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氯苯是什么东西啊?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61657 CAS号 106-46-7 中文名称 1,4-二氯苯 英文名称 1,4-dichlorobenzene;p-dichlorobenzene 英文别称 1,4-DichlorobenzenePARApara-Dichlorobenzenep-dichlorobenzolp-chlorophenyl chlorideParacideParadowParamothparanuggetsPara-zeneDichlorobenzene, 1,4-DichlorocidedichloricideDCBEvolaglobolPDBPDCBpersia-perazolsantochlorp-Dichloro Benzenep-dichlorobenzene 别 名 对二氯苯 分子式 C6H4Cl2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有樟脑气味 分子量 147.00 蒸汽压 1.33kPa/54.8℃ 闪点 65℃ 熔 点 53.1℃ 沸点 173.4℃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46;相对密度(空气=1)5.08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5(有害品)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杀虫剂、防腐剂、分析试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致肝、肾损害。人在接触高浓度时,可表现虚弱、眩晕、呕吐。严重时损害肝脏,出现黄疸,肝损害可发展为肝坏死或肝硬化。长时间抵触本品对皮肤有轻微刺激必,引起烧灼感。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500mg/kg(大鼠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豚鼠和兔接触5.23g/m3,69次,见颤、虚弱、减重、眼刺激和毛蓬乱,肝肾发生病理改变。 致突变性:姊妹染然单体交换:人类淋巴细胞100ug/L。精子形态学:大鼠腹腔800mg/kg。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7500mg/kg(孕6~15天用药),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致癌性:IARC致辞癌性评论:对人可能致癌。 污染来源:1,4-二氯苯污染物来源于生产抗蛀剂、空气脱臭剂、染料、药剂、土壤消毒剂、酚、氯代硝基苯等车间或工厂。 由于1,4-二氯苯具有升华作用,通常在水和土壤中的1,4-二氯苯会较快的挥发到空气中。因此,受1,4-二氯苯污染的水和土壤能较快地得到恢复。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在对人类重要食物链中,特别是在水生生物中可发生生物蓄积。 危险特性:可燃。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光离子检测器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B/T17131-1997,水质)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色谱/质谱法 美国EPA524.2方法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0mg/m3[皮] 中国(待颁布) 饮用水源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2mg/L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 0.005mg/L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0.4mg/L 二级:0.6mg/L 三级:1.0mg/L 嗅觉阈浓度 0.03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1,4-二氯苯为固体,易升华。1,4-二氯苯如洒落在土壤或地面上,可直接收入密封的金属容器或低袋中,或倒到空旷地方掩埋,或作为废弃物进行焚烧;1,4-二氯苯如洒落在水中,可筑防护堤;洒落在空旷地方的1,4-二氯苯可就地掩埋。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毒物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干粉。 化学性质: 在氯化铁或铝汞齐存在下进行氯化反映,主要生成1,2,3-三氯苯。以铜或铜盐作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碱性水解生成对氯酚。用铜化合物作催化剂,加压下于150~、~200℃时与浓氨水或醇氨溶液反应,生成对氯苯胺、对苯二胺。硝化时生成2,5-二氯硝基苯和2,5-二氯-1,3二硝基苯。