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醇 > 正文

乙醇如何变成乙醛 (化学方程式)

大方的缘分
机智的荷花
2022-12-21 13:29:46

乙醇如何变成乙醛 (化学方程式)

最佳答案
温暖的心锁
满意的乐曲
2025-05-17 06:13:19

化学式为:

乙醇变成乙醛一般使用乙醇脱氢法。在添加钴、铬、锌或其他化合物的铜催化剂作用下,乙醇脱氢生产乙醛。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催化氧化)成为乙醛甚至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酸。酒精中毒的罪魁祸首通常被认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乙醇在体内也可以被氧化,但较缓慢,因为没有催化剂),而并非喝下去的乙醇。

扩展资料:

实际上是铜先被氧化成氧化铜;然后氧化铜再与乙醇反应,被还原为单质铜(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

乙醇也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同时高锰酸钾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因为乙醇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所以其只能与少量金属(主要是碱金属)反应生成对应的有机盐以及氢气: 

乙醇可以和卤化氢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水。

通式:  (X为卤素)

注意:通常用溴化钠和中等浓度的硫酸的混合物与乙醇加热进行该反应,故常有红棕色气体(溴单质)产生。

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CH₃CHO+2Cu(OH)₂→ CH₃COOH+Cu₂O↓+2H₂O(加热)(生成砖红色Cu₂O沉淀)

乙醛和氢气反应生成乙醇,是加成反应:CH₃CHO+H₂→CH₃CH₂OH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醛

最新回答
紧张的棒球
爱撒娇的火龙果
2025-05-17 06:13:19

1、辨别气味:乙醇俗称酒精,散发酒精的气味;乙醛具有辛辣、醚样气味。稀释后具有果香、咖啡香、酒香、青香。

2、加热:乙醇沸点为78.4摄氏度,乙醛沸点为20.8摄氏度。同时分别加热乙醇和乙醛,两者沸腾的时间和温度不同。

3、用氧化铜辨别:乙醇可以被氧化铜氧化生成乙醛,氧化铜被还原生成铜,颜色从黑色变成紫红色;而乙醛和氧化铜不反应。

4、用银氨溶液辨别:银氨溶液可以和乙醛发生银镜反应,而不能和乙醇反应产生任何现象。

过时的网络
安静的白云
2025-05-17 06:13:19

一般使用乙醇脱氢法,在添加钴、铬、锌或其他化合物的铜催化剂作用下,乙醇脱氢生产乙醛。

化学方程式为:2C₂H₅OH+O₂→2CH₃CHO+2H₂O(条件是Cu或Ag做催化剂,加热)。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催化氧化)成为乙醛甚至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酸。

用途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

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机灵的火车
简单的发带
2025-05-17 06:13:19

乙醛转化为乙醇方程式:CH₃CHO+H₂=CH₃CH₂OH ,在镍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

市场上出售的大都是40%乙醛水溶液,要想得到纯度高的乙醛,可往三聚乙醛中加入1%-5%的98%的浓硫酸,蒸馏制得。冷凝水要用冰水,盛接瓶放在冰水中,小心操作。得到的乙醛密封放到冰箱中。

扩展资料:

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链醇的性质有关。分子中的羟基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黏性大,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大。

乙烯和氧气通过含有氯化钯、氯化铜、盐酸及水的催化剂,一步直接氧化合成粗乙醛,然后经蒸馏得成品。

乙醇蒸气在300-480℃下,以银、铜或银-铜合金的网或粒作催化剂,由空气氧化脱氢制得乙醛。

安静的电脑
清秀的果汁
2025-05-17 06:13:19
一、乙醇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一)、乙醇的组成和结构

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官能团是—OH(羟基),结构式为 ,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或CH3CH2OH,分子中含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

(二)、乙醇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乙醇俗称酒精,易挥发,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2.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2CH3CH2OH +2Na——→2 CH3CH2ONa +H2↑

CH3CH2OH+HBr△—-→CH3CH2Br+H2O

CH3CH2OH+HOCH2CH3浓H2SO4————→140℃CH3CH2OCH2CH3(乙醚)+H2O

(2)氧化反应

CH3CH2OH+3O2点燃—-→ 2CO2+3H2O

2CH3CH2OH+O2Cu或Ag——————→△ 2CH3CHO(乙醛)+2H2O

(3)消去反应

CH3CH2OH 浓H2SO4————→170℃ CH2=CH2↑+ H2O

(三)乙醇的制备和用途

1.乙醇的制备

(1).发酵法

淀粉 淀粉酶————→△葡萄糖酒化酶————→△ CH3CH2OH+CO2

发酵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约为6%~10%,经蒸馏可得95%的工业乙醇。含乙醇99.5%以上的酒精叫无水酒精。用工业酒精与新制CaO混合,再经加热蒸馏的方法得到无水乙醇。

