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乙醇)浓度范围是多少?
乙醇与水可以混溶,所以任何乙醇浓度都是可以的。没有限制,只有需要。
乙醇浓度可以是0%,就是不含乙醇的纯水。也可以是100%,就是纯乙醇,不含水。
当然,也可以是0.0001%~99.999%之间的任何浓度。
就是说,需要乙醇浓度是多少,就可以配制成多少浓度的乙醇水溶液。
乙醇在用于医用消毒时的最佳浓度是百分之七十五
70%-75%的酒精用于灭菌消毒 用于包括皮肤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碘酒的脱碘等.
有人以为,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这是错误的.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学名叫乙醇,分子式为C2H5OH.酒精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的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
照这样说来,要使酒精的杀菌消毒效果好,当然是酒精越浓越好了.然而奇怪的是,纯酒精反而不能彻底杀死病菌.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浓度几乎达到100%的纯酒精使蛋白质凝固的本领固然很大,但是它却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一下子就凝固起来,形成了一层硬膜.这层硬膜阻止酒精分子进一步渗入细菌内部,反而保护了细菌,使它免遭死亡.
.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顺利地进入到细菌体内,又能有效地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因而可彻底杀死细菌。
70%~75%之间。
酒精又被称为乙醇,通常分为工业酒精,医用酒精和民用酒精三种临床上消毒用的酒精浓度通常为75%,是一种比较好的消毒剂,可以使细菌蛋白质变性,降低细菌活性,从而达到消灭细菌的目的。
如果酒精的浓度过高,会使细菌蛋白质浓缩,酒精无法进入蛋白质内部,如果酒精浓度过低,即使酒精进入蛋白质内部,也无法达到消灭细菌的目的,所以临床使用的酒精浓度通常都在70%~75%之间。
物理性质
乙醇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或者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乙醇分子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的极性分子,其中C、O原子均以sp³杂化轨道成键。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不导电的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味甘。在20℃常温下,乙醇液体密度是0.789 g/cm³。乙醇的熔点是-114.1℃,沸点是78.3℃。乙醇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0℃下,乙醇的折射率为1.3611。
乙醇还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混溶于氯仿、乙醚、乙酸、甲醇、丙酮、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乙醇
通常用于消毒的医用酒精的乙醇浓度是75%。75%的酒精用于消毒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而95%的酒精常用于擦拭紫外线灯。浓度为95%的酒精在医院常用设备器械的消毒,而在家庭中则只会将其用于相机镜头的清洁。
扩展资料:
在我们生活中,普遍的酒精产品包括工业酒精、白酒和医用酒精。工业酒精因为含有杂质甲醇,所以不能用来消毒伤口。这是因为甲醇可以被破损的皮肤吸收后进入人体,在肝脏器官脱氢酶的作用下形成甲醛,甲醛对人体中视神经和中枢神经有特殊的选择破坏作用,可使得这些组织的的蛋白质变性,从而造成眼部不适、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甚至是失明的严重后果。
白酒可以用来消毒,但仅可用于缺乏消毒药物的情况。市场上的白酒酒精含量大多低于百分之六十五。这种含酒精产品虽然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但由于其酒精浓度低,故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同样不建议将白酒作为消毒药物使用。经过试验和长期的临床数据验证,酒精含量在百分之七十五的条件下具有最理想的杀菌效果。低于这个数值时,其杀菌效果随酒精浓度降低而降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医用酒精