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的倾倒法具体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
试管倾斜,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倒时要让标签对着手心,避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2.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
3.接近要取量时,用滴管滴加
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着手心(防止标签被腐蚀),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试管倾斜,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如果需要知道药品的味道可以用手轻轻地扇一下来闻取药品的气味。
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相关信息
①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玻璃管,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②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左手拿橡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先把玻璃管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插入。
③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进塞子。
组装整套仪器时应遵循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原则。一般吸收装置、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拆卸装置与组装程序相反。拆卸加热装置、并有导管伸入到液体中时,应先将导管取出液面,再停止加热,以防倒吸。
现象:绿色固体不溶于水
结论:碱式碳酸铜难溶于水
取少量碱式碳酸铜固体,向其中加入稀盐酸
现象:绿色固体溶解,得到蓝色溶液,产生无色气体
结论:碱式碳酸铜能溶于盐酸,方程式为 Cu2(OH)2CO3 + 4 HCl = 2 CuCl2 + CO2↑ + 3 H2O
取少量碱式碳酸铜固体,加热
现象:绿色固体变黑,产生无色气体
结论:碱式碳酸铜对热不稳定,加热分解Cu2(OH)2CO3 ==△== 2 CuO + CO2↑ + H2O
(1)倾倒液体时标签朝外,倾倒液体的残留液会向下流动腐蚀标签,使再次使用药品时不能看清是什么药品; (2)倾倒液体时试管口应紧挨着试剂瓶口,否则会将液体倾倒在试管外; (3)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如果正方,瓶塞上的药品会腐蚀桌面,将瓶塞再盖在试剂瓶上时,会将桌面上的杂质带入试剂瓶中,污染试剂. 故答案为:(1)标签朝外;倾倒液体的残留液腐蚀标签; (2)试管口没有紧靠试剂瓶口;将液体倾倒在试管外; (3)瓶塞正放在桌面上;腐蚀桌面和污染试剂. |
(1)倾倒法:接收容器瓶盖应倒置于桌面,防止异物沾染;标签应向着手心,防止淌下液体腐蚀标签;倾倒时,瓶口应紧贴试管口或量筒口,必要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2)滴加法:胶头滴管不能倒置,防止液体腐蚀橡胶乳头;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在容器口正上方滴加,不能插入容器内,更不能碰容器壁,不用时应清洗干净;滴瓶的滴管则不用清洗。
(3)量取法:用倾倒法的规则量取一定液体;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或凸液面最高处(这种情况较少,因为一般液体都为凹液面)齐平,防止读数产生误差。
扩展资料:
化学药品取用“三”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l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集气瓶,水槽,毛玻璃片,酒精灯,玻璃导管,乳胶管,单孔橡皮塞。
氧气的制取氯酸钾(固),二氧化锰(固),水。
实验配置图及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 取两根已弯曲加工好的玻璃导管,玻璃导管两端先用水湿润,两根导管间用乳胶管连接, 较短导管的另一端塞入带空的橡皮塞中,导管伸出橡皮塞0.5厘米即可。(注意:插入时 边插边转动,直至塞入橡皮管中0.5厘米即可。)
(2) 把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入大试管中。另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大试管,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如装置气密性好,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把手松开,水就会升到导管里,行成一段水柱。(见实验二)
(3) 把酒精灯放在木块上,用铁夹夹住试管,固定在试管的中部。调整铁架台铁杆上的双凹夹至到适当高度,使大试管底部正好位于酒精灯外焰部位。
(4) 试管高度调整完毕后,检查双凹夹是否松动,以不会转动为准。仪器要夹持底座使重心内侧,使重心落在底座内。
(5) 取一张洁净的白纸,称取10克氯酸钾白色晶体和3克二氧化锰黑色粉末,用角匙将两种粉末混合均匀。
(6) 用厚纸片剪成一张长纸,对折后,制成小纸槽,小纸槽应略小于大试管的内径。把混合粉末用角匙转移到小纸槽内。
(7) 取下大试管,拨去橡皮塞,将盛有混合粉末的小纸槽升到试管内。将混合粉末倒入大试管中,使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铁夹至大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塞好带 导管的橡皮塞。
(8) 水槽中加入1/2的水。集气瓶中加水至满,盖上毛玻璃片,用手压紧毛玻璃片,将盛水的集气瓶倒转,使瓶口朝下,倒立在水槽中。
(9) 点燃酒精灯,用手拿住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先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放在木台上,对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粉末所在部位集中加热。
(10)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待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放出时,把导管口升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收集氧气。
(11) 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表示瓶内已收满氧气,用手升到水槽中将毛玻璃片盖在集气瓶口, 取出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
(12) 停止加热前,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完全冷却后,拆除装置,把试管内的粉末倒入废液缸中,洗净试管,把仪器放回原来位置。
实验用品
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集气瓶,水槽,毛玻璃片,酒精灯,玻璃导管,乳胶管,单孔橡皮塞。
氧气的制取氯酸钾(固),二氧化锰(固),水。
