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怎么区分
碱盐区分方法:
1、看电离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就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就是碱,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形成的就是盐。
2、看化学式
一般酸的左边都只有一个元素H,右边是一个非金属原子或者一个原子团,如HCl,其左边是H,右边是非金属原子Cl,又如H2SO4、HNO3、H3PO4等。碱左边是一个金属原子,右边是原子团OH,比如NaOH、Mg(OH)2、Fe(OH)3等。
盐左边是一个金属原子,右边是一个非金属原子或者一个原子团,其实可以看为酸的右边和碱的左边所组成,比如NaCl、Na2SO4、Na3PO4等。
有关酸碱盐的口诀:
酸类多数都易溶,硅酸微溶是独种。
碱类钾钠钡铵溶,钙是微溶余不溶。
硫酸铅钡沉水中,微溶钙银与亚汞。
盐类溶有钾钠铵,外加易溶硝酸盐。
碳酸能溶钾钠铵,其余俱沉水中间。
盐酸沉淀银亚汞,还有微溶氯化铅。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酸,百度百科-碱,百度百科-盐
如下:
1、酸
H2SO3 、H2SO4 、H2S、 HNO2、 HNO3、 H3PO3、 H3PO4 、HCIO、 HCIO3、 HCIO4。
2、碱
LiOH、 NaOH、 KOH、 RbOH 、CsOH、 Mg(OH)2、 Ca(OH)2 、Sr(OH)2 、Ba(OH)2、 Fe(OH)3。
3、盐
NaCI、 KCI、 MgCI2 、CaCI2 、BaCI2 、NaNO3 、KNO3 、FeSO4、 Fe2(SO4)3 、NH4NO3。
规律
在常见的酸中,除硅酸、原硅酸不溶于水,石炭酸在常温下微溶于水外,其余的都易溶于水。
在常见的碱中,除一水合氨(只存在于溶液中)、钾、钠、钡的氢氧化物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外,大多数难溶于水。
在常见的盐中,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一般易溶于水;盐酸盐除氯化亚汞微溶于水、氯化银难溶于水外,其余易溶于水;硫酸盐除硫酸钙、硫酸银微溶于水,硫酸钡难溶于水外,其余的易溶于水;碳酸的正盐、硅酸的正盐、亚硫酸的正盐、磷酸的正盐、氢硫酸的正盐除钾盐钠盐铵盐易溶于水外,其余的难溶于水。
酸:解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碱: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盐: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举例说明:
酸:H2SO4(硫酸),HCL(盐酸),HNO3(硝酸)
碱: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NH4OH(氨水)
盐:Na2CO3(碳酸钠),CuSO4(硫酸铜)
什么是解离?
所谓解离是指化合物或分子在溶剂相中释放出离子的过程
举例说明:
H2SO4(硫酸),解离后形成H+和SO4(2-)
H2SO4====2H+ + SO4(2-)
HCl==== Cl- + H+
酸碱盐的通性:
酸的通性:
有腐蚀性,溶液呈酸性,能与活泼金属,碱,某些盐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碱的通性:
有腐蚀性,溶液呈碱性,能与某些金属,酸,某些盐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盐的通性:
有些盐有微弱的腐蚀性,溶液的酸碱度根据盐的性质判定,能与某些酸,碱,盐反应
还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应
酸碱盐的读法:
酸:含氧酸的读法是把氢氧去掉,剩什么叫什么酸
例:H2SO4,去掉氢和氧之后剩下硫,所以叫硫酸
无氧酸的读法是氢某酸
例:HCl,除去氢还剩氯,所以盐酸可以叫做氢氯酸
碱:碱的读法是氢氧化某
例:NaOH,去掉氢氧还有钠,所以叫氢氧化钠
盐:一般叫做某酸某,但是有些特殊的读法
酸式盐:叫某酸氢某(酸式盐就是有氢离子的盐)
亦可叫做酸式某酸某
氢氧化钙:白色质轻的粉状物,微溶于水和乙醇,易吸湿和二氧化碳.试验室用于酸性气体吸收剂,干燥剂,中和剂,金属离子沉淀剂等工业上用于建筑材料,化工原料,也用于制药工业.玻璃瓶密闭保存.
氯化钠 :无色粉状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纯净物不吸湿.广泛的用于食品加工和做调味品以及饲料工业,工业上用于制药工业,氯碱工业,化工原料等,实验室用于化学分析(银的定量分析试剂或作为基准试剂)制取盐酸等.
