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能用极性柱检测三乙醇胺吗?会不会出不来?
可以,但不知用什么柱子
备注:
1. 江浙沪以外地区单笔订单我方均收取30元运费,江浙地区20元,上海地区15元。
2. 对于腐蚀性强的产品,采用的是覆特氟龙膜的橡胶塞封口。操作时注意,禁止产品接触未覆特氟龙膜的橡胶部分,否则胶塞会溶解
性状 无色至淡棕黄色液体。微有氨的气味。极易吸潮。露置空气中或在光线下变成棕色。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能与水、甲醇和丙酮混溶,25℃时的溶解度:苯4.2%、乙醚1.6%、四氯化碳0.4%、正庚烷小于 0.1%。呈强碱性,0.1mol/L的水溶液pH为10.5。有刺激性。
密度:1.124
熔点:17.9-21 °C
沸点:190-193 °C/5 mmHg
折光率nD20:1.485
闪点:179 °C
质量标准
项目分析纯
(AR)
含量Assay(以三乙醇胺计) ≥78.0%
含量Assay(以总胺计) 99.0~110.0%
比重Specific gravity (20/20°C) 1.123~1.133
乙醇溶解试验Solubility(in alcohol) 合格
折光率Refractive index n20/D1.482~1.489
灼烧残渣Residue ignition≤0.05%
项目化学纯
(CP)
含量Assay(以三乙醇胺计) ≥75.0%
含量Assay(以总胺计) 99.0~110.0%
比重Specific gravity (20/20°C) 1.120~1.130
乙醇溶解试验Solubility(in alcohol) 合格
折光率Refractive index n20/D1.482~1.489
灼烧残渣Residue ignition≤0.1%
项目优级纯
(GR)
外观Appearance 无色透明至浅黄色油状液体
红外光谱鉴别Infrared spectrometry 和对照品匹配
纯度Purity (以三乙醇胺计) ≥99.0% (GC)
折光率Refractive index n20/D1.4840 - 1.4860
灼烧残渣(以硫酸盐计) Ignition residue ≤0.01%
醇溶解试验Solubility in alcohol 合格
项目色谱纯
(HPLC)
外观Appearance 无色透明至浅黄色油状液体
红外光谱鉴别Infrared spectrometry 和对照品匹配
纯度Purity (以三乙醇胺计) >99.0% (GC)
abs.absorption1M/270 nm,H2O cut-off
λ 1 M in H2O
UV absorption λ:280 nm Amax: 0.1
贮存 密封避光保存。
用途 气相色谱固定液(最高使用75℃温度,溶剂为甲醇、乙醇),分离分析含氧、含氮化合物和含水样品。络合剂, 金属掩蔽剂, 滴定钯和铂, 比色测定锰、测定锡、锑。吸收二氧化碳和二硫化碳等气味。乳化剂,溶剂,腐蚀抑制剂。
建议您可以到行业内专业的网站进行交流学习!