实验配置图及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 取两根已弯曲加工好的玻璃导管,玻璃导管两端先用水湿润,两根导管间用乳胶管连接, 较短导管的另一端塞入带空的橡皮塞中,导管伸出橡皮塞0.5厘米即可。(注意:插入时 边插边转动,直至塞入橡皮管中0.5厘米即可。)
(2) 把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入大试管中。另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大试管,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如装置气密性好,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把手松开,水就会升到导管里,行成一段水柱。(见实验二)
(3) 把酒精灯放在木块上,用铁夹夹住试管,固定在试管的中部。调整铁架台铁杆上的双凹夹至到适当高度,使大试管底部正好位于酒精灯外焰部位。
(4) 试管高度调整完毕后,检查双凹夹是否松动,以不会转动为准。仪器要夹持底座使重心内侧,使重心落在底座内。
(5) 取一张洁净的白纸,称取10克氯酸钾白色晶体和3克二氧化锰黑色粉末,用角匙将两种粉末混合均匀。
(6) 用厚纸片剪成一张长纸,对折后,制成小纸槽,小纸槽应略小于大试管的内径。把混合粉末用角匙转移到小纸槽内。
(7) 取下大试管,拨去橡皮塞,将盛有混合粉末的小纸槽升到试管内。将混合粉末倒入大试管中,使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铁夹至大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塞好带 导管的橡皮塞。
(8) 水槽中加入1/2的水。集气瓶中加水至满,盖上毛玻璃片,用手压紧毛玻璃片,将盛水的集气瓶倒转,使瓶口朝下,倒立在水槽中。
(9) 点燃酒精灯,用手拿住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先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放在木台上,对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粉末所在部位集中加热。
(10)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待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放出时,把导管口升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收集氧气。
(11) 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表示瓶内已收满氧气,用手升到水槽中将毛玻璃片盖在集气瓶口, 取出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
(12) 停止加热前,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完全冷却后,拆除装置,把试管内的粉末倒入废液缸中,洗净试管,把仪器放回原来位置。
实验用品
玻璃棒、小试管、盐酸、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试纸、蒸馏水。
实验步骤
1.取两只小试管,分别滴入1毫升的盐酸。
2. 一只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3. 另一只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
4.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盐酸,滴加到湿润的试纸上,试纸变红色。
说明
用试纸测溶液酸碱性时,不可将试纸直接浸泡在试剂瓶中,免得沾污瓶内溶液。
浓盐酸的挥发性
实验用品
浓盐酸一瓶
实验步骤
1.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的瓶盖,立刻从瓶中冒出一阵白雾。
2. 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可嗅到刺激性气味。
说明
1.嗅闻浓盐酸时,不能直接将鼻子凑到瓶口去闻,只可用手慢慢在瓶口扇动,使少量的盐酸酸雾进入鼻腔中。
2.浓盐酸是无色的;工业浓盐酸常显黄色,这是其中混有少量金属离子的缘故。
实验步骤
(1)按图安装好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
(2)锥形瓶中加入10克左右块状大理石,塞紧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
(3)气体导出管放入集气瓶中,导管口应处在集气瓶的瓶底处。
(4)通过长颈漏斗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锥形瓶中立刻有气体产生。
(5)片刻后,划一根火柴,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口的上方,如果火柴很快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经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向上放在桌子上备用。
要点: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如选用大理石为原料,则不能选用稀硫酸。因为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性物质,它包 裹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液不能与大理石接触,从而使反应中止。
(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也可用排水法,但水槽中的液体最好选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它不会使二氧化碳损 失。
实验用品
小试管、稀盐酸、锌粒、铜片
实验步骤
1.用镊子夹取几粒锌粒,把锌粒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直立,锌粒掉入试管底部。
2. 用同样的方法,将铜片放到另一支试管中。
3.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毫升的盐酸,锌粒与盐酸接触,锌粒表面有氢气泡产生。铜片与盐酸接触无任何现象。
实验用品
试管、酒精灯、镊子、生锈的铁钉、盐酸。
实验步骤
1.用镊子夹取几枚生锈的铁钉,放到试管口,慢慢地把试管直立,让铁钉滑到试管底部。
2. 用滴管吸取盐酸,向试管中滴加2--3毫升。
3.点燃酒精灯,用木夹夹住试管后,加热试管中的溶液。
4. 原来无色溶液逐渐变成了棕黄色,当铁钉表面有大量所泡产生时,就可停止加热。
5. 用倾倒法倒出试管内的溶液,试管中加些清水漂洗干净铁钉表面的酸液,取出铁钉,铁钉表面铁锈已经除尽 ,露出金属的银白色。
说明
铁锈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较慢,加热可加快反应速度。
实验用品
试管,盐酸、硝酸银、稀硝酸。
实验步骤
1.试管中滴加1毫升稀盐酸。
2. 再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试管中立刻有白色沉淀氯化银产生,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说明
本实验所选用的必须都是蒸馏水,试管也要用蒸馏水先洗涤一下,以免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干扰实验。含氯离子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都会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氯化银沉淀。用这种方法可用来检验氯化物。
实验用品
滤纸、玻璃棒、浓硫酸.