与发烟硫酸在140~160℃反应,生成2,5-二氯苯磺酸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87 扩展阅读: 1.中国化工网 [我来完善]相关词条: 更多 二氯乙烷异丙醚氯苯对氨基苯甲醚氯化苯松油醇邻氨基苯甲醚二氯甲烷三氯甲烷 氢溴酸醋酸乙酯偶氮二异丁腈丙酮邻二氯苯醋酸丁酯三氯乙烷 开放分类: 化学,有机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国标编号4 CAS号5 中文名称6 英文名称7 1,4二氯苯的别名8 分子式9 外观与性状10 分子量11 蒸汽压12 闪点13 熔点14 沸点15 溶解性16 密度17 稳定性18 危险标记19 主要用途20 健康危害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23 实验室监测方法24 环境标准25 泄漏应急处理26 防护措施27 急救措施 1 拼音
1,4èr lǜ běn
2 英文参考1,4dichlorobenzene
pdichlorobenzene
3 国标编号61657
4 CAS号106467
5 中文名称
1,4二氯苯
6 英文名称1,4dichlorobenzene;pdichlorobenzene
7 1,4二氯苯的别名对二氯苯
8 分子式C6H4Cl2
9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有樟脑气味
10 分子量147.00
11 蒸汽压1.33kPa/54.8℃
12 闪点65℃
13 熔点53.1℃
14 沸点173.4℃
15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
16 密度相对密度(水1)1.46;相对密度(空气1)5.08
17 稳定性稳定
18 危险标记15(有害品)
19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杀虫剂、防腐剂、分析试剂
20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和上呼吸道有 *** 性。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致肝、肾损害。人在接触高浓度时,可表现虚弱、眩晕、呕吐。严重时损害肝脏,出现黄疸,肝损害可发展为肝坏死或肝硬化。长时间抵触本品对皮肤有轻微 *** 必,引起烧灼感。
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500mg/kg(大鼠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豚鼠和兔接触5.23g/m3,69次,见颤、虚弱、减重、眼 *** 和毛蓬乱,肝肾发生病理改变。
致突变性:姊妹染然单体交换:人类淋巴细胞100ug/L。 *** 形态学:大鼠腹腔800mg/kg。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7500mg/kg(孕6~15天用药),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致癌性:IARC致辞癌性评论:对人可能致癌。
污染来源:1,4二氯苯污染物来源于生产抗蛀剂、空气脱臭剂、染料、药剂、土壤消毒剂、酚、氯代硝基苯等车间或工厂。
由于1,4二氯苯具有升华作用,通常在水和土壤中的1,4二氯苯会较快的挥发到空气中。因此,受1,4二氯苯污染的水和土壤能较快地得到恢复。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在对人类重要食物链中,特别是在水生生物中可发生生物蓄积。
危险特性:可燃。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气相色谱光离子检测器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23 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GB/T171311997,水质)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色谱/质谱法 美国EPA524.2方法
24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0mg/m3[皮] 中国(待颁布) 饮用水源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2mg/L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 0.005mg/L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0.4mg/L二级:0.6mg/L
三级:1.0mg/L
嗅觉阈浓度 0.03mg/L 25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1,4二氯苯为固体,易升华。1,4二氯苯如洒落在土壤或地面上,可直接收入密封的金属容器或低袋中,或倒到空旷地方掩埋,或作为废弃物进行焚烧;1,4二氯苯如洒落在水中,可筑防护堤;洒落在空旷地方的1,4二氯苯可就地掩埋。
