂一般是要经过研磨后才使用的,如果图省事或者一些机械故障,造成加入的粉状物质颗粒过粗,会对电缆料的绝缘性产生不利影响。
(3)着色剂重金属问题。很多颜料都是一些重金属盐类,这些重金属离子会提高电缆料的导电性,降低其绝缘性。所以电缆料颜料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5、电缆料受潮
因为电缆料中有一定比例的填料,有些还会有一定比例的低档增塑剂(或增塑剂替代品),本来不易产生受潮现象的电缆料,在一定季节也会出现这类问题。电缆料受潮和包装过程及包装物有很大关系,应该强化干燥,使其冷却到一定温度下再封口密闭,另外还应改善包装物,增加防潮措施。同时,还应注意由潜在降解和表面附层引起的假受潮现象,这方面杨涛已在‘PVC电缆料受潮现象剖析’一文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这里不再重述。
6、电缆料发脆
电缆料脆的问题,一般和PVC树脂型号、增塑剂、润滑剂、填料等配方组分有关。PVC树脂如果选用偏高的型号,由于PVC分子链短,做出的电缆料性能就会偏脆。增塑剂添加量少,电缆料偏硬,有时也会有偏脆的感觉。更多的是因为填料添加量太大,而造成的电缆料性能下降,强度不好。润滑剂是另一重点,如果外润滑过量,往往会造成塑化不好(塑化温度低也是塑化不好的另一主要原因),此时电缆料就会明显强度不好,发脆。
密炼机转子的长棱并没有延伸到转子的端部,因此在棱和端板之间形成了另一个流道,这一流道使混炼特性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流动分布的增加使混炼加强。由于轴向的凹槽,因而在靠近混炼室的两端处形成强烈的物流,使得胶料不可能在转子柱体和极端之间形成的角落聚集,这样密封装置上也不存在超高压,相反,胶料在该流道内还会受到分流器的作用,它将胶料分流成两部分,一部分在转子棱顶与密炼室之间受到剪切,另一部分由被不断地捏炼和翻捣,这样就获得均布混炼的效果,大大提高胶料的均匀性。密炼机的结构复杂,其核心部位密炼装置的装配精度将直接影响机器的生产能力、炼胶质量及使用寿命。密炼装置大修后,转子在密炼室的轴向间隙由出水端侧面壁轴承座孔中调整垫的厚度保证,如何一次性准确地计算出调整垫的厚度,从而确保装配精度,提高工效
密炼机转子因长棱并不施加高压力,所以填充系数可以增加,密炼机中所炼的胶料可以更多一些。从普通四棱转子的几何结构来看,它可以产生较多的能量,但这些能量主要被用来升高胶料的温度,而ZZ2型转子则能保持较低的炼胶温度,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可以产生很高的剪切力,而且硫化体系均无分布更快。由于封闭圆盘的加入,转子短螺旋凸棱螺旋角的增大以及长螺旋凸棱与短螺旋凸棱轴向长度比值改变,楔入角的减小,使得本转子不仅通用于橡胶、塑料的混合和塑化,也适用于橡胶,塑料的共混。经试验表明,装有该转子的密炼机的生产效率、混合质量、密封效果都优于现有密炼机。另外,本转子还可用于现有密炼机的更新和改造以及其它行业的物料的混合和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