分析测试百科网乐意为你解答实验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基本上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有问题可去那提问,百度上搜下就有。
气相色谱法。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三乙醇胺气相建立方法是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一项重大科学技术成就。这是一种新的分离、分析技术,它在工业、农业、国防、建设、科学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1、三乙醇胺即三(2-羟乙基)胺,可以看做是三乙胺的三羟基取代物。与其他胺类化合物相似,由于氮原子上存在孤对电子,三乙醇胺具弱碱性,能够与无机酸或有机酸反应生成盐。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三乙醇胺在3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尚未归类)清单中。
2、作为工业气体净化剂,在废气处理中用作去除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
扩展资料:
化学性质:
三乙醇胺的碱性比氨弱(pKa7.82),具有叔胺和醇的性质。与有机酸反应低温时生成盐,高温时生成酯。与多种金属生成2~4个配位体的螯合物。用次氯酸氧化时生成胺氧化物。用高碘酸氧化分解成氨和甲醛。与硫酸作用生成吗啉代乙醇。三乙醇胺在低温时能吸收酸性气体,高温时则放出。
毒性:
1、急性毒性:在胺类中口服毒性最低,大鼠经口LD50:9110mg/kg;小鼠经口LC50:8680mg/kg
2、刺激数据:皮肤- 兔子 560 毫克/ 24小时 轻度; 眼- 兔子 20 毫克 重度
3、吸入性中毒的可能性小,但如沾染和接触该品,手和前臂的背面可见皮炎和湿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乙醇胺
《一种三乙醇胺质量的测定方法》
——抚顺佳化聚氨酯有限公司
中国水泥协会水泥助磨剂分会成立暨第三届全国水泥助磨剂大会于2007年7月2日在泉城济南胜利召开,会上部分国家干部代表和专家代表先后做了精彩发言,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助磨剂行业发展呈现出的蓬勃景象。但参会代表也提出了不少问题,例如广大消费者无法确定三乙醇胺的含量,购买的产品常与要求不符,使消费者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三乙醇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商品名“合成三乙醇胺”的产品,该类产品除含有三乙醇胺外,还含有少量二乙醇胺、一乙醇胺等活性物及水,根据三乙醇胺含量和含水量的不同分为工业级和商品级;另一类是含量99%以上的产品及向产品中加水配成不同三乙醇胺含量的产品。我公司技术人员根据目前常用三乙醇胺含量测定的方法,总结出一种简便可行的测定方法供广大消费者掌握,使其能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下面向大家介绍产品中三乙醇胺含量、含水量及活性物含量三种质量指标的测定方法。
1. 三乙醇胺含量的测定
1.1 原理
在三乙醇胺中加入乙酸酐,将产品中的一乙醇胺、二乙醇胺转换成酰胺,再利用三乙醇胺的碱性在非水溶液中进行酸碱滴定。
N(CH2CH2OH)3+HCl=(HOCH2CH2)3N•HCl
1.2 试剂与溶液
分析方法中应使用分析纯试剂。
无水乙醇;
乙酸酐;
实验用三级水;
盐酸-乙醇标准溶液:浓度c(HCl)=0.5mol/L,用乙醇做介质,配制、标定与水溶液相同,具体方法见附录;
盐酸-乙醇溶液:0.05mol/L,将0.5mol/L的盐酸-乙醇标准溶液稀释10倍;
氢氧化钠-乙醇溶液:0.05mol/L,配置方法与0.05mol/L盐酸-乙醇溶液相同;
甲基橙;
二甲苯氰FF(又名二甲苯蓝FF、二甲苯花黄FF,xylene cyanol FF);
甲基橙-二甲苯氰FF混合指示剂溶液:称取0.15g甲基橙与0.08g二甲苯氰FF溶解与100ml水中。
1.3 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1.4 分析步骤