26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毒物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27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中文名称:1,2-二氯苯,邻二氯苯。
英文名称:1,2-dichlorobenzene;o-dichlorobenzene
分子式:C6H4Cl2
分子量 147.00
CAS:95-50-1
理化指标
外观:无色易挥发的流质液体。
香气:有刺激性芳香气味,可燃。
蒸汽压:2.40kPa/86℃
闪点:65℃
熔点-17.5℃
沸点:180.4℃ ,86℃(2.39kPa),
相对密度:1.3022(20/4℃)。
折射率nD(20℃):1.5501(1.5515)。
自燃点:647.78℃。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
密度:相对密度(水=1)1.30;相对密度(空气=1)5.05。
稳定性:稳定 。
危险标记:15(有害品)。
毒性:本品具有高的刺激性,吞咽和吸入有中等毒性。大鼠经口LD50为500mg/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50ppm。工作场所应通风良好,设备密闭,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
制备
1.由氯苯副产和用合成方法制得。氯苯副产回收 无论是采用苯液相氯化法还是采用苯气相氧氯化法制造氯苯,都联产二氯苯。根据实际需求量,改变氯化工艺条件,可调节一氯苯和二氯苯的生成比例。按照目前氯苯的工艺控制条件和生产情况,氯苯与二氯苯的比例为30-35。工业上分离邻、对位二氯苯的方法主要有精馏法和结晶法。
2.由邻氯苯胺经重氮化、置换而得将邻氯苯胺及盐酸加入反应锅,于25℃以下混匀。冷却至0℃,滴入亚硝酸钠溶液,温度维持在0~5℃,至碘化钾淀粉液变蓝色时停止加料,得重氮盐溶液。在0~5℃下加入氯化亚铜的盐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匀,升温至60~70℃℃,反应1h,冷却、静置分层,油层用5%氢氧化钠和水反复洗涤,以无水氯化钙脱水、分馏,收集177~183℃馏分,即得成品。
用途
主要用于医药、农药、有机合成并用作溶剂。邻二氯苯可作蜡、树胶、树脂、焦油、橡胶、油类和沥青等的溶剂,在染料士林黑和士林黄棕、高档颜料、药物洗必泰、聚氨酯原料TDI生产中都采用溶剂邻二氯苯。该品可用于白蚁、蝗虫、穿孔虫的杀虫剂,用于三氯杀虫酯、苏灭菌酯、新燕灵的生产,也可用于合成邻苯二酚、氟氯苯胺、3,4-二氯苯胺和邻苯二胺。邻二氯苯作为抗锈剂、脱脂剂,可除去发动机零件上的碳和铅,脱除金属表面的涂层而不腐蚀金属,可脱除照明气体中的硫。可作金属抛光剂的配料成分;染料工业上还用于制造还原蓝CLB和还原蓝CLG等;聚合物湿纺溶剂,降低纤维热收缩率;环氧树脂稀释剂,冷却剂,热交换介质;医药长效磺胺等。 [编辑本段]1,3-二氯苯 概况
中文名:1,3-二氯苯,间二氯苯。
英文名:1,3-Dichlorobenzene,m-dichlorobenzene。
分子式:C6H4Cl2 。
国标编号:61657 。
CAS:541-73-1 。
分子量:147.00。
理化指标
外观:无色液体。
香气:有刺激性芳香气味
沸点:172℃。
熔点:-24.8℃。
密度:相对密度(水=1)1.288(20/4℃)。相对密度(空气=1)5.08。
蒸汽压:0.13kPa/12.1℃。
闪点:63℃。
折射率nD(20.9℃):1.5457。
溶解性:溶于乙醇、乙醚,不溶于水。
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15(有害品)。
制备
1.间苯二胺与硫酸、亚硝酸钠经重氮化反应,制成重氮盐,再经氯化而成。
2.间氯苯胺经重氮化、氯化而成。3.间二硝基苯直接催化氯化法。
用途
广泛用于染料, 医药, 农药等行业的中间体、溶剂。用于有机合成。间二氯苯与氯乙酰氯经Friedel-Crafts反应,得2,4,ω-三氯苯乙酮,用作广谱抗真菌药物咪康唑的中间体。在存在氯化铁或铝汞的条件下进行氯化反应,主要生成1,2,4-三氯苯。存在催化剂的条件下,于550-850℃水解生成间氯苯酚和间苯二酚。以氧化铜为催化剂,在加压下150-200℃与浓氨水反应生成间苯二胺。 [编辑本段]1,4-二氯苯 概况
中文名:1,4-二氯苯,对二氯苯。
英文名:1,4-Dichlorobenzene,p-dichlorobenzene。
分子式:C6H4Cl2
分子量:147.0036
CAS:106-46-7
理化指标
外观:白色结晶,易升华。
香气:有刺激性芳香气味。
相对密度:1.4581(20.5/4℃)。
沸点:174℃,55℃(1.33kPa)。
熔点:53℃。
闪点(闭杯):67℃。
折射率nD(25℃):1.5434。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多种有机溶剂。
毒性:本品具有中等毒性,刺激眼睛和粘膜。大鼠经口LD50为500mg/kg。人体经口LD50300mg/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
75ppm。工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具。
制备