(2).乙烯水化法

CH2=CH2+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H3CH2OH

所用的乙烯可以由石油的裂解大量生产。

2.乙醇的用途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香料、食品、化妆品、油脂等工业;乙醇也用作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医疗消毒用的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75%。

二、乙醛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一)、乙醛的组成和结构

1.乙醛的分子式是C2H4O, 结构式是H-�0�6H�0�6HC-�0�6�0�6OC-H, 结构简式是CH3CHO,

官能团是-�0�6�0�6OC-H(醛基)。

2.乙醛可看作乙醇的氧化产物,比乙醇少了两个氢原子;从结构上看,乙醛可看成由甲基和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二)、乙醛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其沸点低(20.8℃),易挥发,能跟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2.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加H2被还原成乙醇,表现出氧化性。

CH3CHO+H2Ni———→△ CH3CH2OH

(2)氧化反应:易被氧化成乙酸,表现出还原性

2CH3CHO+O2催化剂————→△ 2CH3COOH

CH3-�0�6�0�6OC-H +2Ag(NH3)2OH温水浴 —————→ CH3-�0�6�0�6OC-ONH4 +Ag↓+3NH3+H2O(银镜反应,用来检验醛基的存在)

CH3-�0�6�0�6OC-H + 2Cu(OH)2△————→ CH3-�0�6�0�6OC-OH+Cu2O↓+2H2O (用来检验醛基的存在)

乙醛也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三)、乙醛的制法和用途

1.乙炔水化法:CH≡CH+H2O催化剂————→△ CH3CHO

乙烯氧化法:2CH2=CH2+O2催化剂——————→加热、加压 2CH3CHO

乙醇氧化法:2CH3CH2OH + O2Cu———→△ 2CH3CHO+2H2O

2.乙醛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制取乙酸、丁醇、乙酸乙酯等。

(四)、最简单的醛是甲醛。甲醛又叫蚁醛,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甲醛的35%~40%水溶液叫福尔马林,具有杀菌和防腐能力。

甲醛具有防腐能力,但有毒。一定条件下甲醛可被H2还原为甲醇,也可被氧化为甲酸,还可与苯酚发生反应。甲醛与苯酚用于生产酚醛塑料。

三、乙酸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

(一)、乙酸的组成和结构

1.乙酸的分子式是C2H4O2,结构式为 ,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为-�0�6�0�6OC-OH(羧基)。

2.从结构上看,乙酸可看成由甲基和羧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二)、乙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乙酸又名醋酸、冰醋酸,它是食醋的有效成分。纯净的醋酸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等溶剂。

2.化学性质

(1)弱酸性 CH3COOH CH3COO -+H+。

具有酸的通性,酸性强于碳酸,弱于盐酸。

CaCO3+2CH3COOH——→(CH3COO)2 Ca +CO2↑+H2O

CH3COONa+HCl——→CH3COOH+NaCl

(2)酯化反应

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作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一般是羧酸分子里的羟基与醇分子里的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酸羟醇氢,出水成酯)

CH3COOH +CH3CH2OH浓H2SO4————→△CH3COOCH2CH3+H2O

(三)乙酸的的用途

冰醋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它在有机化学工业中处于重要地位。醋酸广泛用于合成纤维、涂料、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染织等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冰醋酸按用途又分为工业和食用两种,食用冰醋酸可作酸味剂、增香剂。可生产合成食用醋,用水将乙酸稀释至4-5%浓度,添加各种调味剂而得食用醋。

二、苯酚的性质和应用

1.苯酚的结构

分子式为C6H6O,结构简式为 或 和C6H5OH,苯酚中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是极性分子。由于分子中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互相影响,使得酚羟基与醇羟基的性质既相似又有区别。

2.苯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露置在空气中会部分氧化而呈粉红色。苯酚具有特殊气味,熔点43℃。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9.3g),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苯酚有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再用冰冲洗。

3.苯酚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

苯酚俗称石炭酸,但不是酸,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得羟基的活性增强显弱酸性

+ NaOH → + H2O

+ CO2 + H2O → + NaHCO3

因电离程度:H2CO3>>HCO3-,苯酚钠与碳酸反应只能生成NaHCO3,不能生成Na2CO3。

由以上电离程度的大小不难判断,苯酚还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氧钠,化学方程式如下: + Na2CO3→ + NaHCO3

