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为什么不能加层
乙醛、乙酸分子中均含有碳氧双键(羰基),为何乙醛易发生加成而乙酸却难以加成、这是由于两者结构上的差异所致,乙醛分子中羰基中的碳原子为sp2杂化与其他三个原子构成σ键,碳原子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与氧原子的另一个p轨道平行重叠形成π键
乙酸中含有不饱和键,先加时会和其他物质发生加成等反应,导致实验最终产物并不是乙酸乙酯,从而实验失败
乙酸易挥发,且价格较高,从节约成本方面考虑,乙酸也应后加
CH3COOH=可逆=CH3COO+H+
因为盐酸的存在,其电离出H+,溶液中H+增加,醋酸电离逆向进行,醋酸的电离程度降低。
不过醋酸分子的浓度远大于其电离出的醋酸根离子浓度
CaO+2CH3CH2COOH=(CH3CH2COO)2Ca+H2O
CaO+H2O=Ca(OH)2
第一步:Na2CO3+H3CCOOH=NaHCO3+H3CCOONa
第二步:NaHCO3+H3CCOOH=H3CCOONa+H2O+CO2↑
所以在乙酸不足时会生成碳酸氢钠。
混合物分离:
1、乙酸和乙醇 加足量NaOH后蒸馏得蒸出物乙醇,再加足量难挥发的酸如硫酸,再蒸馏得到乙酸
2、乙酸乙酯和乙酸 加足量饱和碳酸钠,充分震荡,静置分液,倒出上层液体,得到乙酸乙酯,放出下层液体,再加足量硫酸,蒸馏得乙酸(同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除掉括号内的杂质:
1、乙酸(乙醇) 加足量NaOH后充分蒸馏,再加足量硫酸,再蒸馏得到乙酸
2、溴苯(溴) 加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震荡后静置(以下此过程称碱洗),放出下层液体即为溴苯,可再水洗静置分层使之加纯
3、乙酸乙酯(乙酸) 加饱和碳酸钠溶液静置分层,得上层液体
4、硝基苯(硝酸)可以水洗,一般先碱洗,再分层,得下层液体
5、乙烷(乙烯) 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即可
6、乙醇(水) 加入CaO进行蒸馏蒸出物为乙醇(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除尽)
鉴别下列物质
1、苯和甲苯 加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为甲苯
2、乙烷和乙烯 通入酸性KMnO4或溴水,褪色的为乙烯
3、植物油和矿物油 原理:植物油是酯类,矿物油是烃加热碱液,变澄清的为植物油
4、蚕丝和人造丝 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蚕丝
5、淀粉和葡萄糖 加I2液,变蓝的为淀粉
6、二氧化硫和乙烯 扇闻,有刺激性气味的为SO2,或者通入品红溶液,褪色的为SO2
7、苯和四氯化碳加Br2水震荡分层,有机层在上的为苯
8、乙酸和乙醇 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为乙酸
9、蔗糖和麦芽糖 新制Cu(OH)2共热煮沸,生成砖红色沉淀的为麦芽糖
所以你乙醇必须加过量才可以保证乙酸都除去
但是这样就引进了新的杂质乙醇了
所以一般用这样的方法
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不能用氢氧化钠
会促进酯水解的)把乙酸转变为乙酸钠
然后溶液里就剩下过量的碳酸钠、乙酸钠和酯了
由于酯和水溶液不互溶
所以此时将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之后再振荡、静置分层之后
就可以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