1.苯定向氯化或从氯苯生产中回收。苯定向氯化将苯置于氯化反应器中,加苯重量的0.1%-0.6%的硫化锑,通入氯气,控制氯化温度在20℃左右,氯化30-45分钟,加入苯磺酸定向催化剂,然后再通入氯气,当二氯苯晶体析出时,将反应液加热到50-60℃,再缓速通氯气直到反应液增重理论量的95%左右为止,收率70%-75%。由于苯氯化产物组分较多,工业制备的关键是对二氯苯选择适当的分离,精制方法。分离和精制对、邻位二氯苯的方法较多。精馏法较结晶法难度大、能耗高,不利于产物的稳定和设备的防腐蚀。重结晶法已发展到连续分级结晶法。乳化法利用表面活性物质进行乳化而分离,此法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效率高和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对其研究日见增多,发展较快。
2.由氯苯生产过程中回收将氯苯精馏塔底物,经真空蒸馏蒸出混合二氯苯,在结晶器中进行结晶而得较纯的对二氯苯。
用途
用于皮革防腐、农药、有机合成等。有机合成原料,用于合成染料(大红色基GG以及红色基3GL、活性嫩黄和红色RC)及农药中间体,用作熏蒸杀虫剂、织物防蛀剂、防霉剂、空气脱臭剂,65%-70%用于制造卫生球,少量用于特压润滑剂,腐蚀抑制剂。该品也用于医药,也可作溶剂。 还有除臭和防霉的作用。它也可作为生化试剂应用于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中。
国标编号 61657
CAS号 106-46-7
中文名称 1,4-二氯苯
英文名称 1,4-dichlorobenzene;p-dichlorobenzene
别 名 对二氯苯
分子式 C6H4Cl2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有樟脑气味
分子量 147.00 蒸汽压 1.33kPa/54.8℃ 闪点:65℃
熔 点 53.1℃ 沸点:173.4℃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46;相对密度(空气=1)5.08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5(有害品)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杀虫剂、防腐剂、分析试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致肝、肾损害。人在接触高浓度时,可表现虚弱、眩晕、呕吐。严重时损害肝脏,出现黄疸,肝损害可发展为肝坏死或肝硬化。长时间抵触本品对皮肤有轻微刺激必,引起烧灼感。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500mg/kg(大鼠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豚鼠和兔接触5.23g/m3,69次,见颤、虚弱、减重、眼刺激和毛蓬乱,肝肾发生病理改变。
致突变性:姊妹染然单体交换:人类淋巴细胞100ug/L。精子形态学:大鼠腹腔800mg/kg。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7500mg/kg(孕6~15天用药),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致癌性:IARC致辞癌性评论:对人可能致癌。
污染来源:1,4-二氯苯污染物来源于生产抗蛀剂、空气脱臭剂、染料、药剂、土壤消毒剂、酚、氯代硝基苯等车间或工厂。
由于1,4-二氯苯具有升华作用,通常在水和土壤中的1,4-二氯苯会较快的挥发到空气中。因此,受1,4-二氯苯污染的水和土壤能较快地得到恢复。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在对人类重要食物链中,特别是在水生生物中可发生生物蓄积。
危险特性:可燃。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中文名称
对二氯苯
中文别名
1,4二氯苯1,2-二氯苯对二苯氯1,4-二氯苯1,4-二氯苯
英文名称
1,4-dichlorobenzene
英文别名
para-dichlorobenzene2,5-dichlorobenzene1,5-Dichlorobenzene4-chlorophenyl
chloride1,4-Dichlorobenzenep-dichlorobenzene
CAS号
106-46-7
中国海关编码(HS-code):29039190.10
概述:
2903919010
1,4-二氯苯〔又称对二氯苯〕。监管条件:S(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增值税率:17.0%。退税率:9.0%。最低关税:5.5%。普通关税:30.0%.
申报要素:
品名,
成分含量,
用途.
监管条件:
S.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
Summary:
2903919010
1,4-dichlorobenzene。supervision
conditions:s(import
or
export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for
pesticides)。VAT:17.0%。tax
rebate
rate:9.0%。MFN
tarrif:5.5%。general
tariff:30.0%.