量取50ml无水乙醇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2~3滴甲基橙-二甲苯氰FF混合指示剂溶液,用0.05mol/L盐酸-乙醇溶液或0.05mol/L氢氧化钠-乙醇溶液调节至琥珀色。准确称取0.5~1g样品(称准至0.0002g)于瓶中,加入10ml乙酸酐,盖上瓶盖放置30min,用0.5mol/L盐酸-乙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琥珀色为终点。每次测定前均应标定盐酸-乙醇标准溶液。
1.5 分析结果的计算
三乙醇胺含量按下式计算:
0=
式中: 0——样品中三乙醇胺含量,%;
0——盐酸-乙醇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V0——滴定是消耗盐酸-乙醇标准溶液,ml;
0——样品的质量,g;
0.1492——与1.00ml盐酸标准溶液[c(HCl)1.000mol/L]相当的三乙醇胺的质量,g。
允许差: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差值不大于0.3%,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2. 水含量的测定
水份的测定采用卡尔•费休法(“永停”法)。
2.1 原理
“永停”法终点测定原理:根据半电池反应
I2+2e=2I-
溶液中同时存在I2及I-时上述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即在一个电极上I2被还原,而在另一个电极上I-被氧化,因此溶液中有电流通过。如果溶液中只有I-而无I2则溶液中无电流通过。当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中存在微量卡尔•费休试剂,此时I2及I-同时存在,溶液导电,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H2O+I2+SO2+3C5H5N=2C5H5N•HI+C5H5N•SO3
根据滴定反应中所消耗的卡尔•费休试剂计算出水份的含量。
2.2 试剂
KFR-06无吡啶卡尔•费休试剂,天津市四友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实验用三级水;
无水甲醇。
2.3 仪器
KF-1型水份测试仪(上海安亭电子仪器厂);
1ml注射器;
25μl微量进样器;
分析天平:感量0.1mg;
2.4 操作步骤
2.4.1 卡尔•费休试剂的标定
2.4.1.1 卡尔•费休试剂应每天标定。
2.4.1.2 在滴定瓶中加入足量的无水甲醇,以保证浸没铂电极裸露端,调节电磁搅拌器确定适合的搅拌速度,以不发生飞溅为度,用卡尔•费休试剂滴定至电流计指针到45μA左右(此时仪器测定的灵敏度最大),记录指针位置。
2.4.1.3 用微量进样器向滴定瓶中加入一滴水,水的质量(m1)由减量法称得(称准至0.1mg)。用卡尔•费休试剂滴定至如上相同偏移处,记录耗用的体积(V1)。卡尔•费休试剂的水当量(T)以gH2O/ml表示,并按照下式计算:
式中: 1——所加入纯水的质量,g;
V1——标定时,消耗卡尔•费休试剂的体积,ml;
T——卡尔•费休试剂的水当量,gH2O/ml。
2.4.2 试样含水量的测定
2.4.2.1 在滴定瓶中加入足量的无水甲醇,以保证浸没铂电极裸露端,调节电磁搅拌器确定适合的搅拌速度,以不发生飞溅为度,用卡尔•费休试剂滴定至电流计指针到45μA左右,记录指针位置。
2.4.2.2打开加料口橡皮塞,迅速将试样注入滴定瓶中,试样的质量(m2)由减量法称得(称准至0.1mg)。立即盖紧橡皮塞,搅拌溶液至试样溶解后,用卡尔•费休试剂滴定至如上相同偏移处,记录耗用的卡尔•费休试剂体积(V2)。
2.5 测试结果的计算
试样含水量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下式计算:
式中: ——试样中水份含量,%;
2——试样的质量,g;
V2——滴定试样所消耗卡尔•费休试剂的体积,ml;
T——卡尔•费休试剂的水当量,gH2O/ml。
2.4.3.2 测定结果以平行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3活性物含量
去除水份含量剩余即为活性物含量。
以上即为产品中三乙醇胺含量、含水及活性物质含量的常用测定方法。当然,三乙醇胺在实际测定中还经常使用气相色谱法,但其仪器投入较高且操作也比较复杂,因此本文中没有提及。此外,如果您对本测试方法还有什么疑问,请垂询抚顺佳化聚氨酯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413-6110009。 本公司愿意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
