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甲苯等中低闪点易燃物质可用水灭火吗?
能否用水灭火不是取决于闪点的高低
汽油、甲苯都是有机物,且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若用水灭火,它们会漂在水面上,并不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反而会随着水的流动而扩大着火面积,所以不能用水灭火。
1、碱金属火灾不能用水扑救。因为碱金属遇水后能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并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或火势扩大。
2、碱金属的碘化物和氢化物火灾不能用水扑救。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氢化镁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可能造成火势扩大和爆炸。
3、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可用水扑救。
4、贵重资料、文物着火后,尽可能不用水扑救,以防造成水渍损失。
5、电器发生火灾不能直接用水扑救。扑救电器火灾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用水或泡沫扑救。在无法断电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用水或泡沫扑救,因为水和泡沫都能导电。
6、油锅起火时千万不能用水扑救。应当迅速将切好的冷菜沿边倒入锅内使火自动熄灭,或者是用锅盖盖到起火的油锅上,使燃烧的油火接触不到空气缺氧熄灭。
7、熔化的铁水、钢水和浓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蒸气在1000℃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氧,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1、易燃和可燃液体扑救:
(1)对比水轻(比重小于 1)又不溶于水的易燃和可燃液体,如苯、甲苯、汽油、煤油、轻柴油等的火灾,可用泡沫或干粉灭火剂扑救。初始起火时,燃烧面积不大或燃烧物不多时,也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但不能用水扑救,因为当用水扑救时,易燃可燃液体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随水流淌而扩大火灾。
(2)比水重(比重大于 1)而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萘、蒽等着火时,可用水扑救,但覆盖在液体表面的水层必须有一定厚度,方能压住火焰。但是,被压在水下面的液体温度都比较高,现场消防人员应注意不要烫伤
(3)能溶于水的液体,如甲醇、乙醇等醇类,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酯类,丙酮、丁酮等酮类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或抗溶性泡沫、干粉等来灭火剂扑救。
在火灾初期或燃烧物不多时,也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如使用化学泡沫灭火时,泡沫强度必须比扑救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大 3-5 倍。敞口容器内易燃可燃液体着火,不能用砂土扑救。因为砂土非但不能覆盖液体表面,反而会沉积于容器底部,造成液位上升以致溢出,使火灾蔓延。
2、易燃固体火灾扑救:
(1)易燃固体发生火灾时,一般都能用水、砂土、石棉毯、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材扑救,但,铝粉、镁粉等着火不能用水和泡沫灭火剂扑救。
(2)另外,粉状固体着火时,不能用灭火剂直接强烈冲击以避免粉尘被冲散,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引发爆炸。
(3)磷的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和硫磺等易燃固体着火燃烧时产生有毒和刺激气体,扑救时人要站在上风向,以防中毒。
3、遇水燃烧物品火灾扑救:
(1)遇水燃烧物品火灾应用干砂土、干粉等扑救,灭火时严禁用水、酸、碱灭火剂和泡沫灭火剂扑救。
(2)遇水燃烧物中,如锂、钠、钾、铷、铯、锶等,由于化学性质十分活泼,能夺取二氧化碳中的氧而引起化学反应,使燃烧更猛烈,所以也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
4、自燃物品火灾的扑救:
(1)自燃物品起火时,除三乙基铝和铝铁溶剂等不能用水扑救外,一般可用大量的水进行灭火,也可用砂土、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剂灭火。
(2)由于三乙基铝遇水产生乙烷,铝铁溶剂燃烧时温度极高,能使水分解产生氢气。所以不能用水灭火。如某化工厂物料储罐在长期使用时,由于物料中含有较多硫化物(硫化氢和有机硫),硫化物与设备的接触腐蚀作用,形成硫化铁。生产中将储罐内物料用净后,干燥的硫化铁在常温空气中自行发热燃烧,发生火灾,用干粉将火扑灭。
5、氧化剂火灾扑救:
(1)由氧化剂引起的火灾,一般可用砂土进行扑救,大部分氧化剂引起的火灾都能用水扑救,最好使用雾状水。如果用加压水则先用砂土压盖在燃烧物上,再行扑灭。要防止水流到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处。
(2)过氧化物和不溶于水的液体有机氧化剂,应用砂土或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扑救。这是因为过氧化物遇水反应能放出氧,加速燃烧;不溶于水的液体有机氧化剂一般比重小于 1(比水轻),如用水扑救时,会浮在水上面流淌扩大火灾。
6、毒害物品和腐蚀物品火灾扑救:
(1)一般毒害物品着火时,可用水及其它灭火剂扑救,但毒害物品中的氰化物、硒化物、磷化物着火时,就不能用酸碱灭火剂扑救,只能用雾状水或二氧化碳等灭火。
(2)腐蚀性物品着火时,可用雾状水、干砂、泡沫、干粉等扑救。硫酸、硝酸等酸类腐蚀品不能用加压密集水流扑救,因为密集水流会使酸液发热甚至沸腾,四处飞溅而伤害扑救人员。