(2)取代反应

+ 3Br2 → ↓(白色)+ 3HBr

注:此反应常用于对溶液中的苯酚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3)显色反应

苯酚遇FeCl3显紫色,可用于检验苯酚。

酚类物质遇FeCl3溶液一般能发生显色反应,但不一定显紫色。不同的酚跟三氯化铁溶液作用,呈现蓝、紫、绿等不同颜色。例如:

物质

颜色 紫色 蓝色 红色

物质

颜色 深绿色 蓝紫色 暗红色

因此在描述显色反应的现象时不能均说成是“显紫色”。

(4)氧化反应

①常温下,苯酚晶体呈红色,是被氧化的结果。

②苯酚可以燃烧

4.酚的概念:分子中羟基与苯环(或其他芳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有机化合物属于酚。而羟基连接在苯环的取代基上的化合物是芳香醇。如分子式为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可能是:

(1)酚类: (邻甲苯酚)、 (间甲苯酚)、 (对甲苯酚)

(2)芳香醇: (苯甲醇)

(3)醚类: (苯甲醚)

三、酚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

苯环是吸电子基团,而羟基中的H—O键是极性键,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得共用电子对强烈偏离H而使H—O键的极性增强,可以发生微弱的电离生成H+,因此苯酚具有很弱的酸性。而乙醇分子中羟基与乙基直接相连,乙基是斥电子基团使H—O键的极性减弱而不易电离生成H+,不显酸性。

2.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苯酚分子中,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得苯环被活化,在羟基邻位和对位上的H变得活泼,比苯更易发生取代反应。如跟溴的取代反应:苯跟液溴,同时要有铁粉作催化剂才可反应;而苯酚和浓溴水,不需要催化剂就可迅速发生反应:

花痴的蜗牛
健康的长颈鹿
2025-05-17 06:13:19
非常简单的方法,气味不一样.乙醇气味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什么味,乙醛味道比较刺激.

沸点不一样.乙醇沸点78.4℃,乙醛沸点20.8℃.

其它还有很多方法,物理法、化学法,鉴别法很多

1、乙醇被CuO氧化生成乙醛,CuO被还原生成Cu,颜色发生变化:从黑色到紫红色.

2、钠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可以看到钠表面有气泡产生(注意钠的密度比乙醇大),而乙醛不和钠反应.若是乙醛溶液则不行,因为有水.

无限的羊
魁梧的悟空
2025-05-17 06:13:19

乙醇和乙醛的反应不属于羟醛缩合。

一、乙醇和乙醛的反应属于醛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如下图所示,乙醇的羟基对乙醛的羰基进行加成。

原理的话可以通过下面的机理来看,其中箭头表示电子的转移方向。

反应起始于酸性条件下羰基接受质子产生质子化羰基。这使得羰基的碳原子带上更多的正电荷,这促使羟基氧的孤电子与之作用,从而引发后续一系列的电子转移使得反应发生。

二、羟醛缩合是指两分子醛或者酮在稀碱催化(有时也可以用酸催化)下,生成α,β不饱和醛或者α,β不饱和酮的反应。严格意义上当酮发生类似反应时,应该叫羟酮缩合,但是习惯上仍然叫羟醛缩合。

虽然说羟醛缩合的过程中也有对醛羰基的亲核加成,但是加成的最终效果(双键变单键)并没有出现。实际上羟醛缩合是一个亲核加成——消去过程。

以乙醛为例

原理如下图机理所示,羟醛缩合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一分子醛在碱性条件下α碳脱质子产生碳负离子和水

第二步:碳负离子对另一分子的醛羰基进行亲核加成,同时质子转移并脱水离去氢氧根最后产生α,β不饱和醛。

会撒娇的犀牛
爱笑的灰狼
2025-05-17 06:13:19
可以,因为相似相溶,乙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色散力(由于电子的运动,瞬间电子的位置对原子核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发生瞬时的不重合,从而产生瞬时偶极,互相吸引的力.)和取向力(由于极性分子的电性分布不均匀,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形成偶极.因此,当两个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它们偶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两个分子必将发生相对转动.这种偶极子的互相转动,就使偶极子的相反的极相对,叫做“取向”.这时由于相反的极相距较近,同极相距较远,结果引力大于斥力,两个分子靠近,当接近到一定距离之后,斥力与引力达到相对平衡.这种由于极性分子的取向而产生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叫做取向力.)而乙醛分子之间也主要是这两种力,当乙醛分子进入乙醇溶液时,由于二者作用力相似,并且二者分子的形状相似,对系统整个的结构破坏相对较少,耗能小,所以互相可以溶解,反之亦然.

标致的画板
甜美的电灯胆
2025-05-17 06:13:19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