附录
盐酸-乙醇标准溶液
1. 配制
量取45ml盐酸,注入1000ml乙醇中,摇匀。
2. 标定
称取于270℃~300℃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碳酸钠0.45g,溶于50ml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用配制好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 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HCI)],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按下式计算:
式中: ——无水碳酸钠的质量的准确数值,g;
V1——盐酸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V2——空白试验盐酸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M——无水碳酸钠的摩尔质量的数值,g/mol,[M( Na2CO3) =52.991]。
2)我们用的氯甲烷大多来源于农药敌百虫的付产物。因此,在氯甲烷中往往含有不少低沸点和高沸点的杂质。杂质含量不稳定直接影响了有机硅单体的质量。为了稳定生产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弄清氯甲烷中的杂质及其含量很有必要的。因此,要求建立一个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以检验氯甲烷中的杂质的含量。
关于氯甲烷的分析测试方法。在农药厂由于它是副产物因而对组份含量没有多大的要求。分析是极为粗糙的。吉林院曾有过报道。他们只是对回收氯甲烷的测试。其组份与原料氯甲烷中的组份有很大的差别,其他单位据说有不同的测试方法。但未曾见到报道。
我们采用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氯甲烷及其杂质。选择了两种固定液并分别在FID和TCD检测器上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等工作。
试验表明氯甲烷及其杂质采用气相色谱法是可行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一、实验部分
1、仪器
国产102G型气相层析仪。XWC-100型,0~5mv记录仪,使用FID检测器做定性分析,TCD检测器做定量分析。
2、色谱分离条件
(1)、色谱柱:
a、内径4mm、柱长4m不锈钢,内装30%癸二酸二异辛酯,釉化6201(60~80目)涂1%三乙醇胺做去尾剂(简称癸柱)。
b、内径4mm、柱长3.2m不锈钢,内装GDX-01。
(2)、分离条件:
a、FID检测器:载气为氮气
癸柱:
氮气:32ml/min 柱温:79℃
空气:420 ml/min 汽化温度:86℃(见图1)
氢气:32 ml/min 氢焰温度:100℃
GDX-01:
氮气:55ml/min 柱温:79℃
空气:440 ml/min 汽化温度:86℃(见图2)
氢气:30 ml/min 氢焰温度:100度
癸柱:
柱温:78℃ 空气氢气:60 ml/min
汽化温度:100℃ 热导电流:220mA
进样量:2ml (见图3)
3、定性分析:
a、选柱:
氯甲烷及其杂质在常温下大多是气态物质。氯甲烷沸点为-24℃,分子量50.5,为中等极性。我们曾选用SE-30氟油、2-2二丙腈、2-2亚胺二丙腈、三乙醇胺、磷酸三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GDX-01癸二酸二异辛酯等,其中以癸二酸二异辛酯和GDX-01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即选定这两根柱作双柱定性。
氯甲烷及其杂质在中等极性的癸二酸二异辛酯上基本按沸点顺序分离。在GDX-01柱上除氢键型化合物外。基本也按沸点顺序分离。在癸柱上醇峰出现拖尾现象,故先涂1%三乙醇胺做去尾剂,再涂固定液,这样做改善醇峰拖尾,又可把甲醇提前,有利于分离。
b、定性:
Ⅰ、癸柱上定性:(分离情况见图1)