扑救毒害物品和腐蚀性物品火灾时,还应注意节约水量和水的流向,同时注意尽可能使灭火后的污染流入污水管道。因为有毒或有腐蚀性的灭火污水四处溢流会污染环境,甚至污染水源。
(3)在扑救可燃气体火灾时可燃气体如果从容器管道中源源不断地喷散出来,应首先切断可燃物的来源,然后争取一次灭火成功。如果在未切断可燃气体来源的情况下,急于求成,盲目灭火,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做法。
因为火焰一旦被扑灭,而可燃气体继续向外喷散,特别是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如液化石油气等外溢,易沉积在低洼处,不易很快消散,遇明火或炽热物体等火源还会引起复燃。如果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还会引起爆炸,很容易导致事故扩大。
7、爆炸物品火灾扑救:
爆炸物品发生爆炸是很难扑救的,万一发生爆炸起火,应控制火势,妥善处理爆炸物品,以免发生再次爆炸。可用水或各种灭火剂扑救,但不能用砂土等物压盖爆炸物品,以免扩大爆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化学危险物品 百度百科-灭火器
遇水燃烧物质。如活泼金属锂、钠、钾;金属粉末,如锌粉、镁粉、铝粉;金属氢化物类如氢化锂、氢化钙、氢化钠;金属碳化物类如碳化钙(电石)、碳化钾、碳化铝;硼氢化物类如二硼氢、十硼氢等;活泼金属的低级脂肪醇化合物,如乙醇钠、乙醇钾等。
轻于水且不溶于水 的可燃液体火灾,不能用直流水(可以用雾状水扑救,请降温和隔氧作用)扑救,如苯、甲苯、乙醚、二甲苯、石油醚、己烷、环己烷、乙酸乙酯等。防止液体随水流散,促使火势蔓延。
2、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是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3、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和碳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内部装有磷酸铵盐等干粉灭火剂,这种干粉灭火剂具有易流动性、干燥性,由无机盐和粉碎干燥的添加剂组成,可有效扑救初起火灾。
4、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喷出时,会由液体迅速汽化成气体,而从周围吸收部分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
5、水型灭火器。内部装有AFFF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和氮气,具有操作简单、灭火效率高。
(1)对比水轻(比重小于 1)又不溶于水的易燃和可燃液体,如苯、甲苯、汽油、煤油、轻柴油等的火灾,可用泡沫或干粉灭火剂扑救。初始起火时,燃烧面积不大或燃烧物不多时,也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但不能用水扑救,因为当用水扑救时,易燃可燃液体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随水流淌而扩大火灾。 (2)比水重(比重大于 1)而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萘、蒽等着火时,可用水扑救,但覆盖在液体表面的水层必须有一定厚度,方能压住火焰。但是,被压在水下面的液体温度都比较高,现场消防人员应注意不要烫伤 (3)能溶于水的液体,如甲醇、乙醇等醇类,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酯类,丙酮、丁酮等酮类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或抗溶性泡沫、干粉等来灭火剂扑救。 在火灾初期或燃烧物不多时,也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如使用化学泡沫灭火时,泡沫强度必须比扑救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大 3-5 倍。敞口容器内易燃可燃液体着火,不能用砂土扑救。因为砂土非但不能覆盖液体表面,反而会沉积于容器底部,造成液位上升以致溢出,使火灾蔓延。
可以用沙土灭火的。
在可燃液体燃着时,应立即拿开着火区域内的一切可燃物质,关闭通风器,防止扩大燃烧。若着火面积较小,可用抹布、湿布、铁片或沙土覆盖,隔绝空气。酒精及他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时,可用水灭火。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时,应用石棉布或砂土扑灭。
灭火注意事项
化学危险品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有毒气体发生泄漏时,进入现场的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装备,以备不测。要设立警戒区域,消除火源,检测浓度,官兵和装备要处于上风或侧风方向,避免官兵吸入中毒或皮肤接触中毒,处置完毕后一定要对人员和装备进行洗消。
应对建筑物火灾时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扑救建筑物火灾的过程中,消防员要从侧面或远距离灭火,防止室内高温热浪灼伤,进入火场内音部时,要防止建筑物受热冷却后建筑承重能力下降,导致建筑物倒塌或有屋顶坠落物伤人。
在登高射水灭火时,要有专人保护,消防员必须跨坐窗台或梯子上,并用水带挂钩固定水带,同时防止滑下或踩空,以保证安全。当建筑物长时间经受大火时,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撤离现场,防止建筑物倒塌造成的严重后果。
在易燃易爆化工原料储罐火灾扑救中,要观察罐体和火焰变化,当罐体发生颤动,火焰变白、增亮,或者沸喷性油品浓烟变淡,并发出斯斯呼叫声等沸溢、喷溅前兆时,指挥员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否则就会造成人员伤亡。
一、分类如下:
1、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
2、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