硫酸铜:5水和物为美丽的深蓝色晶体,无水物为白色易吸水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有毒.主要用于饲料工业,农药,冶铜,化工工业,实验室用于干燥剂(无水物)一氧化碳吸收剂,醛的氧化或鉴别试剂等.
一、酸的化学性质:
1、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酸+碱=盐+水)
例:fe2o3+6hcl====2fecl3+3h2o
2、酸+盐→新酸+新盐
例:caco3+2hcl====cacl2+h2o+co2↑
3、酸+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盐+氢气
例:fe+2hcl====fecl2+h2↑
4、酸可以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例: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5,酸可以与碱反应
酸+碱===盐+水
例:hcl+naoh====nacl+h2o
(补充:hcl可以同agno3
碳酸根离子反应
h2so4可以同。。。。)
二、碱的化学性质:
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ca(oh)2+co2====caco3↓+h2o
2、碱+盐→新碱+新盐
例:ca(oh)2+na2co3====2naoh+caco3↓
3、碱+酸→水+盐
例:hcl+naoh====nacl+h2o
4、碱可以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例: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
三、盐的化学性质:
1、盐+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新盐+原盐中的金属
例:fe+cuso4====cu+feso4
2、盐+盐→两种新盐
例:nacl
+
agno3
==
nano3
+
agcl↓
3、酸+盐→新酸+新盐
例:caco3+2hcl====cacl2+h2o+co2↑
4、碱+盐→新碱+新盐
例:ca(oh)2+na2co3====2naoh+caco3↓
盐+碱-(见碱的性质)
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盐必须都溶于水,生成物中有沉淀(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BaCl2+Na2So4=BaSo4↓+2NaCl
这是一个沉淀的反应
盐+某些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盐能溶于水,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的大(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uSO4(盐)+
Fe(金属)=FeSO4(新盐)+
Cu(新金属)
但是有些金属无法实现此反应,即除钾钙钠以外,因为他们和水就反应了
酸性氧化物:
溶于水之后呈酸性的物质(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
例CO2溶于水后是碳酸,碳酸是酸性的,所以CO2是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同上类似,水合后是碱性的物质(一般是金属氧化物)
例CaO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故CaO是碱性氧化物
关于酸碱盐的反应性质,需要知道什么是可溶物,什么是不溶物
那么有一个口诀:
都溶硝酸钾钠铵
即意为:硝酸,钾,钠,铵的盐都是能溶于水的
碳酸没有三价盐
即意为:一般认为,碳酸盐中的金属离子没有3价的
盐酸除银汞
即意为:银和汞的氯化物不溶于水
硫酸去钡铅
即意为:钡和铅的硫酸盐不溶于水
碱溶有五位
.......
钾钠铵钙钡
即意为(合上句):一般情况碱只有5个能溶于水:钾钠铵钙钡
(钙为微溶)
H2SO4=2H++SO42-
NaOH=Na++OH-
Al2(SO4)3=2Al3++3SO42-
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三、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个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六、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七、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
(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八、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九、酸与碱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十、盐的性质
(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完)
1、酸:解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例如:h2so4(硫酸),hcl(盐酸),hno3(硝酸)。
2、碱: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例如: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nh4oh(氨水)。
3、盐:解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例如:na2co3(碳酸钠),cuso4(硫酸铜),nh4no3(硝酸铵)。
三者的通性
1、酸
有腐蚀性,溶液呈酸性,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碱,某些盐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与排在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与指示剂反应,pH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但是酸一定是酸性溶液(即显酸性)。
2、碱
有腐蚀性。溶液呈碱性,能与酸,某些盐,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某些碱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指示剂反应 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但是碱一定是碱性溶液。(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即所谓的碱;但碱,一定显碱性,即pH值大于7。)
3、盐
有些盐有微弱的腐蚀性,溶液的酸碱度根据盐的性质判定,能与某些酸,碱,盐反应还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应。
由H+(氢离子)
与
酸根离子
(如
碳酸根
CO3
2-
硫酸根SO4
2-)组成
碱
由金属离子(如
铜离子Cu2+)
与
OH1-(氢氧根离子)组成
盐
由酸根离子与
金属离子组成
因此可以根据化学式由哪些离子组成来判断
酸碱盐的定义: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盐: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举例说明:
酸:
H2SO4
(硫酸),HCL(盐酸),
HNO3
(硝酸)
碱: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
NH4OH
(氨水)
盐:
Na2CO3
(碳酸钠),
CuSO4
(硫酸铜)
什么是电离?