其他各国海关编码海关数据详见:http://baike.molbase.cn/cidian/4491
1.间苯二胺与硫酸;亚硝酸钠经重氮化反应,制成重氮盐,再经氯化而成。
2.间氯苯胺经重氮化;氯化而成。
3.间二硝基苯直接催化氯化法。
制备方法详细介绍:
以氯苯为原料进一步氯化,得到对二氯苯、邻二氯苯还有间二氯苯。一般分离的方法采用混合二氯苯进行连续蒸馏,塔顶馏出对位和间位二氯苯,冷冻结晶析出对二氯苯,母液再进行精馏而得到间二氯苯,塔釜是粗邻二氯苯,再在闪蒸塔进行闪蒸馏出邻二氯苯。时下混合二氯苯采用吸附分离的方法,采用分子筛为吸附剂,以气相混合二氯苯进入吸附塔,可选择性吸附对二氯苯,吸余液为间位和邻位二氯苯,经精馏分别得到间二氯苯和邻二氯苯。吸附温度180~200℃,吸附压力为常压。 间苯二胺重氮法:间苯二胺在亚硝酸钠和硫酸存在下进行重氮化,重氮化温度在0~5℃,重氮液在氯化亚铜存在下水解生成间二氯苯。2.间氯苯胺法:采用间氯苯胺为原料,在亚硝酸钠和盐酸存在下进行重氮化,重氮液在氯化亚铜存在下水解生成间二氯苯。 以上几种制备方法中,最适用于工业化并成本较低的方法是混二氯苯的吸附分离法。国内已有生产装置进行生产。
硝化→氯化→水洗→蒸馏→产品。以氟苯为原料,经硝化和氯化反应再经水洗、水汽蒸馏、常压蒸馏等工艺得产品。工业上目前普遍采用3-氯-4氟-硝基苯氯化制备2,4-二氯氟苯,也可以2,4-二硝基氟化苯为原料经氟化生成2,4-二硝基氟苯,然后氯化取代硝基制得2,4-二氯氟苯。另外,还可以二氯苯为起始原料,用混合二氯苯亦可用邻二氯苯,经硝化、氟化、氯化制得2,4-二氯氟苯;此方法采用搪瓷釜,设备简单,操作安全可靠、三废少、产品纯度高。反应中间产物3-氯-4-氟硝基苯又是医药、农药的中间体,若以混合二氯苯为起始原料只需将氯苯蒸馏后的产物直接用于生产,为混合二氯苯的综合利用找到了出路。此方法是工业化生产较为合适的方法,但尚须改进工艺,提高收率,逐步完善。
中文名称
3,4-二氯溴苯
中文别名
4-溴-1,2-二氯苯1,2-二氯-4-溴苯1-溴-3,4-二氯苯1-溴-3,4-二氯苯
英文名称
1-Bromo-3,4-dichlorobenzene
英文别名
3,4-Dichloro-1-bromobenzene4-bromo-1,2-dichloro-benzen1-BroMo-3,4-dichlorobenzene4-Bromo-1,2-dichlorobenzene1-Bromo-3,4-dichloro3,4-dichlorobromobenzene4-DichlorobroMobenzene3,4-dichlorophenyl
bromide4-bromo-1,2-dichloro-benzeneBenzene,4-bromo-1,2-dichloro1,2-dichloro-4-bromobenzene
CAS号
18282-59-2
上游原料
CAS号
中文名称
95-50-1
邻二氯苯
95-76-1
易瑞沙杂质III
下游产品
CAS号
名称
18282-59-2
3,4-二氯溴苯
151169-75-4
3,4-二氯苯硼酸
87199-16-4
3-甲酰基苯硼酸
590-28-3
氰酸钾
110-68-9
甲基丁胺
1679-18-1
4-氯苯硼酸
7439-95-4
镁
71-43-2
苯
更多上下游产品参见:http://baike.molbase.cn/cidian/4725
中文名称
2,5-二溴吡啶
中文别名
2,5-二溴砒啶二氯苯2.5-二溴吡啶
英文名称
2,5-Dibromopyridine
英文别名
3,6-DibroMopyridine2,5-dibromopyridinPYRIDINE,2,5-DIBROMO2,4-DICHLOROBENZYL
CHLORIDE2,5-Dibrompyridin2,5-bromopyridine5-DibroMopyridine2,5-DibroMopyridine
10GRDibromopyridine2,5-dibromo-pyridine
CAS号
624-28-2
合成路线:
1.通过2-氨基-5-溴吡啶合成2,5-二溴吡啶,收率约80%;
2.通过2-氨基吡啶合成2,5-二溴吡啶
更多路线和参考文献可参考http://baike.molbase.cn/cidian/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