3、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清水等。
二、灭火器选择:
1、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干粉、卤代烷等灭火器;
2、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等,扑救水溶性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
3、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4、扑救带电设备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
5、扑救A、B、C、类和带电设备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灭火器;
6、扑救D类火灾应选用专用干粉灭火器。
技术特点
泡沫灭火剂、水系灭火剂系列产品,是高效环保型灭火剂;无毒害、无腐蚀性、无刺激性气味、无污染,具有100%生物降解物性,且不含消耗大气臭氧层物质。
水基型系列灭火器,具有喷射距离远,灭火效率高,抗复燃能力强,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抗烧伤能力且无毒副作用,无次生污染,无毒、无刺激性气味、无腐蚀性、易清洗,防火灭火最理想的消防产品。
易燃液体起火时不能用什么扑灭
易燃液体起火时不能用什么扑灭,很多人对于消防的知识并不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相关消防知识是很重要的,下面就由我为大家解答一下易燃液体起火时不能用什么扑灭这问题吧,希望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易燃液体起火时不能用什么扑灭1遇水燃烧物质起火时,不能用水或者泡沫灭火剂扑灭。这是由于泡沫灭火剂主要是由碳酸氢钠和发泡剂 (或机械发泡) 组成的混合溶液,含有水的成分,应用沙土灭火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灭火器按所充装的灭火剂成分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清水等。
1、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由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来灭火。
2、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分别盛放两种液体,它们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两种溶液互不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当需要泡沫灭火器时,把灭火器倒立,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燃着的物质与空气隔离,并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
3、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器瓶体内贮存液态二氧化碳,工作时,当压下瓶阀的压把时。内部的二氧化碳灭火剂便由虹吸管经过瓶阀到喷筒喷出,使燃烧区氧的浓度迅速下降,当二氧化碳达到足够浓度时火焰会窒息而熄灭。
4、清水灭火器,水在常温下具有较低的粘度、较高的热稳定性、较大的密度和较高的'表面张力,是一种古老而又使用范围广泛的天然灭火剂,易于获取和储存。
扩展资料:
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分为A、B、C、D、E、F六类。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及其制品等燃烧的火灾;
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燃烧的火灾。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5、E类(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的火灾。如发电机房、变压器室、配电间、仪器仪表间和电子计算机房等在燃烧时不能及时或不宜断电的电气设备带电燃烧的火灾。
6、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泡沫灭火剂适用于扑救一般B类火灾,如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也可适用于A类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火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及C类和D类火灾。
易燃液体起火时不能用什么扑灭2液体火灾,特别是易燃的液体火灾迅速发展,激烈,有时甚至会发生爆炸。 这些东西的灭火方法主要取决于其比重和能否溶于水。
一般来说,与轻水(比重不到1)不溶于水的可点火液体相比,苯,甲苯,汽油,煤油,轻油等火灾可以用泡沫或干燥粉灭火。
可溶性可燃性液体火灾的灭火和灭火,大多选择耐溶性泡沫,干粉,卤化石蜡等灭火剂。
使用一般的蛋白泡沫时,必须提高泡沫的强度,并喷洒到灭火燃烧为止。 可以用大量的水稀释燃烧液,直到燃烧停止。
但是,用这种方法灭火后,由于不能使用易燃液体,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漏出的易燃液体的燃烧,
除了工程,起重机迎击,开沟导流外,还可以大量用水稀释灭火燃烧。 另外,还可以减少容易点火的液体蒸汽的挥发,消除复发和点火的危险。
可溶性易燃液体含有氧气,碳含量少,燃烧时火焰呈蓝色,有时不适合检测。 因此,灭火时要避免通过排放可燃液体来伤害人。
遇水燃烧物质。如活泼金属锂、钠、钾;金属粉末,如锌粉、镁粉、铝粉;金属氢化物类如氢化锂、氢化钙、氢化钠;金属碳化物类如碳化钙(电石)、碳化钾、碳化铝;硼氢化物类如二硼氢、十硼氢等;活泼金属的低级脂肪醇化合物,如乙醇钠、乙醇钾等。
轻于水且不溶于水 的可燃液体火灾,不能用直流水(可以用雾状水扑救,请降温和隔氧作用)扑救,如苯、甲苯、乙醚、二甲苯、石油醚、己烷、环己烷、乙酸乙酯等。防止液体随水流散,促使火势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