物质溶于水(或其他物质)时产生能够导电的离子,此为电离,酸碱盐的溶液都能
导电,是因为它们电离,阳离子和阴离子能够导电
举例说明:
H2SO4(硫酸),电离后形成H+和SO4(2-)
酸碱盐的通性:
酸的通性:
有腐蚀性,溶液程酸性,能与活泼金属,碱,某些盐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碱的通性:
有腐蚀性,溶液程碱性,能与某些金属,酸,某些盐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盐的通性:
有些盐有微弱的腐蚀性,溶液的酸碱度根据盐的性质判定,能与某些酸,碱,盐反应
还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应
酸碱盐的读法:
酸:含氧酸的读法是把氢氧去掉,剩什么叫什么酸
例:H2SO4,去掉氢和氧之后剩下硫,所以叫硫酸
无氧酸的读法是氢某酸
例:HCl,除去氢还剩氯,所以盐酸可以叫做氢氯酸
碱:碱的读法是氢氧化某
例:NaOH,去掉氢氧还有钠,所以叫氢氧化钠
盐:一般叫做某酸某,但是有些特殊的读法
酸式盐:叫某酸氢某(酸式盐就是有氢离子的盐)
亦可叫做酸式某酸某
例:
NaHCO3
叫碳酸氢钠
碱式盐:叫某酸氢氧化某(碱式盐就是有氢氧根离子的盐)
也可以叫碱式某酸某,羟基某酸某
例:Cu2(OH)2CO3叫碱式碳酸铜,Ca5(OH)(PO4)3叫羟基磷酸钙
下面详细说明:
酸的性质:
酸+碱=盐+水
反应条件:无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H2SO4(酸)+Mg(OH)2(碱)=MgSO4(盐)+H2O(水)
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条件:有气体或者水或者沉淀生成才能反应
反应类型复分解例:HCL(酸)+Na2CO3(盐)=H2CO3(新酸)+NaCl(新盐)
但是碳酸不稳定:H2CO3=H2O+CO2↑这样就有气体和水生成了
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金属是活泼金属
反应类型:置换
例:2HCl(酸)+Fe(活泼金属)=FeCl2(盐)+H2↑(氢气)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反应条件:无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H2SO4(酸)+CuO(金属氧化物)=CuSO4(盐)+H2O(水)
碱的性质:
碱+酸-(见酸的性质)
碱+盐=新碱+新盐
反应条件:碱和盐必须都溶于水,有沉淀生成(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a(OH)2(碱)+K2CO3(盐)=CaCO3↓(新盐)+2KOH(新碱)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反应条件: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反应类型:??
例:Ca(OH)2(碱)+CO2(非金属氧化物)=CaCO3(盐)+H2O(水)
此反应用于鉴别CO2
盐的性质:
盐+酸-(见酸的性质)
盐+碱-(见碱的性质)
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盐必须都溶于水,生成物中有沉淀(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uSO4(盐)+Ba(OH)2(盐)=Cu(OH)2↓(新盐)+BaSO4↓(新盐)
这是一个双沉淀的反应,当然只有一个沉淀也是可以的
盐+某些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盐能溶于水,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的大(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uSO4(盐)+Fe(金属)=FeSO4(新盐)+Cu(新金属)
但是有些金属无法实现此反应,即除钾钙钠以外,因为他们和水就反应了
酸性氧化物:
溶于水之后程酸性的物质(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
例CO2溶于水后是碳酸,碳酸是酸性的,所以CO2是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同上类似,水合后是碱性的物质(一般是金属氧化物)
例CaO溶于水后溶液程碱性,故CaO是碱性氧化物
关于酸碱盐的反应性质,需要知道什么是可溶物,什么是不溶物
那么有一个口诀:
都溶硝酸钾钠铵
即意为:硝酸,钾,钠,铵的盐都是能溶于水的
碳酸没有三价盐
即意为:一般认为,碳酸盐中的金属离子没有3价的
盐酸除银汞
即意为:银和汞的氯化物不溶于水
硫酸去钡铅
即意为:钡和铅的硫酸盐不溶于水
碱溶有五位
钾钠铵钙钡
即意为(合上句):一般情况碱只有5个能溶于水:钾钠铵钙钡
离子的鉴别:
氯离子:银盐(除氯化银)
硫酸根离子:钡盐(除硫酸钡)
铵根离子:碱(任意)
氢离子:碳酸盐和澄清石灰水
氢氧根离子:铵盐
铁离子:2价铁离子是浅绿色,3价是黄色(指溶液)
铜离子:2价铜离子是蓝色(指溶液)
故CaO是碱性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