在色谱图上各峰的定性。我们采用注射反应法(1)。比较反应前后色谱图的变化。初步判断各杂质的官能团。结合化学合成与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反应做了综合验证。基本解决了各峰的定性问题。
图1、30%癸二酸二异辛酯,用FID检测器测定图
1、甲醚2、氯甲烷3、甲乙醚4、氯乙烷5、甲醇 6、乙醚7、乙醇
图2、GDX-01柱用FID检测器测定图1、氯甲烷2、甲醛 3、甲醇4、溴甲烷5、氯乙烷6、甲乙醚
7、乙醇8、乙醚 图3、30%癸二酸二异辛酯柱用TCD检测器测定图1、甲醚2、氯甲烷3、氯乙烷4、甲醇
5、乙醚6、乙醇
我们先做了(1)汞盐脱烯烃 (2)盐酸羟胺除醛酮 (3)品红亚硫酸试剂除醛。色谱结果对照说明,氯甲烷中可能不存在烯、醛、酮。
(1)峰1:
根据车间反应和原料的来源估计样品中含有醚类。为证实醚类的存在我们做了下面的试验。
a、醚能溶于浓盐酸与浓硫酸形成锌盐(1)。我们在吸收管中放入浓盐酸缓慢通入氯甲烷进行色谱对照。结果峰1明显变小,峰3消失,峰6也变也。推断1.3.6均可能为醚。
b、峰1紧靠氯甲烷,说明峰1的沸点与氯甲烷相近。醚类中甲醚的沸点为-23.6℃,它有与氯甲烷相近。
由于我们没有纯甲醚。为验证峰1,我们把甲醇与脱水剂硫酸在室温下作用合成甲醚(2)。将生成物进行色谱对照分析。合成甲醚与峰1的保留时间相同。故判断峰1为甲醚。
(2)峰3:
由上述盐酸溶解实验证明。峰3也可能为醚。峰3在氯甲烷之后,但也比较靠近,因而其沸点估计也不会高。比甲醚沸点高的醚类为甲乙醚(沸点7.6℃),为证实峰3,仍采用化学合成法将甲醇、乙醇与脱水剂硫酸煮沸脱水生成甲乙醚(2)。
将生成物进行色谱对照分析,合成甲乙醚与峰3作对照测定,保留时间相同,故判断峰3为甲乙醚。
(3)峰4:
实验证实峰4为稳定组份。因而推断可能是氯代烷烃,而沸点次于氯甲烷的氯代乙烷为氯乙烷(沸点为12.2度)。
仍采用化学合成氯乙烷。将乙醇与盐酸在强脱水剂(无水氯化锌)存在下加热生成氯乙烷。将生成物进行色谱对照反应生成的氯乙烷与峰4的保留时间重合。故将峰4判断为氯乙烷。
(4)峰5、7:
峰5、7在未涂三乙醇胺的癸柱上拖尾,即有羟基存在的可能。且敌百虫原料中有甲醇,所以估计峰5、7为甲醇与乙醇。我们采用纯样甲醇与乙醇作定性对照,结果表明峰5为甲醇、峰7为乙醇。
(5)峰6:
在盐酸溶解试验中表明峰6可能为醚类,但它还存有烯烃的两个特征反(Br加成反应、KmnO4的氧化反应)。因而我们试用102G型色谱仪上制备收集了峰纯组份送晨光化工研究作质谱分析。
质谱分析指出,质荷比为74的为分子峰。再根据碎片形成并参考乙醚的质谱数据即断定峰6为乙醚。
Ⅱ、GDX-01柱做双柱定性一(分离情况见图2)
用FID检测器做双柱定性,试验方法同前。
在GDX-01柱上进一步证实了氯甲烷中的杂质为甲醚、乙醚、甲乙醚、甲醇、乙醇、氯乙烷。另外还多了一个未知峰。即图2中的峰4。经大量定性试验证实峰4也较稳定。也可能是烷烃,峰4出在氯乙烷前,其沸点为较低的组份。
敌百虫另一原料是氯气。在氯气可能存在溴。反应后会生成溴甲烷(沸点3.5度)为证实峰4。我们合成溴甲烷(KBr中加入浓硫酸、甲醇共热)色谱对照结果表明峰4为溴甲烷。
Ⅲ、自79年以来原料氯甲烷中出X0、X1、X2峰(见图4)
X0峰与天然气中一小组份相同,约为低级烷烃
X1峰含量很低,出现几率很小,故未给定性
X2峰出现机会多,有时含量也较高。我们依保留时间定性一。
图4 30%癸二酸二异辛酯柱/釉化6201(60~80目)涂1%三乙醇胺
1、X02、X1 3、甲醚 4、氯甲烷 5、氯乙烷 6、甲醇
7、乙醚8、乙醇9、X10、氯仿
结果证实X2峰为氯仿
4、定量分析
氯甲烷及其杂质的定量分析是利用TCD检测器,在癸柱上进行(见图3)。
氯甲烷及其杂质的重量校正因子,是依据经验公式计算(列于表一),采用峰面积乘以重量校正因子,归一化法进行定量。
表一、氯甲烷及其杂质的重量校正因子
组份 f f相
CH3Cl 0.64 1
C2H5Cl 0.72 1.12
CH3OCH3 0.54 0.84
C2H5OC2H5 0.68 1.06
CH3OH 0.58 0.91
C2H5OH 0.63 0.98
CH3Br 1.10 1.72
CH3OC2H5 0.62 0.97
为了考察本法的准确度,取不同批次的氯甲烷样品进行色谱法测定,定量结果列于表二。
(1)、定量数据表明,本法的最小检测量为200ppm。
(2)、氯甲烷中主组份相对偏差为0.03%,低含量组份(《0.05%),相对偏差为10%以下精确度良好。
(3)、由于缺少纯样品和经验数据不全,校正因子是利用经验公式计算的(其中甲醇校正因子计算不出引用经验数据),对定量看来一定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