实验步骤
1.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
2. 放置片刻,涂有浓硫酸的白纸处变黑,直至腐蚀缕空。
说明
1. 浓硫酸有很强的脱水性,它能把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
2. 使用浓硫酸要注意安全,如果皮肤或衣服上不慎沾上了浓硫酸,应立即用布抹去,再用水冲洗。
实验用品
试管、稀硫酸、氯化钡溶液、稀硝酸。
实验步骤
试管中滴加毫升稀硫酸,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即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说明
硫酸和硫酸盐中加入氯化钡溶液,都会生成不深于稀硝酸的白色硫酸钡沉淀。用这种方法可检验硫酸盐的存在。
实验用品
试管、稀硫酸、氯化钡溶液、稀硝酸。
实验步骤
试管中滴加毫升稀硫酸,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即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说明
硫酸和硫酸盐中加入氯化钡溶液,都会生成不深于稀硝酸的白色硫酸钡沉淀。用这种方法可检验硫酸盐的存在。
实验用品
试管、稀硫酸、氯化钡溶液、稀硝酸。
实验步骤
试管中滴加毫升稀硫酸,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即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说明
硫酸和硫酸盐中加入氯化钡溶液,都会生成不深于稀硝酸的白色硫酸钡沉淀。用这种方法可检验硫酸盐的存在。
实验用品
表面皿、固体的氢氧化钠、镊子。
实验步骤
1.用镊子取出一小块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
2.放置片刻,氢氧化钠固体表面湿润;放置较长时间后,氢氧化钠固体变成了液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说明
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形成氢氧化钠溶液。因此,它通常可用做干燥剂。
2.氢氧化钠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且有较强的腐蚀性,在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皮肤与衣服被它腐蚀。
实验用品
广口瓶、双孔橡皮塞、胶头滴管、短玻璃导管、橡皮泡、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1.实验装置如图一,短玻璃导管一端用细棉线缚紧一只橡皮泡。胶头滴管中吸取氢氧化钠溶液。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塞紧橡皮塞。此时,广口瓶中橡皮泡是瘪的。
3. 挤压胶头滴管,使氢氧化钠溶液进入广口瓶中。轻轻地摇动广口瓶,可发现广口瓶中的橡皮泡逐渐膨胀、变大。
说明
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广口瓶中二氧化碳在反应中消耗了,集气瓶中气体压强下降,
空气通过短玻璃管进入橡皮泡而使橡皮泡膨胀
实验用品
试管、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水、玻璃棒。
实验步骤
1.两只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氢氧化钠溶液。一支试管中加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2.另一支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
3.用玻璃棒沾取一些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pH试纸上,试纸变蓝。
说明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化学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用胶头滴管等器具或用倾倒法。
胶头滴管:握持方法是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玻璃部分以保持稳定,用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以控制试剂的吸入或滴加量。
倾倒法: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着手心(防止标签被腐蚀),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试管倾斜,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2)固体药品的取用:药匙、镊子或纸槽;一横二送三慢立;
(3)特殊药品的取用:
①钠和钾等活泼金属应用镊子取出,用滤纸吸干煤油,余下的放回原瓶;
②白磷应用镊子夹持住白磷,用小刀在水下切割。
扩展资料:
化学药品取用原则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如果需要知道药品的味道可以用手轻轻的扇一下来闻取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化学实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